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有过怎样的生活?我们的前辈曾有过怎样的生活?有一种东西几乎会不打折地告诉我们,那就是来自民间的的陈年旧物。从4月初开始,我陆续寻访普通百姓家庭,将那些陈年旧物一一拍摄下来,从中触摸现代人不太熟悉的历史。本辑52张图片,您将看到新中国早期的选民证和中国大陆最后以民国年号签发的居民证等——
![]() 收藏旧粮票的人不少,但手头上有军用价购粮票的有多少?来看这一张100市斤面额的“军用价购粮票”正面,发行时间是1967年。
![]() 100市斤面额的“军用价购粮票”背面。印有毛主席语录和使用说明。 ![]() 一个普通市民家庭收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军用价购粮票”和“辽宁省地方粮票”。
![]() 1986年3月13日的离婚证复印件。 ![]() 现在的新婚夫妇,有多少人见过这种证件?这是婚检合格的标志。只有婚检合格的男女,才会发给这种“婚前保健咨询证”。
![]() 发证日期是1991年1月31日。在1990年代直到前些年,婚检都是强制性的,近些年才改为自愿。 ![]() 这个红本本,估计1995年以前出生的城市居民都很熟悉。它是身份的象征,有了这个红本本,你就是城里人,你就不用种地了。2001年5月1日起,“市镇居民粮油供应证”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自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的命令》颁布实施以来,经过近半个世纪,城乡差别这一重大特征从中国人的生活中消失。
![]() 1995年的“丹东市市镇居民粮油供应证”内页。 ![]() 1995年的“丹东市市镇居民粮油供应证”内页。
![]() 丹东市燃料公司印发的“城镇居民煤柴供应证”。
![]() 丹东市燃料公司印发的“城镇居民煤柴供应证”内页。
![]() 丹东市燃料公司印发的“城镇居民煤柴供应证”存根页。存根页传递的信息表明,至少在1990年代的东北,城镇居民烧蜂窝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1993年的时候,至少在东北,还有城镇居民需要烧大柴的。
![]() 台币。这张台币,见证着普通的中国大陆居民与“两岸三通”的直接关系。换言之,如果没有“两岸三通”,这种台币是不可能出现在中国大陆普通居民的家庭。
![]() 1980年的丹东市城镇居民副食品供应证。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缩影,该证也象征着城乡差别甚至等级观念。1980年的中国农村其实跟整个1970年代的差别并不大,能摆上城镇居民餐桌的蔬菜和鸡鸭鱼肉蛋等,在农民的餐桌上是很难见到的,尽管生产副食品的是农民。
![]() 丹东市蔬菜公司1980年印发的“丹东市城镇居民副食品供应证”内页。
![]() 丹东市蔬菜公司1980年印发的“丹东市城镇居民副食品供应证”内页。“供应”是“限量”的代名词。 ![]() 丹东市蔬菜公司1980年印发的“丹东市城镇居民副食品供应证”内页。“供应”是“限量”的代名词。
![]() 那个时期的城乡之间有一个在现代人看来很不可思议的现象,城里人偶尔会把少量的产自农村的副食品从城里带给农村的亲友。
![]() 1980年,火柴也是要限量供应的。
![]() 1979年中国银行发行的外汇兑换券。
![]() 1992年的国营企业助理政工师证。
![]() 1981年的“为四化立功荣誉证”。现代人对“为四化立功”这个词组相当陌生,但在整个1980年代,它激励着年轻的一代发奋拼搏。“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就从那时候而来。一张荣誉证,见证着一个还没有被铜臭污染的年代。
![]() ![]() ![]() 一个视荣誉为生命的老工人珍藏着自己在1981年的荣誉证书。
![]() ![]() ![]() ![]() ![]() 这应该是中国大陆最后以民国年号颁发的身份证——安东省安东(今丹东)市居民证,但发证机关却不是国民政府,而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
![]() 签发日期是民国38年2月20日(1949年2月20日)。当时安东(今丹东)已经解放,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宣告成立,所以,该居民证依然使用民国年号。签发人是当时的安东市公安局局长宋光、副局长张克宇。关于宋光,刘丽英著《往事回首》有如下记载:“为了迎接沈阳回到人民的怀抱,迅速恢复这座东北最大的城市解放后的秩序,1948年春,东北局社会部指示旅大市公安局培养300名干部,东北各省分别准备50名干部。另外,1948年4月,东北局辽东分局撤销后,将辽东分局社会部所余干部暂时分配在辽南地区帮助工作,以便随时抽调接收沈阳。如,辽东分局社会部公安处长何侠,临时安排为安东省公安处长,科长崔次丰临时安排为鞍山市公安局长,科长宋光临时安排为安东市公安局长,边工作,边等待时机。”宋光之后,张克宇继任安东市公安局局长。
![]() 安东省安东(今丹东)市居民证内页。
![]() 安东省安东(今丹东)市居民证内页。
![]() 安东省安东(今丹东)市居民证内页。
![]() 1961年4月4日签发的工会会员证。
![]() 1961年4月4日签发的工会会员证内页。
![]() 1961年4月4日签发的工会会员证内页。
![]() 1961年4月4日签发的工会会员证内页。
![]() 1961年4月4日签发的工会会员证内页。
![]() 1961年4月4日签发的工会会员证内页。
![]() 1961年4月4日签发的工会会员证内页。
![]() 本溪市第一商业局和本溪市第二商业局联合印发的“本溪市独身职工购货证”。发证日期:1960年8月15日。上网搜索了一下,此类证件仅有东北地区有文字资料显示,最迟的一个年份在1973年。不知该证件在全国其他地区是否也有印发,也不知何时终结。
![]() 内页。
![]() 内页。
![]() 本溪市商业局印发的“本溪市独生商品供应证”,根据内页推算发证日期应为1963年。
![]() 内页。
![]() 内页。
![]() 内页。
![]() 这是新中国历史上较早的一张选民证。发证时间是1956年10月9日。此前有媒体报道,新中国最早的选民证在江苏徐州被发现,发证时间是1953年10月13日。目前网上有拍卖1956年选民证的,但数量有限。可见1956年的选民证也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 这张被保存下来的疑似通讯地址的便条见证了文革时期地名的革命化。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丹东市元宝区更名为红卫区。
![]() 1980年的猪肉票。计划经济时代城镇居民副食品限量供应的见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