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

 昵称16984946 2014-04-25

一、范围及目标

  我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范围及对象是:除财政所以外的其它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治理人员和工勤人员。

  二、改革的内容

  (一)改革治理体制

  坚持“精减、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机构和配置各类人员。如因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需要调整内设机构或增加编制,按规定程序执行。

  (二)建立岗位治理制度。科学、合理地设置领导岗位、治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不同的岗位实行不同的治理办法。具体要求是:按需设岗,职责明确,竞聘上岗,择优聘用,严格考核,按岗付酬,合同治理。岗位有明确的岗位职责、聘用条件、考核指标、薪酬标准。

  2、实行聘用合同制度。在编制范围内按照“民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治理”的原则,通过签订聘用 合同,建立用人单位由身份证治理向岗位治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转变。

  3、改革和完善领导人员治理制度。逐步取消治理人员行政级别,建立体现治理人员水平、能力、业绩、资历的职员等

  级序列,实行治理人员职员聘任制度。在中层治理人员选拔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目标治理,推行挂岗、挂职等制度,注重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

  5、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依据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工作的需要,按类别和等级,自主分类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动态治理。专业技术岗位确定其任职条件,竞聘上岗。改革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治理制度,实行评聘分开,事业单位根据国家有关专业技术职务治理规定,在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内,对获得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自主选择、择优聘任。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可以实行高职低聘,非凡优秀的,经特区人事局批准可以低职高聘。专业技术岗位要逐步推进职业资格制度。

  6、工勤人员实行岗位等级治理制度。根据国家关于工勤人员岗位等级规范及治理办法,按照工作需要和岗位及技术要求设置工勤岗位等级,按照岗位技术等级规范,对工勤人员聘用、培训和考核,规范工勤岗位的人员治理,规范工勤人员进、管、出环节。

  7、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人事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工勤人员不同特点的考核标准和评价办法》,以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为依据,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和注重实绩的原则,认真进行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确定各类人员续聘、低聘、解聘、晋级、晋职、增资的主要依据。

  8、加快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步伐。按照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逐步形成基本社会保险、单位补充保险、个人储蓄保险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既体现事业单位特点,又与机关、企业保险制度相协调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女职工生育保险等相配套的保险制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