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似矛盾的故事

 八十一叟毛偉凡 2014-04-25

有一位學者千里迢迢地來到南隱禪師的禪堂,向南隱禪師說:『我是來向您學習的。』

南隱禪師非常客氣地請他入禪房,以禮相待並親自為他倒茶。這位學者坐在禪師的對面,眼睜睜地看著茶從杯裏滿溢出來,而禪師仍沒有停止的意圖。學者忍耐不住,便告訴禪師說:『杯子裡的水溢出來了!』

禪師就說:『對啊!杯子的水滿了!你來參禪,心裡卻像這杯子一樣,裝滿了你的成見,即使有再好的禪理又怎能聽得進去呢?』

這故事是要我們不要自滿,要像杯子一樣,經常保持空虛,只有這樣才能接受與自己不同的觀念。

另一則故事卻有不同的見解:

有一句俗話說:“一桶水搖不響,半桶水響叮噹”。意思就是形容一個人學會一點點,總是講話最大聲,深怕別人不知道似的。這種人常會自我膨脹,因為要掩蓋無知,總是把話說的很滿、說的很絕對。就像半桶水一樣發出叮噹響的噪音。

有人問我:人到底應該保持滿溢的好,還是裝滿一桶的好?

我說:空杯子也好,滿桶水也好,目的都是要人保持謙虛,警惕自己。

兩個喻意雖然不同,好像充滿矛盾。但事實上是充滿了中國人的智慧和一貫的陰陽觀,站在不同的方位,身處不同的時間,因此說法各異而已。

《易經》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中國人向來都是如此,往往不會把話說死。例如說:不以成敗論英雄,那邊又會說:成王敗寇。這邊說:人同此心,那邊卻說:人之不同,各如其面,這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那邊說:修橋補路沒屍骸。不懂中國文化的人會說中國人說話不靠譜,這只不過是他們沒有中國文化知識,不值得與之爭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