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代南唐 王齐翰 挑耳图

 金丰艺术馆 2014-04-25

五代南唐 王齐翰 挑耳图  


王齐翰

王齐翰,五代南唐画家。金陵(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后主李煜朝(961-975)为宫廷翰林图画院待诏。工画人物、佛道宗教画,兼擅山水、花鸟,以画猿獐出名。好作山林丘壑,隐岩幽谷,无朝市风埃气,其画以笔法工细为特色。

开宝末年富商刘元嗣以高价购得王齐翰画《罗汉图》十六幅,载入京师(河南开封),质于相国寺僧,后刘偿其所贷,取赎以归,被僧以过期拒赎,以至刘讼于官府。时赵光义任开封府尹,督索其画,一见大加赏叹,遂留画并厚赐刘。越十六日,赵光义即帝位(即宋太宗赵炅),其画被命名为《应运罗汉》。《宣和画谱》著录其御府所藏作品有《传法太上图》、《三教重屏图》等119件。

 
《勘书图》卷,一名《挑耳图》。据苏东坡于北宋元佑六年(1091)六月二日《跋南唐挑耳图》记载,此图先为著名画家王诜(晋卿)所有,王氏是宋英宗的女婿,家中有“宝绘堂”,收藏极富。王诜之后,此图转入朝奉大夫王定国手中。此期此图名曰《挑耳图》,后经宋徽宗赵佶御题命为《勘书图》。 画中士夫左手自然搁于椅子扶手上,抬起右手挑耳,面部稍稍右倾,左目微微闭成缝状,一种挑耳获得的快感跃然素绢之上。他身着白衣敞开胸襟,长须顺柔下垂胸前,跷腿而坐,双脚赤露搭垫于鞋上,脚姆指上翘,与挑耳相呼应联系,一种闲适惬意的感觉被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另外衬景屏风、几案以及侍童布置得体,简洁大方,有条不紊,用笔流畅之中有顿挫变化。
       
画中描绘道教人物--采芝仙,手捧大桃,肩荷锄头,手挂盛有灵芝的篮子,后有一隻仙鹤随行。灵芝是延年益寿的药材,传说中仙人服用灵芝,以追求永恆长生的岁月,后来引申为祝贺寿诞的旨意。过去此画曾被视为是五代画家王齐翰的作品,现据载可能是明代吴伟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