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周星期三到农村小学听课期间听到的故事:
这个小学高年级的一个学生,回家做老师留下的数学作业,其中一个数学题难住了他,他就问年近60的奶奶,奶奶看后皱起了眉头。他只好等外出做工的爸爸。爸爸看了题目后,也搔起了头皮。孩子看到奶奶和爸爸都做不上,急的跺脚哭了起来。进而是爸爸埋怨奶奶:您不是高中毕业嘛,怎么连一道小学的数学题都做不上。妈妈一听急了:小时候,让你好好学习,你不听,只混了个初中毕业,要不你怎么也能教育自己的孩子呀!再后来,他们把孩子送到了寄宿制学校,可是孩子晚上睡不好觉,于是又回到了原来的学校。
这所学校的校长,虽然没有太高的学历,但她的教育理念并不落后。针对这种情况,校长对老师强调,一是有较大难度的数学题,必须在课堂解决,给学生留的家庭作业,是一般巩固性的作业;二是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更新教育理念——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
从上面的故事,我有以下思考:
1所学知识要更新,不然老化或淡忘。 2.知识用时方恨少,然而岁月不倒流。 3.五个指头有长短,教学不能一刀切。 4.农村偏远老师缺,教学数科真不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