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凤祥:莆田仙游走出的寿山石雕刻家

 崔扬2014 2014-04-27

 
 

“最美的题材在你们面前,那就是你们最熟悉的人物。”2013年3月8日,56岁的寿山石工艺大师郑凤祥在福州的家中,向福州新闻网记者展示他引以为座右铭,出自法国著名雕塑艺术家罗丹名句的书法作品。

郑凤祥说,自己十分感恩罗丹的这句话。自从30多年前他在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学习雕塑时接触到大师的这句名言时,便被感动不已,一直深入到他的艺术灵魂里。

身着黑色西装的郑大师就从艺35载春秋的心路历程向记者娓娓道来。

现任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会员的郑凤祥,1957年出生于福建莆田仙游县,幼时即对绘画雕刻耳闻目染,稍大时又常常有机会看大人们雕刻木头,便从此对其产生浓厚兴趣。

年仅14岁的他进入罗源雕刻厂工作师从著名寿山石雕刻艺术家林非凡,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郑凤祥于1978年考入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现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深造。

1985年,郑凤祥毕业分配到仙游县从事美工工作,但喜爱石雕的他仍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雕刻。1995年,他毅然辞职,开始专职从事雕刻事业。

涉及寿山石行业的仙游雕刻师极少,寿山石界对郑凤祥作品有普遍的共识“黄大师的作品灵秀、柔美。”

他的代表作《三仙醉酒》、《八仙过海》、《走马上任》中的男子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女子花朵样衣裳、凝脂般肌肤,栩栩如生。

巧用“挫石”不仅让郑凤祥获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也为寿山石雕的发展和作品的大众化收藏开拓了一条新路,因为寿山石的佳料已经非常难寻觅,如果拘泥于苦等佳石,寿山石雕刻就会随着原料的稀缺而萎缩,但如果把更多的巧思巧工用于“次石”上,也会成就更多的寿山石佳作。

“精耕自有丰收日”。从艺40年的郑凤祥许多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大奖。现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师,现任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员。。

新加坡资深收藏家林国旗先生认为,时下雕刻界流行一种看法,作品只要“与众不同”就好,其实不然。郑凤祥的“与众不同”,是真艺术的与众不同,是长途跋涉到达一个崭新的境界,是传承与创新的自然结果。

他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的作品中,不论是非洲女性头像,少数民族造型,孩子的憨态等等,形象生动,个性突出,风格鲜明,作品能与真、善、美合为一体,让更多人浸润其中得到心灵升华。(张小全)

 郑凤祥作品之《古兽方章》

 

 郑凤祥作品之《仙女散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