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史上的今天——4月26日

 老庄. 2014-04-26


  • 1994年4月26日

    发现顶夸克


  •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认为,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是轻子和夸克。轻子和夸克各有6种。轻子有电子、电子中微子、μ子、μ中微子、 τ子、和τ中微子;夸克有上夸克、下夸克、粲夸克、奇夸克、顶夸克和底夸克。继1974年发现j/ψ及1977年证实c(粲)夸克(第四种)和b(底)夸 克(第五种)的存在后,各国高能物理学家都在努力演技第六种t(顶)夸克。
       经过十多年的实验工作,终于在1994年4月26日 ,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召开记者招待会,由费米实验室所长John People和CDF(Collider Detector Facility)合作组的发言人宣布发现了顶夸克的证据。由于事例较少工作在其他对撞机上的另外一个实验组DO组称:只找到一些有趣的事例,但与本底数 目可比拟,因此尚不能确认顶夸克的存在。因此,国际高能物理界只能等待费米实验室的进一步结果。
      十个多月的实验工作后,终于在1995年3月 2日,美国国家费米实验室召开学术报告会,正式宣布顶夸克已被发现。这一次,CDF组和DO组分别报告了他们的实验结果。一些新数据是在1994年以后, 费米实验室继续在对撞模式下运行,提高了对撞机的亮度后得出来的。这些数据的积分亮度约为一年前宣布实验结果的4倍。
      顶夸克的发现标志着组成物质的6种夸克在实验上都得到了证实。





  • 1986年4月26日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许,随着一声突然的震天动地的巨响,火光四起,烈焰冲天,火炷高达30多米.位于苏联乌克兰地区基辅以西130千米的普里皮 亚特市的核电站发生猛烈爆炸,爆炸源是4号反应堆。厂房屋顶被炸飞,墙壁坍塌,大量的碘和铯等放射性物质外泄,使周围环境的放射剂量高达200伦琴/小 时,为允许指标的2万倍,1700多旽石墨成了熊熊大火的燃料,火灾现场温度高达2000摄氏度以上。爆炸致使299人受到大剂量辐射,19人死 亡,179人送医院治疗。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是自1945年日本遭受美国原子弹袭击以来 全世界最严重的核灾难,也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场悲剧。核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核污染给人类留下了无法弥补的后遗症。3年后,正如科 学家们所预言的那样,核电站50千米范围内的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及畸形家畜和植物等急剧增加。
      多年后,切尔诺贝利核事造成的生态灾难后 果远未消失。据乌克兰卫生部2003上7月23日公布的数据,在克兰800万人口中,目前共有47.3万儿童在内的250万核辐射受害者处于医疗监督之 下;核辐射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10倍多。更令人担忧的是,核事故导致残疾人的人数增加了1.6倍,达10万人。而核事故发生时1至18岁的受害者 健康问题最为突出,这一群体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比核事故前高10-60倍。






  • 1933年4月26日

    彭齐亚斯与微波背景辐射


  •    美国射电天文学家彭齐亚斯(Arno Penzias,1933、4、26-)出生于德国。他对天文学最重大的贡献是与威尔逊一起发现了3K微波背景辐射。两人因此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4年当他们测量银晕气体射电强度时,发现存在无法消除的背景辐射。这种背景辐射的各向同性极高,并不随季节性变化。他们指出这微波噪声相当于温度 为3K的黑体辐射,这就是3开微波背景辐射。这一发现恰好证实了大爆炸宇宙学。大爆炸宇宙学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宇宙学说,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 有一段从热到准的演化史。演化过程中,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膨胀,物质密度不断变小,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疏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早 期的宇宙温度高达100亿度以上,密度很大,宇宙体系是平衡的,由于体系不断膨胀,温度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开始开成化学元素,降到几千度 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个体系,成为今天的宇宙。提出大爆炸理论的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曾预言,今天宇宙的温 度只有几K。彭齐亚斯等人发现的3K微波背景辐射,在定性和定量上都有力地证实了大爆炸理论的这一预言。







  • 1917年4月26日

    华人建筑师贝聿铭


  •    1917年: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1917、4、26-)出生。1983年普利策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 文教建筑为主,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1970年日本世界博 览会中华民国馆,近期作品有卡塔尔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 1861年4月26日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   中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1861、4、26-1919、4、24)出生。詹天佑主持设计和施工的京张铁路,于1909年通车,这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筹办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起自北京丰台,经居庸关、沙城、宣化至张家口,全长201.2公里,现成为北京至包头铁路的首段。
      这条铁路是清政府排除英国、俄国等殖民者的阻挠,委派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总工程师。后来兼任总张铁路局总办,于1905年9月开工修建的。
       这条铁路工程艰巨。1904年詹天佑主持京张铁路的勘测、设计和施工。从南口经居庸关、八达岭至岔道城的22公里区段内,为了穿越燕山山脉军都山的陡山 大沟,詹天佑决定采用33%坡道和“之”字线的方案并开凿隧道4座,其中八达岭隧道长达1091米,这在当时施工条件上颇为不易。京张铁路于1909年8 月通车。通车后,他又主持由张家口向西展延铁路的工程。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先被中国民国政论任命为粤汉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继而又被任命为粤汉川铁路会办,先后建成了几条铁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