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学生学法实用指导》之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许愿真 2014-04-26

 一、学习成功的条件及学习诊断

学习成功需要哪些条件?这个问题,学生中有许多看法,例如:只要吃苦用功就能学习好;只要聪明就能学习好;只要老师水平高,教得好,我们就能学得好。以上这些说法都只看到了某一方面的条件,是不全面的。实际上,要取得学习的成功,十多种条件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这些条件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

(一)自身条件

学生自身的条件包括:

第一、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素质水平。包括原有的思想品德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基础、身体基础。这些原有的基础既是我们以前学习的结果,又是我们学习的起点。一般来说,原有的基础好,对学习有利;原有的基础差,对学习不利。所以,我们现在要学习好,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现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学习态度是指我们思想上、行动上对学习是否勤奋、认真、虚心、主动。学习动力是指我们学习时物质能量和精神能量的供应状况。比如体力是否充沛、精力是否旺盛、大脑是否清醒、情绪是否积极等。学习态度和动力好比汽车油箱里的油,没有油,汽车就不能发动,就开不走。学习没有正确的态度和强大的动力,就不能顺利的进行,就会产生厌学等消极怠惰的情绪。如果一个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对学习没有兴趣,椅子薄弱,那麽,即使他再聪明,任何成功都将与他无缘。相反,如果一个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执着的追求,信心百倍的迎接各种困难,那麽,即使他不太聪明,也能“勤可补拙”,成功和幸运会光临并与他相随。

第三、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体现为一种综合性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感知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言语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者中的核心能力。特殊能力包括音乐能力、绘画能力等。一般能力是学习各门功课所必须的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的成败。但学习能力使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进入中学以后学生能否利用小学阶段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快形成中学阶段相对独立的学习能力,这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成绩提高都有重大的意义。

第四、学习方法。要想取得学习的成功,除了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学习态度、较高的学习能力以外,还要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如果汽车司机不会驾驶汽车,那么再好的车也开不走。改进和提高学习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进入中学以后,在学生中容易出现学习分化现象,其主要原因不是学生的智力问题,而是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不良造成的,因而在一部分学生中产生学习障碍。所以有意识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各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是中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缺的学习成功的秘诀。

(二)外部条件

外部条件包括:

第一、天时。天即天下大势、潮流,时即正当是时候。现在,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科技的兴盛,人才的辈出,都依靠学习。我国正在建设现代化,同样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造就人才。因此,我们现在学习是处在学习正有用场的时候,是学习的最佳时机。

第二、地利。指地理环境的便利。学校是学习最方便的地方,它提供了专门的场所、大量的书籍、良好的仪器和设备。家庭也是学习的重要场所,家庭不仅为我们学习提供物质上的后勤保证,而且为我们学习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总之,学校、家庭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是有一定影响的。

第三、人和。指人际关系的和谐。人和十人团结一致,心情舒畅,相互帮助,因而是很重要的。在学习中,我们要同教师、同学、父母以及社会上其他人打交道,这就要求善于处理学习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对学习影响最大的是教师,教师学高身正,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课外辅导、交往谈心等方式帮组我们学习,帮助我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是我们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要尊重教师,多向教师请教、学习。同学也对学习影响很大。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各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争取同学的帮助。除了教师和同学外,家长的关心、支持、教诲同样也是很有意义的。

总之,我们学习的好坏,是由上面两大方面、七个因素的条件决定的。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利用各种外部条件,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以自己原有的素质基础为起点,依靠自己学习时的态度、动力、能力、方法,一点一点地积累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品德,使我们的素质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在两大条件中,外部条件往往是我们难以改变的,对待外部条件,我们的态度是理由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积极创造条件。相比而言,自身条件对学习影响更大,因此,要想取得学习成功,我们应该在学习态度和动力、学习方法和能力上下功夫。因为原有的基础也是既成事实,改变它只有靠勤学、善学。

(三)学生学习状况的诊断

我们了解了学习成功的标志和条件以后,就要努力创造成功的条件,通过艰苦细致的努力使自己具备成功的条件。但是,我们看到,一些同学的学习不够理想,甚至很差,与学习相伴随的常常是失败、苦恼、消沉,他们很少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自信的感觉。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从上述七个条件中去寻找失败的原因。寻找学习不良的原因、做出正确的诊断是改变学生学习状况的第一步。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只有寻找到了病因,才能为病人用药,治愈疾病。开始时,同学可以请教师帮助进行分析判断,逐渐地,同学可以学会自我分析诊断,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努力。

有些同学对学习环境十分敏感,周围稍有动静就会受到影响;有的同学受到情绪影响很大,情绪好的时候后可以超水平发挥,情绪不好时甚至连最基本的问题都不会;还有的同学平时学得挺好,可以到考试时就紧张得要命,越是大考试越害怕,结果考试成绩受到很大影响。以上这几种情况都反映出学生的心理品质比较脆弱,心理承受里较差,这些同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平时应有意识地阅读有关心理学的书籍、文章,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掌握克服自身弱点的方法;此外,还应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磨练自己的心理品质,坚强的心理品质是锻炼出来的。例如,学生平时可多做一些竞技性的运动、游戏,活动时给自己限制时间,或者每次作业都当一次考试,等等。毛泽东主席年轻时为了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专门在热闹的街市上看书,在雨天出去锻炼,放假时到艰苦的农村搞社会调查。列宁同志也曾经在回音较大的城门洞里看书。在体育比赛中,老运动员往往心理素质比较稳定,发挥正常,这时因为他们久经沙场,练就了坚韧不拔的个性品质。同学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在学习和生活中磨练自己,形成坚强的个性品质。

有的同学喜欢别人夸奖,那个老师经常表扬他,他那门课就学得好;哪类活动中容易受到好评,他就喜欢那类活动。这部分同学在学习中经常偏科,而且各科差异比较明显,学习成绩也往往大起大落。不能否认,表扬和鼓励是促进学习的催化剂,学生也应主动与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是,如果学生只为了表扬和鼓励而学习,说明学生的学习目的还不明确,或者学生动力不足。中学生应逐步加强内在的学习动机,讲学习与个人的理想、国家前途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有一种持久而稳定的动力来源。

有的学生上中学以后明显感到学习成绩下降,而且没有好转的迹象,十分焦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的是原有知识基础不扎实,学的越深漏洞越大,就像一座大坝开始只有几个小洞,如果不及时修补,小洞就会越来越大,最后把整个大坝高跨。所以,应尽早快补上欠缺的基础知识,从而保证今后能够顺利地学习。产生这一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学习不适应中学的学习方式。小学的学习内容较浅,及意义机械记忆为主,思维特点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小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不够强。小学教师的讲课特点是内容少、进度较慢、讲解详细、具体、反复次数多。进入中学后,学习科目增多,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想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逐步发展为以抽象思维为主。如果上了中学以后学生仍然沿用小学时的学习方法,以为写完作业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不复习,不预习,不看课外书,不专研,一切都等着老师教,那麽学习上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必然导致成绩下降。因此中学生需要改进学习方法,增强自学能力,通过向教师请教、与同学交流、阅读学法书籍等途径,在学习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除了上述问题外,同学们可能还有许多学习问题,如有的同学学习没有计划性,东抓一把,西抓一把;有的同学学习效率不高,虽然有“时间+汗水”的精神,但学习起色不大。

总之,诊断出自己学习上的问题,找出产生的原因,是改进学习的前提。

附:

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自测

同学:请阅读每一道题,根据题目中所叙述的内容和被试自己相符合的程度,按下列A、B、C、D四个等级加以评定,并把所选字母写在题号的前面。本测试不记名,请如实作答。

A、完全符合自己

B、大体符合自己

C、有一些符合自己

D、完全不符合自己

—1、上课时,我头脑里往往会想些别的事,以致老师讲解的许多内容,我似乎都没有听到。

—2、在考试时,我常常会想起考试失败可能引起的后果。

3、上课时我总是聚精会神听老师的讲解。

—4、准备考试时,我先写好各道复习题的答案全文,然后把它熟背,已便考试时能全部默写出来。

5、某些主要学科或一门学科中我认为特别重要的或特别难学的章节,我总先争取预习(在课前或前一晚上)。

6、我的记忆力还不错,背诵一篇课文或记住学习的内容,对我来说,不是太困难拿的事。

—7、我平时没有订什么学习计划,即使是寒、暑假期间或复习应考阶段也是这样。

—8、阅读课本或其他读物时,我自己很少用红蓝笔或其他笔划线、做记号。

—9、每天晚上我复习当天功课,完成当天作业已经都来不及了,所以第二天的功课,我一般不作预习。

—10、准备考试时,要我自己根据教科书预先写出复习题目答案,我感到困难。

11、在寒暑假期间,我常常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并努力按计划去学习新知识。

12、要背诵课文时,我常常在诵读几遍之后就开始试背。然后再打开诵诵读几遍,再试背,也就是让诵读和尝试背诵交错进行。

—13、老师呈示的挂图、模型、标本或进行的演示实验,我也想看清楚,但是,如果看不清楚,我也就算了;至于它说明什么问题,我就注意得不够。

—14、学过的知识我倒记住不少,只是在我头脑里显得比较乱,以致要用时,又找不到。

15、作业中有些不好做的题目,我总要自己尽力想法解答,不到万不得已,不去问老师或同学。

16、我常常把一些我认为写得好的文章(包括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反复诵读。

17、学习时,我时常把教材内容分解为若干部分或若干要点。

18、考试后全班最好的成绩是多少分,是谁,我总是特别感兴趣。

19、我常常由于能有条理地、扼要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而受到表扬。

—20、上课或自己复习功课时,我常常感到时间过得很慢。

21、学习时,我不仅能够弄清各个部分、各个要点的意思,而且能较快的弄清各个部分、各个点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例如,读课文,不仅弄懂个段落的意思。而且很快就弄懂各断之间的联系)。

22、在课堂上,老师呈示的挂图、模型、标本或进行的演示实验,我总是争取看得清清楚楚,弄明白他说明什么问题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3、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我很少去反复诵读,我认为是要会解释,懂得大意,做做作业就行了。

—24、我在阅读报纸、小说或其他课外读物时,要出声或默默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下去,所以速度比较慢。

—25、复习功课时,我总喜欢把课文中有关的字句、段落全部记住或背下,尽量做到考试时不漏掉什么。

—26、我不善于言词,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或在小组讨论中发言,往往不能把自己想说的话有系统的、抓住重点的表达出来。

27、上课时,我尽力想象老师所讲的某些内容,也就是说,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就把老师所讲内容变成形象在头脑中显现出来。

—28、我一般是没有先复习功课,就动手做作业。

—29、学习时,我偏重于理解,不大重视记忆,以致于有些重要的定义、定理、公式、结论,我能理解却记不熟。

—30、学习某些材料时,我常常是整片读下去,如果要我把它分解为若干部分或要点,我就感到困难。

—31、做作业时碰到难题,我常常找其他人帮助解决,免得自己花太多时间去琢磨。

32、虽然我重理解,不爱死记硬背课本中的字句,但对于一些关键性的词语或公式,我还是努力记住、记熟。

—33、上课时,老师讲的许多具体事例,我似乎也能听懂、记住,但是,要我用简单的几句话加以概括,我又感到困难。

—34、有些作业我不会做,老师有要求按时交,我只好去抄同学的。

—35、做问答题时,我往往心里觉得都理解了,可是动笔却写又写不好。

36、写文章或做问答题时,我常常先列出大纲或要点(同时还对列出的要点进行增删、调整),然后才下笔去写。

37、阅读一篇文章或课文时,我能迅速地抓住各段的段落大意和全篇的中心思想。

38、我尽量做到当天的功课当天就进行复习并做完作业。

39、我重在平时学习,考试前夕倒不怎么紧张,有时反而去玩一玩,让头脑休息休息。

—40、上课时,我尽力控制自己专心听讲,但是,许多内容我还是听不懂、听不下去。

—41、我很怕写作文,即使写一篇短文,我也感到困难。

—42、我平时没有时间去复习各种功课,一般都是老师要考哪一科时我采取复习哪一科。

43、我喜欢独立学习,独立思考,但遇到问题时我也喜欢和同学一起讨论。

44、听老师讲解一种知识时,我自己往往还联想其与此有关的一些知识或事例。

—45、写作文或做问答题时,我往往没有把要写的内容在头脑里县组织一下,就拿起笔写,也就是说,往往没有想清楚就动笔写。

—46、由于我做作业做得慢或比较贪玩,所以时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47、读物理、化学时,我很重视书上的各种实验,尽力想象实验进行的实际情境。

48、上课时,有时老师要讲的内容还没有讲完,我就知道他要说什么或要做出什么结论。

49、学习时,我经常把新材料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

—50、复习功课时,我一般都按书上的字句去记,考试时,也力求按书上演来的字句去写,如果要我用自己的话去写,我感到很困难。

—51、学习成了我的沉重负担,我最好快一些毕业,快一点离开学校。

—52、我学习时,很少提问题,有些教材我看得懂,往往也提不出明确的问题。

—53、对实验课,我不太重视,而且我也不怎么喜欢动手去做实验。

54、学习比较抽象的材料时,我总是联系实际,或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去说明它。

—55、读书时间用笔划线做记号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我往往分不清楚哪些地方该划,哪些地方不该划。

56、听课时,我往往把不理解的问题或联想起来的问题记下,以便课后进一步思考、弄清。

57、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总是按时完成。

—58、考试时,我常常感到紧张,以致有些本来会做的题目也做不出来,或做错了。

—59、由于种种原因我很难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开始做功课。

60、我能够把详细的教材缩写成提纲,当必要时(如考试时),我又能根据提纲进行发挥,写出详细的内容。

61、上课时,我专心听讲,紧紧抓住老师讲解的线索,积极思考老师所讲的内容。

62、学习理、化、生物、地理学科,我不单用头脑想,只要可能,我总会动手试做一下。

63、听老师讲课时,我总喜欢动笔记一些要点、刚要。

—64、在老师提问或小组讨论时,我虽然有自己的见解,也不敢当众发表出来。

—65、数、理、化的教材,都要老师讲解,我才能理解,如果让我自学,有很多地方我是读不懂的。

66、学习时,我不满足于记住一些定理、公式、定义、结论,我总是想法弄清它们是怎样得出来的。

67、在回答问题时,我喜欢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去回答,很少硬背课本上的字句。

68、我的书桌总是整理得整整齐齐,各种学用品总是放在固定的位置。

69、我喜欢把学到的只是用去解决或解释生活上或课外活动上碰到的问题。

—70、我认为学习时能记住定理、公式、定义、结论就可以了,至于它们是怎么产生的(论证的过程)我往往不够重视。

71、在上课或听报告时,我能够把老师讲的内容扼要地、系统地记下来。

72、考试时,我总是先把考题看一遍,把容易做的或得分多的题目先做了,把难做的题目留到最后去想。

73、在学习时,我总是力求弄清教材中各部分、各要点之间的联系或关系。

—74、学过的一些定理、规则或概念的定义,我还能记住,只是在做作业时或碰到实际问题时,我往往不知道怎么用。

—75、上课时或在小组讨论时,我有了问题,也不敢当场提出。

76、在准备考试时,我常常先提出问题考自己,看看准备是否充分了。

—77、我学习一种新知识或一种新事物时,很少想到要把它和已有的知识或其他事物进行比较。

—78、我的学习用品随便放,以致要用时常常找了好久。

—79、做数学练习,我比较做算式题,而不喜欢做应用题,我觉得应用题比较难做。

—80、我有时制定了学习计划,但往往不能按计划去做。

81、我每天总是在一定时间复习功课,完成作业。

82、在准备考试时,我常常根据教科书写出各道复习题的答案要点(不是全文)。

83、发回的卷子或作业,如果有做错的,我总要弄清楚为什么做错了,做样做才对。

—84、我极少运用参考书和辞典。

85、在复习功课好时,我喜欢把详尽的材料变成简要的提纲,以便更好地记住。

86、我常常把学到的各种知识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和联系。

—87、听老师讲课时,我有时也想做笔记,但我一去记笔记,老师讲的内容我就听不清楚了。

88、在阅读报纸、小说或其他课外读物时,我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而能一个分句或一个整句地读(即眼睛一看就能把握一个句子的意思),所以速度比较快。

—89、在准备考试时,我不是系统、全面地复习,而是猜想老师可能出什么题,然后有重点复习一些内容。

—90、我觉得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尤其是理科的知识,在生活上用处是不大的。

91、复习功课时,我常常把学习过的知识列成表或画成图,借以揭露各种知识(各种概念、定理、公式、事物的特征等)的区别和联系。

92、学过的各种知识,我一般都能有条理、有系统地保存在脑子里,所以,用到某一概念或定理时,我能很容易地找到它。

—93、老师发回的卷子或作业,一般我只关心得了多少分,或粗粗地看一下哪道题对、哪道题错,而不注意去弄清楚错在哪里、怎样做才对。

—94、一般说来,考试时能得到个“良”(或80分左右)的成绩,我就很满意了。

95、我重视学习经验的总结,并时常和同学交流学习经验。

—96、我的记忆力不好,学过的材料常常记不住,或记不清楚。

97、学习时,我喜欢思考,既是很难理解的材料,我也总要想法设法把它彻底弄懂。

98、我在动手做作业之前,总是先把功课认真地复习一遍,弄懂教材的内容。

99、我挺喜欢学习,学习使我每天都在增长知识、扩大眼界。

计分方法与解释:

题目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从正面阐述问题,一种从反面阐述问题(题目前加“—”号的题目为反向问题,其余则为正向问题)。A、B、C、D四个等级答案,从正面阐述问题的类型题分别给3分、2分、1分、0分;从反面阐述问题的类型题分别给0分、1分、2分、3分。

将所有题目的分数相加,分数越高说明该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与习惯、学习能力越好,否则相反。

(摘自《中学生心理诊断》郑日昌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二、学习不当的表现

用不当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就像用庸医治病一样,不但不会治好病,还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同学们都应该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有不当的地方。用最锋利的“刀”砍柴,永远是最聪明的选择!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掌握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础知识的掌握固然是最根本的,但是好的学习方法会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用最锋利的“刀”砍柴,才是最聪明的选择!

但是有很多中学生朋友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力法,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常会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

(1)学习没有明确的计划

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毫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因此,每天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心中无数。他们总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行动,没有自己的计划安排,总是考虑“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

(2)不会科学利用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是,能否科学地安排时间会产生很不一样的效果。有的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从从容容。而有的学生虽然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加点,但忙不到点子上,实际效果不佳。这正是不会科学利用时间的结果。

(3)不知道理解的作用

有些同学在学习的时候不知道理解,而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总是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死记硬背只是不加思索地一味重复,是最低形式的学习,经常会使记忆内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长久记忆,当考试结束以后,或者老师提问以后,就会遗忘得一干二净

(4)没有将知识系统化

知识系统化在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将知识系统化,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效。有的学生某一单元的成绩特别好,但是到综合考试就不行了,其原目也往往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没有将知识系统化,致使知识处于各白为战的状态。这种零散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也很容易张冠李戴。

(5)不会听课

听课是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但是有些同学并没有掌握听课的技巧。课前不预习,对上课内容完全陌生,无法带着疑问去学,听课时开小差不记笔记,或充当录音机的角色,把老师所讲的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只让自己的记录与教师的讲述保持同步,而不让自己的思路与教师保持同步;课后不及时复习,听完课就万事大吉,等等。这显然对学习是不利的。

(6)不会阅读

阅读也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有些同学不善于选择要读的书,只是一味凭个人兴趣或完全听从老师父母的安排;而且在阅读时没有阅读重点,处理不好“搏”与“精”的关系;还有就是阅读速度特慢,不会快速阅读,也不会略读,任何情况下都逐字逐句;不善于带着问题去读,阅读之后没有什么收获。这些都造成了学习能力的低下。

(7)不会抓重点和难点

没有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学生,在看书和听课叫,不会抓重点和难点,找不到学习上的突破口,眉毛胡子一把抓,全面出击,结果分散和浪费了时间与精力。

(8)理论与实际脱离

理沦与实际相结合是重要的学习方法,所谓“学而必习,习又必行”。而方法不当的学生往往只满足于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不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巾运用,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差,不喜欢上实验课和操作课,不关心现实生活,造成学到的内容理解的不深刻,不利于巩固和应用。

(9)不善于科学用脑

有些同学不会科学的用脑,不注意劳逸结合,不善于转移大脑兴奋中心,使大脑终日昏昏沉沉,使学习效率很低。

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就应该注意时刻检查自己是否有以上这几种毛病,如果有了,就要赶快改掉,否则就会影响自己的学习。

 

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中学阶段要想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每个人都能很好地学习,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就是你的学习方法,好方法可以使效果事半功倍。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的确,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方法不当常常会使你的学习收效甚微,有时甚至是南辕北辙。

其实中学的学习只要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是能够取得好成绩的。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比喻:猎枪和干粮是猎人必不可少的东西,二者缺一不可。干粮就是知识,猎枪就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如果在学校里,只知道积蓄知识,而不懂得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那么,他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就像猎人,只带干粮没带猎枪走进森林一样。没有猎枪,干粮带得再多,也会很快消耗殆尽。如果有一枝猎枪,能够运用自如,那么还愁打不着猎物吗?还怕没有食物吗?这个比喻的寓意很是深刻,它充分说明了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能够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为什么有盼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呢?这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当然,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会对方法的形成有影响,智力水平高的学生更容易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但现在学生的智力水平差异都不太大,因此,它对方法形成的影响是有限的,学习方法不当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一些非智力因索上,如认识水平、动机水平、意志状况等。中学生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缺乏学目动机

没有学习动机的学生学习起来就像机器没有动力,缺乏学习的热情,他们总是把学习看成是苦差事,在学习中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其学习行为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应付。必然也就丧失了寻找学习方法的兴趣。这种情况下必然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缺乏对学习特点的正确认识

学习方法要有一定的适应性,要适应各个学习阶段、各个学科的学习特点。这就需要学生对目前的学习有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科学的方法。从小学到中学,学习特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的学生上小学时,成绩很好。可一上中学,就感到学习很吃力,成绩上不去。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学乏方法没有及时调整。还有的学生其他成绩都不错,唯独数学成绩很是糟糕。其中的原因也在于没有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特点。

(3)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不少学生在方法上听其自然,看不到科学学习方法的作用和意义,没有尝到正确方法所带来的甜头,以为磨刀误了砍柴工,时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和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

(4)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

学习方法不仅要适应学科特点,还要适应自己的具体情况。如果学生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的话,则很可能造成方法不当,因为正确的方法首先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对自身认识不足主要是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及个性特征没有客观、清醒的认识。这样很容易盲月模仿别人的方法,强己所难,身心俱症。所以说,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具有正确的认识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前提。

俗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状况、生物周期等都有不同,所以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电是不同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必须是适合自己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多少个学习成功的人就有多少种成功的学习方法。举例来说,有的人喜欢在野外背诵,有的人喜欢猫在小的空间里学习,其实只要学习效果好,在哪里都无关紧要。再则从生理上来说,每个人的“牛物钟”也是不同的,有属于“夜间型”的,有属于“白天型”的,每一名同学都应该找到自己最佳的学习时间,然后把复杂的学习内容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尽可能安排在这段时间内完成。

要想获得好的学习方法,还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学习心态,有的学牛因为成绩不理想而丧失信心,认为什么都不成功。也有的学生因为学习优秀而日空一切,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都会使学生在寻找学习方法时走向错误的方向。

(5)缺乏坚强的意志

学习需要持之以恒,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样需要有恒心,有一定的自制力。尤其是在纠正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时,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就会因意志薄弱而半途而废.造成功亏一篑的结果。在学习上跟着感觉走,自然要省力得多,但学习效果也会糟糕得多。

这些困素都是造成初中生学习方法不科学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来自教师、家长、同学等各方面的外因都对学习方法的形成产生影响,也可能是造成学习方法不当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