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那点事,尹宗禹老师做有智慧的家长之须知辅助考生的四项基本原则

 许愿真 2014-04-27

    第六里面说的都是家长的问题,我替孩子们说点话,给家长提点希望。第一,是个定位的东西,我写了四句话,二十个字。我解释一下,帮忙不添乱。孩子高考家长当然要帮忙,要做许多工作,但是你别添乱,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不要管,比如孩子的复习科目安排、进度,像这些事你不要管。如果不是老师,你就更不要管。我是老师,孩子高考的时候有些事我管,有些事我也不管。我们家我老伴也是老师,而且跟他同步高三,那有些事也是管不了的。帮忙不添乱,我经常跟大家开玩笑,你是人大代表还是政协委员,定好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两个概念,有本质的区别。参政议政,政协委员,你别越位,别把自己的政协委员当成人大代表来做,不好。帮忙不添乱,这是很重要的。
  第二是指导不越位,这指的是填报志愿这项工作。你必须帮助孩子做工作,比如帮助孩子看政策,帮助孩子收集信息,把有关信息集中起来,要做大量的工作,必须得指导。绝对不能够越位,越位是包办代替、越俎代庖,孩子考试,你来填报志愿,分工合理,他考上了,但不愿意去。我遇见过不少这样的学生,每年都遇见,甚至是考上清华、北大的不理想的专业,他不读。家长考虑的比较实惠,就是将来就业的问题。但是孩子考虑的是比较眼前的东西,比如他喜不喜欢这个专业,他对这个有没有兴趣。在西城区找班主任范任的录像里边有这一讲,我希望家长们认真地看一看。指导,别越位,不包办代替,不越俎代庖,但是一定要引导、指导。
  第三,尽职不过分。作为父母你既然生了孩子,你就有一定的责任,对孩子的成长、哺育、教育,你要尽职尽责,但是别过分。我们通常说的过分就是溺爱,高考期间不会产生溺爱的问题,就是还要把生活正常化。不要说走路得小点声,关门得小点声,说话得小点声,你一过分,紧张的空气就形成。紧接着下面平和不特殊,也是这样一个道理。当然,有些事需要注意了。比如,不要打长电话,单位去说,不要Party,电视也可以不看。看看孩子们拿回来的材料,他知道你在看材料复习也踏实,不构成干扰。平常吃饭的时候孩子负责盛饭,还让他盛,他负责刷碗,还让他刷,不差那点时间,一切都正常化。当然高考这件事情很重要,不能高考这件事情很重要就打破了平衡、打破了常规,打破了的结果是会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不好。所以我主张平和不特殊、尽职不过分、指导不越位、帮忙不添乱。
  第二,心态的调整。我以前说过好多次,高考学生的心理品质是高考释放过程当中的催化剂,心态太重要了。而且说得过分一点,家长的心态决定着考生的心态,把问题说得严重一点。我们有些妈妈很紧张,孩子还没紧张,自己就紧张了。孩子看妈妈这么紧张,孩子也紧张了,一种正态影响。心理调整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不攀比,我们有些妈妈不注意,"瞧邻居家孩子,人家也不这么费劲",攀比。"你瞧我对面那个,人家今年也参加高考,也没像我这么紧张啊。"这种攀比对孩子是一种刺激,而且是负面的刺激。丝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给家长讲过好多次,从植物的角度、生物的角度去看,这么一大棵树,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和每个人都不一样,就是孪生兄弟两个人也不完全一样,不要攀比。也不要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爸爸妈妈没当成医生,非得让孩子当医生,孩子一见了血就晕,晕血怎么当医生啊?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不批评,我说的是现在,人总还是要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就像房间每天要打扫一样,掸子不到灰尘不会自动地走,要批评,但是现在别再批评了。有些爸爸妈妈说话不注意,那就更不好了。"我看你就这样了。"这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我看你考不好了,凑合吧。"这种东西都是消极的情绪。更有妈妈说话更不注意,"跟你爸爸似的,就这样了"。一棒子打下两个人,更不好。说句不好听的话,日到这般晌午,死马当活马治。鼓励他冲一冲,鼓励他再努把力,鼓励他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多表扬。尹老师的观点是好孩子都是表扬出来的,都是夸出来的。不要说孩子,我这个年龄段的人也喜欢听表扬的话,不喜欢听批评的话,当然我还得接受别人的批评,我是把心里话告诉你们,孩子更是如此。多沟通,我最担心的就是和家长不沟通。一回家就进自己的房间,把门关上了,有的人甚至还插上。拒绝爸爸妈妈进来,这不好。我主张沟通,我不怕孩子说,说出来你就可以抓住一些问题进行引导。晚饭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要吃成晚餐,要吃成浪漫的晚餐。妈妈做了好多菜,有饭有汤,有甜有咸,有鱼有肉有菜,高高兴兴地把这顿饭吃下去。利用吃饭时间和孩子沟通一下志愿的问题,聊聊天,孩子有些什么话,让他说出来。我们有些晚餐就变成汇报会了。"说说,你考得怎么样?语文?数学?"让孩子汇报。然后还变成批评会,还不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生活会,是单向的,爸爸妈妈批评孩子。"你怎么回事?这回数学怎么考这么低呀?你说说。"我们做这些工作和吃饭是抵触的,孩子三口并作两口吃完了,赶快离开你。我们没必要天天喝红酒、点蜡烛、放音乐,变成浪漫的晚餐,但要变成和谐的晚餐。其实尹老师的观点是,即便没有考生的家长,就是你们两个人吃饭,也应该是和谐的晚餐,高高兴兴,只说高兴的事,把这顿饭吃下去,利于身体健康。这也是一种生活,每天都得过,为什么不高高兴兴地过,包括吃饭。不干涉考生具体复习计划,你也不懂,连我都做不到。我只能大致跟他聊聊。第四,别再乱买东西了,学校会把外区的题拿来做的,你别再买了,外面卖那些所谓的真题,都是假题,如果真是高考试题,他就得进监狱了。那真题就是引号,假题,不要买。
  这是心态的调整,作为家长要注意的。
  第三,这是家长大有用武之地,大有作为的一个方面的工作,就是帮助孩子填报志愿。我希望家长能做到这几条。一,孩子拿回来四分资料,要认真地阅读,两摞报纸,一个小薄本,一个大厚本,那就是北京市考试院发给每个考生的资料,认真学。他复习,你学资料。第二,了解有关招生的信息,无论是网上,还是到高校去,还是一些媒体,有关你要报考的学校的相关信息,要了解到。第三,和学生平和地沟通,不要居高临下,不要指责,是平和地沟通。因为最终去从事这个专业学习,去从事这个工作的是孩子,不是你,所以我反对包办代替,反对越俎代庖。所谓快刀斩乱麻,12号、15号报完志愿就完了,就不再提了。志愿能否实现的决定因素是高考成绩,如果你老是纠缠着这个志愿这么报吧、那么报吧,都报完了,已经不能修改了,网都封了,你还在想这件事,无异于影响自己的复习。包括整个填报志愿过程中,也就是12号到17号报志愿之前,你也不要老是纠缠,要干净、利落一点地解决填报志愿的问题。因为你报的再好,考的不好也没用。第四,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这就是家长的尽职。作为家长来讲,你一定要尽职。比如睡眠时间和生物钟,你要调节好。睡眠时间,我觉得从躺下来到起来,有7个半小时足够了,因为孩子的睡眠和我们老年人不一样,他们一般都是深度睡眠,我们有时候有浅度睡眠。生物钟的调整,你别忘了高考是上午九点,下午三点,一定要在上午九点钟、下午三点钟保持孩子的最佳状态。如果你晚上12点才睡,上午九点的时候肯定是最乏的时候。如果中午不稍事休息,下午三点,你也处于困倦的状态。一旦进入这样一种困倦、疲乏的状态,你的思维就没有办法集中,达不到最佳水平,智慧的火花就会泯灭。身体锻炼与安全,要适当地锻炼,散散步,做一点徒手操,慢跑都可以,剧烈的运动这时候就不要做了,像踢足球,每年都有学生坐着轮椅去考试,脚骨折、腿骨折。有的是架着胳膊,胳膊骨折。这就是在锻炼的过程当中不注意安全,或者选择的项目不对,要平和一点。
  最后是饮食卫生与饮食调整。这个问题到高考三十天的时候,尹老师专门有一个讲座,我会列出单子来。但是作为父母来讲,这段时期就要开始注意这些问题,能不能清淡一点,少一点刺激,少油少盐。多吃什么、少吃什么,将来尹老师专门有一讲,高考的饮食问题,等到三十天的时候我再把这个问题跟大家说清楚。
  给大家一个顺口溜。这实际上是一个应试策略,这个应试策略很有用。这是一位西城区的化学特级教师传给我的,我一直在用它。三句话,慢做会的求全对,会的题别忙,慢慢做。稳做中档试题一分也不浪费,因为高考是分步给分,做对一步给一步的分。舍去全不会,不是每一道题都是给每一位考生准备的,没有舍弃就没有获得。当然第三句话得慎重,别到了考场上一看这道题不会,尹老师说了舍去全不会,舍弃了。看下一道题还是不会,尹老师说了舍去全不会,都舍去了你得什么分啊?高考试题不是每一道题都是给每一位考生准备的,你要找到中低档题的感觉,找到难题的感觉。没有舍弃就没有获得,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讲,高考750分满分不可能。我们说状元不外乎也就600、700多分,丢掉的分还是不少的。记住这个顺口溜,这是个应试策略,我想对你们会有帮助的。
  最后,我嘱咐家长这句话,我说了多少年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有个别的孩子因为心理过度地紧张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最后没有办法进入考场。人数很少,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讲,他是百分之百,所以我提醒家长注意这一句。在我的博客有好多关于我的讲座和这方面的文章,我希望对你们有些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