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学生学法实用指导》之八:如何预习

 许愿真 2014-04-26
作为一名中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无疑是取得好成绩的法宝。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会使人受益终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中,坚持预习应该是学生非常重视的一个学习环节。

“预”就是“事先”,“习”就是“练”,预习,就是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预先学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主动地、独立地、有计划地了解和专研即将学习的教材和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理解,目的是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和心理上的准备的过程。预习是学习的起点,所以特别重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更是如此,因为预习作为系统学习的首要一环,能使听课具有针对性,提高听课效率,减少复习时间,明确重点和难点。因此,预习在学习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

我们在对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坚持了课前预习,尤其是对数学、语文、英语这些主要学科。因为成绩好而被保送清华大学的张连伟就曾经深有感触地说:“我之所以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主要是得益于预习,能够在老师讲解知识之前把知识先系统地看一遍。使我能够在课堂上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认真地听老师讲解。”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不能坚持预习,有的甚至从来就没有进行过预习。

 

一、预习的作用

经过教育专家的研究证明,如果能够认真地预习,在学习当中能够起到这么几个重要的作用:

首先,能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些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够高。这不全是学习态度的问题,而是与没有进行预习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大多数孩子“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这样根本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所以一定要增强对知识的渴求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听课,就能启动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过物理的同学都知道“阿基米德浮力定理”。阿基米德洗过无数次的澡,但他意识不到“浮力定理”,因为他没带着问题去思考它。而当国王要他测定王冠的含金量时,他就开始日夜思考这个问题。正是由于“带着问题”洗澡,他才能触发灵感,发现了浴缸溢水的道理。这个实例说明,带着问题思考,人的求知欲一定很强,求知欲强了,思考才会深入,收获才会大。

其次,能够提高课堂听课效率。预习后第二天上课时,所预习的效果就能及时反馈。以往上课只是一味地听,可以说是一位被动的“听众”。没有一点主观能动作用,要不人家总说“填鸭式教学”呢。而进行了预习后,就截然不同了,因为孩子提前接受了新的知识,在脑子里对新知识已有初步的印象,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听课效率,加深了新知识的印象,并能很好地记忆和巩固,甚至可以牢记不忘。同时上课还能积极思维主动发言,不再被动地做单纯的“听众”,而做了学习的主人。

第三,能够开拓学习的思路。经过预习之后,心中对于要学的知识已经心中有数。在课堂上就能够和老师讲课的思路同步,甚至走到老师思路的前面,这样才能够真正把知识学到手。经过预习以后.就可以在听课时开动脑筋,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老师讲到一个新问题,就要注意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有哪些优点,需要什么知识作铺垫。这样就能够真正把知识消化到自己的脑海中。预习比较扎实的话,可以进一步想一想老师下一步会怎么做?然后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将老师和自己的思路做一个对照,比较出其中的优劣来。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样,学习的思路开拓了,学习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第四,能够提高记笔记的水平。有些同学上课在记笔记时,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唯恐落下什么重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写的每一个宇都原原本本地记录。可没有留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课后看笔记又找不着重点,自己累得筋疲力尽,学习效果还是没有得到提高。造成这种后果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预习。这样的同学等到下课后一看书,才发现原来老师讲的内容大部分在书上都有,自己做的大部分都是无用功。如果做过预习,知道哪些内容书上有、哪些没有,就可有选择地做笔记。或用笔在书上画重点、做记号,或记个简略提纲,而把大量的时间多用于思考。这样做,不仅效果更佳,而且自己也不会太累,何乐而不为呢?

第五,能够增强记忆的效果。在预习时,自己首先要经过独立思考,对知识有了初步的印象,等到课堂上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分析和自己的进一步学习,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记忆的效果更佳。预习时,还要温习原来学过的旧知识,这样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新旧知识组成合乎逻辑的知识体系,这样也会提高记忆的效果。

 

二、预习的种类

预习按照不同的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来讲,我们可以把预习分为以下几种:

①大预习

所谓大预习,一般在寒、暑假内进行,是对整本教材的预习。要了解一下新教材的知识体系,总共要学哪些知识,哪些先学,哪些后学,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做到心中有数,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当然,因限于知识水平和时间,大预习可以粗一些,了解大略即可。

②中预习

周六周日的预习称为中预习。是指在周六、周日预习一章或一个专题。预习的作用和学期预习大致一样。如数学的一个章节学完以后,预习下一章的内容。抓住教材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新知识的基本结构。

③小预习

课前预习称为小预习。一般是指上课前的预习,范围是下一节课涉及的内容。一般在上课前的晚自习时进行,课前预习要深入细致一些。具体方法参见下文关于语文、数学、英语的预习方法。

 

三、预习的方法

预习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所处的年级、以及不同的课型,有所侧重地进行。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逐步掌握预习的方法。

第一,浏览教材。若在课前预习,时间较短,浏览教材就宜快不宜慢,眼到心到,心到之处即可下笔画杠杠。这样,就增强了听课的主动性。

第二,标记重点。针对思考题,标出重点范围,特别是对自己认为阐述不清楚或不全面的地方更要留心。标记之后,就知道下一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做课堂笔记。

第三,寻找疑难。对教材中的新观点和疑难之处,并非一定要在预习中全部弄清楚,只要知道难点在什么地方,问题都有哪些就行了。找到了疑难之处,听课就会专心致志,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

另外,预习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预习要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来选择预习的类型。一般地讲,对基础较差者,要注意补漏性预习;对课前短时问的预习,多采用重点、难点预习;若预习的时间较长,可采用自学性预习。

第二,针对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预习方法。数学和语文在预习方法上不同,英语和语文在侧重点上也不一样。例如英语,在预习中就要特别注意词汇,通过看音标读单词,学会独立拼读;通过找字母组合和特殊读音,巧记单词;通过写同根词,了解前缀、后缀、同义词和反义词等,扩大词汇量。经过这样的预习,再加上听课时老师的讲解和领读,就基本上达到当堂记忆和重点掌握的程度。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如果第一步走好了,那么后而的工作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预习千万不可忽视,一定要注意学习中的预习工作。

 

四、保障预习的有效性

预习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只有在保证了预习的质量的前提下才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所以,同学们在预习时不可走马观牲,泛泛而过,一定要深入进去,才能够使预习起到应有的作用。

为了保证预习的质量,同学们不妨采取以下的措施来保证自己预习的效果:

第一,保证充足的预习时间。有些同学总是认为自己已经够紧张的了,哪还有时间来预习呀。其实,正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平时只要抓紧挤出一些时间来预习功课,就能够保证预习的时间。平时,一定要保证每天预习第二天的一两门功课。如果某一章刚讲完,最好能抽出一段时间(一般在周末)把下一章预习一下。只要坚持预习,学习能力就会逐渐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时间相对就觉得宽裕了。

第二,制订完善的预习计划。初中科目一下增加了好多,使同学们一下子有手忙脚乱的感觉。不可能每门课全做预习。这时,就需要有一个晚上的预习计划,有重点地来预习那些最需要预习的科目,这样才能够把好钢使到刀刃上。如果没有完整的计划,逮着那个算那个,就会像小猫钓鱼一样,因为不专心而影响效率,而且时问也显得很紧张,达不到预期的预习效果。所以,应计划好每天要预习哪些功课,最好是自己感觉最吃力的一两个科目。如在前一段时间,数学成绩不理想,就多花一些时间来预习数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主攻目标,预习时心里踏实,效率比较高。

第三,克服预习中的困难。预习是在学习新的知识,遇到困难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就要有思想准备。首先是新内容中涉及的旧知识自己心中不清楚了,因而在阅读中常发生障碍。这只要翻翻旧课本或参考书,找到相应部分就能搞清楚。通过这样做,可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同时旧知识也得到了复习和巩固。

第四,及时总结有效的预习方法。每一科有每一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预习也是一样,针对每一门学科,都有不同的方法,在预习过程中就要把注意针对某一学科的有效方法,这样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根据学科和个人特点来预习

预习在学习环节中如此重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都应当重视。但必须依照学科特点,还必须依据每个同学的特点来展开预习,否则那将不是“事半功倍”而是“事倍功半”了。

提醒大家预习中要注意几方面的问题:

1.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来安排预习

学习基础好的同学,在安排预习时间时,要在服从学习整体计划的前提下灵活安排,根据每天的空余时间,决定预习的科目及每课的时间,要保证所选择的重点科目。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可把主要力量放在自己感到难度大的学科上,对自己的弱科加强预习。闲时“向前学”是优秀生的经验。

2.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来预习

各学科都有自己的体系和特点,相应地预习方法也有所区别。在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语文、数学、外语的预习方法。

(1)语文

语文的预习,首先是通过读课文过字、词关。预习时,要把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句子,用笔画出来。然后借助书下注解弄懂它们的意思;书上没有注解的,要向不说话的老师——《字典》请教,不要放过那些似懂非懂的字、词、句。

在预习语文时,还要做到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和识别重要段落。在阅读课文时,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有疑问,都可以在书的边角上做个记号,以利于听课时解决。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段是重点段落。其中描写了黄蜂“肥胖”的形状和“伏(在菜花上)”的姿势,叫天子“轻捷”的体态和“窜(向云霄里去)”的动作等,在预习时把这些你认为作者写得具体、生动、真切的词句随手做上记号,当老师讲解这一段时就容易心领神会了。

在预习课文时,可试着自己归纳中心思想。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预习时你读三遍,就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不困难了。

经过这样的预习,等到听课时,你就会比较容易地随着老师的讲解,理清老师讲课的思路,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且从中发现自己预习时的疑难问题,哪些解决了,哪些还不明白,可以随时向老师提出来,求得及时解决。

语文课的预习方法可概括为:读书——查字典学习生字词——再读书——了解课文大意,尝试分段和归纳中心思想。

(2)外语

预习外语可分四步:

第一步:通读课文——找出生词。

第二步:对照单词表或查字典——记生词。

第三步:再通读课文——了解语法知识,找出重点、难点、疑点。

第四步:反复阅读——掌握课文内容,力争能背诵全文。

找外语的重点、难点时,要抓住时态、句型、重要短句和习惯用语。

预习外语,要以读为主,以加强记忆为主要目的。

(3)数学

预习数学,首先要弄清基本概念的实质和使用范围。

例如,四边形这个概念,可以适用于两组对边都不平行的四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而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就只适用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而菱形这个概念又只适用于菱形、正方形。只有准确掌握了基本概念的实质和使用范围,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正确理解概念,才能准确解题。

预习数学,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弄清公式、定理。对公式、定理不仅要记忆准确、熟练,还要弄清其推导过程。预习时要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使之与新公式和新定理联系起来。

预习数学时,还可以通过做课后练习,对预习的内容加以检验、巩固。发现不会做的题或没有弄懂的地方,记下来,再到上课时去解决。   

3.预习的详略要得当

要防止两个极端,一是预习过粗,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目的。二是预习过细,以至于上课没有什么可听的,甚至于打乱了整体计划,影响了其它学科的学习。一般情况下适度的预习应该是:(1)重温相关知识,扫清听课障碍。(2)大致了解新课的内容和思路。(3)找出疑难问题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当然,每个人、每门学科预习的详略并无一个绝对标准。

一般来说,理解比较困难、基础比较薄弱、知识前后联系紧密、需要加强记忆的学科,应该预习详细一些,如数学、外语等;反之,预习可以稍粗略一些,如语文、历史等。

4.坚持预习,克服预习的心理障碍

有些同学在进行预习后,认为事先了解老师讲课内容了,听课时就不能集中精力听讲,反而影响了听课效果。这实际上是由预习而产生的心理障碍造成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同学主要是没有认识到,课堂学习决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听课要注意把握老师讲课的思路,注意老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无疑处生疑”,善于发现问题,多方面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要克服这种自我满足的心理,对自己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学会自我心理控制,克服因熟悉而产生的消极心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这也是培养综合素质所需要的。   

总的说来,预习是为了提高听课效率而做的准备,不是用预习代替听课。

最后,我们还要强调预习必须坚持下去,它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坚持下去必有好处。

 

附:实际训练

1、选择自己学习基础差的一门课,做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体会听课和笔记的效果。

2、全班以小组为单位,各组选某一科某一部分进行预习,然后结合听课后的效果,写出预习的体会和总结,并进行小组交流,选出效果好的同学参加全班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