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年桂平市水稻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实施工作方案

 xc活人的娄子 2014-04-25

2014年桂平市水稻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实施工作方案
日期:2014-04-24   来源:桂平农业信息网   作者:桂平市植保植检站   阅读:34次   字体:  

    根据贵港市农作物病虫趋势会商专家分析,预计2014年全市水稻病虫害将持续呈偏重局部大发生态势,发生面积300万亩次以上,其中我市发生面积120万亩次以上,为及时持续有效地控制水稻病虫草鼠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采取综合治理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策略,强化病虫监测预警,大力推广绿色植保技术,综合协调应用多种防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联防联治,提高重大病虫应急防控能力和防治效果,将病虫草鼠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2级)之下。
    二、防控目标
    突出抓好“两迁”害虫、螟虫和纹枯病、稻瘟病、水稻病毒病、稻曲病等重大病虫的防控工作,同时兼顾抓好水稻其他病虫害的防治。全市发布《病虫情报》17期以上,预警信息要覆盖100%的乡镇、80%的行政村;水稻种植面积120万亩次,其中绿色防控比例力争达15%、18万亩以上;水稻“两迁”害虫、纹枯病、稻瘟病等重大病虫害及农区蝗虫防治处置率达95%以上,防治效果平均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总体控制在5%以下,确保“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水稻病毒病等迁飞性、流行性、灾害性病虫不连片成灾”。
    三、防控策略
    从稻田生态系统出发,以作物为中心,以重大病虫为主攻对象,应急控制与综合防治相结合,因地制宜实行“抓重点,兼一般”、“治小(田)保大(田)”、“治上压下”、“治前控后”、“治虫防病”策略,抓住重点区域和关键时期,打好重大病虫防治战役;推行“农业防治压基数,科学用药控危害,保护天敌促平衡”的综防技术模式,突出准确测报、健身栽培、保护天敌、达标防治,抓住预防关键期,优先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安全合理用药,减少使用化学农药,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和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的农药品种;推行统防统治、专业化防治,提高技术到位率和防治效果。
    四、技术措施
  (一)稻飞虱。注重水稻前期迁入代的防治,重点做好第3代、第6代主害代的防治,局部发生早、程度较重的稻区注意挑治第2代和第5代。抓准在低龄(一、二龄)若虫盛发期用药防治,防治指标分蘖期百丛虫量1000头、孕穗期百丛虫量500头。优先选择对天敌相对安全的药剂品种,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稻飞虱传播的水稻病毒病发生区,重点在秧田期和本田初期控制稻飞虱,大力推广药剂浸种、全程防虫网覆盖育秧和“送嫁药”移栽等关键技术措施,预防或减轻病毒病。
  (二)稻纵卷叶螟。以应急防治保护3张功能叶为主,重点抓好分蘖期、孕穗期防治,防治指标分蘖期为百丛幼虫量50头、穗期为百丛幼虫量30头,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或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农药防治,细水喷雾施药。局部发生早、程度较重的稻区注意适时挑治第2代。
  (三)三(大、二)化螟虫。秧田期采用施毒土或药肥混合施用防“枯心”,本田期以喷雾施药为主防“白穗”,每亩卵块数达到100块的稻田在蚁螟盛孵期施药,重点抓好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早稻大胎破口期防治白穗(第2代),7月上中旬防治晚稻秧田第3代、9月防治晚稻本田第4代,防治三化螟同时防治二化螟,二化螟分蘖期枯鞘株率达到3%、孕穗后期至抽穗期每亩卵块数达到50块的稻田,于卵孵化高峰期施药防治,重发区推广秧田人工摘除卵块。
  (四)稻瘟病。重点落实适期预防措施。种植抗病品种,实行品种多样化种植,避免过量和过迟施用氮肥。重发区、历史发生区水稻发病初期施药预防为主,当分蘖期田间出现急性病斑、发病中心或病叶率达到10%时实施药剂防治,重点抓好抽穗破口期穗颈瘟药剂预防,穗期遇上频繁降雨天气时,始穗期、齐穗期再各施1次药。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农药,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
  (五)纹枯病。加强水肥管理,搞好健身栽培,分蘖末期晒好田。发生初期化学防治为主,抓好分蘖期、孕穗期的药剂防治。频繁降雨天气时,注意监测长势好、田间郁蔽的田块,田间病丛率达15%时施药防治。
  (六)水稻病毒病。以预防为主,选用抗性品种,做好秧田期、大田分蘖前期两个关键时期稻飞虱的防治,加强田间稻株健身栽培,铲除病发区田块周围杂草,冬犁晒田,切断传毒桥梁;抓好药剂浸(拌)种,推广防虫网阻隔育秧,秧苗移栽前3~5天与防治其他病虫一起喷施“送嫁药”,移栽到大田后根据传毒昆虫有效虫量做好药剂防治,同时加强田间检查,及时拔除田间病株深埋处理。
  (七)稻曲病。避免过量和迟施氮肥,适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病性。重点在水稻孕穗末期、抽穗前施药预防,即在水稻破口抽穗前7~10天施药,如遇适宜发病天气,7天后需要第2次施药。
  (八)细菌性条斑病。属突发性病害,以预防和应急防治为主,我市历史性病区若台风或寒露风影响较多,病害始见早,需用药1~2次,其它稻区着重抓好始见期用药一次防治。
  (九)胡麻叶斑病。以预防为主,采用无病种子,进行种子消毒。深耕灭茬,及时处理销毁病稻草,多施腐熟农家肥,注意增施磷钾肥,特别是钾肥的施用可提高抗病力,翻沤绿肥应施石灰,及时排水灌水,改善土壤通气性,防止干旱,重点在抽穗至乳熟阶段喷施防治,保护剑叶、穗颈和谷粒不受侵染。
    五、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
  (一)深耕灌水灭蛹控螟技术
    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在春季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沤,浸没稻桩7~10天,降低虫源基数。冬种田在收获或早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耙沤,灭螟效果较好。
  (二)选用抗病品种防病技术
    选用抗(耐)稻瘟病、稻曲病的水稻品种,淘汰抗性差、易感病品种,及时轮换种植年限长的品种。
  (三)种子处理和秧田阻隔预防病虫技术
    咪鲜胺浸种,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晚稻用吡虫啉、噻虫嗪拌种或浸种,或用30目防虫网阻隔育秧,预防秧苗期稻飞虱、稻蓟马、叶蝉、病毒病。秧苗移栽前3天左右施药,带药移栽,早稻预防螟虫和稻瘟病,晚稻预防稻蓟马、螟虫、稻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
  (四)昆虫性信息素诱杀稻螟技术
在水稻螟虫越冬代和主害代、稻纵卷叶螟主害代蛾始见期,集中连片使用性信息素,诱杀成虫,降低田间卵量和虫量。
  (五)生物农药防治病虫技术
    1、苏云金杆菌(Bt)和球孢白僵菌防治害虫技术。在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卵孵化盛期采用Bt防治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尤其是水稻生长前期,使用Bt可有效保护稻田天敌,维持稻田生态平衡。注意Bt对蚕高毒,临近桑园的稻田慎用。防治稻纵卷叶螟还可在卵孵化盛期施用球孢白僵菌。
    2、井·蜡芽菌、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春雷霉素等预防病害技术。在叶(苗)瘟发病初期和破口初期均匀喷施,齐穗时再喷1次,对稻瘟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在水稻孕穗末期或破口前7~10天,施用井·蜡芽菌,预防稻曲病,兼治纹枯病。   
  (六)保护利用天敌治虫技术
    田埂种植芝麻、大豆等显花植物,保护利用蜘蛛、寄生蜂、瓢虫、草蛉、青蛙等天敌;有条件的地方释放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
  (七)灯光诱杀害虫技术
    稻田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可诱杀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黑蝽等多种害虫。
  (八)稻鸭共育治虫防病控草技术
    水稻移栽后7~10天扎根返青、开始分蘖时,将15天左右的雏鸭放入稻田饲养,每亩稻田放鸭10~20只,破口抽穗前收鸭。通过鸭子取食活动,可减轻纹枯病、稻飞虱和杂草等病虫草的危害程度。
  (九)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技术
    根据《病虫情报》,适时选用对口农药品种施药防治,吡蚜酮、毒死蜱、异丙威、醚菊酯防治褐飞虱,醚菊酯、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防治白背飞虱,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氰氟虫腙等防治稻纵卷叶螟,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三唑磷、毒死蜱、阿维菌素等防治二化螟、三化螟,三环唑、咪鲜胺、氯啶菌酯、氟环唑等防治稻瘟病、胡麻叶斑病,宁南霉素、毒氟磷等抗病毒剂与防治稻飞虱、叶蝉的杀虫剂协调使用预防病毒病,氟环唑、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防治稻曲病,申嗪霉素、井冈霉素、噻呋酰胺、氟环唑、肟菌酯·戊唑醇、烯肟菌胺·戊唑醇、烯肟菌酯·戊唑醇等防治纹枯病。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措施到位
    在推进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作为中心工作抓紧抓好,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属地管理和行政推动,建立健全项目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抓、统筹协调、合力推进”的原则,搞好沟通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创新工作机制,扎扎实实的实施好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项目。为加强督导和指导,落实各项工作的实施,成立市政府、农业局、财政局主要领导为核心的领导小组。各乡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保障资金和物资落实到位。完善应急防控机制,实行工作督导制度,规范信息汇报发布制度,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专业化防治服务,突出重点区域、重点病虫、重点环节,抓住关键防治时期,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打好水稻病虫害防治战役,全面、持续、有效、安全控制病虫灾害。
  (二)加强监测预警,科学指导防治
    植保、测报部门要与各乡镇农技站密切配合,加强水稻病虫监测预警,全市各乡镇农业农业服务中心在市植保站的指导下,建立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示范区,经常深入田间,坚持系统调查,强化大田普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向市农业部门汇报,市植保、测报站根据各乡镇农技站反映病虫发生产发展情况,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提出防治对策,做到病虫早发现、早预警、早治理,及时防控,科学用药。市植保站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指导农民科学防治。各地在监测防控水稻重大病虫过程中,要注意畅通信息传递,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发展和防控工作动态,做好纵向横向信息沟通交流,牢牢把握防控主动权,全市26个乡镇,每个乡镇建立300亩,共0.78万亩。
  (三)明确主攻对象,抓好防治关键
    针对严重威胁我市水稻生产安全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纹枯病、稻瘟病、病毒病、老鼠等重大病虫害,各乡镇要因地制宜,切实组织实施好以下几个防治关键,把主要病虫害鼠草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一是在育秧期及本田分蘖前期做好稻飞虱、叶蝉防治,预防病毒病通过昆虫带毒传播扩散;二是破口期稻瘟病,三化螟虫的防治,确保有效穗数,早稻中后期以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为主,兼治稻纹枯病、三化螟、胡麻叶斑病;三是历史性稻瘟病发生区主治稻瘟病,兼治稻飞虱、稻纹枯病;四是三化螟偏重发生区中、晚稻秧田期及本田破口抽穗期主治三化螟,兼治稻纵卷叶螟;五是晚稻本田中期主治稻飞虱,兼治稻曲病、胡麻叶斑病、稻纹枯病或稻细菌性条班病,后期主治稻飞虱,兼治穗颈瘟、三化螟等。
  (四)完善预案制度,抓好应急防治
    认真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生物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桂政办函〔2011〕9号)精神,因地制宜制定完善重大病虫防治应急预案,落实属地防控责任,切实抓好水稻迁飞性、流行性、暴发性重大病虫灾害的应急防治工作,做好农药、药械等应急防治物资供应、贮备和落实,大力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在关键时期,适时启动应急机制,快速、有效、安全地控制病虫灾害。
  (五)抓好示范片,推动面上防治工作
    结合我市实际,因地制宜建立水稻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区,组建3个病虫害统防统治队伍,分别在南木镇中桥村建立0.25万亩、厚禄乡延寿村0.35万亩、白沙镇新龙村0.2万亩市级统防统治示范片,各乡镇农技站建立300亩乡级统防统治监测点,示范防控技术和主推技术,监测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引导农民科学防控。同时,建立植保部门为龙头,乡镇农技站为骨干,种植大户、村屯农技员、示范户为基础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层层抓好防治示范,开展田间学校为主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技术水平,带动面上大区防治工作开展。
    (六)加强技术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病虫防治技术、防治明白卡等指导意见,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科学防治,采取现场观摩、田间学校、家庭课堂、坐堂门诊等有效形式,举办农作物病虫害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科学防控病虫技术,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平台等媒体,宣传普及病虫防治知识。
  (七)加强农药监管,确保防治效
    协助我市农业执法大队,开展农药市场监督抽查行动,加大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净化农药市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药,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药和坑农害农事件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