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漫谈

 劳动者2010 2014-04-25

中国的成语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活化石,历经千年仍然被广泛地使用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语境当中,堪称奇迹。成语自身高度凝练,体现了高度的智慧,虽然从未被仰视,但一直在发光。《中国成语大会》以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输出和传播为己任,将以轻松愉悦的竞赛形式向观众传递成语之美。

  • 成语解析:筚路蓝缕

    讲师:王玲玲

    “筚路”指简陋的柴车,“蓝缕”指破旧的衣服。该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意为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苦。

  • 成语解析:一鸣惊人

    讲师:王玲玲

    成语“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 成语解析:楚才晋用

    讲师:王玲玲

    人才对于国家的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才没有为楚效力,而是为晋国所用。因此“楚才晋用”被用来比喻人才外流或用人不当。

  • 成语解析: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讲师:王玲玲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是对韩信一生的经典概括。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韩信被杀也是萧何出的计谋。不论成功或败亡,都是由同一个人造成。

浅谈成语的起源

成语数目众多,来源纷杂。大体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有案可稽的书面;另一是来自人们的口头创作。很多成语来自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掩耳盗铃”;有些成语是从古书原句中截取或引用而来,如“一知半解”、“一鼓作气”、“分庭抗礼”;也有来自于对古书句子的凝缩或改造,如“吹毛求疵”、“后来居上”、“一刻千金”;许多成语产生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并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广为流传,如“摩拳擦掌”、“顶天立地”、“偷天换日”;另外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以后,也出现了许多来自佛经或与佛教有关的成语,如“当头棒喝”、“一尘不染”、“借花献佛”等等。[更多]

趣谈成语 你能写对吗?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李行健被誉为中国语言学界的“活化石”,其著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历经数十年而不衰,已成为广大中小学生语文课必备的工具书。你了解“莫名其妙”、“杞人忧天”、“巧取豪夺”这些成语蕴含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吗?大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用哪个成语赢得了一场文化论战?成语又是如何反映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和道德准则?李行健老师为你一一解答。[更多]

成语之都——邯郸

邯郸作为我国古代五大名都之一,不仅在历史上占据着辉煌的一页,而且在文化方面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邯郸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战国时曾是赵国的都城。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众多文化,内涵博大精深,风格丰富多彩。在人们日常所用的成语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产生于战国时期以邯郸为中心的赵国。据不完全统计,同赵国及邯郸历史相联系的成语典故多达百余条。因此,邯郸有“成语之乡”的美称。[更多]

  • 成语与现代文的关系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

  • 如何正确运用成语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

  • 使用成语时的常见错误

    成语常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褒义、贬义和中性。成语形式多样,有三字、四字、五字、六字和七字以上的成语,其中,四字是最为常见的主要形式。

  • 成语训练及现代文阅读

    成语的结构多种多样。但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改变或增减。此外,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