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农科院”秸秆发酵生物添加剂及使用技术”向全国推广

 老刻刀 2014-04-27

市农科院秸秆发酵生物添加剂及使用技术向全国推广
2003-5-20

 

    市农科院的秸秆发酵生物添加剂及使用技术在本市推广使用三年来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使用该项技术,三年来处理各类农作物秸秆5万吨,农民通过使用这项技术获经济效益4800多万元。通过国家认定后,日前这项技术正式向全国推广。
随着本市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发展速度加快,牲畜生长所需饲草存在很大缺口,尤其是每到冬春季节,全市各郊县牲畜不同程度地出现掉膘、减产等现象。同时,本市每年种植的粮食作物产生的200多万吨干黄秸秆不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找出一条转化干黄秸秆,使之变废为宝的有效途径,市农科院陈秀为研究员主持开展了秸秆发酵生物添加剂的研究,发明了秸秆发酵生物添加剂及制作秸秆微贮饲料的技术。在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干黄秸秆中加入添加剂,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通过厌氧发酵10至15天,使干黄秸秆变为质地柔软、湿润蓬松、气味酸香的粗饲料。牛羊等牲畜食用后,对增加食欲、改善代谢功能、增加抗病能力都有明显效果。农民使用水泥窖、土窖、大缸、塑料袋都可制作,一般可以保存一年的时间。农民制作一吨秸秆微贮饲料菌种只需6元,加上材料、人工费也只需15元。该科研成果于2000年7月被确定为天津市农业重点推广项目,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已在河北、山西等地推广。(来源:今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