分享

中国五大港口物联网发展情况

 361资料收藏夹 2014-04-24

   青岛港:

    青岛港作为青岛现代物流链的龙头,围绕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智慧港口"的战略目标,建立了覆盖青岛港区、物流园区的物流和生产运输综合应用系统,基于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了对闸口、车辆等的实时管理,目前正在积极进行港口物联网的规划,将利用RFID、红外、视频等技术,对物流、生产辅助等方面实施11项重大工程的建设和应用,打造港口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智能化口岸监管和区域物流中心以及依托产业链的专业服务平台。 

青岛软控公司在10余年致力于工业信息化技术研发与数字化装备制造的基础上,计划依托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RFID在轮胎上的应用技术,为橡胶轮胎企业提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带动全行业发展。 

在现代物流方面,青岛市围绕智慧港口、多式联运、冷链物流等,着力推进物联网在大型物流企业、大型物流园区的现代物流运输管理应用,打造高效物流体系。针对仓储管理要求较高的重点领域,如粮库、冷藏库、立体库等,开展仓储传感网应用,提高对仓储环境的感知与监控能力、数字化仓储管理水平,打造更为强大的现代物流体系。

上海港:

为了推进RFID技术,特别是“中国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在“虚拟无水港”(航运“物联网”)项目中得以应用,打造中国航运“物联网”产业,更好的服务于港航物流行业群体。510日,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包起帆与中国国际海运网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康树春在上海港共同签署《中国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项目合作协议》。协议签署后,双方将以此共同打造国内最具竞争力、具有国际影响的物联网技术研发基地,形成规模应用示范,推动航运“物联网”及其相关产品、服务的产业化。根据协议,中国国际海运网在“海歌seagle”搜索引擎中将开设集装箱电子标签(RFID)系统在线服务平台,嵌入中国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接口,用户可以随时用电脑或手机登录“海歌seagle”查询已装箱的货物位置和安全情况。此外,双方将全面向外贸企业、物流公司、银行、保险、港口展开业务推广和服务。  

深圳港:

通过物联网,“一方面对集装箱进行跟踪,知道哪些箱是空的,另一方面跟企业联系起来,知道哪些企业需要箱”,将信息集中起来,已达到集装箱的高效利用。据悉,目前深圳的蛇口工业区已拟建立深圳首个物联网应用示范产业园区,以期实现集装箱“智能管理”。

广州港:

2008年下半年开始,广州港集团提出建立基于RFID技术的商品车管理系统项目,通过建设完整的RFID应用方案实现对港口商品车进出港、装卸、堆存及在港动态的实时监控管理。项目的总体思路是通过RFID标签将每一辆进出港口的商品车进行绑定,通过RFID读写器、移动工作平台、地感线圈以及视频摄像等设备的综合布设,实时自动采集商品车进出智能门闸的数据,并通过RFID支持系统与管理系统的接口实现与管理系统的实时交换数据,实现商品车装卸、堆存、进出场的全过程管理和监控。       

这一项目的主要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成一套规范化的滚装汽车作业流程并将之实现在管理信息系统中;二是将RFID技术与港口生产业务管理系统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RFID相关技术应用标准。系统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入库管理、出库管理、转栈管理、海关、检验检疫等监管部门的审批查询管理、自动统计和综合查询管理以及图形化显示——堆位图管理上。  

助力华南汽车业的腾飞   

广州港在滚装汽车码头管理上开展的RFID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属首创。项目解决了利用RFID的自动识别技术实现对商品车进行自动标识的关键问题,并通过规范作业与管理流程和标准,将RFID技术贯彻实施于汽车在港动态跟踪及管理控制的全过程。通过将自动标示编号与商品车车架号进行数据关联,在作业过程中,利用移动设备实时采集作业数据,并将其传输到业务处理系统中,实现对商品车作业的动态管理;在商品车出库环节,利用安装的专门读取设备、门禁系统,识别与汽车关联的RFID电子标签,保证对商品车进出库的严格管理和控制。

经初步测算,基于RFID技术的滚装汽车码头管理系统实施后,汽车的在港操作效率将至少提升50%,成本相应降低10%。该项目对加快汽车在港的周转效率,提升专业滚装汽车码头的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对船公司和货主港口服务质量的提升,可稳固华南地区的整车进出口市场份额,并可吸引更多的滚装运输班轮挂靠,推动整车进出口业务及汽车的南北运输,形成华南地区的整车配送集散地,从而进一步增加整车进出口的市场份额。   

宁波港:

2006-2008年,完成了宁波港吉码头、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远东码头等半自动化改造,管理一万余辆集卡车。2009年,完成了镇海港杂散货物及化工码头、北仓第二集装箱码头、远东码头、大榭招商等码头的建设工作,新增超过2万两集卡车纳入管理。 

为促进宁波港口物流的发展,实现集装箱运输在码头作业中的信息化、标准化、自动化及数据传输的电子化,有力提高闸口的通行速度,1220日,由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研发并负责实施的宁波港集装箱码头智能闸口系统在宁波港吉码头经营有限公司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可使集卡在闸口的通行速度由原先的每辆次约2分钟缩减为现在的30秒,设计要求达国内先进水平。

宁波港集装箱码头智能闸口系统开发工作于今年3月启动,历时9个月。系统设备由发卡器、控制器、RFID远距离车辆卡、远距离RFID读卡器、车辆检测器、地感线圈、道闸及设备箱等部分组成。

通过发卡器,把车辆信息写到RFID远距离车辆卡中,当安装了RFID远距离车辆卡的车辆压到地感线圈时,读卡器开始读取该车辆信息。过地磅时,OCRCCTV系统启动,CCD摄像头识别该车辆车箱号。车辆信息和车箱号统一发送到后台系统进行核对,当信息核对成功后,后台发送指令,打印行车指南。司机取走行车指南后,道闸栏杆升起。车辆进入港区,栏杆自动关闭。当信息识别有误,后台工作人员可即刻检查原因,禁止车辆入港。

由于每张卡带有唯一的ID号,不可复制,而且安在挡风玻璃上之后一拆即碎,因而有效地控制了车牌伪造、套用现象,而未在系统中登记注册的车辆将无法进入港口,保障了港口的秩序。同时,以前道口人员抄录车牌号、集装箱号和打印小票指南,这些都全部实现自动化,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系统在宁波港的上线运行,不仅提高集卡在闸口通行速度,而且加强了闸口的计划性管理,码头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监控进出港车辆的分布情况,适时调整机械设备和人力的分配,为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数据。此外,实施智能闸口是实现宁波口岸集装箱运作的数据传输的全程电子化的基础工程,不但提升了宁波港在全球集装箱运输的竞争能力,而且促进了宁波的港口物流特别是集装箱物流的发展,从而带动宁波口岸港口经济的发展。

由中科万通负责实施的宁波北仑港第一、第二、第三国际集装箱码头,镇海码头,大榭国际招商码头智能闸口项目,包括了电子车牌识别、集装箱箱号识别、集装箱箱体验残、闸口人机交互系统等多个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