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硬骨鱼纲啊

 精华鱼馆 2014-04-26

2、合鳃目(Synbranchiformes)

v◆ 特征 体细长,鳗型,前部亚圆形,向后渐细而侧扁,尾部尖细v头大,圆钝,吻稍长;眼小,上侧位,为皮膜所盖v左右鳃孔在腹面连合成“V形裂(=合鳃目),鳃不发达。分为两个亚目,我国仅合鳃亚目Synbranchoidei,只有一个合鳃科(Synabranchoidei),我国仅产1种黄鳝[Monopterus albus(Zuieuw)]。 

★ 黄鳝Monopterus albus(Zuieuw)

◆ 特征 体鳗形。无胸鳍;无腹鳍;背鳍、臀鳍与尾鳍连在一起。鳃孔相连为一横裂,位于喉部,鳃通常退化状,口咽腔及肠具呼吸空气的能力。无鳔。分布于东南亚、澳洲、中南美及热带西非洲等各处。我国沿江和沿海各省都有产,生活在泥塘、沟渠和稻田中,喜在淡水水体和泥质底层钻洞或在堤岸的石隙中穴居。

黄鳝Monopterus albus(Zuieuw)       

           

3、刺鱼目(Gasterosteiformes) 

◆ 特征 腹鳍胸位或亚胸位,或全无;背鳍1或2个,某些种类的第一背鳍为游离的棘。无眶蝶骨。吻通常呈管状。很多种类体被骨板。本目分为3个亚目,刺鱼亚目(Gasterosteiformes)、管口鱼亚目(Aulostomoidei)、海龙亚目(Syngnathoidei)。

(1)刺鱼亚目(Gasterosteiformes) 

可分为3个科,我国仅有刺鱼科(Gasterosteidae),有刺鱼属和多刺鱼属。

a、刺鱼属

◆ 特征 刺鱼的体型较小,身体细长,一般最大不超过15厘米。有些生活在淡水中,有些生活在海水中,有些在淡水和海水中都能生存。刺鱼的特点是背鳍前面有两根或多根能活动的棘刺,部只有一根棘刺和一小片鳍刺,身上无鳞,但体侧常有骨片保护。刺鱼生性活泼。 主要栖息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 

b、多刺鱼属 多刺鱼

◆ 特征 体长一寸左右,体中长而侧扁,尾部纤细,通体裸露无鳞,有鳍,前背鳍有九至十枚小刺,分离排列,后背鳍与臀鳍相对,臀鳍前缘一刺较大,尾鳍截形。腹鳍仅为一刺组成。

★ 中华多刺鱼(刺儿鱼、九刺鱼)

◆ 特征 体小,纺锤形,长50毫米左右。第一背鳍由 7~11根分离的鳍棘组成;第二背鳍和臀鳍相对。臀鳍棘1,较大。胸鳍大,侧中位。腹鳍亚胸位,1 鳍棘 。尾鳍短,浅凹形。体背部为淡黄绿色,腹部为银白色。在中国分布于山东、河北、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鱼2周龄性成熟 ,好斗 ,贪食。食物以浮游动物为主,也食其它鱼类的卵和仔鱼。经济价值不大。 

中华多刺鱼

 

(2)海龙亚目(Syngnathoidei)

◆ 特征 无腹鳍,鳃孔小,鳃退化成球形。有2科:即剃刀鱼科(Solenostomidae),每侧鼻孔1个,有2个背鳍,体被以星状管鳞;海龙科(Syngnathidae),每侧鼻孔2个,通常1个背鳍,体被以环状骨片。

剃刀鱼科(Solenostomidae)

◆ 特征 体延长,侧扁体,尾柄较短。体被星状骨板。吻很长,呈管状,侧扁。口小而斜,位于口前端。无侧线。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具V硬棘,第二背鳍18-23软条组成;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软条17-22;腹鳍大且延长,与第一背鳍相对;尾鳍长且宽阔。一般常成对出现于布满藻类丛生之礁区或附近砂地上。具有保护色,体色会随外在环境而改变。有些具有特殊之护卵方式,雌鱼所具有大且延长之腹鳍可作为育婴袋,照顾卵直到孵化为止。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之热带海域。

★ (细吻)剃刀鱼 

 

★ 蓝鳍剃刀鱼

 

海龙科(Syngnathidae)

◆ 特征 体长形,具棱角或侧扁,尾部细长。全体被特殊环化(ring-like)及硬质化之皮状骨板(dermal plates)。头细长,常具突出的管状吻。口小,端位;无齿。鳃裂小,位于头侧背部;鳃4个,叶片状;伪鳃发达。雌雄异型,雄鱼腹部具育儿囊或育儿袋。背鳍单一,小型;臀鳍很小,与背鳍常相对;一般具胸鳍;不具腹鳍;尾鳍有或无,无尾者尾端常卷曲;各鳍均无硬棘。

a、海龙属(Syngnathus)  

★ 尖海龙Syngnathus acus Linnaeus  

特征 有尾鳍,尾部不能卷曲。背鳍鳍条35-45。头与体轴在同一直线上。鳃盖上线状嵴很短小,仅在基部l/3处。体无鳞,完全包被于骨环中。躯干中棱与尾上棱相连接。暖水性近海小型鱼类。体长110-190毫米。常栖息于海藻丛中。雄鱼尾部腹面有由左右两片皮褶形成的育儿囊。为药用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均产之。

尖海龙Syngnathus acus Linnaeus

 

b、海马属(Hippocampus)

★ 日本海马 Hippocampus japonicus Kaup

特征 无尾鳍,尾部可蜷曲。头部弯曲与躯干布垂直。背鳍有16-17鳍条。体无鳞,完全为骨环 所包被。口小,位于吻管顶端。无牙。吻短,头长为吻长的3倍。顶冠甚低。 雄鱼尾部腹面有育儿囊。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均产之。

日本海马 Hippocampus japonicus Kaup 
 

(3)管口鱼亚目(Aulostomoidei)

特征 具腹鳍,吻呈管状。有4个科:管口鱼科(Aulostomidae)、烟管鱼科(Fistulariidae)、玻甲鱼科(Centriscidae)、长吻鱼科(Macrorhamphosidae)。 

烟管鱼科(Fistulariidae)

★ 康氏烟管鱼(红烟管鱼)Fistularia commersonii

特征 吻特别延长,形成长吻管。口开在吻端。体完全光滑裸露。背部与腹部前后方无细长骨质鳞。两眼间隔比较平坦。尾鳍叉形,中间鳍条延长呈丝状。暖水性底层鱼类。体长可达l米以上。为广东沿海习见种。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

康氏烟管鱼Fistularia commersonii

★ 毛烟管鱼Fistularia villosa Klunzinger

◆ 特征 吻特别突出,形成长管。口开在吻管顶端。体具绒毛状小棘,在背鳍和臀鳍前后方各有l行细长鳞。两眼间隔凹入。背鳍与臀鳍相对。尾鳍叉形,中间鳍条延长呈丝状。暖水性底层鱼类。体长一般450~700毫米,大者可达l米以上。多栖息于较深水域。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只见于南海。

毛烟管鱼Fistularia villosa Klunzinger

★ 长吻鱼 Macrorhamphosus scolopaxLongspine snipefish)

长吻鱼 Macrorhamphosus scolopax

★ 中华管口鱼Aulostomus chinensisChinese flutemouth)

中华管口鱼Aulostomus chinensisChinese flutemouth)

玻甲鱼科(Centriscidae)

★ 玻甲鱼Centriscus scutatus Linnaeus

◆ 特征 体甚侧扁,腹缘薄。身体完全包被于透明骨质甲中。吻突出,呈管状。口小,位于吻管顶端。背鳍2个,位于体末端。尾鳍在第二背鳍与臀鳍之间,以深凹刻分离。暖水性小型鱼类。体长一般为90-140毫米。以腹缘向前,作垂直游泳。我国盛产于北部湾一带。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只见于南海。

玻 甲 鱼Centriscus scutatus Linnaeus

 

4、鲻形目(Mugiliformes)

特征 腹鳍胸位或亚胸位。腰带骨以腱连于匙骨或后匙上。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由鳍棘组成。圆鳞或栉鳞。侧线或有或无。鳃孔宽大,鳃条骨5-7。鳃盖骨后缘无棘或具细锯齿。分为3个亚目,魣亚目(Sphyraenoidei)、鲻亚目(Mugiloidei)、马鲅亚目(Polynemoidei)。常见为魣亚目。 

 

(1)魣亚目(Sphyraenoidei)

分布于温热带海域中的肉食性鱼类,有些个体可以长得很长,长达3米。本亚目仅有1个科(Sphyraenidae),我国只产1属、7种。

★ 斑条魣Sphyraena jello Cuvieret Valenciennes

◆ 特征 体延长,近圆筒形。吻长,口裂大。下颌突出,稍长于上颌。上颌缝合部具2对强大犬牙,下领缝合部亦具l或2个犬牙。无鳃耙。体侧具多条蓝色横带。暖水性凶猛鱼类。一般体长200-360毫米,大者可达1500毫米。为广东沿海习见种。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仅产于南海。

斑条魣Sphyraena jello Cuvieret Valenciennes

 

(2)鲻亚目(Mugiloidei)包括了一些海水养殖的重要对象,多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水中,也可进入淡水生活。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只有1个鲻科(Mugilidae),全世界有10余属,我国现知有7属、13种。最常见的种为鲻(Mugil cephalus Linnaeus)。

特征 背部呈青灰色,腹部呈银白色,被圆鳞包住。普遍没有侧线,第一背鳍有4支刺。头顶是扁平的,眼睛具有特殊的眼睑叫做脂睑。鲻吃沙或泥中的小型生物,把饵和沙或泥一齐吸进,在口中过滤,再将不要的东西吐出来。分布于全世界热带到温带的海域,也生活于半咸水域至淡水水域。  

★ 鲻 鱼Mugil cephalus Linnaeus

◆ 特征 体纺锤形。脂眼睑很发达。鳃耙细密如篦。体被圆鳞。胸鳍不具腋鳞,背鳍前方具纵列鳞14-15个。臀鳍鳍条8。为中上层鱼类,性活泼,常跳跃,喜栖息于河口及港湾内,并能进入淡水。体型较大,一般体长200-400毫米,大者可达800毫米。为我国东海和南海主要港养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

鲻 鱼Mugil cephalus Linnaeus

★ 棱 鲻 Mugil carinat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 特征 脂眼睑稍发达。背鳍前方正中线上具一隆起嵴。体被大栉鳞,背鳍前方纵列鳞22-25个。栖息于浅海咸淡水交界处。为港养鱼类之一。个体较小,体长一般200毫米左右。广东、福建沿海产卵期约在12月到翌年3月,山东沿海约在4、5月。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沿海。我国产于南海、东海和黄海。

棱 鲻Mugil carinat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 梭 鱼Mugil so-iuy Basilewsky

◆ 特征 体纺锤形。脂眼睑不甚发达,仅遮盖眼边缘。体被圆鳞,胸鳍无腋鳞,背鳍前方纵列鳞22个。臀鳍鳍条9。为近海鱼类,喜栖息于江河口和海湾内,亦进入淡水。性活泼,善跳跃,在逆流中常成群溯游。体型较大,一般体长为200~536毫米,大者可达600毫米以上。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

梭 鱼Mugil so-iuy Basilewsky 

★ 大 鳞 鲻Mugil macrolepis A.Smith

◆ 脂眼睑不发达,仅在眼前后缘稍有遮盖。体被大圆鳞,体侧纵列鳞30-33个。胸鳍基部无腋鳞。臀鳍鳍条9。近海中上层鱼类,可到达河口、港湾并进入淡水。可作为港养的品种。体长300-400毫米。广东沿岸产卵期约在12月下旬到翌年2月上旬。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

大 鳞 鲻Mugil macrolepis A.Smith

 

★ 黄鲻Mugil vaigiensis Quoy et Gaimard

◆ 特征 脂眼睑不发达,仅存在于眼前后缘。体被大栉鳞。体侧纵列鳞25-27了个。胸鳍基无腋鳞。臀鳍鳍条8。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亦进入河口。体长120-215毫米,大者达400毫米。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仅见于南海。

黄鲻Mugil vaigiensis Quoy et Gaimard

 

(3)马鲅亚目(Polynemoidei)

只有1个马鲅科(Polynemidae),我国已知有2属、3种,常见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 

★ 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

◆ 特征 口大,下位。两颌牙细小,绒毛状,并延伸至颌的外侧,只在口角具唇。犁骨牙丛呈三角形,腭骨牙为2条状。体被栉鳞。胸鳍位低,下方有4条游离的丝状鳍条,其长约与胸鳍鳍条相等。暖水性中型鱼类。体长为340-450毫米,体重800-1300克;大者可达2米,重5公斤。喜栖息于底海区,有时亦进入淡水。每年于5、6月间向港湾作生殖洄游,生殖后游返外海。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之。


     
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

 

5、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

◆ 特征 身体甚为侧扁,成鱼的身体不呈左右对称。两眼位于头部的左侧或右侧;口、齿、偶鳍等多少呈现不对称状态;肛门通常不在腹面正中线上两侧的体色亦有所不同,无眼侧通常无色素。各鳍一致均无鳍棘(鳒类例外);背鳍与臀鳍基底均长。成鱼一般无鳔。在仔鱼阶段尚为左右对称状态,变态后一眼移向另一侧。

◆ 生活习性 营底栖生活,以底栖的无脊椎动物或小鱼为食。

◆ 分布 在北大西洋、太平洋近赤道和热带水域甚为丰富,所有种类几乎都是海洋鱼类,仅有少数在索饵时进入淡水江河中。可以分为3个亚目,分别是鳒亚目(Psettodoidei)、鲽亚目(Pleuronectoidei)、鳎亚目(Soleoidei)。 

(1)鳒亚目(Psettodoidei)

本亚目只有1个鳒科(Psettodoidei),只有1属、2种,多生活在暧热的海洋中。我国只产大口鳒[Psettodes erumei(Bloch et Schneider)],见于南海及马来群岛、印度洋等广大海区中。两眼均生在头的左侧或右侧,口大,前位,口裂直。

★ 大口鳒 Psettodes erumei(Bloch et Schneider)

大口鳒 Psettodes erumei(Bloch et Schneider) 

 

(2)鲽亚目(Pleuronectoidei)

可分为2科:鲆科(Bothidae),两眼均位于头部左侧(偶有反常个体);鲽科(Pleuronectidae),两眼均位于头部右侧(偶有反常个体)。 

鲆科(Bothidae)

◆ 特征 眼长在头的左侧,视神经单交叉。背鳍开始在眼部之上,所有鳍条均分节,有胸鳍,腹鳍不对称。前鳃盖骨边缘游离。

★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Tcmminck et Schlegel)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Tcmminck et Schlegel)

★ 少牙斑鲆(P.oligodon)

  

   少牙斑鲆(P.oligodon)

★ 五点斑鲆(P.quinquocellatus)

  

   五点斑鲆(P.quinquocellatus)

   鲽科(Pleuronectidae)

   ◆ 特征 双眼长在体的右侧。侧线于胸鳍上方大多无弓状弯曲。尾鳍圆形或略呈截形。

   ★ 高眼鲽(C.herzensteini)

  

   高眼鲽(C.herzensteini)

   ★ 角木叶鲽(P.cornutus)

  

   角木叶鲽(P.cornutus)

   ★ 冠鲽(S.cristatus)

  

   冠鲽(S.cristatus)

   ★黄盖鲽(P.yokohamae

  

   黄盖鲽(P.yokohamae

 

   (3)鳎亚目(Soleoidei)

   本亚目共包括2科,即鳎科(Soleidae)和舌鳎科(Cynoglossidae),前者两眼长在头的右侧,后者两眼长在头的左侧。 

   鳎科(Soleidae)

    特征 口小,前位或下位。齿小,呈绒毛状。周身被小栉鳞,侧线直。背鳍、臀鳍及尾鳍相连。

   ★角鳎(A.cornuta)

  

   角鳎(A.cornuta)

 

   舌鳎科(Cynoglossidae)

   ◆ 特征 形似鳎科而两眼位于身体左侧,有眼侧具侧线2—3条。无胸鳍。

   ★宽体舌鳎 Cynoglossus robustus 

  

   宽体舌鳎 Cynoglossus robustus 

   ★印度舌鳎(C.arel

  

   印度舌鳎(C.arel)

   ★ 褐斑三线舌鳎(C.trigrammus)

  

   褐斑三线舌鳎(C.trigrammus)

 

   6、鲀形目(Tetrodontiformes)

   ◆ 特征 体粗短,皮肤裸露或被有刺、骨板、粒鳞;上颌骨常与前颌骨愈合,齿锥形或门齿状或愈合为喙状齿板;

   腹鳍胸位或连同腰带骨一起消失。   本目分为4个亚目:鳞鲀亚目(Balistoidei)、箱鲀亚目(Ostracioidei)、

   鲀亚目(Tetraodontoidei)、翻车鲀亚目 (Moloidei)。 

   (1)鳞鲀亚目(Balistoidei) 我国产5科,其中以革鲀科(Aluteridae)为主。   

   ◆ 革鲀科(Aluteridae)的特征 体侧扁,尾柄细,被绒状小鳞;第一背鳍有鳍棘,左、右腹鳍各具一棘或合有一枚短棘;
       无气囊。

   ★ 绿鳍马面鲀 N.septentrionalis

  

   (2)箱鲀亚目(Ostracioidei) 我国现有2科、6属、10种,常见箱鲀科(Ostracidae)。

   ◆ 箱鲀科(Ostracidae)的特征 体短而高,包藏于具有3—5个棱脊的体甲内;尾部裸露,无鳞甲;背鳍一个,

   短小而无鳍棘;腹鳍消失。

  ★ 驼背三棱箱鲀 R.gibbosus

  

   驼背三棱箱鲀 R.gibbosus

  ★ 角箱鲀 O.cornutus

  

   角箱鲀 O.cornutus

   (3)鲀亚目(Tetraodontoidei) 我国现知有3科、13属、约46种,常见鲀科(Tetraodontidae)。

   ◆ 鲀科(Tetraodontidae)的特征 体短粗,皮肤光滑或被小刺;上、下颌分别愈合成2个喙状齿板,有中央缝: 背鳍单个,       与臀鳍相似且对生,无鳍棘;缺乏腹鳍;有鳔,气囊发达。肝脏和生殖腺等均含有河豚毒素。

   ★ 虫纹东方鲀Fugu Vermicularis

   ★ 星点东方鲀 T.niphobles

  

   星点东方鲀 T.niphobles

   ★ 黄斑东方鲀 T.xanthopterus

  

   黄斑东方鲀 T.xanthopterus

 

   (4)翻车鲀亚目(Moloidei)只有1翻车鲀科(Molidae),包括3属、5种,我国现知有3属、3种,常见的是翻车鲀(Molamola)        

  ◆ 翻车鲀科(Molidae)的特征 外形奇特,体侧扁而高;尾鳍短,背鳍和臀鳍均高,且同形相对,无腹鳍;无鳔及气囊。

   ★ 翻车鲀(Molamola)

  

   翻车鲀(Molamola)

  7、鮋形目(Scorpaeniformes)

◆ 特征 多数体形粗钝,笨重,体平扁,或圆形,有些体呈纺锤形,为了保护、防卫和隐蔽,头部多凹凸,具棘突和皮瓣;有的头部或头体均具骨板;许多种类的鳍棘或头部棘突具毒腺,刺伤后引起中毒。缺乏适于高速游泳的深叉形或新月形尾鳍,而为活动较差的圆截形或凹形尾鳍;胸鳍下部鳍条较粗而不分枝,有些种类更发展为指状游离鳍条,用于在水底爬行翻掘 ,索觅食物;有些种类腹鳍连合成一吸盘,吸附于石上;有的胸鳍长大如翼,在水中滑翔。由于不活动的底栖生活,其呼吸条件不利。本目鱼类具假鳃,辅助呼吸;胸鳍宽大圆形,拂水调节氧气;鳞片趋向于从栉鳞转化为圆鳞,最后退化至光滑无鳞,或代以绒毛状突起,或鳞片转化为骨板或骨瘤状突起。无鳞的种类,皮肤常具呼吸功能。多数种类口和整个头部显著地增大,以利于捕捉食物。因主食无脊椎动物,牙齿较细小,鳃耙粗短。某些活泼游泳或深水种,头部棘突和眶下骨突减弱或几乎完全退化。        

  有7亚目 21科273属约 1164种。中国有7亚目 15科 110余种。为中小型鱼类。 

  (1)鲉亚目

◆ 特征 体延长,略侧扁。头大,有棘突或棘棱。口大,齿锐利。眼中大至大。体被小型或中型栉鳞或圆鳞;侧线一条且完整。背鳍一个,连续,硬棘及软条间具缺刻,一般具XI—VXII强壮之硬棘及 8—18软条;臀鳍具I-III便棘,3-9软条;胸鳍发达,有些种胸鳍下方具游离鳍;各鳍之硬棘基部均有毒腺。近沿岸的肉食性鱼种,喜栖息于岩礁底层之间,极少数种生活在深海中。大多游动缓慢,但可短距离快速移动捕食。体色多变化,常与四周环境形成拟态,它们最常拟态为石头,以守株待兔的方法来捕食其它鱼类。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热带至温度海域,极少数为淡水种。

   ★ 黑平鲉Sebasttodes fuscescerns

   ◆ 特征 体长、侧扁,一般体长20~30厘米,体重100~300克。吻较尖,下颌长于上颌,两颌、犁骨及胯骨均具细齿带,上颌外侧有一条黑纹。头部背棱较低,其后端具尖棘。眼大、高位,眼间隔约等于眼径,眶前骨下缘有3个钝棘。背鳍1个,中 间有缺刻,具13鳍棘、12鳍条;胸鳍较大;尾鳍圆形,臀鳍具3棘、7鳍条。全身除两颌、眶前骨和鳃盖无鳞外均被细圆鳞。背及两侧灰褐色,具不规则黑色斑纹,胸腹部灰白色。背鳍黑黄色,其余各鳍灰黑色。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东海、黄海和渤海均产之。渔获旺季为每年的4~6月份。

  

   黑平鲉Sebasttodes fuscescerns   

   

   ★ 短鳍红娘鱼 Lepidotrigla microptera

   ◆ 特征 体延长,稍侧扁,前部粗大,向后渐细,一般体长14~24厘米、体重150~300克。头大,近方形。吻端中央凹入,         两侧圆钝,各具几个小棘,边缘有锯齿,上下颌及犁骨具绒毛状牙群。头部背面及两侧均被骨板。体被大栉鳞。头和背部深红       色,腹侧为乳白色。背鳍2个,其基部两侧各有一纵列有棘楯板。第1背鳍后上方有一红斑;胸鳍宽大位低、内侧呈红色;其下       方有3条指状游离鳍条;尾鳍浅凹形,上叶略长于下叶;背、臀鳍呈浅红色。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       。其中黄海南部盛渔期为12月至翌年3月份;海州湾和鸭绿江口一带及舟山外海渔期在4~5月份。 

  

   短鳍红娘鱼 Lepidotrigla microptera

 

   ★ 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kumu

   ◆ 特征 体延长,稍侧扁,前部粗大,后部渐细,一般体长14~30厘米、体重150~300克。头大,近方形,吻角钝圆,两         颌及犁角具绒毛齿。头部、背面与两侧均被骨板,体被小圆鳞。头部及背侧面红色并有黄色网状斑纹。背鳍两个,分离,其         两侧各有1纵列棘楯板;胸鳍长而宽大、位低,下方有3条指状游离鳍条,内侧为具斑点的艳绿色;尾鳍截形,后缘白色。分布       在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之,但年产量不高。其主要渔场和渔期为:黄海和东海交界处渔期是10月至翌年3月份;       舟山群岛外海渔期是2~5月份;石岛东南渔场渔期是4~11月份。       

  

   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kumu

 

   ★ 鲬鱼 Platycephalus indicus

   ◆ 特征 体延长而平扁,向后渐细,一般体长20~30厘米、体重100~200克。头宽、甚平扁,吻背面近半圆形,下颌长于          上颌,两颌、犁骨及颚骨均有绒毛状牙群。前鳃盖骨后缘有2个尖棘,背面及体两侧均有带小棘的骨棱。体被小而不易脱落           的栉鳞,全身大部呈黄褐色且间有小黑斑点,腹侧淡黄色。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前后各有一个游离的短鳍棘,胸鳍大          而圆;腹鳍始于胸鳍后方;背鳍和臀鳍各有13根鳍条;尾鳍截形。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之,黄、渤海         产量较多。各海区的渔场常年均可捕获,但以春、夏两季渔获量较集中。

  

   鲬鱼 Platycephalus indicus

   

   ★ 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黄鱼、海黄鱼)

   ◆ 特征 体长,略侧扁、一般体长20~30厘米,体重250~1000克左右、背鳍一个颇长,连续、鳍棘部与鳍条部之间有一深          凹、鳍棘部后上方有一显著黑棕色大斑。眼后缘有一羽状(皮质)突起、体被小栉鳞、易脱落。侧线完全,每侧各有5条,           其中第4条侧线始于胸鳍基下方附近,向后止于腹鳍后端的前上方、体黄褐色。通体有虫纹状白色斑点,背部黄色较深,腹          部 浅、此外,自眼隔到尾柄背侧有9个灰褐色大暗斑。臀鳍浅绿色,有多条黑色斜纹。尾鳍截形灰褐色。分布于大平洋北部浅        海 。我国黄海、渤海沿海有一定产量,其中辽宁省沿海产量较多、产期多在春末夏初。

  

   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

   

   ★ 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

   ◆ 特征 鳃盖膜橙红色,与鳃孔相似,乍看似有四鳃,故又称四鳃鲈。为小型鱼类,长约150毫米,体重不超过100克;体延          长,前部平扁,尾部稍侧扁;头宽大,棘和棱为皮所盖;眼小,上侧位;口宽大,端位;鳃孔宽大;体无鳞,有粒状或细刺         状皮质突起;体黄褐色,体侧具5~6暗色横带,鳃盖膜和臀鳍基底红色。分布很广,中国沿海北自渤海,南至浙江及福建、台       湾海峡。鲜嫩味美,以松江县所产为最著名。日本、朝鲜亦有分布。    

    

  

   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

                                                                                        

   (六)银汉鱼总目(Atherinomorpha)

   ◆ 特征 腹鳍腹位、亚胸位,有5-9鳍条;胸鳍位高,基底斜或垂直;背鳍1或2。鳔无管。体被圆鳞。本总目由3个目组成,即 鳉形目(Cyprinodontiformes)、银汉鱼目(Atheriniformes)、颌针鱼目(Beloniformes)。

 

   1、鳉形目(Cyprinodontiformes)

   ◆ 特征 鳍无棘,腹鳍腹位,有6-7鳍条,背鳍1个。体被圆鳞,无侧线。口裂上缘由前颌骨组成。无眶蝶骨、中乌喙骨。上         下肋骨存在,无肌间骨。

   本目可分为2个亚目,我国仅产鳉亚 目 (Cyprinodontoidei),有2科:青鳉(Oryziatidae)和食蚊鱼科Poeciliidae       )。          

   (1)青鳉科(Oryziatidae)

   ★ 青鳉(Oryzias latipes;ricefish)(阔尾鳉鱼、大眼贼鱼)

   ◆ 特征 为小型上层淡水鱼类,体长约20~26毫米,体形侧扁,背部平直,腹缘略呈圆弧状。头中等大,较平扁。眼大。口          。下颌稍长于上颌。头部及身体被圆鳞,纵列鳞27~30片。无侧线。背鳍条6,位很后;臀鳍条16~19;尾鳍截形。体背侧          淡灰色,体侧及腹面银白色,臀鳍及尾鳍散布黑色小斑点,其它各鳍淡色。常成群地栖息于静水或缓流水的表层。在稻田及池        塘、沟渠中常见。以昆虫幼虫、小软体动物为食。分布于中国东部、朝鲜西部及日本本州岛。中国辽河到海南省,西到关?  ?       及四川均有分布。

     

       

      青鳉(Oryzias latipes;ricefish)

       (2)食蚊鱼科(Poeciliidae)   

   ★ 帆鳍花鳉

   ◆ 特征 体延长,前部略呈楔状,后部侧扁。雌鱼的腹部膨大而圆突。头部中大,吻短。眼大,侧位;眼间区及吻背平直且          较宽。口斜裂,前部平直,末端未达眼前部的下方。体被有中大型的圆鳞;纵列鳞26-28。背鳍的基底长,鳍条数16-19,雄        鱼的鳍较高,如立帆状,约为雌鱼的2倍,末端可超过尾鳍的基部;雄鱼的臀鳍特化成交接器,雌鱼正常,鳍条数9-10;尾 鳍        圆截形。体色变异非常大,一般呈灰棕色或淡黄色,雄鱼的各鳞片有淡青色的光泽。体侧具有6-9列黑褐色或黄褐色的钜 点状        纵线;背鳍亦具有排列较规律之圆点状的线纹。尾鳍基部或前半部有深色细点,雄鱼具暗色缘;其余各鳍呈灰白略透明。主要        栖息在溪河下游的缓流区及湖池田渠等栖所,也出现在河口的半咸淡水域。耐污能力强,能在低溶氧的水域下 存活。颇为贪        食 ,杂食性,以水中的浮游动物、藻类、小型水栖昆虫、有机碎屑为食。 

  

   帆鳍花鳉


      ★ 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mosquitofish)

   ◆ 特征 体长形,略侧扁,长仅15.5~37.5毫米。雄鱼稍细长;雌鱼腹缘圆凸。头宽短,前部平扁。吻短。眼大,眼间隔宽          平。口小,上位,口裂横直。齿细小。头和身体均被圆鳞。无侧线,纵列鳞29~30片。背鳍i-5~6。雄鱼臀鳍第3~5鳍条           延长,变形为输精器。尾鳍圆形。原产美国东南部、墨西哥及古巴,因对消灭疟蚊及其它蚊子的幼虫有一定作用,而被一些国        家移殖。1935年引入中国。小型淡水鱼类。喜生活于缓静水或流水体的表层。通常雌鱼大于雄鱼。卵胎生。仔鱼产出后即能活        泼游泳,其体长约5毫米。仔鱼以轮虫类为食。成鱼因吞食孑孓而成为蚊虫的天敌。亦作观赏鱼,无食用价值。

 

  

   食蚊鱼 (Gambusia affinis;mosquitofish)

 

   2、银汉鱼目(Atheriniformes)

   ◆ 特征 背鳍2个,第一背鳍为柔韧的不分支鳍条组成,第二背鳍与臀鳍有1-2不分支鳍条;腹鳍小,亚胸位。侧线无或不发          达。鳃条骨5-7。目有2亚目:银汉鱼亚目(Atherinoidei)和精器鱼亚目(Phallostethoidei),我国仅产银汉鱼亚            目。银汉鱼亚目有3科,现知我国仅有1科、4属、6种,即银汉鱼科(Atherinidae)。

 

   (1)银汉鱼科(Atherinidae)

   ◆ 特征 体型较小,多长形而较厚,或近圆筒形略侧扁。被圆鳞或栉鳞。口裂大。体侧有一银色纵带,有时衬以黑底。眼无          脂眼脸。第一背鳍3-8鳍棘,第二背鳍1-2鳍棘、8-10鳍条。胸鳍一般位高。腹鳍腹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少数为温带的        海滨小鱼。

 

   ★ 银 汉 鱼Atherina bleekeri Gunther

   ◆ 特征 头小,头长为眼径的3倍。背鳍2个;第一背鳍具弱小鳍棘5个;胸鳍位高;腹鳍腹位。肛门与臀鳍间有鳞11个。鳞           片较大,边缘锯齿弱。体侧有银白色纵带。温性近海小型鱼类。体长一般在100毫米以内。为我国沿海习见鱼类。布于太平洋        西部。我国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均产之。

  
       银 汉 鱼Atherina bleekeri Gunther

 

   ★ 凡氏下银汉鱼

   ◆ 特征 体延长而略呈圆柱形。头及眼中度大小;头部无小棘列。前上颌骨短,其末端延伸至眼前缘,前上突起长而窄,其          长约为眼径之1/3到1/2;侧突起宽而短;下颌各侧之后部明显高耸。两颌齿细小,绒毛状;口盖骨及锄骨均有齿。前鳃盖 后        缘有缺刻。鳃耙长且细,等于或长于眼径,第一鳃弓下枝鳃耙数20-26。体侧具弱栉鳞,中央侧列鳞数43-46,背前鳞17-23          ,背鳍间鳞6-8。第一背鳍具棘IV-VII;第二背鳍具I棘,8-10软条;臀鳍具I棘,10-13软条;胸鳍14-16软条。肛门位于腹鳍        正中央。体背部蓝绿色而略透明,有时带银色光泽,腹部白色;体侧具一银色纵带,约1.5个鳞片宽。各鳍透明,有时稍暗色        或带暗色缘。主要成群栖息于砂泥底质的海岸和礁区缘,可进入河口区,通常移动缓慢,以成群来迷惑掠食者。主要以动物性        浮游生物及 游性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是海洋中极为重要之饵料生物。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水域,由印度尼西亚至所罗          门群岛,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新几内亚等。

  

   凡氏下银汉鱼

 

   ★ 吴氏下银汉鱼

   ◆ 特征 体延长而略呈圆柱形。头及眼中度大小;头部无小棘列。前上颌骨短,其末端延伸至眼前缘,前上突起长而窄,其          长约为眼径之1/3到1/2;侧突起宽而短;下颌各侧之后部明显高耸。两颌齿细小,绒毛状;口盖骨及锄骨均有齿。前鳃盖骨后        缘有缺刻。鳃耙长且细,等于或长于眼径,第一鳃弓下枝鳃耙数21-25。体侧具圆鳞,中央侧列鳞数39-41。第一背鳍具            棘V-VI;第二背鳍具I棘,8-10软条;臀鳍具I棘,10-12软条;胸鳍14-16软条。肛门位于腹鳍末缘。体背部蓝绿色而略透明,        有时带银色光泽,腹部白色;体侧具一银色纵带,约1.5个鳞片宽。各鳍透明,有时稍暗色或带暗色缘。 主要成群栖息于砂泥        底质的海岸和礁区缘,可进入河口区,通常移动缓慢,以成群来迷惑掠食者。主要以动物性浮游生物及浮游性小型无脊椎动物        为食。是海洋中极为重要之饵料生物。 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水域,包括日本及台湾等。

  

   吴氏下银汉鱼

   

   ★ 蓝美银汉鱼

   ◆ 特征 体延长而略呈圆柱形。头及眼中度大小,较他种为粗;头部无小棘列。前上颌骨较长,其末端超过瞳孔前缘,前上         突起短而钝,侧突起短且宽;下颌之后部不急速高耸;两颌齿细小,绒毛状;口盖骨及锄骨均有齿。前鳃盖骨后缘有缺刻。鳃        耙长且细,等于或长于眼径,第一鳃弓下枝鳃耙数18-25。体侧具圆鳞,共5-5.5纵列,中央侧列鳞数39-44,背前鳞17-22,        背鳍间鳞6-9。第一背鳍具棘IV-VII;第二背鳍具I棘,8-11软条;臀鳍具I棘,12-17软条;胸鳍14-18软条。肛门位于腹鳍末        端或略前方。体背部蓝绿色而略透明,有时带银色光泽,腹部白色;体侧具一银色纵带,约1.5个鳞片宽。各鳍透明,有时稍        暗色或带暗色缘。主要成群栖息于砂泥底质的海岸和礁区缘,通常移动缓慢,以成群来迷惑掠食者。主要以动物性浮游生物及        浮游性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是海洋中极为重要之饵料生物。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水域,由红海、东非洲至萨摩亚及菲尼克        斯群岛,北至日本南部及夏威夷,南至澳洲及新加勒多尼亚等。 

  

   蓝美银汉鱼   

   

   ★ 糙头小银汉鱼

   ◆ 特征 体细长,亚圆柱形。头部有齿状小棘列。口小,主上颌骨不达眼之下方;前上颌骨较宽,下缘凹入,口裂上方凹入,        前上突起宽短,其宽约等于其长,无明显之侧上突起;下颌骨后部向口内突出。前鳃盖后缘无缺刻。鳃耙发育良好,少而短,        第1鳃弓下枝鳃耙数10 -14。体侧具圆鳞,共5-5.5纵列,中央侧列鳞数40-44,背前鳞16-19,背鳍间鳞5-8。第一背鳍具          棘III-IV;第二背鳍具I棘,8-13软条;臀鳍具I棘,13-15软条;胸鳍具I棘,11-14软条。肛门后位,开于臀鳍起点之正前方        。体背部蓝绿色而略透明,有时带银色光泽,腹部白色;体侧具一银色纵带,约1个鳞片宽。各鳍透明,有时稍暗色。主要成        群栖息于礁石底质的海岸和潮池,通常移动缓慢,以成群来迷惑掠食者。主要以动物性浮游生物及浮游性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是海洋中之饵料生物。 分布于西太平洋区水域,由日本南部及至澳洲等。

  

   糙头小银汉鱼

   

   ★ 后肛下银汉鱼

   ◆ 特征 体延长而略呈圆柱形。头及眼中度大小;头部无小棘列。前上颌骨短,其末端延伸至眼前缘,前上突起长而窄,其         长约为眼径之1/3到1/2;侧突起宽而短;下颌各侧之后部明显高耸。两颌齿细小,绒毛状;口盖骨及锄骨均有齿。前鳃盖骨后        缘有缺刻。鳃耙长且细,等于或长于眼径,第一鳃弓下枝鳃耙数20-21。体侧具圆鳞,中央侧列鳞数43-47。第一背鳍具            棘VI-VIII;第二背鳍具I棘,8-11软条;臀鳍具I棘,10-13软条;胸鳍14-16软条。肛门位于腹鳍末端之远后方,即在第1背        鳍起点之下方。体背部蓝绿色而略透明,有时带银色光泽,腹部白色;体侧具一银色纵带,约1.5个鳞片宽。各鳍透明,有时        稍暗色或带暗色缘。主要成群栖息于礁石底质的海岸和潮池,通常移动缓慢,以成群来迷惑掠食者。主要以动物性浮游生物及        浮游性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是海洋中之饵料生物。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水域,包括朝鲜半岛、日本及台湾等。

  

   后肛下银汉鱼

    

   3、颌针鱼目(Beloniformes)      

   ◆ 特征 体延长,被圆鳞,侧线位低,接近腹部。鳍无棘,腹鳍腹位,胸鳍位近体背方。肩带无中乌喙骨。口裂上缘仅由前          颌骨组成。肠直,无幽门盲囊。骨中具有胆绿素的胆色素,故骨骼常呈鲜绿色。鳍条骨9-15。本目鱼多生活在海洋中,有的可        进入淡水。分为2亚目4个科。常见颌针鱼科(Belonidae)和飞鱼科(Exocoetidae)。

   

   (1)颌针鱼科(Belonidae)

   ◆ 特征 体极延长而纤细,呈圆柱状或侧扁,被细小圆鳞。双颌延长如针状,上颌略短,每侧各有细齿,外侧并各具一行稀         疏之大犬齿。鳞细小,侧线近腹缘,至尾柄两侧成为突起的棱脊。背鳍与臀鳍相对于体之后部,背鳍通常具 11-26软条,最多        可达43,后方无游离小鳍;胸鳍及腹鳍短小;尾鳍分叉、截平或钝圆形。全世界共10属32种(Nelson, 1994)其中约有11种        生活于淡水域。属温、热带海域之表层洄游性鱼类,大多数种生活在海洋中,但在热带地区有一些是发现在淡水或半淡咸水区        。体色类似一般洄游性鱼类,背部为典型的蓝黑色,腹部银白。多半在外海群游,少数则分散成小群或独游至沿岸。属肉食性        ,以掠捕砂或银汉鱼为食。受到惊吓时,也会和飞鱼一样跃出水面,且可用尾鳍击水而滑行一段距离。卵大而圆,通常产在漂        浮的藻类碎片、流木或枯叶上面。广泛分布于温带至热带海域,以及南美洲、巴基斯坦、印度及东南亚国家等淡水域。

 

   ★ 黑背圆颌针鱼 Tylosurus melanotus(Bleeker)

   ◆ 特征 体呈长圆柱形,稍侧扁。上下颌皆延长呈喙状。上颌大牙垂直。背鳍鳍条23~25,背鳍后部鳍条短;尾鳍叉形。侧           线鳞在尾柄两侧形成一隆起嵴。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体长一般680~1040毫米。性凶猛,常在水上层追捕小鱼。分布于印度洋         和太平洋西部。我国只见于南海。

  

   黑背圆颌针鱼 Tylosurus melanotus(Bleeker)

   

   ★ 尾斑圆颌针鱼 Tylosurus strongylurus

   ◆ 特征 体呈长圆柱形,稍侧扁。侧线在尾柄部不形成隆起崎。侧线鳞142~157个。背鳍鳍条12~15,臀鳍鳍条15~18;尾         鳍后缘圆形,基部有一黑斑。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体长一般200~450毫米。喜栖息在近海内湾或河口附近,为颌针鱼中个体较        小的一种。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仅见于南海。 

  

   尾斑圆颌针鱼 Tylosurus strongylurus

 

   ★ 横带扁颌针鱼

   ◆ 特征 体甚侧扁,略呈带状,截面为圆楔形;体高为体宽之2.0-2.9倍;头背部平滑;尾柄略侧扁,其宽远小于其高,无           侧隆起棱。两颌突出如喙,具细小齿,呈带状排列,并具一行大犬齿,呈稀疏排列;锄骨无齿;头盖骨背侧之中央沟发育不        良;主上领骨之下缘于嘴角处完全被眼前骨所覆盖。鳃耙缺如。鳞片甚小,在背鳍、臀鳍与尾鳍上无鳞。背鳍与臀鳍对在,前        者基底较短,背鳍起点在臀鳍第5-7软条基底之上方,两者之前方鳍条较长,且背鳍后方鳍条亦延长;腹鳍基底位于眼前缘与        尾鳍基底间距中央之略前方;尾鳍深开叉,其下叶较延长。体背蓝绿色,体侧银白色;体侧中央具一暗色纵带,有时而明显,        并有 12-14条短横带。大洋性鱼类,通常巡游于岛屿四周之水表层,偶被发现于河口域。性凶猛,以小鱼为主食。广泛分布于        世界各热带及温带暖水海域。 

  

   横带扁颌针鱼

  

   (2)颚针鱼科Belonidae

   ◆ 特征 体延长,圆柱状,被细小圆鳞;两颌皆延长成细长针喙状,下颌稍较长,上颌多少为眼前骨所遮盖;两颌具细小尖          齿,呈带状排列,并各具一行稀硫的犬齿;犁骨及舌上有齿或无;鳃孔宽阔,鳃盖膜不与鳃峡相连;下咽骨愈合成一窄长的平        板,被有细小尖齿;鼻骨大,附于软骨颅上,中间具一条合缝;有前筛骨;背鳍与臀鳍长,基本相对,均远位于体的后部;侧        线低,常有鳞130~350,邻近腹缘。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热带及暖温带海区。栖息于近海或河口,为上层凶猛鱼        ,主要以小型鱼类和幼鱼以及无脊椎动物等为食。夏季游向近海繁殖。卵具粘性,卵膜上20多条细丝,可以用来附绕海藻等          。   

   ★ 大圆颚针鱼Tylosurus gigantens

   ◆ 特征 体呈长圆柱形,稍侧扁。 一般体长1左右、体重150-300克。体背、腹缘平直且平等延伸,尾部渐细,尾柄两侧各一        隆起脊。上下颌均处长呈喙状,两颌牙强大,上颌向前倾斜。眼大则明亮。体被薄而小的圆鳞,排列不规则。侧线位低,近腹        缘。体背侧蓝绿色,腹部银白色,体背中央有一黑色纵带直达尾鳍前,带的两边各有一条与其平等的黑色细线,延伸至背鳍          前方。背鳍在身体的尾部,其起点与臀鳍相对,后部鳍条较长;胸鳍位高;尾鳍叉形,上叶短、下叶长。各鳍均呈浅绿色。分        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仅南海有一定产量。

  

   大圆颚针鱼Tylosurus gigantens

 

   (3)鱵科(Hemiramphidae;halfbeaks)

   ◆ 特征 体柱形或侧扁;上颌骨与上间颌骨完全愈合,呈三角形;下颌常延长成喙状;两颌相对部分一般具小细齿,齿常具          三尖;犁骨、腭骨及舌上无齿;第三上咽骨扩大成一卵圆形板,密被三尖形齿,第四上咽骨或与之愈合。下咽骨肥大,呈三          角形,亦有三尖形齿;鳃耙发达,鳃盖膜不与鳃峡相连;体被圆鳞;背、臀鳍同形,均位于体后部,一般相对,尾鳍叉形,          圆形或截形;椎骨约50个。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 小鳞鱵(日本鱵) Hemirhamphus sajori

   ◆ 特征 体细长,略呈圆柱形,一般体长17—24厘米、体重50一100克。上颌呈三角状片,长与宽相等,下颌延长成喙状。            牙细小。体被细小圆鳞,背面正中线具较宽的翠绿色纵带,侧线鳞102-112个。背鳍与臀鳍相对,均位于体后方;胸鳍位           高、黄色;尾鳍叉形,呈浅绿色,下叶略长于上叶。温水性中上层鱼类。体长一般170-240毫米。喜栖息于浅海及河口,有时         进入淡水。常跳跃出水面。产粘性卵。为北方沿海习见种。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只见于黄海和渤海。多集中于浅海河         口处,有时也进入淡水江河,渔期以4月为盛。

  

   小鳞鱵(日本鱵) Hemirhamphus sajori

   

   ★ 宽吻鱵 Hemirhamphus quoyi 

   ◆ 特征 体扁圆细长,略呈圆柱形,一般体长8—20厘米、体重50—100克。上颌呈三角形片状,前端尖锐,颌宽大于长,中           央微有线状隆起,下颌延长呈一喙状,形似鹤嘴,故又称“鹤嘴鱼”。牙细小,在两颌排成一条狭带。眼大,眼球明亮。体         被较大圆鳞,薄而易脱落。侧线位低近腹缘,侧线鳞53~56个。体背青绿色并密布蓝色斑点,腹部银白色。背部中央自头部         起有一浅黑色线条,体侧各有一银灰色纵带。腹鳍起点距尾鳍基与距鳃盖后缘约相等;背鳍与臀鳍相对,均位于体后方;尾         鳍叉形,下叶长于上叶。各鳍均呈淡灰色。 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体长一般85~240毫米。多栖息于近岸浅海及河口附近水域         。分布于印度洋东北部和太平洋西部。我国仅见于南海。 

  

   宽吻鱵 Hemirhamphus quoyi

   (4)飞鱼科(Exocoetidae)   

   多为暖水性上层鱼类,以太平洋赤道及热带水域中最为繁多。它强有力的尾鳍,帮助它跃出水面,有时在空中滑翔可达10秒          以上,飞过100m以上的的距离。夜间趋光性强。 

   ★ 燕鳐鱼Cypselurus agoo

   ◆ 特征 胸鳍特别长大,可达臀鳍末端。腹鳍长,后位。尾鳍叉形,下叶长于上叶。上下颌具圆锥状牙。腭骨有牙。具圆             鳞。侧线位低,侧线鳞54-66个。暖温性中上层鱼类。体长一般230-310毫米。常成群,喜近水面游泳,常跃出水面,借胸鳍         伸展而滑翔一定距离,有时可达几十米。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东海北部、黄海和渤海。

  

   燕鳐鱼Cypselurus agoo

  ★ 少鳞燕鳐鱼Cypselurus oligolepis

   ◆ 特征 胸鳍特别长大,鳍膜不具斑点。腹鳍长,位于体后部。尾鳍叉状,下叶长于上叶。上下颌牙三叉状。腭骨有牙。侧           线位低,侧线鳞46-48个。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体长一般为115-185毫米。喜近水面游泳,常跃出水面,借胸鳍伸展可在水面         滑翔一定距离。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仅见于南海。

  

   

   少鳞燕鳐鱼Cypselurus oligolepis   

           

   ()鲑鲈总目(Parapercomorpha)

   ◆ 特征 腹鳍亚胸位、胸位或喉位。鳔无管。圆鳞或栉鳞。奇鳍有棘或无,有些种类具脂鳍。尾鳍骨骼具有一正中轴尾下骨             片。鲑鲈总目分2个目,即鲑鲈目(Percopsiformes)和鳕形目(Gadiformes)。我国仅产鳕形目。

   1、鳕形目(Gadiformes)

   ◆ 特征 腹鳍胸位或喉位,5-17鳍条。大多数种类的鳍无棘。背鳍1-3个,胸鳍位高。闭鳔。尾鳍骨骼对称。许多种类颏部             有1须。 

   ★ 大头鳕 Gadus macrocephalus Tilesius

   ◆ 特征 各鳍均无硬棘,完全由鳍条组成。 体长形,稍侧扁,体被小圆鳞,头大,口前位,下颌前端颊部有须一条,背鳍三          个,臀鳍二个,腹鳍喉位。下颌颏部有1 须,须长等于或略长于眼径。两颌及犁骨均具绒毛状牙。鳞很小;侧线鳞不显著。         食中、小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冷水性底层栖息鱼类。体长一般为210~700毫米。通常栖息在水深50~80米海区,其分布         与黄海冷水团有密切关系。为我国北方海区经济鱼类之一。分布于太平洋北部。我国产于黄海和东海北部。 

  

   大头鳕 Gadus macrocephalus Tilesius

  ★ 江鳕(Lota lota)

   ◆ 特征 体长300毫米左右,最大者可达1米,重24千克以上。犁骨与两颌牙弱绒毛状;下颏有1须,额骨1块,头骨背面呈宽           三角形。分布于北纬40°以北,是著名的冷水性淡水鱼类。多栖息于沙底江湖之中,昼伏夜出,以鱼类为主要食物。夏季蛰         伏于山溪低温环境,秋冬活跃。产卵期在12月至翌年2月。卵多产于沙底。怀卵量5~300万粒,直径1毫米左右。肉味鲜美           。 

  

   江鳕(Lota lota)

 

   ★ 明太鱼(Theragra chalcogramma;Alaska po-llack)

   ◆ 特征 身体长形,后部侧扁;体长可达900毫米,体长为体高的6.6~10.2倍,为头长的4.1~4.6倍,为眼径的3.9~4.8          。眼侧上位。眼间隔小于眼径。口大,前位,斜形。下颌前端较上颌长。下颏须约等于瞳孔的1/2。鳃膜条骨7块。头体有小        圆鳞。侧线前部侧上位,到第二背鳍降为侧中位且呈断续状态。背鳍12~14,12~18,20~21,臀鳍19~23,21~23;第一        臀鳍始于第二背鳍稍前方;胸鳍18~20;腹鳍6,始于胸鳍稍前方,第二鳍条突出为丝状;尾鳍凹叉状。外行鳃耙6+32~34         ;椎骨50~52块。额骨1块。下鳃盖骨与后匙骨很厚。体背侧橄榄色,腹侧银色,两侧各有2~3纵行暗黄斑。背鳍与胸鳍暗橄        榄色。臀鳍与腹鳍灰色。分布于日本海南端到白令海峡北侧的楚科奇海及加拿大等沿海,沿寒流少数可达朝鲜半岛西侧,为          冷水性海鱼,在日本海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明太鱼Theragra chalcogramma;Alaska po-llack)

 

   (八)蟾鱼总目(Batrachoidomorpha)

   ◆ 特征 体短粗,平扁或侧扁,皮肤裸出,有小刺或小骨板;鳃孔小,位于胸鳍外侧的腹面腹鳍胸位或喉位;均为底栖的肉           食性鱼类。本总目共有4个目,我国产3个目,即海蛾鱼目、喉盘鱼目和鮟鱇目。喉盘鱼目现知我国仅产于台湾。 

   1、海蛾鱼目(Pegasiformes)

   ◆ 特征 体较宽,平扁,头及躯干被骨板,尾部被以可动的骨环。口下位,无齿。两鼻骨前部合并成一隆起而有齿状的吻              部。无后耳骨、翼蝶骨、眶蝶骨和基蝶骨。无肋骨。胸鳍大,作水平状,有10-18不分支鳍条,鳍条下部坚硬如棘,但末端          而分节。只有一短的背鳍,奇鳍鳍条都不分支。腹鳍腹位,I—3。无鳔。

  

 

   2、鮟鱇目(Lophiiformes)

   ◆ 特征 体平扁或侧扁。皮肤裸露或密被细小棘刺。第一背鳍通常具1-3个独立鳍棘,生在头的背侧,第一鳍棘变成吻触手。          胸鳍具2-4辐状骨,最下的一块延长。具中筛骨,顶骨有或无。无眶蝶骨、基蝶骨及后耳骨。胸鳍向适应海底爬行的方向发          生特殊的变化。本目可分3个亚目:鮟鱇亚目(Lophioidei)、躄鱼亚目(Antennarioidei)和角鮟鱇亚目(Ceratoidei           )。

  (1)鮟鱇亚目(Lophioidei)

   本亚目仅有1鮟鱇科(Lophiidae),我国产4属、6种,常见的是鮟鱇属和黑鮟鱇属。 

   a、鮟鱇属  

   ★ 黄鮟鱇(Lophius litulon)(蛤蟆鱼、老头鱼、结巴鱼)

   ◆ 特征 体前半部平扁呈圆盘形,尾部柱形,一般体长40~60厘米、体重300~800克。头特别大而平扁,口宽大,口内有黑           白斑纹,下颌有可倒伏的尖牙1~2行。体柔软、无鳞,背面褐色,腹面灰白色。头及全身边缘有许多皮质突起。背鳍前部            有6根相互分离的鳍棘,第一棘位于吻背面且顶端有皮质穗;胸鳍宽大在身体两侧成臂状;臀鳍有8~11根鳍条。各鳍均为深          褐色。分布于印度洋及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东海北部以及黄海和渤海。因其无集群习性,故渔期不明显。     

  

   黄鮟鱇(Lophius litulon

 

   b、黑鮟鱇属  

   ★ 黑鮟鱇(Lophiomus setigerus

   ◆ 特征 体平扁而柔软;头部特别宽广平扁,呈圆盘状,驱干部则极为瘦小。口极宽开于头端;上颌明显突出于上颌;两颌            具齿3列以上,均为倒伏。体祼出,头部有皮瓣。肱骨棘为多棘。鳃孔位于胸鳍基部后下方。背鳍两个,第一背鳍有VI棘,          第I棘位于吻端,特化成吻触手,第II及III棘长,第IV及V棘渐短小,第VI棘常隐于皮下。脊椎骨数18-19;第二背鳍具软          条7-9;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具软条5-7;胸鳍发达,支鳍骨特化成柄鳍而埋于皮下;尾鳍截形或略圆。体背黑褐色,腹          面浅色;口腔粘膜黑色或暗褐色而有白斑。背、尾及胸鳍黑褐色,腹及臀鳍淡色。主要栖息近海砂泥底质海域。底栖性鱼类,       栖息深度在30-500公尺间,行动迟缓,常匍匐于海底。肉食性,以鱼类及甲壳类为食。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      

  

   黑鮟鱇(Lophiomus setigerus

 

   (2)躄鱼亚目(Antennarioidei)

   本亚目鱼主要生活在热带海洋中,多为体高而有鲜艳色彩的小鱼。我国产3科、7属、约18种。常见三齿躄鱼(Antennarius          tridens)(躄鱼科)、单棘躄鱼(Chaunax fimbriatus Hilgendorf)(单棘躄鱼科)。

 

   躄鱼科 

   ◆ 特征 体似扁球状。口大,斜裂或垂直,具许多绒毛状齿。鳃裂为一小孔,位胸鳍基之后下方。皮肤松弛,具小棘或光              滑无鳞,常有一些皮膜突起。第I背鳍硬棘特化为吻触手(illicium),第II及III硬棘与软条部分开,有皮膜覆盖;胸鳍延          长,足趾状,有3支鳍骨;其腹鳍;尾鳍圆形。沿近海底栖鱼类。栖息范围广,从潮间带至90公尺深处均存在。其中光躄鱼          属(Histrio) 的鱼则大部分栖息于马尾藻(sargassum)丛中。体色会随环境而不断地改变。第一背鳍硬棘特化为吻触              手(illicium),有类似钓杆之作用,其触角顶端有一类似钓鱼诱饵之衍生物,名之为「钓饵」(esca)。躄鱼利用此钓组,          配合极具保护色作用之身体,可吸引别种小鱼或小虾来觅食,然后出其不意地予以吞食。由于其腹部可扩大许多,故可吞下          比自己身体更大的食物。雌鱼会产出形状非常特殊之团块卵,而此具漂浮力之卵团,含有之卵粒可达三十万粒之多。广泛分          布于全世界各热带及亚热带海域,少数分布于温带海域。   

   ★ 驼背躄鱼

   ◆ 特征 体侧扁,卵圆形,腹部膨大,尾柄明显。头高大,头背缘陡斜。吻短。眼小。口裂大,下颌突出。鳃孔小。体表粗            糙,被双叉小棘。颏部无肉质小突起。背鳍两个,具III棘,第I背鳍特化为吻触手,其长短于第II硬棘,末端具钓                饵(Esca) ,呈长卵圆形的皮瓣,无丝状突起,第 II硬棘游离,第III硬棘高大,末端弯向后方;第二背鳍长,具软                条11-13;臀鳍具软条7-8;腹鳍显然短于胸鳍;胸鳍软条8-10(通常为9);尾鳍圆形。体为灰绿至灰褐色,体侧具若干白色          斑纹。背鳍基部有小型黑色眼状斑或消失;余鳍或多或少具暗色小斑点。栖息于潮间带礁台上之鱼类,栖息深度在0-2公尺          间。利用吻触手顶端的衍生物-钓饵(Esca)及配合极具保护色作用的身体,可吸引别种小鱼来觅食,然后出其不意地予以吞          食。所产之卵,形成丝状团状,具有漂浮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西起非洲东岸,东至大溪地,北至日本,南至新几内          亚。 

  

   驼背躄鱼   

 

   ★ 钱斑躄鱼

   ◆ 特征 体侧扁,卵圆形,腹部膨大,尾柄明显。头高大,头背缘陡斜。吻短。眼小。口裂大,下颌突出;上下颌、锄骨及            骨均具齿。鳃孔小。体表粗糙,被双叉小棘。颏部无肉质小突起。背鳍两个,具III棘,第I背鳍特化为吻触手,其长约等于          第II硬棘,末端具钓饵(Esca),为一大形的皮瓣,且有一些丝状突起,第 II硬棘游离,第III硬棘高大,末端弯向后方;          第二背鳍长,具软条12-13;臀鳍具软条7-8;腹鳍显然短于胸鳍;胸鳍软条9-12(通常为10-11);尾鳍圆形。体为浅褐色,          体侧隐具暗褐色网状斑纹。背鳍基部有大型黑色眼状斑;余鳍或多或少具褐暗色小斑点。栖息于舄湖或向海礁区之鱼类,栖          息深度在0-293公尺间。利用吻触手顶端的衍生物-钓饵(Esca)及配合极具保护色作用的身体,可吸引别种小鱼来觅食,然          后出其不意地予以吞食。所产之卵,形成丝状团状,具有漂浮力。 

  

   钱斑躄鱼

 

   ★ 带纹躄鱼

   ◆ 特征 体侧扁,卵圆形,腹部膨大,尾柄明显。头高大,头背缘陡斜。吻短。眼小。口裂大,下颌突出。鳃孔小。体表粗            糙,被双叉小棘。颏部无肉质小突起。背鳍两个,具III棘,第I背鳍特化为吻触手,且位于上颌缝合处,其长于第II硬棘,          末端具钓饵(Esca),为一由2-7片的皮瓣所组成,第 II硬棘游离,第III硬棘高大,末端弯向后方;第二背鳍长,具软              条11-12;臀鳍具软条6-7;腹鳍显然短于胸鳍;胸鳍软条9-10;尾鳍圆形。体色多变,黄色、绿色、浅红色、浅黄褐色、          褐色及黑色等皆有,体侧或具暗褐色蠕状斑纹、或具暗色斑点、或斑点及斑纹具在、或完全无斑点及斑纹。 

  

   带纹躄鱼

 

   单棘躄鱼科(棘茄鱼科)

   ◆ 特征 体延长,腹部稍能膨胀,整体看似气球。口大,几垂直或稍斜裂;颌齿细小呈带状,锄骨及腭骨上也有细齿。粗糙            疏松的皮肤上覆有小棘状鳞。背鳍硬棘III,第一硬棘有吻触手,位于吻部“U”形的凹腔中,第二及第三硬棘隐于皮下,软          条10-12;臀鳍5-7;腹鳍I,4;胸鳍臂状。栖息于各大洋之大陆棚海域,栖息深度在90-2,000公尺以上。第一背鳍硬棘特化          吻触手(illicium),有类似钓杆之作用,其触角顶端有一类似钓鱼诱饵之衍生物,名之为“钓饵”(esca)。依此诱捕小鱼          ,底栖无脊椎动物等为食。分布于世界三大洋。 

   ★ 棘茄鱼

   ◆ 特征 体盘呈圆形,甚平扁。吻短而不突出,具吻棘。口小,前位;上下颌及舌上具绒毛状齿,骨无齿。下鳃盖骨棘不突           起。背面密被强棘,腹面具绒毛状细棘;体盘及尾部边缘则具的分叉棘。背鳍两个,第一背鳍特化呈吻触手,藏于吻部凹槽          内;第二背鳍位于尾部,具软条5;臀鳍位于肛门及尾鳍基部中央,具软条4;胸鳍中长,水平伸展;尾鳍略呈圆形。体背一          致为红褐色,具许多黑色小点,连成网状纹,腹面白色。深海底层鱼类,已知栖息深度在50-400公尺左右。平常潜伏于砂泥          质底部,用发达的胸鳍及腹鳍匍匐爬行于海底。常摆动吻触手诱食小生物。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起巴布新几内亚,          北至日本,南至澳洲。 

  

   棘茄鱼 

   ★ 日本长鳍蝠鱼

   ◆ 特征 体盘近似卵圆形,甚平扁;体长为体盘宽度之1.51倍。吻短,尖而单一棘,微凸出于上下颌。口小,前位;上下颌            及舌上具绒毛状齿,骨无齿。下鳃盖骨强。背面密被小棘,部份并具有宽阔之星状基部,腹面棘更细;体盘及尾部边缘棘单           一。背鳍两个,第一背鳍特化呈吻触手,藏于吻部凹槽内;第二背鳍位于尾部,具软条5-6;臀鳍位于肛门及尾鳍基部?            醒耄呷硖?;胸鳍中长,水平伸展;尾鳍圆形。体背暗褐色,腹面白色。深海底层鱼类,已知栖息深度在620-1,270公尺          间。平常潜伏于砂泥底质底部,用发达的胸鳍及腹鳍匍匐爬行于海底。常摆动吻触手诱食小生物。 

  

   日本长鳍蝠鱼
 

   ③ 蝙幅鱼科
      
◆ 特征 体盘呈圆形或三角形,体及头部十部分平扁,腹面平坦。有些种类其突出于头部之吻部。皮肤坚硬密被骨质板或尖             锐 棘刺。颌骨具齿。头前部有一凹槽,内有吻触手隐于其中。吻触手连在一甚短的柄上(即第一硬棘),可伸出口之前方           。 背鳍仅此硬棘,软条部位于体后;臀鳍稍后于肛门;胸鳍臂状;腹鳍位于头之腹面。大陆棚底栖小型鱼类,大部份为深           海鱼类。可利用臂状胸鳍及小腹鳍爬行于海床。亦可利用吻触手诱捕猎物,以小鱼及底栖无脊椎动物等为食。广泛分布于           全世界
之热带海域及大部份的亚热带海域。 

   (3)角鮟鱇亚目(Ceratoidei)   

        鮟鱇目的1亚目,有11科34属约110种,通称角鮟鱇。体延长或粗短,侧扁。腹部膨大。头大。眼小。上侧位。两颌具           强牙,大而尖锐。鳃孔为一小圆孔,位于胸鳍基部下方或后方。前鳃盖骨直形式弧形。舌颌骨与颅骨相接处分叉或不分叉。         鳃膜条骨5~6。背鳍第一鳍棘游离,形成发达的吻触手,吻触手构造复杂,形状依种类而异,有杆状、长丝状、穗状、树枝         状、球茎状、流苏状、瓣片状、皮须状等,为分类依据之一,有些种类吻触手末端具发光器,以引诱食饵,雌鱼大多具吻触         手,雄鱼一般无吻触手;背鳍具2~22鳍条;臀鳍具2~19鳍条;与背鳍鳍条部相对,胸鳍较小,具2~4鳍条基骨;无腹鳍。         腰骨或有或无,腰骨存在时三叉状或不分叉。体大多为黑色。角鮟鱇为暖水性深水海鱼类,广分布于各大洋,南、北半球高         纬度地区也有少量分布。一般栖息于大洋中层水深500~ 2000米处,少数种类的幼鱼仅栖息于大洋上层水深100~300米处。         性凶猛,贪食,能吞食比本身更大的食饵。雌鱼个体较   大,雄鱼个体小,多数营自由生活,但由于栖于大洋深处较黑暗的         地方,有些种类的雄鱼更小,不及雌鱼的1/10,终生附在雌鱼体上,口部和雌鱼皮肤愈合,靠雌鱼体液摄取营养。有时一尾         雌鱼体上附雄鱼多尾,雄鱼除生殖器官外,其它器官大部退化。多的科有黑角鮟鱇科,约1属5种;双角鮟鱇科约2属4种;长         鳍角鮟鱇科,约1属4种;梦角鮟鱇科种类最多,约14属50种;巨角鮟鱇科,约2属17种;角鮟鱇科,约2属2种,须角鮟鱇科         ,约4属30种。此外,棘角鮟鱇科和茎角鮟鱇科,种类较少。中国有记录者仅角科的驼背角鮟鱇一种,见于南海和台湾东港外         海的深水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