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盐与美女:近代扬州繁华的两个标签

 悠闲龙夫 2014-04-25
    盐与美女:近代扬州繁华的两个标签
——兼谈中国食盐专卖的历史脉络

    文/ adoke船长


  烟花三月,又到下扬州的好时节。

  “扬州繁华以盐盛”。这座大运河畔的历史古城,其历史上的兴盛衰败都与小小盐粒息息相关。可以说,盐业造就了扬州的富庶和伴之而来的逸乐和文华,也是它在晚清之际财富走向没落的直接缘由。

  谈论这一切,都绕不过自古至今的食盐专卖制度。

  舜支配盐“篡夺王位”

  要说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必需品、没有人能逃得过,大概并不夸张。人们与生俱来对盐的需求和依赖,使得盐这种稀缺品拥有价值的同时,也成为争夺权力的极重砝码和维护统治的有力工具。

  中国最早开发出的产盐地区,是河东解州盐池。解州盐池大约位于今天的山西运城,沈括的《梦溪笔谈》里曾有同名文章讲述。

  已故的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佐伯富的研究发现,尧、舜的首府都建在解州盐池附近,殷、周,及至汉、唐、宋、元、明、清的都城都在解州盐附近或解州盐的贩卖路线内——中国历代王朝与解州盐都结下不解之缘。

  在《中国盐政史》一文中,佐伯富直接提出:中国古代史上,支配盐的人就能掌握霸权。

  他认为,尧、舜等古代帝王取得了帝位,是因为他们取得了解州盐的支配权。而尧的儿子丹朱没能继承帝位,是因为舜能支配盐,从而笼络人心巩固权力,“乘机篡夺”了王位。——当然,这种观点与目前中国官方的主流说法相悖。

  独占了解州盐,就占据了经济上的极大优势,因为盐利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佐伯富分析,春秋时期晋文公的霸业,就建立在解州盐的基础之上。秦朝也是因为占领了解州盐池,瓦解了六国同盟,最后一统天下。而秦亡之后,项羽没有听从军师的建议占领关中,被刘邦抢得先机,失去了解州盐的支配权,这才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盐实行国家专卖之后,盐价成倍上涨,贫民只得另求私盐途径满足日常生活之需,由此形成私盐密卖的群体。

  佐伯富教授在文章提到,五代之后,这些私盐密卖者(如盐贼、盐匪、盐枭等)的首领,往往成为多次反叛的“点火人”。比如,五代后梁的太祖朱全忠,吴越王钱谬和前蜀王王建。甚至,还有大名鼎鼎的明太祖朱元璋。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说,在中国近世盐密卖者的首领中有很多人曾做了天子”,他说,凭借私卖食盐的收入,好些密卖者成就天子霸业,这并非不可思议。对于近代中国,这是受盐密卖影响的一大特色。


  造富于国、管控对手、控制海域

  有人说,回顾数千年来的食盐专卖史,制定这项政策的最重要原因,无外乎一个“利”字。

  的确,盐税是各朝各代国库重要的收入来源,有时甚至是帝国王朝的“支柱产业”。但前面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

  一般认为,中国食盐专卖制度的“鼻祖”是曾任齐国上卿(即宰相)的管仲——他也因开创国营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国性服务业供奉为保护神。在那本尚不知真伪的《管子》一书中,记载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大致因由是,齐桓公问管仲,如何才能实现“守国财而毋税于天下”。管仲以“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为引,建议齐桓公对食盐进行官运官销的专卖制度,从此专卖之中抽取盐税。

  除了“有利可图”外,中山大学黄国信教授认为,“制人颈喉”是盐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性意义。

  “利”并不是使食盐引起管仲高度重视的唯一原因,他的眼光还放在了“国际政治”之上。

  《管子》的另外一个章节“地数”篇讲述,管仲发现生产出的盐不仅国内使用,还输出到不产盐的梁、赵、宋、卫等国。实施食盐专卖之后,就可以通过控制食盐来控制这些竞争对手,食盐专卖就成为了控制敌国的重要手段。

  盐也由此成为控制军事对手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海域控制也是食盐专卖制度的重要衍生功能。

  中山大学历史系黄国信教授和博士生叶锦花撰文指出,明朝中期以后,由于国家在海域控制方面的缺位,地方势力瓜分、控制了海域。嘉靖万历年间,通过在近海岛屿建立食盐专卖制度,借助官府力量排挤竞争者,控制了近海海域。


  隋唐罕见食盐“无税”

  自管仲之后,食盐管理制度在历朝历代以各种形形色色的形式登场。在中国历代王朝政府实行的盐业政策中,曾出现过无税制、征税制、专卖制三种形式。这几种形式也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时交替中变化发展。

  秦统一中国后,各种税收由诸侯王国收取,“专山泽之制,管山林之饶”,盐税在山泽之赋中,不实行专卖。

  此后的西汉前期、东汉、南北朝、宋代和清代的少数地方,也都实行征税制。即在生产环节(或产地)征收食盐的专税,称为“就场征税制”。税款由生产者交纳,或由商人代纳。

  待到汉武帝刘彻统治时期,为了应对匈奴人的骚扰,频频用兵,很快国库吃紧。元狩四年,根据御史大夫张汤的建议,西汉政府正式实施“完全专卖”制,制定了盐铁专卖法,整个产运销环节全部由官府控制。有学者认为,这项制度的实施,与统管中央财政的桑弘羊直接相关。

  隋代和唐朝前期,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食盐“无税”时期,也是历史上少见的官府不干预食盐产运销诸环节的时代。

  当然,“无税”是指并不额外专门设置针对食盐的税种,其在市场上与其他普通商品一样缴纳“市税”而已。

  黄国信教授分析,这一时期之所以没有对食盐加以控制,主要是因为隋唐实行均田制,政府的财税收入取自农民,并且“府兵制”将农民与军队合二为一,政府无需在负担巨大的军费开支。在这种情况下,不用通过实施食盐专卖而收税谋取收入,政府财政也无问题。

  另外,一统天下的隋唐王朝此时都对外进攻,在其政权控制范围内,不需要控制食盐以控制对手。

  中唐以后,社会时局动荡,国家财政出现困难,开始盐税改革。唐玄宗十年,开始征收盐税,变换花样加价,直到唐德宗年间,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刘晏“寓税于价”,开始食盐专卖,开创了食盐专卖的一种新形式——“就场专卖”(盐的收、贮由官,运、销由商)。

  以后的五代、两宋、辽、金元、明、清,食盐专卖就一直成为政府一项极为重要的经济政策。


    “盐引”铺就扬州发达之路

  作为王朝政府在全国范围推行的政策,食盐专卖却独独成就了扬州。功劳薄上,两淮盐法疏理道袁世振的名字熠熠闪闪。

  明朝初期,全国推行“开中制”,即让商人把粮饷运到边境,然后根据所运粮食的多少给予相应数量的盐引,商人凭此盐引赴指定的盐场支盐,并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

  到天顺、成化年间,开中制弊端百出,盐引雍积,私盐横行,明王朝开始着手改革盐法。万历四十五年,两淮盐法疏理道袁世振创制“纲法”,这是一种对明清王朝影响甚深的食盐专卖制度。

  “纲法”的意思 ,就是将先前分散认销的盐商组织成商纲,共设十纲,推行纲法,以疏销积引,每年以一纲行积引,九纲行新引,此十字纲册,自今刊定以后,即留与众商,永永百年,据为窝本。

  所谓“窝本”(也有说法称之为“盐引”),就是贩盐卖盐的执照和资格。

    清代盐法规定,食盐分区销售,各地所产食盐,皆划一定地区为其引地。盐销区一经划定,产区与销区之间便形成固定关系,被签选且已认引的盐商只能在规定的盐场买盐,在规定的引地内即引窝内销盐,一旦越界,即为私盐,属于违法,官府对此严加缉查。

    通过这种专商引岸的专卖制度,明清王朝既节省了官府直接运销食盐的支出,获得了大量盐利,又得以通过掌握食盐供应而对全国各地加以控制。

    商人得到了永久的盐引,也得到了可传给子孙的贩路(引地)的特权。扬州盐商靠此特权,走上发达之路。

    乾隆年间,有很多豪商拥有1000万两银子。明清时期,全国盐业税收占国库总税收二分之一,扬州的盐税占国库总税收四分之一。


    “扬州自古出美女”?

    扬州盐商不仅对清朝财政的贡献巨大,在某种意义上也真的“造福”了一方:扬州的学术、艺术、社会事业乃至社会环境都受之影响很深,形成了独特的扬州盐商文化。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的陈静娴等人撰写的《扬州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对此进行了总结:扬州盐商与扬州园林的营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扬州饮食之所以成名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则是和挟巨资的两淮盐商崇尚菜肴之美分不开。

    作为扬州享乐文化代表的“皮包水,水包皮”的沐浴按摩之风,也是因为扬州盐商喜欢享受生活。

    甚至,“扬州八怪”的艺术风格,也被认为与盐商有很大关系。南京艺术学院的杨贤宗、朱天曙就指出,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风格,体现出一种美丑互见、立异标新、取悦商贾的价值取向。

    特别是“扬州自古出美女”的说法,国人皆知。

    《扬州日报》在2005年曾刊文分析,“清代扬州盐商把持了全国的盐运业,富甲天下。因此,扬州诗书礼仪之家、钟鸣鼎食之户众多,文人士子云集,诗画琴书雅集频繁。没有困顿窘迫的生活压力,却有浓郁的艺术氛围熏陶,这样的环境里生长的扬州女子,怎么能不优裕从容、兰质蕙心、气韵生动?”

    但,这可能是个误会。

    “扬州出美人”,并不是指扬州城里美女众多,美人也不是指美貌风情女子。按照一些学者的研究,“美人”实是指被当做商品一样买卖作妾、婢和妓的女子,又称“瘦马”。“出”是指出产、出售。只要是被插上草标,就被统称为“美人”。

    当然,如果没有盐业带来的繁华逸乐,再多的“美人”,也没了市场。



  “保障食盐加碘工作的有效实施”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大量白银外流,扬州盐商纷纷破产,同清政府一起走向衰亡。辛亥革命之后,食盐专卖并没有随着王朝的覆灭被扫入故纸堆。

  民国政府沿用了这一制度,后来也成为国民政府经济统治政策的组成部分。盐税是南京国民政府的三大税收之一,在政府财政中占有重要地位。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通过食盐专卖获得了客观的财政收入。

  根据《民国财政史》的资料,到1945年时,盐类收入已占到国民政府税收收入的53.5%。

  早在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就十分重视盐的产销管理和市场供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财政部将盐税作为全国税收的重点之一,迅速实现全国税政统一。中国盐业公司得以组建,盐务总局专司全国盐业管理。

  此后,虽然盐务总局、中国盐业公司的建制、隶属关系等几经变化。但一直没变的是,中国食盐的产、运、销、税都置于政府的统一管理之下。

  对于实施食盐专卖的原因,官方文件没有直接阐述。1996年5月实施的《食盐专营办法》称,国家对食盐实行专营管理。

  而制定《食盐专营办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食盐的管理,保障食盐加碘工作的有效实施,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

  盐税税种已被取消

  税收,似乎已不再是国家实行食盐专卖制度的主要原因。

  中国工业经济协会行业部在发表于1993年的《关于改革盐税盐价制度的建议》中提到,据中国盐业协会反映,我国的盐业总产量从1950年的46万吨增长到1992年的2300万吨,总产值达40亿元,利税13亿元。

  1993年12月30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取消了盐税税种,将盐税纳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临沂师范学院的张燕在2006年4月发表的《从盐专卖看政府管制》一文中提到,据统计,目前盐税收入只占我国财政收入的0.2%。这个说法未经证实,笔者未能找到当前因盐而产生的税收和财政收入情况。

  经过数次机构改革后,中央层面现在已无专门的盐政部门,盐业管理由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消费品工业司具体负责。

  中国盐业总公司作为国资委下属的副部级国企,承担全国食盐专营的生产经营任务,确保全国合格碘盐供应。 而依照《盐业行政执法办法》,中国盐业总公司经授权,还可以查处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盐业违法案件。

  在地方,盐务局是该地方的盐业管理和执法机构,与烟草行业相似,和盐业销售公司一般“一班人马,两块牌子”。各省(市、自治区)的盐务管理局(盐业公司)的行政级别则有所差异,如广东为正厅级,江苏等地为副厅级,辽宁、福建等地则为正处级。


    办一所“美女培训学校”?

    如今,昔日辉煌的“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衙署”,已为扬州市规划局办公所用。今天的扬州市盐务管理局,也只能委身运河水道旁的一幢旧楼。

    倒是“盐商遗迹”,被政府打造成城市发展的名片之一。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在接受采访时说,扬州近十个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路径之中,“扬州盐商遗迹”被确定为基本申遗路径。

    与此同时,人们也没有忘记“扬州美女”,这是个更吸引人眼球的招牌。

    2005年10月,中国集邮总公司在全国陆续发行大型系列邮品“扬州美女”。学者们力图为“扬州美女”正名:“‘扬州美女’不是某个特殊而暧昧的职业或阶层的代名词。”

    “仅仅强调沐浴文化、来了客人就拉去洗澡显然是不够的”,时任扬州市旅游局副局长的许金如提议,如果把关于扬州美女的故事,用舞台形式串联起来,结合舞蹈、服装、环境等等,做一台节目在晚间演出,应该很吸引人。
   
    作家王资鑫则献计,是否可以办一所“美女培训学校”。

版权个人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

掌上移动阅读更轻松,欢迎订阅adoke船长微信公众平台,账号:adoke110120,扫描二维码关注更方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