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一读桂林古本伤寒论

 johnney908 2014-04-25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08 11:05
  中华医道源于上古,自开始便不立文字,而是心传口授,这也就是所谓的“师承”。后来为便于保存,后人开始整理成文字,代代相传,流传至今。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医者意也”,文字作为“器具”,使很难准确全面地表达出“医道”的真实面目。就如佛经所云:“不可说”。因为任何“佛理”、“道理”,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一旦说出来,就因为不可能完全真实地表达“真实意识”而出现偏差。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所以"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之所以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同样在禅宗的大德里有很多悟道的都把经书给烧了也就能理解了。俗语“真传一句话,假传万言书”,也即是这个道理。
  同样,中医鼻祖《黄帝内经》等经典名著,自成书之始,就已经是不完善。但它目前却是我国历史现存的最接近“医道”的书籍。而越往后的医书,几乎就偏离“医道”越远。这也就是中医发展到现在连一个小小的发烧外感都治不好的原因了。因为“中医现代化”研究的“药物化学分子”,而不是“医道”。
  医易同源,上古三坟《易经》、《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作为上古人类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字和著作,同时起源于人类对“河图洛书”研究和探索。《易经》概论宇宙、天地、自然规律。《内径》讲人体的构造、经脉、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既是中医学又是养生学的奠基之作。《神农本草经》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书中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症都有详细记载。它们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都合乎于或者说接近于“道”。所以研究中医者不但要研习中医经典名著,实地考察本草的生长收藏及炮制过程,更需探索先哲“河图洛书”之理,融会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天干地支、五运六气、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宿、七十二候等易理变化,方能体悟“天人合一”之妙境。
  《伤寒杂病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张仲景(张机)所著,为医方之祖也。由于东汉、三国、东西晋及南北朝来几百年来的战乱,真籍早已遗失。唐宋以来,流传有多种版本,注释者不下数十家。其用意莫不精求深讨,用以发蒙而解惑。然多执着于著者本意,循规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为清代桂林左盛德藏书、桂林已故老中医罗哲初手抄。一九五六年为其子、中医罗继寿献出。该书包括六经辨证、杂病辨证、平脉法,特别是载有六气主客、伤暑病脉证并治、热病脉证并治、湿病脉证并治、伤燥病脉证并治、伤风脉证并治、寒病脉证并治、等篇,对六淫病邪风、寒、暑、湿、燥、热等论述较为详尽,与其他版本不同之最大特点。山人不才,自认为该书是学习伤寒者之必备教材,斗胆略表己见,以图抛砖引玉,但愿能给有缘之人些许启发!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08 12:55
  桂林古本《伤寒十二稿?概论》
  周岐隐?
  1、本书之来历
  桂林古本《伤寒》,一名《伤寒十二稿》。前清同治六年,桂林左修之先生受之于医圣张仲景先生四十六世孙张绍祖氏。绍祖先生之言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余者或为族人所秘,或会劫灰,不外是矣。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与吾所藏者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相类。”(录左序)至光绪二十年,罗君哲初问业于左公,尽得其传。读左公之序曰:“罗生哲初为吾邑知名之士,颇能好余之所好,余亦以所得者尽授之,余不负吾师,罗生亦必不负余,故特序其原起,罗生其志之,罗生其勉之。”(录左序)观其师生受授之际,叮咛如此,则此书之价值可知。罗君得此书以后,抱不得其人不传之旨,精录什藏历三十余年,秘不示人。既挟医术游江南,所至负盛名,治病用古方,辄着奇验。从游者无虑百十辈,竟莫知其师之有是书也。
  及民国初年,长沙刘昆湘氏得古本《伤寒》于江西张隐君,历十余年湖南何芸樵氏为之手写付印,即今之所谓长沙古本也(亦称湘本)。时罗君居甬,与不佞交至笃,不佞既得是书持示罗君,罗君阅竟笑谓余曰:佳则佳矣,然犹不如吾所藏者精且备也。即略举数条以正其误,不佞大惊异,亟欲一观,罗君未即允也。不数日而黄君竹斋自关中来甬,欲登天一阁观仲景佚书不得,纡驾见过,不佞乃亟为介而见之于罗君,并怂恿罗君出其藏书,黄君一见之下,惊喜赞叹,断为仲景原稿无疑。翌年介聘罗君至中央国医馆,时战祸已起,黄君手录副本携赴西安,及南京沦陷,罗返桂林,途遭匪劫,而此书于兵火弥天之中幸存副本,绝学之不坠,冥冥中如有鬼神相之,诚异数也。今此书已于民国二十八年在西安开雕,初印三百部,业已销罄,兹因各地同道纷函订购,决添印一百部,以内陆纸价高不能多印故也。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08 12:53
  2、本书之编次及质量
  本书与长沙古本皆分十六卷,然长沙本无《金匮》条文,仅将可汗不可汗,可下不可下各篇凑合成数。此书则将《金匮》中黄疸、宿食、下利、呕吐哕、寒疝、消渴等症,列入阳明、厥阴篇中,深契以六经钤百病之旨。其余《金匮》各篇亦分别罗列。质量方面较之湖南古本多出三分之一,名为《伤寒杂病论》,确是名实相孚。
  其目录卷一,为论集(即原序)、平脉法上;卷二,平脉法下;卷三,伤寒例,杂病例(即《金匮》第一篇,文字稍有不同);卷四,温病;卷五,暑、热、湿、燥、风、寒六气之病(长沙古本缺风、寒二病);卷六至十一,辨六经之证治,卷十二至十六;辨杂病证治。层次井然,有条不紊,虽曰十二稿,俨然已成完书矣。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08 12:54
  3、书中之特色
  此书特色甚多,不及枚举,略志通行本及长沙古本订误数条,如在雾中窥豹可见一斑矣。
  (一)“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一条(176),长沙本作“此以表有热,里无寒”已足正通行本之误。若桂林古本作“此以里有热,表无寒”尤足正长沙本之误也。
  (二)“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一条(27),注家对于无阳不可发汗用越婢桂枝之义向无的解,此书则于“不可发汗”下有“脉浮大者”四字。
  (三)“伤寒三日,阳明脉大”(186)之下有“此为不传也”一句,均有画龙点睛之妙。
  (四)《金匮》第一篇“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注家向无的解。及阅古本,方知下三句乃“六府病各有十八,合为一百八病”之误。
  (五)“太阳中眒”一条,通行本无治方,长沙古本于“则淋甚”之下有“宜当归四逆汤”一句,殊觉不类。此书则为“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主之”,便切合矣。
  (六)“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者”一条(25),通行本误作“与桂枝汤如前法”,长沙桂林两古本皆作“与白虎汤”。
  (七)小青龙汤加减法(40),“若微利”之下无“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十四字。“若喘者”之下无“去麻黄”三字,长沙桂林二古本皆同,即可正通行本之误。
  (八)“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一条(88),通行本方佚。此书有禹余粮丸一方,用禹余粮、人参、附子、五味子、茯苓、干姜六味为丸,与长沙本相同。
  (九)“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一方(112),长沙本与此书均无蜀漆。
  (十)“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成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一条(151),长沙本与此书皆有“小青龙汤主之”一句。
  (十一)“阳明篇”长沙本有佚文一条,其文曰:“动作头痛,短气,有潮热者,属阳明也”(232条下),然未出治方,此书则有“白蜜煎主之”一句。方用人参、地黄、麻仁、白蜜四味,其润燥通结之功,实出后人增液汤之上。
  (十二)通行本以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四味为四逆散,而长沙本与此书皆以四逆汤(方有人参)四味为散,称四逆散。
  另于“少阳篇”中列一条曰:“少阳病,气上逆,令胁下痛,甚则呕逆,此为胆气不降也,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主之。”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08 13:00
  余如“太阴篇”之理中加黄芪汤、厚朴枳实白朮甘草汤;
  “厥阴篇”之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人参附子汤、柏叶阿胶汤;
  “霍乱篇”之“四逆加吴茱萸黄连汤”;
  疟病之鳖甲煎丸,方用鳖甲、柴胡、黄芩、大黄、牡丹皮、蟅虫、阿胶七味,与通行不同;
  “虚劳篇”“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之下有“天雄散亦主之”一句;
  金疮“王不留行散”之下有“有脓者,排脓散主之,排脓汤亦主之”十一字。
  佚文佚方皆为一般医籍所未经见者,限于篇幅不及备录也。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08 14:33
  伤寒杂病论序(白云阁本·周禹锡)

  《伤寒论》为后汉医圣张仲景所著,西晋王叔和编次,尽人知之,第其书在叔和时已经散佚不全,后世莫不引为撼事。自湖南刘昆湘得古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于江西隐士张老,传之宗人刘仲迈,相与诠次,演为《义琉》行世。顾其书发扬圣经之处固多,而淆乱乖谬之处亦复不少。吾友黄君竹斋,当代医林博学士也,所著《伤寒杂病论集注》、《伤寒杂病论新释》、《针灸经穴图考》等书早已脍炙人口,而其向学之心日进无已,且生平服膺仲景,常以抱残守缺为憾,故立意访求仲圣遗着。因《千金方》有“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之句,遂决意南游,膺编审国医学术于中央国医馆,旋之宁波,得遇桂林罗君哲初,乃获仲圣十二稿《伤寒杂病论》,较刘氏古本多三分之一。不图长沙旧文复显于今世,快何如之!夫仲师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至传有十三稿者,昔朱子注四书稿凡七易,医书关系民命,虽倍之亦复何疑?其它各着或已脱稿,或未脱稿,或为卫汛所拾,迨至叔和为晋太医令时,当与汛相见,获《伤寒》第七稿,于是重为编次,今观通行本之前后错落,颠倒窜易迥殊于十二稿者,更无疑矣。绍祖为仲师四十六世孙,世代递传珍藏此真本,传至今日,由其嫡裔传之桂林左氏,左氏又传之罗君哲初,罗君感黄君远访之诚,因出而公之世,此中岂非有定数耶?际兹国医否极时代,我辈何幸,获觏医圣遗经,又岂非天之将使圣道重光也耶?天下后世胥有利赖。余故欣然而为之序,以志黄君有志竟成之素愿已了云。

  民国二十四年三一七纪念日

  径南周禹锡 谨识于隆昌拯瘼轩

作者:静夜闲轩 提交日期:2013-08-08 18:19
  黄竹斋与古本《伤寒杂病论》
  魏雪舫
  黄竹斋(1886—1960),名维翰,原名谦,竹斋乃其字,号诚中子,晚号中南山人。陕西长安人,当代著名中医学家。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撰有《针灸经穴图考》、《伤寒杂病论集注》等医著凡五十余种。毕生潜心仲景之学,造诣精深,仅伤寒论著即有十余种,其《伤寒论集注》、《金匮要略集注》等,素为学界所重。黄氏鉴于传世仲景之书,本己错简讹脱,又为历代注家,仁智各见,“甚或割裂章句,颠倒节目,纷纭淆乱,罔可适从,致医家菽栗布帛之文,成不可究诘之书”(《伤寒论集注?自序》)曾于1934年春到宁波访求仲景佚著,得遇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桂林罗哲初手抄本),对此非常重视,当即将该书目录和原获有此抄本之左盛德作的序文登载于上海《光华医学杂志》及时公之于世,后重为之不辞劳瘁,整理校释,以期裨补宋本之阙疑,恢复仲景著作之原貌。兹就其对古本《伤寒》寻绎之端绪及研究成就,略为探讨,作一简介。
  古本的发现与印行
  自民国以来,仲景遗书,有四种发观,俱称古本。
  1、湖南刘崑湘于民国初年在江西得古本《伤寒杂病论》、1933年石印公世,即长沙本亦称湘古本,又与其宗人刘仲迈同撰《伤寒杂病论义疏》在长沙印行。
  2、四川刘镕经于涪陵得传为“王叔和所述,孙思邈所校”之《伤寒杂病论》,1934年在重庆石印公世,即四川本亦称涪陵古本。
  3、即黄竹斋先生1935年抄得桂林名医罗哲初珍藏其师左盛德1894年所授之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又名《伤寒论十二稿》),1939年在西安校刊公世,称白云阁本。(“白云阁”乃左盛德书斋名。黄氏发现此书之经过,详见其《宁波访求仲景遗书记》,该文原载木刻版《医事丛刊》中,现有如原先生已制成pdf版,民间中医网可任意下载。)
  4、日本?大冢敬节1937年印行之《古本康平伤寒论》,叶桔泉1947年复予重校在国内印行。(该书1988年已由湖南科技出版社依原书版式重印。)康平本曾引起中日双方重视,并为前辈交口称誉,有“认为系最善本,其价值超过赵本与成本”者。
  国内所见三种,涪本载文以孙思邈《千金翼方》所收《唐本伤寒论》及宋本《金匮要略》为主,湘古本与白云阁本《伤寒》部分基本相同,只是缺少个别章节和没有《金匮》杂病内容。尤以黄竹斋所刻之白云阁本(即后来广西称之为“桂林古本”)内容最全,较为完整。该书至1980年,黄老高足米伯让先生重予补刻三页书版,由陕西中医药研究院依原版重印200部分赠有关机构作资料保存,并遵照黄老遗愿,于1982年亲自将木刻版两箱送交南阳医圣祠珍藏。

  黄氏自1923年前,即搜罗众论,为“一以贯之”之《伤寒杂病论集注》(首刊于1926年),后经增删修订,于1934年再版时“适获湖南刘仲迈古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将其脉证佚方,及订误各条,依次附列,以资考证”。(《集注?凡例》)由于仲景之书,“虽经历代医家整理,增删订正,仍未能窥知全貌”。自获古本之后,千古存疑,得以冰释,乃殚精竭虑,孜孜研求,复因坊间缺乏《伤寒》《金匮》善本,遂以宋本《伤寒论》、《医统正脉》本《金匮要略》为底本,参考诸书,以及当时新发现的湘古本,白云阁本等予以考核校订,正讹补脱,编成《伤寒杂病论读本》一种,于1936年刊行。此外以白云阁本为蓝本整理编纂成书未及刊印的还有《伤寒杂病论类编》,《伤寒杂病类证录》、《伤寒杂病经方类编〉等多种著作,于此可知黄氏刻意古本,用力之深且勤矣。至1949年又集各家之说撰成《伤寒杂病论会通》一种,是对有关古本伤寒文献的最后一次整理编定,也是毕生治仲景之学的总结。当时曾自行写印分赠海内。《会通》重印本,1982年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编辑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