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勤学善用方为好干部

 wwm5837 2014-04-25
               信息来源: 
共产党员网

读书学习是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群众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听人说:“人可一日不食肉,但不可一日不读书”,读书学习可增本领,可长见识,亦可养浩然正气,一刻也荒废不得。毛主席曾经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多花心思读书看报就是获取工作经验的一个最直接的途径,对开展群众工作、破解发展难题等应该是大有裨益的。然而,我们有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每每将“工作忙、应酬多”等作为挡箭牌,把书本束之高阁,实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嫌。有的成天沉迷于迎来送往之间,整日流连于觥筹交错之际,俨然一副酒囊饭袋的模样;有的偶尔故作读书姿态,或为附庸风雅,或因迫于压力,求真务实之心尽失,只沾惹一身歪风邪气。久而久之,既会精神缺钙得“软骨病”,也会不学无术犯“本领恐慌症”。

逆水行舟,一蒿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懈怠。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无论是工作本身、工作对象,还是工作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一旦学习停滞不前,工作便会陷入被动应付局面,所谓“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荀子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其实,读书学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能否始终坚持学习,时刻考验着我们的毅力、品格和党性。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克服心浮气躁的心态,走出事务缠身的困扰,将读书学习内化为一种政治自觉;克服妄自尊大的心态,善于发现和检讨缺陷不足,多一点拿来主义;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用书香浸润心灵,勤于修身涵养正气。

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读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而实践本身又是新一轮的学习,周而复始,循环不断,是为真学善用。目前,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一些地方在学习教育环节仍然存在形式主义的苗头倾向。有的照本宣科无的放矢,无视当地实际情况,学习内容大而全,收效甚微;有的把精力用在对付上级检查上,单凭学习笔记的字数来衡量学习效果,看似严格要求,实则掉入“按图索骥”的陷阱,岂不荒谬?《三国演义》中有个马谡,谈起兵法滔滔不绝,空有满腹韬略,却不懂得因地制宜学以致用,最终遭遇“街亭之痛”。

“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其实不难看出,一旦脱离社会实践,读书学习便会一文不值。必须始终立足改革发展这个最大的实践,牢牢抓住民生民心这个最根本的落脚点,善于从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抓住要点关键,针对诸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不强、服务群众的能力较差等现实问题,丰富学习方式,创新学习载体,指导和促进工作时间,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