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基础教案: 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

 独行客a 2014-04-26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人像摄影用的器材,分析人像摄影的特点;熟悉和掌握人像摄影技巧。

重点:

   人像摄影技巧

难点:

    人像摄影器材的选择

教具:

     照相机、多媒体教室

教学程序:

人像摄影就是以人为被摄对象,并以拍摄人的相貌和神态以及形态为主的一种摄影门类。

所谓人像摄影,是指通过摄影的形式,在照片上用鲜明突出的形象描绘和表现被摄者相貌和神态的作品,它是被摄者自己的影像写真。很早以前,人们就以各种需要、各种方法描绘自己的形象。最早,人像画面出现在绘画中,尤其到19世纪早期,当时的油画肖像已经非常时髦,创作上也日臻成熟,产生了不少优秀的肖像绘画作品。不久,当摄影术发明之后,人像开始进入摄影领域。当然,由于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局限,人像的拍摄还仅仅处在初始阶段。随着摄影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艺术观念的发展,人像摄影在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电子闪光装置、高速自动聚焦镜头、新型感光材料的诞生,使一个摄影师在一天内就能为许多被摄者完成一些逼真而自然的人像杰作,大大丰富了摄影师的创作可能性。

   一幅优秀的人像摄影作品,是许多成功因素的总和:神情、姿态、构图、照明、曝光、制作均要达到较高的境界,它们是一个总体的各组成部分。

   人像摄影与一般的人物摄影不同:人像摄影以刻画与表现被摄者的具体相貌和神态为自身的首要创作任务,虽然有些人像摄影作品也包含一定的情节,但它仍以表现被援者的相貌为主,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像摄影作品只交待被摄者的形象,并没有具体的情节。而人物摄影是以表现有被摄者参与的事件与活动为主,它以表现具体的情节为主要任务,而不在于以鲜明的形象去表现被摄者的相貌和神态。这二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具体描绘人物的相貌。不管是单人的或是多人的,不管是在现场中抓拍的还是在照相室里摆拍的,不管是否带有情节,只要是以表现被摄者具体的外貌和精神状态为主的照片,都属于人像摄影的范畴。那些主要表现人物的活动与情节,反映的是一定的生活主题,被摄者的相貌并不很突出的摄影作品,不管它是近景也好,全身也好,只能属于人物摄影的范畴。当然,从广义上来说,人像摄影拍的是人,它也属于人物摄影。

人像摄影以刻画和描绘被摄者的外貌与神态为自己的表现任务,应人物相貌鲜明。它分作照相室人像、室内特定环境人像和户外人像三大类。人像摄影的要求是“形神兼备”。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上图是一幅在照相室内拍摄的人像,它只表现人物的相貌和神态,并没有更多的生活情节,自然是一幅人像摄影作品。下图则不然,被摄者的相貌在这幅画面中并不鲜明,它主要表现的是人物的活动,应该看作是一幅人物摄影作品。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一、人像摄影所适用的器材

1、照相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一款适合人像摄影的相机对于摄影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基本上,所有的照相机,无论是旁侧取景的“傻瓜”照相机还是体积大而且笨重的散页相机,都可以用来进行人像摄影。但如果想取好的效果,最好选用可以更换镜头及配件的照相机。因为可选用的镜头与配件越多,在拍摄不同题材的时候可以调节和控制的余地就越大。而单从胶片的成像质量来说,底片越大,照片的影像质量也就越好。

在实际拍摄中,底片比较大的照相机一般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不宜携带且价格比较昂贵,所以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画面效果较好,而且同时可以更换不同镜头与配件,价格适中且携带方便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35单眼相机轻便、机动性大、镜头可用范围广。一般来说,我们业余拍摄很少需要放大相片,顶多5×7就够了,所以135相机是最好选择。若向往120的领域,倒是可以选择最近蛮热门的自动对焦645片幅相机,最近婚纱业者越来越多人改使用此类相机,不过它的价格高昂,冲洗照片费用也高于135底片。若是您是初学者,手上的入门相机就足以应付一般拍摄人像的所需了。所以,有钱没钱背起相机拍人像去吧!

2、镜头

照相机的各种镜头,虽都能用于人像摄影,但同样的景物使用焦距不同的镜头拍摄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严格说来,人像摄影的镜头应有以下一些选择性:

1)成像:人像摄影的镜头成像质量既要成像清晰又要有一定的柔和效果。因为人像摄影一般以表现脸部为主,镜头成像质量就应能达到层次丰富、质感真实、细节毕露、肤质滋润的要求。

有一些特殊的镜头在拍摄头像的时候也常常会用到。如柔焦镜头,这种镜头能刻意地提高像差,降低影像的部分清晰度,从而对影像有部分柔化作用。这样既可以掩盖一些人物面部的瑕疵和疤痕,又能使整个画面部分体现出一种柔美的感觉。柔焦镜头对影像的柔化程度可以进行调整,当调整到“0”时,镜头没有任何的柔化作用,而调整到“3”的时候,柔化的程度更明显,这对于在拍摄人像时对最终影像的效果的控制是很有帮助的。

还有一种镜头是专门为拍摄人像而设计的,称为人像镜头。这种镜头的成像质量非常高,可以很好地表现出被摄者的细部层次和质感,而且所拍摄出画面效果非常明亮清晰。

2)焦距:一般照相机上都装有标准镜头,这种镜头,只宜拍摄全身或大半身人物照片。若用于拍摄半身人物或头像特写由于距离太近,往往引起人物影像透视变形,而且有的镜头如果在近于规定的最近摄影距离拍摄,就不能聚成清晰的焦点。所以,拍摄头像或特写人物,就要使用中焦或长焦镜头,其焦距一般需要越过标准镜头1—2倍,以135照相机为例,镜头的焦距需在105豪米以上,这样,照相机与人物距离,可保持1.5米以上,既能使焦点清晰,又可避免产生鼻大耳小等变形现象,被摄体看上去比原景物要大,而且背景会大大地虚化。在室内拍摄小合影照片,如果遇到缺少退步的情况,就需要使用短焦距镜头(即广角镜头),但容易出现近大远小和两边人物稍有变形的缺陷。尤其在拍摄人的正面的时候,这种变形尤为明显,会严重影响画面质量。

3)口径:拍摄半身人物和头像特写,镜头的有效口径以大为宜,以便使主体清晰,背景略呈模糊,增强远近空间透视感,从而突出主体。另外,镜头的有效口径大,在光线略暗而又没有闪光灯的情况下,拍摄动态人物,仍可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

3、闪光灯

   闪光灯可以在较暗的拍摄条件下提供明亮的光源,因其光源明亮,体积小携带方便且易于操作,现在已成为人像摄影中不可缺少的附件。 

户外晴朗的天气下闪光灯可以获取大面积的补光以及眼神光点,如此一来可以就可以不用麻烦使用反光板或投射灯,却只有脸部补得到光。所以建议拍摄人像时,不妨使用闪光灯,可加上柔光罩等小道具柔化光线,将光圈开大,速度定为1/125秒,若天气阴阴的可调至1/60秒。就会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4、胶片

通常感光度越低的底片,粒子越细,色彩越饱和。反之感光度越高的底片,粒子越粗,色彩较平淡。拍摄人像时可以常使用100度的底片,表现肤色最自然,当然还有一原因是它便宜。黑白底片方便转换照片的颜色,高感度底片适用于增感、粗粒子等特效。若天气阴暗须拍摄且镜头光圈不够大,高感度底片也可以弥补光圈的不足。

在摄影中有一些胶片是被专门用于拍摄人像摄影,主要因为其拍摄出来的人像反差适中,颗粒细腻而且人像细部层次的还原好。这种胶片被称为人像胶片,目前,很多厂商都开发出了这种适合拍摄人像的胶片。

5、三脚架

 在人像摄影时我们有时还需要一稳固的三脚架,以防快门速度过慢时,因手晃动造成的画面模糊。名牌的三脚架,定价高达两至三万元,在此建议初学者选择一只轻量、稳固又便宜的三脚架使用。

7、其它配件

        快门线、反光板、滤镜或其它的小物品。

二、人像摄影技巧

1、外形的塑造

(1)布光法

在摄影中,布光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它不仅体现着摄影师的个性和风格,而且关系到一幅作品的成败。

运用布光照明来修饰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做法是:利用有目的性的来突出被摄对象的外形和特征,同时利用阴影来遮盖脸部的某些缺陷。比如,在拍摄时用前测光,会在被摄体的脸部的背光侧形成阴影,这时通过调节光源的照射角度,让阴影部分向亮处移动,使阴影的面积增大,而亮部缩小,一旦阴影的面积要大于亮部的时候,被摄对象看起来就会显得比较瘦。而反过来,让亮部向阴影部移动,当亮部的面积大于暗部的面积时,就会使被摄对象给人以比较胖的感觉。

布光法不光只是用来遮盖缺陷,也常常可以作为修饰,比如在被摄对象的光线已经确定好以后,再适当地加上一盏逆光或者侧逆光灯来打亮被摄对象的轮廓或者直接用来增强头发的质感,也可以达到进一步美化被摄对象的效果。

①光线特性

摄影上,光线特性的研究一般从光度、光质、光位、光型、光比和光色等六个方面着手。

a 光度 

光度是光的最基本因素,它是光源发光强度和光线在物体表面所呈现亮度的总称。光度与曝光直接相关,光度大,所需的曝光量小;光度小,所需的曝光量大。此外,光度的大小也间接地影响景深的大小和运动物体的清晰或模糊。大光度容易产生大景深和清晰影像的效果;小光度则容易产生小景深和模糊的运动影像效果。

b 光位

光位指光源的照射方向以及光源相对于被摄体的位置。摄影中,光位决定着被摄体明暗所处的位置,同时也影响着被摄体的质感和形态。光位可以千变万化,但在被摄体与照相机位置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光位可分为顺光、侧光、逆光、顶光、脚光和散射光等六种。

c 光质

光质指光的硬、软特性。所谓硬,指光线产生的阴影明晰而浓重,轮廓鲜明、反差高;所谓软,指光线产生的阴影柔和不明快,轮廓渐变、反差低。硬光带有明显的方向性,它能使被摄物产生鲜明的明暗对比,有助于质感的表现。硬光往往给人刚毅、富有生气的感觉;软光则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它适于反映物体的形态和色彩,但不善于表现物体的质感,软光往往给人轻柔细腻之感。

d 光型

对被摄体而言,拍摄时所受到的照射光线往往不止一种,各种光线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光型就是指各种光线在拍摄时对被摄体起的作用。光型通常分为主光、辅光、轮廓光、装饰光背景光等五种。

主光 主光是被摄体的主要照明光线,它对物体的形态、轮廓和质感的表现起主导作用。拍摄时,一旦确定了主光,则画面的基础照明及基调就得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个被摄体来说,主光只能有一个,若同时将几个光源作主光,被摄体要么受光均等,分不出什么是主光,画面显得平淡;要么几个主光同时在被摄体上产生阴影,画面显得杂乱无章。

辅光 辅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主光所产生阴影部位的亮度,使阴暗部位也呈现出一定的质感和层次,同时减小影像反差。在辅光的运用上,有一点应明确,辅光的强度应小于主光的强度,否则,就会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并且容易在被摄体上出现明显的辅光投影,即“夹光”现象。

轮廓光 轮廓光是用来勾划被摄体轮廓的光线。轮廓光赋予被摄体立体感和空间感。逆光和侧逆光常用作轮廓光,轮廓光的强度往往高于主光的强度。深暗的背景有助于轮廓光的突出。

装饰光 装饰光主要用来对被摄体局部进行装饰或显示被摄体细部的层次。装饰光多为窄光,人像摄影中的眼神光、发光以及商品摄影中首饰品的耀斑等都是典型的装饰光。

背景光 背景光是照射背景的光线,它的主要作用是衬托被摄体、渲染环境和气氛。自然光和人造光都可用作背景光,背景光的用光一般宽而软,并且均匀,在背景光的运用上,特别要注意不要破坏整个画面的影调协调和主体造型。

e 光比 

光比是指被摄体上亮部与暗部受光强弱的差别。光比大,被摄体上亮部与暗部之间的反差就大;反之,亮部与暗部之间的反差就小。

通常,主光和辅光的强弱及与被摄体的距离决定了光比的大小。所以,拍摄时调节光比的方式有以下两种:①调节主光与辅光的强度。加强主光强度或减弱辅光强度会使光比变大;反之,光比变小。②调节主灯、辅灯至被摄体的距离。缩小主灯与被摄体的距离或加大辅灯与被摄体的距离都会使光比变大;反之,光比变小。

f 光色 

光色指光的“颜色”,通常也称为色温。对黑白摄影来说,光色并不十分重要。但在彩色摄影中,光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拍摄时必须选择色温同胶片平衡色温相一致的照明光源,不然,拍摄出来的影像会出现偏色。

②常用影室灯具  

布光法比较适用于室内人像摄影,可以自由地增加或者变更灯光的光位和效果,在塑造人物上的造型上可以说是比较简便的。

人像摄影对影像的再现效果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因此,许多被摄对象都被置于影室内精雕细镂地进行布光和拍摄。用于影室内照明的光源有钨丝灯和电子闪光灯两种。由于电子闪光灯具有发光强度大,色温稳定,发热少和电耗小等优点,因此,目前人像摄影影室照明多采用电子闪光灯,其中,比较常用的有伞灯、柔光灯、雾灯、泛光灯和聚光灯等几种。

1.伞灯 

将不同质地、规格的反光伞装在泛光灯上就成为伞灯。伞灯的特点是发光面积大,光性柔和,反差弱。

2.柔光灯 

在各种闪光灯灯头上加上柔光罩,就成为柔光灯。柔光灯所发出的光是由闪光灯发出的直射光与反光罩的反射光混合后,再经柔光罩透射扩散而成的。柔光灯的特点是能提供平均而充足的照明,发出的光光性柔和,但方向一般强于伞灯,反差清晰,投影浓于伞灯,富有良好的层次表现。

3.雾灯 

雾灯是一种特殊的灯具。雾灯的灯头由特殊的闪光灯头做成,闪光管前有反射玻璃,其输出的光全部为由反光罩反射后的透射扩散光。雾灯特别适合商品(尤其是高光洁度物体)的拍摄。雾灯的特点是可提供非常平均而大面积的照明,光性柔和,对细部层次、色饱和度表现俱佳。

4.泛光灯 

泛光灯是最常用的灯具,它由电子闪光灯装上反光罩构成。泛光灯所发的光为直射硬光,光的亮度高,方向性强,反差大,产生的投影浓重。此外,光域的中心部位光值高,边缘部分显著衰减。

5.聚光灯 

聚光灯通常在光源后面装有镜面球形反光器,光源投射的光被反光器反射后经前部的聚光镜聚焦而发射出平行的光束。聚光灯的特点是发射平行或接近平行的光束,光衰很小,亮度高,方向性很强,光性特硬,反差甚高。

③影室布光的一般步骤与规律

影室灯光不像自然光,摄影师完全可以根据主观构思和表现需要,运用娴熟的布光技巧,去营造出奇妙的光影效果。但由于影室布光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它从一方面来说,可使摄影师将布光的效果发挥到极至,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增加了布光的难度。为了提高布光的效果和速度,布光时一般要遵循以下步骤与规律。

1.确定主光

主光是主导光源,它决定着画面的主调。在布光中,只有确定了主光,才有意义去添加辅助光、背景光和轮廓光等。在确定主光的过程中,要根据被摄体的造型特征、质感表现、明暗分配和主体与背景的分离等情况来系统考虑主光光源的光性、强度、涵盖面以及到被摄体的距离。

对于大多数的拍摄题材,一般都选择光性较柔的灯,像反光伞、柔光灯和雾灯等作为主光。直射的泛光灯和聚光灯较少作为主光,除非画面需要由它们带来强烈反差的效果。

主光通常要高于被摄体,因为,使人感到最舒适自然的照明通常是模拟自然光的光效。主光过低,会使被摄体形成反常态的底光照明,而主光过高又会形成顶光,使被摄体的侧面与顶面反差偏大。

2.加置辅助光

主光的照射会使被摄体产生阴影,除非摄影画面需要强烈的反差,一般地,为了改善阴影面的层次与影调,在布光时均要加置辅光。

辅光一般多用柔光,它的光位通常在主光的相反一侧。加置辅光时要注意控制好光比,恰当的光比通常在1: 3-1:6之间,对浅淡的被摄体光比应小些,而对深重的物体光比则要大些。在加置辅光时还应注意避免辅光过于强烈,辅光过强容易造成夹光,并产生多余而别扭的阴影。为了控制多余的阴影,布光时除了使辅助光强度弱于主光外,有时还经常采取适当降低光位或将辅助光尽量靠近机位的方法使投影投向被摄体后方。

根据画面效果的需要,辅助光可以一个,也可以多个。在使用各种灯具作辅助光的同时,别忘了尽量多使用反光板,它往往能产生出乎意料的好效果。

3.设置背景光

背景的主要作用是烘托主体或渲染气氛,因此,在对背景光的处理时,既要讲究对比,又要注意和谐

拍摄细小物体时,往往因主体与背景距离很近,一般难以对背景单独布光,此时主光兼作背景光。在主体与背景光比的具体控制中,可通过选择合适的灯距、方位和照明范围来控制,或用各种半透明的漫射体或不透明的遮光物在主光与背景轴线上适当部位进行遮挡,以得到适当的亮度。

当被摄体较大,且被摄体与背景有足够的距离时,可对背景单独布光。背景光一般不会干扰主体的布光,并且容易控制背景光的覆盖面、亮度和匀度。在具体的布光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主体与背景明度相近的局部是否会出现“并”的现象,或者要求亮度均匀的大面积背景是否其中央与四周的照度确实均匀一致,对这两种情况,千万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目测,最好能用测光表作认真的检测,因为人眼对亮度的微小变化往往不敏感,而胶片却会忠实地给予记录。另外,对经常拍摄的高调或低调照片的背景光布光时应明白,它们的背景光并不像我们想象的越亮越好或越暗越好。背景亮度过强,所产生的的漫射光不仅很容易使镜头产生眩光,而且会影响被摄体的光效。拍摄低调照片时将背景控制得过黑也没有必要。一般地,拍摄高调照片时将背景亮度控制在比被摄体最亮处高一个EV值较适宜,而拍摄低调照片时将背景亮度控制在比被摄体最暗处低一个EV值即可。 

 4.加置轮廓光

轮廓光的主要作用是给被摄体产生鲜明光亮的轮廓,从而使被摄体从背景分离出来。轮廓光通常从背景后上方或侧上方逆光投射,光位一般为一个,但有时根据需要可用二个或多个。轮廓光通常采用聚光灯,它的光性强而硬,常会在画面上产生浓重的投影。因此,在轮廓光布光时一定要减弱或消除这些杂乱的投影。对这些投影的消除或减弱,除了调节灯位外,有时巧妙地借助反光器作轮廓光投射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轮廓光布光时还应注意轮廓光与主光的光比,通常轮廓光是亮于主光的。此外,布光时,应根据拍摄主体的需要选择硬光还是柔光作轮廓光。柔光的获得通常有二种方法,一种是将伞灯、柔光灯等尽量靠近被摄体,这样才能使轮廓光的亮度高于主光,但这样做往往较费劲;另一种方法较简便,只用将扩散片用于聚光灯便可使光柔化。有一点应当明确,轮廓光并不是每幅画面必需的光线,只有当画面需要时才添加,不然,就会有画蛇添足之感。

5.加置装饰光

装饰光主要是对被摄体的某些局部或细节进行装饰,它是局部、小范围的用光。装饰光与辅助光的不同之处是它不以提高暗部亮度为目的,而是弥补主光、辅助光、背景光和轮廓光等在塑造形象上的不足。眼神光、发光以及被摄体明部的重点投射光、边缘的局部加光等都是典型的装饰光。装饰光的布光一般不宜过强过硬,过强过硬容易产生光斑而破坏布光的整体完美性。

6.审视

在以上布光过程中,由于光是一种种添加的,后一种光很可能会对以前的光效产生影响,因此,在布光完毕后,还需仔细审视整体光效,如布光有无明显欠缺或不合理的地方,投影的浓淡是否合乎要求,投影的位置是否合适,各光源的照明是否出现干扰,各光源有否进入取景画面而造成光晕等,对这些细节的审视,可以避免因一时疏忽而造成前功尽弃。

④影室布光技巧

为了取得理想的光影效果,影室布光时除了要遵循上面所提的布光步骤和规律外,还要特别注意掌握以下这些技巧和要领。

1、控制好光源面积和扩散程度

光源面积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光源的发光性质,而光源的发光性质又影响到被摄体的明暗反差。因此,控制好光源面积和光源的扩散程度就可较好地控制被摄体的明暗反差效果。需要低反差时,光源面积大,并且扩散程度也大,使光的覆盖面超过被摄体;需要高反差时,光源面积要小,并且扩散程度也小,光具有方向性。

2、保证足够的照明亮度

足够的照明亮度可使我们自如地通过光圈来控制所需的景深。虽然在照明亮度不够时可采用延长曝光时间或进行多次曝光的方法来解决,但这两种方法都会给拍摄带来不方便。延长曝光时间容易引起曝光互易律失效,从而导致胶片的颗粒变粗,反差降低,色彩出现偏差;而采用多次曝光则要求被摄体和照相机的位置在曝光期间纹丝不动,并且曝光量的计算也较为复杂,拍摄的难度大为增大。

3、选择合适的灯距

首先,灯距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被摄体的受光强度,被摄体的受光强度是按灯距的平方倒数变化的,光强随灯距的变化非常大。此外,灯距的大小还会影响被摄体的明暗反差效果。当灯距很小,并且光源面积小于被摄体时,光源可看作点光源,被摄体的反差较大;反之,当灯距很大时,光源可看作面光源,被摄体的反差较小。

4、尽量少用灯具

布光中,并不是灯具用得越多越好,使用灯具数量过多,不仅使布光显得复杂,而且会带来杂乱无章的投影,而这些投影的消除往往又比较困难,因此,在布光中,要尽量少用灯具,必要时,可选用反光器进行补光。

5、多用反光器

在布光中提倡多使用反光器,除了它不大会产生令人厌恶的投影外,还在于各式各样的反光器能提供不同光性的反射光,易于控制效果。反光器不仅可作主光照明,也可对被摄体的暗部作辅光照明,甚至可根据布光的需要和被摄体的形状进行切割,对被摄体的某些局部进行补光,极好地控制着光域。在广告摄影中,经常会出现使用反光器的数量多于使用灯具数量的现象,而对一个广告摄影师来说,能否灵活而有效地使用反光器则是其布光是否成熟的标志。

6、恰当的光比控制

布光中的光比控制牵涉到被摄体自身的反差以及画面中主体、陪体和背景三者之间的明暗对比,同时也决定着整个画面的影调和被摄体的质感及细节表现。布光中的光比控制一般以真实表现被摄体本身固有的表面亮度、质感和色彩为原则,如对白色的主体要表现出它的素雅和洁净,主体宜处理成高调;对黑色的主体要表现出它的深沉和凝重,主体宜处理成低调。当然,在不违背广告创意的前提下,摄影师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和习惯,创造性地控制光比,以求得布光上的新意。

(2)选择拍摄角度

选择拍摄角度来修饰被摄对象的基本做法是:充分利用透视现象,一般都是利用眼睛的盲区和透视习惯,把想要美化的部分突出出来,而把想掩盖的缺陷转移到视线看不到的地方。比如,使用焦距较长的镜头来拍摄3/4侧面的被摄对象,既可以把较宽的脸部塑造得消瘦些,同时还可以将不足的一部分放置在视线无法看到的那1/4侧面上。不仅如此,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也可以将被摄对象的优点塑造的更明显,比如在拍摄女性的时候,选择前侧面或者侧面可以很好地突出女性优美的身体曲线,效果要比正面拍摄好许多。

相对布光法,选择拍摄角度的应用范围更广。当然,它应用的灵活性大,掌握起来就更难。所以,对于拍摄角度的选择和确定,应该下一番工夫去学习。

拍摄角度的选择包括拍摄方向和拍摄高度的选择。拍摄角度的选择在人物摄影中十分重要。拍摄角度的稍微变化就会对被摄者的形象和姿态产生明显的影响。

拍摄方向的选择是指以被摄者为中心,照相机在水平位置上的前、后、左、右位置的变化。有时候也可以请被摄者改变方向,以获得不同方向的拍摄效果。在人像摄影中对拍摄方向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

正面照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采用正面的方向拍摄人物,能很好地表现被摄者正面特征,人物面部的各部分都处在相等的对称位置,给人以安静、庄严、肃穆之感。

前侧面照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这个拍摄方向是人物摄影中最常采用的,因为这个拍摄方向不仅能表现出被摄者的正面结构和侧面结构,还能很好地表现出这两个面相结合的棱线,使被摄者的形象、轮廓和立体效果得到充分的表现。这种方向拍摄的人物在画面中的各部分不是处在同等地位,所以,画面中的影相显得活泼,富有变化,整个画面具有动势和较明显的方向性。

侧面照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拍摄时照相机正对着被摄者的侧面进行拍摄,以表现出被摄者的侧面形象,线条结构。由于这个方向拍摄对被摄者的侧面轮廓能得到充分的表现,所以在拍摄剪影人物照片时,也多采用这个拍摄方向。同时侧面拍摄具有强烈的动势和方向性,所以,在拍摄高速向前运动的人物时,也多采用侧面方向拍摄。

背面照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在人物摄影中,从被摄者的背后方向拍摄是很少的,只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才采用。背面拍摄能显示出被摄者的背面特征和引导观众的视线向纵深发展的作用。在选择背面方向拍摄人物时,一定要注意被摄者的背面要有特点。

在拍摄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拍摄的高度会使所摄的画面透视关系发生改变。在人物摄影中,由于高度的变化,常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拍摄角度。

仰摄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采用低角度仰摄人物,能表现出被摄者的高大形象,同时还具有净化背景的作用。仰摄人物全身照片,能表现出被摄者修长的腿,对于上小下大脸形的人不宜采用正面角度仰摄,以免过分地暴露其不足。

平摄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是指以被摄者直立时眼镜平视的高度为准的。平视拍摄角度所拍摄的画面中各部分景物的透视关系,符合于正常人们视觉观看的心理,构图平稳,无特殊的变化。

 俯摄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在人物的近景拍摄时,如果采用高度俯摄容易形成上大下小的变形。在拍摄少女时,采用这种角度拍摄容易形成美丽的“瓜子脸”型效果。对于那些脸形较宽,较胖的女性,可以选择这个高度进行拍摄;但对于那些较瘦,脸形上大下小的秃顶的人,则不宜采用这个角度拍摄。在拍摄全身照时,一般也不要采用这种角度拍摄。

在这里还应该指出,在人像摄影中,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会使所拍摄的人物照片产生不同的构图艺术效果。对于拍摄高度的选择应根据被摄者的具体情况和自己的创作艺术构思来确定。

(3)化妆法

 运用化妆技巧来掩饰被摄对象的缺陷也是人像摄影中很常见的基本手法。比如消除手上及脸上的皱纹,改变脸部及颧骨的反光以帮助改变脸形等。但是在化妆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要适可而止,否则化妆效果太重反而显得过于虚假。

化妆法只是造型手法的一种,有两个忌讳:忌乱和忌多。而且化妆造型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让观众在最后的照片中看不出来被摄对象是经过化妆造型塑造过的。

2、姿势的处理及表情的捕捉

(1)姿势的处理

在人像摄影中,常常会遇到被摄人物摆布姿势的问题。实际上,人物的姿态和手势本身就具有表情,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因此,人物姿态和手、脚的处理是刻画人物性格和形成画面视觉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身姿的表情主要靠头部的姿势和身体的姿势来表达。脸的朝向,仰俯都情调各异。一般脸朝向右比较合乎人的视觉习惯,朝左能增加神秘色彩。

身体的姿势一般不取正面直线,因为取正面直线会显得严肃呆板,以曲线表现形体,脸部半侧朝向镜头等较有表现力。面部和身体的朝向应有一定差异,这样会显得既自然而又富于变化。

当然,作为世界上最富有表现力的人体是很难套用什么固定样式的。特别是现代人像摄影更注重朴实和自然。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人像摄影中身姿和手势安排的一般原则。

1、模特要轻松,随意

造物主给人类创造了最和谐、最完美的形体,所以我们往往看到很多身材匀称的姑娘,无论怎么动作都是很美的。因为人的关节和线条几乎就包涵了艺术的韵律。轻松、随意,就能使人体本身具有的美得以充分发挥。相反,故作姿态,手脚无所适从等反而会破坏人的这份先天的美。一般说来,无论何种姿势,只要被摄人物感到轻松、舒适,旁人看上去就比较自然,不太会觉得僵化和呆板。因此,人像摄影中身姿和手势的安排首先要使被摄者感到自然轻松。

2、模特身姿手势要和情感一致

人的手、脚和身姿与脸部、眼睛一样,是表达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让手、脚和身姿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如果手、脚和身姿由于故作姿态或僵化呆板而与人物表情及性格不一致,则看上去就会不舒服。如果能将手、脚和身姿融入到人物整体的情感表达和性格刻画中,使它成为形象表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手、脚和身姿的处理就一定成功。

3、作者要经常研究和模仿成功的人像作品

国内外不乏经典和名家的人像摄影作品,这些作品中人物的身姿、手势可以说既变化万千,又自然和谐,值得我们模仿和借鉴。应该说,学习人像摄影的身姿和手势的安排,最初应从模仿名家经典入手,从中找出规律,长期实践,最后达到能独立设计和创造出具有个人风格的摄影人像的能力。

专业摄影师也为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比较常用的姿势,可以看到包括趴,坐,卧,蹲,立等等多种身姿都被总结在内。其中,抱怀的姿势就给出了8种选择。当然,包括头疼、牙疼、腰疼等姿势,这里也都有概括。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在拍摄时,如果觉得被摄对象过于紧张,可以适当地借用场景或者道具是拍摄人像照片的一个妙招,很多摄影师都会借此发挥。我们常常见到的就有“靠墙”这个经典姿势。另外,抱一些东西,或者趴在一些东西上,也能是不错的选择。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2)表情的捕捉

拍好人像照片既要掌握摄影技术,还要懂得被摄者的心理,通过捕捉人物姿态与表情充分表现他们的个性。我们镜头中的人物,大都不是专业演员,不少人一至镜头前,就会紧张得手足无措,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引导,就可以有得到一张呆板造作或千人一面的人像照片。

要使被摄者去掉拘谨的神色,关键是要分散他的注意力,使他忘记自己是在拍照,这样才有真情流露的可能。比如要消除人物不安的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多与其交流,慢慢使其放松,与其多加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如果他的姿态与表情不到位,也不要急于纠正,不断鼓励的过程中逐步加以引导,哪怕浪费几张胶卷也是值得的。在引导的过程中,有时还可以找一些共同的话题一起闲聊,当他精神放松、神情专注时,最佳的拍摄时机也就到了,因为专注的眼神是最真实的,没有虚伪和陌生。

在捕捉人物的神情时,常常牵涉到嘴部的表现力,也就是笑与不笑的问题。如果在拍摄时一味地要求被摄者“笑一笑,再笑一笑”,其结果往往使人物失去了个性。我们不排斥所有的笑,但作为肖像,们应该追求的是常态的美,笑与不笑之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奥妙的,只要放松自然,真情流露,笑与不笑就都是次要的了。

身体的姿态造型也与神情表现密切相关,首先要求人体姿态尽可能放松,接着可以进一步引导。比如当人物坐着,身体微微前倾时,往往会给人亲切随和的感觉,这果可以诱导他露出轻松的微笑;反之,当人物微微后仰时,通常给人以高傲的印象,这时不妨让他明白自己所处的角以,增强他的自信心,高傲的表情就会自然流露。

真情流露在于引导,而最后的居功在于捕捉。记住加拿大著名人像摄影家卡希的这段话:“人物内在的思想、精神和灵魂,有时会在一瞬间通过他的眼睛、双手和体态表现出来——这就是需要紧紧抓住的、稍纵即逝的最重要的瞬间。

三、人像摄影的注意事项

1、镜头

什么镜头拍人像最好? 用中长焦距镜头来拍摄肖像效果比较好。如果使用35毫米胶片拍摄的话,这就意味着应使用85至135毫米焦距的镜头。因较短的焦距(50毫米以下)拍人像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变形,常常会夸张人物面部的特征,有时会使鼻子显得比实际的大,对于表现被摄对象的外貌有副作用。

使用经常被称为人像镜头的85至135毫米的较长镜头时,透视则可以把空间压缩,这样被摄对象面部特征就会表现出正确的比例,会更加突出和醒目。而若要使用200毫米以上长焦距镜头的话,则会使面孔显得太平。

2、使用大光圈

在拍摄人像的时候,注意要避免使用 f/11到 f/22的小光圈。用小光圈对于在强光下拍风光是好的,但是对于拍摄人像则会出问题。小光圈能使背景显得相当清晰,会转移对被摄者的注意。f/1.8至f/4的大光圈能使背景虚化,使之处于焦点之外,而让被摄对象在照片中唯一让人关注的目标。不过,大光圈有可能使景深太浅,如果被摄者的一只眼睛比另一只离相机更远,那么距离较远的那只眼睛也许会处在焦点之外。补救的办法是在取景时舍弃背景,这样就可以使用较小一挡的光圈,或者是调整被报者的头部位置,使其双眼与相机的距离相等。

你所要展示的是你的被摄者而非背景。在图1这幅用f/16拍摄的人像上背景相当清晰。人们就会试图分辨那是什么或那是哪里。而在图2这幅用f/2.8拍摄的更为有力的人像上就根本不存在背景会分散注意力的问题。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摄影师所希望的地方:被摄者身上。然而虚化背景并不总是必须的。你不妨试拍一种环境人像,为此,你需要保持周围背景清晰,通过环境特点和细节来对被摄者加以介绍。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图1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图2

3、试用竖构图来拍摄

人像摄影新手常犯的错误之一是把人像拍成横画面。这种横画面的构图对于群像来说是好的、但当你拍摄单人时就要把相机转到竖画面的位置。坚画幅取景比较适合单人肖像,因为这种画幅与头部本身或头与上身的立式长方形造型相对应。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采用横画幅时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左图的横幅人像虽然不错,但是请注意作者采取的从胸部剪裁的方式使画面显得生硬而不自然。对人物最自然的剪裁要选择在身上最窄的部位,如脖子和腰。右图对被摄者的竖画面取景采用了这样的部位剪裁,就取得相对平衡而令人满意的构图。

4、靠近点 

没有经验的人像摄影师拍摄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在拍摄时没有尽可能地靠近。如果你拍摄的人物在画面上太小,以至于其面容和表情不能成为照片上一目了然的表现中心,那么效果就差了。解决的办法就是再靠近一些拍摄。你可以走上前去靠近被摄者,或者是使用较长焦距的镜头拍摄。 近产生美。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 ·卡帕说,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对人像照片来说这当然是对的。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图A

上边的照片是在15英尺距离上拍摄的,既算不上肖像,也算不上是市容照片。在下图中,由于靠近了被摄者,其效果没人怀疑它是肖像,而且是一幅成功的肖像。顺便说一下,上图还存在另一个常见的问题,即人物的头部处在画面中央。在人像构图时,要尽量使关部处在画面的上半部分。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图B

5、避免刺目的光线

拍人像最忌讳的就是使用从头顶上直射下来的阳光。它将在眼窝、鼻子周围和下巴底下造成黑影。为了避免这种破坏性的光线效果,职业人像摄影师喜欢选用开阔的荫凉场地,如晴天时大树底下,四周有大量的反射光可以对局部阴影进行补光,在人物脸上形成流畅的没有阴影的照明。

如果你不得不在正午时分抓拍人像,你可以很容易地自己创造一个开阔的背荫条件,即让被摄者把背对着太阳,从技术上说这叫逆光。这对于你的相机测光表会形成一种挑战,下面介绍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改善图A用直射阳光拍摄的效果,可用一把半透明的白伞遮挡中午的阳光。另一种办法就是采用这光照明来解决问题,不过被摄者周围的强光会干扰你的测光表而造成人物曝光不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你应靠近被摄者直接从其面部测取曝光读数。或者如果你的相机带点测光劝能,那么就用它测取被摄者面部的反射光好了。

6、选择简单的衣着

令人目不暇接的彩色服装只会转移观众对被摄者的注意。要采用朴素的设计和沉静的色彩。如果你打算拍摄有些随意的肖像,手头上可以常备一件简单的汗衫。若为大土拍照,把一块红色或蓝色的绸缎料子围搭在她的上身用别外固定,能够代替露肩的或敞领夜礼服。如果你在拍摄时遇到被摄者身着不台时宜的服装,则要想方设法改变这一点。可以在构图上把画面处理得紧凑些,从而避开那件华而不实的衬衫,或在布光时把那件衬衫部位留在阴影里,并使面部相对更亮一些。

人物的着装要保持简单。花哨的着装会使人们把对被摄者五官的注意力转移到人物身上(图A)。在色彩方面,保持简单的着装通常是行之有效的。鲜艳的原色能为人像增添生气(图B)。但要注意选择能与被摄者的本色般配的服装。如果可能的话,让被摄者自己选择衣服颜色,这效果会最理想。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什么颜色会让他们最好看。如果他或她身着颜色匹配的服装的话,被摄者的天蓝或采色眼睛将会更加明显。(红、绿、蓝的补色是黄、品红、青)

 摄影基础教案: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人像摄影 - 天上冒的云 - 天上冒的云

小结

  人像摄影技巧可分为:外形的塑造、姿势的处理及表情捕捉。

思考题

1、布光对人像摄影有什么帮助?

2、在人像摄影时遇到被摄者面对镜头过于紧张时,摄影者该如何处理?

3、在拍摄人像的时候,使用大光圈和小光圈会产生什么的画面效果?对突出人像主体有什么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