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4-27
送财爷:送财爷来了 2004年03月16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送财爷 01:23在线收听   【吆喝】送财爷来喽 送财爷来了   好嘞   【解说】大年三十晚上,卖财神爷年画的小贩忙得最欢,大街小巷不时传来“送财爷的来了”声音,家家户户都有人跑出门外,以几枚铜钱请过“财神爷”,在家里面恭恭敬敬地供起来,普通住家企求来年衣食丰足,而做大生意的买卖地儿,掌柜的会出手大方给几十块铜钱,为图来年买卖兴旺,财源滚滚。   这算是腊月三十最后一道买卖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年糕坨:好大的个块儿嘞 2004年03月16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年糕坨 00:19在线收听   【吆喝】 年糕坨儿 好大的个块儿嘞   卖年糕的   哎 这就过去   年糕年糕 祝您年年高   【解说】腊月二十九,人们买来年糕坨,用油炸得黄灿灿的,装在盘内,撒上白糖过年吃。大年三十守岁熬一晚,初一上午要起五更吃年糕、吃五更饺子,图“年糕年糕年年高”的吉利,然后年轻人出门拜年,长辈们就呆在家里尽心接待老街旧邻、亲戚朋友。   【制法】用黄米或江米泡后碾成面,用过细箩筛过,再加水和成面团,上笼蒸熟,之后把面团揉匀,弄成圆饼,再把两个饼摞在一起即成。   【附注】在哈德门外中头条有个叫舍崇禄的,每到腊月二十几,他都要推着独轮车卖年糕,不论斤,论块卖。臧鸿老人从小常听他叫卖,一直听了十几年,这个吆喝就是原汁原味的学的他。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瓜子儿:瓜子儿哎 2004年03月16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瓜子儿 00:10在线收听   【吆喝】哎 瓜子儿哎   过年时,亲戚朋友串门、拜年,互道吉祥,拉拉家常,瓜子儿几乎是所有的人家在春节期间必备,既用来招待客人,也为自家在年三十守岁的时候有点混嘴的东西。   腊月二十几小贩们开始卖瓜子,有窝瓜子,西瓜子,转莲子,挎着筐到胡同里卖。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拔火罐:拔火的罐儿啊 2004年03月16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拔火罐 00:05在线收听   【吆喝】拴笸箩簸箕 拔火的罐儿啊   【解说】这个拔火罐不是治风湿病的物件,而是烧炉子用的。过去北京人家烧煤球炉子,会冒烟,或火不旺,放一个拔火罐往火上一蹲,一会儿火苗就会上来了。拔火罐多是沙子铸的,烧时间长了就酥了,到春节,如果这东西不好用、或用着用着碎了,住家会觉得心里不舒服。所以腊月二十几卖拔火罐的就来了,住家也会买个新的过年。    关东糖:哎糖瓜糖瓜哎嘿 2004年03月16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关东糖 00:12在线收听   【吆喝】 哎糖瓜糖瓜哎嘿   哎糖瓜祭灶哎嘿   哎关东糖啊 糖瓜儿祭灶嘿   【解说】在民间,灶王爷是管理人间烟火的神仙,每年腊月二十三,人们都要祭灶,给他甜甜嘴,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保佑老百姓一年吃饭不愁,灶事平安。   关东糖和糖瓜都是黄米做的饴糖。   【附注】臧鸿老人住哈德门外花市。每到腊月二十几,花市总有二、三十份卖糖的 石榴花:拣样儿挑哇 2004年03月16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石榴花 00:29在线收听   【吆喝】石榴花呀喔 拣样儿挑哇   【解说】有钱人家过年给老佛爷上供,上五碗蜜供,五碗红月饼、素月饼。没钱的人家勉强蒸二十五个馒头,也算是尽了心意。但光是白馒头,也是不吉祥的,要插上石榴花点缀一下。石榴花用红纸做,衬上绿底,一碗插一支,好看又喜庆。   另外,还要单买两支,大年初一,老人髻上插朵石榴花表示出门吉祥,事事顺当。    年画儿:卖哎 画儿 2004年03月16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年画儿 00:17在线收听   【吆喝】 画儿咧 卖哎 画儿   【解说】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每到腊月,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必须在二十四开始打扫房,然后就贴年画。   天津杨柳青是年画的产地,很多买卖人看好这生意,会扛一百多张卖,小贩会弄个二尺半的小扁担,用四跟绳把画一卷,走街串巷的叫卖。   年画的内容非常丰富,有五谷丰登、延年益寿、人丁兴旺、居家和睦等吉利内容,买画的老太太会一张一张的挑,有俗话说,“老太太看画,一样一张”。    口琴:谁买口琴儿哎 2004年03月16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口琴 00:08在线收听   【吆喝】哎 谁买口琴儿哎   【解说】快过年了,长辈会给孩子们买些玩具,口琴儿在小孩子中算是比较受欢迎的,他们把口琴儿嘴上一叼,一边吹着响,很得意。    芝麻秸儿呀 松柏针儿呀 2004年03月16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芝麻秸、松柏针 00:12在线收听   【吆喝】芝麻秸儿呀 松柏针儿呀   【解说】腊月里赚钱的机会很多,连农民都知道做些小买卖。他们把自家种的芝麻嗑籽之后,就挑着秸到城里去卖。芝麻秸在腊月三十晚上踩岁用,家家户户把芝麻秸铺在院子里或屋子里踩,弄出咔嚓咔嚓的声响,表示踩去这一年的不吉利,还有“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吉祥。另外,还把芝麻秸三捆撮成三角形,把送灶神爷的纸张和财神爷的神像等放在上边,加上表示延年益寿的松柏针一起捆扎起来,用火柴点燃,腾空而起,把神祉送走。 卖破烂:有破烂的我买耶 2004年03月16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卖破烂 00:47在线收听   【吆喝】有破烂的我买耶   有破鞋烂袜子我也买耶   换洋取灯儿   【解说】老北京过去胡同里有背着筐子走街串巷收破烂的,又叫“换洋取灯儿”的。洋取灯就是火柴。家家有破烂,书本、洋瓶子、破鞋烂袜子都没用了,给收破烂的,换成洋取灯。取灯论盒、论包,一包十盒,而破烂论堆,换的时候双方常常讨价还价。   【吆喝】破烂的卖 礼帽卖   报纸洋瓶我买耶   朝银子哎 首饰连卖哎   【解说】有一种收破烂的叫夹包的,长袍短褂,特别规矩,到人家院子或堂屋里去,收买太太小姐们的首饰银子、玛瑙翡翠。由于是进到住家,在打扮上就得干净利索。他们打着小鼓,吆喝跟大街上收破烂的不一样。卖珠宝玛瑙的也叫打鼓的。    烤白薯:热乎呃 2004年03月16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烤白薯 00:19在线收听   【吆喝】哎烤白薯哇 热乎呃   【解说】烤白薯外地也有,据说北京的最好,另有风味。   过去卖烤白薯的是一大早出来做买卖,他们头戴毡帽,用大剪子夹白薯,在铁皮桶改造成的炉子里烤熟,趁热卖。    狗窝铺帘子:谁买狗窝耶 2004年03月16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狗窝铺帘子 00:17在线收听   【吆喝】喔咿 铺帘子儿咧   谁买狗窝耶   【解说】在南苑有大片的稻田,收庄稼了之后,稻草就没什么用了,农民们就打成铺帘子或编成狗窝,拿到各胡同里去卖。   过去北京都是土炕,冬天时很凉,要用稻草制成的席子铺在上面保暖,入冬了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买这种铺帘子。根据炕的大小,通常有五尺、九尺甚至一丈的大铺帘子。   有钱人家养有小吧狗的,买稻草编的狗窝,在屋子里的角落里给狗吃喝拉撒睡。    硬面勃勃:勃勃啊 2004年03月16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硬面勃勃 01:26在线收听   【吆喝】硬面 饽饽啊   【解说】硬面饽饽也叫"墩饽饽",是用发面做成的一种点心,稍加一点糖,焙烘后很硬。过去在北京,每当清晨,常常听到叫卖的清脆而深长的吆喝;在深夜,也常有老者,提着一个木盒,点着一盏小油灯,在呼啸的寒风中,迈着艰难的步子,拖着沉闷的长声吆喝。   晚上买硬面饽饽的多是作坊头子,也就是磨玉器的、做牙刷的、攒花儿等在夜间干活的,晚上十二点多,吃两口硬面饽饽御寒果腹。    水萝卜:辣了换呃 2004年03月16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水萝卜 00:18在线收听   【吆喝】哎 萝卜 赛梨咧 辣了换呃   卖萝卜的   哎 这就过去您   【解说】秋冬之后北京气候干燥,寒冽多风。过去家家靠火炉取暖,室内终日炉火熊熊。这种环境总让人觉得口干舌燥、鼻喉不畅,想吃一些清凉多水份的水果。可是那时冬天水果难得。生梨很少能保存过冬,苹果水份少又不便宜,一般人家都没有冷藏设备,水果放在外面要冻坏,放在屋里让热气一闷要腐烂,于是水萝卜因时而兴,代替了水果。   所谓赛梨,是说它甜脆如生梨。好的水萝卜水份充足,甜而嫩,其凉镇齿,毫无辣味。卖水萝卜也是包开包换的,如果切开一尝,辣得不能下咽,则小贩会不用分说另换一只。   寒冷的冬夜,北风呼啸之际,自远处传来一声“萝卜赛梨咧——辣了换!”买卖人挽着筐,上面盖着棉被,再提着马蹄灯,声音有些凄惨……活脱脱一幅旧时老北京穷苦买卖人的图画。    炸丸子、炸豆腐:炸丸子开锅了 2004年03月16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炸丸子、炸豆腐 00:10在线收听   【吆喝】开了锅的炸豆腐 炸丸子开锅啊   【解说】过去炸豆腐和炸丸子是挑着卖,或推着独轮车卖,后来才摆摊卖。挑着卖的叫“热桃子”,带着锅和炉子。   小贩每天走街叫卖前,先把这两种东西用油炸出来,然后在锅里注满了水,加花椒大料煮沸,把炸豆腐及丸子放进去,然后才出门。遇到有人买时,就盛出来。由于价钱便宜,味道又好,光顾的人很多。   【附注】臧鸿老人回忆,在下三条有个叫张巴儿的,晚上做这生意,在寒冷的冬天,热气腾腾。生意一好,他的吆喝也格外好听。    羊头肉:羊头肉喂 2004年03月16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羊头肉 01:31在线收听   【吆喝】呃 羊头肉喂   【解说】天气转凉,男人们喜欢喝点白酒。通常在三九天夜里,有小贩会拎着马蹄灯,挎着白色柜子,里面放着切成薄片的羊肉,卖给那些喝酒的下酒。逢刮大风或下雪的夜,买羊肉的吆喝显得就有点凄惨。   若是卖猪肉的,则挎红色柜子。    玫瑰枣儿 咸落花生 2004年03月16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玫瑰枣、落花生 00:58在线收听   【吆喝】玫瑰枣儿 咸落花生   【解说】玫瑰枣是老北京的一道冷食小吃,晶莹透亮,甜润可口;咸落花生是聚会闲聊或喝酒时的大众吃食。花生和枣同一个季节下来,小贩们用木头盒子装了玫瑰枣,与花生一起卖。   【制法】玫瑰枣选用上等整齐的小枣(通常是密云县所产)洗净蒸熟,把玫瑰、白糖熬成蜜汁搅拌浇匀。落花生加点盐和大料等煮熟即可。    卖报纸:瞧瞧当天的新闻 2004年03月16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卖报纸 00:51在线收听   【吆喝】华北日报 商业日报 新民报 买张报瞧嘿   瞧瞧当天的新闻   买张报瞧嘿   哎 老爷儿们您来一张   【解说】报童们天不亮就去报社趸报纸,然后到处叫卖,专往人多的地方去。卖完报纸后把本钱归到报社,剩下的钱拿去买点杂面、腌萝卜和酱油、醋等度日。   也有比较固定的报摊,卖报的会时不时的以吆喝来吸引路人注意。吆喝内容非常丰富,也经常变化,除了报出报纸的大名之外,当天头条或某些吊人胃口的新闻,他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给报出来,总之是让听到的人掏钱买报就成了。    肉包子:热包儿的咧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肉包子 00:16在线收听   【吆喝】来哎 热包儿的咧哎 发了面的包儿要热的哎   哎 包儿得耶   【解说】旧时羊肉铺也卖肉包子,卖剩下的羊肉剁了就成肉馅了。店家早上起五更将包子蒸熟清晨叫卖。做包子主要是调好馅料,取鲜羊肉剁馅,洗净的菜切碎剁馅,里面放姜末、葱、黄酱、麻油、花椒水,还要用青韭末提味。蒸出来的包子要皮薄馅大,外皮色白,馅香嫩而不膻,收口处有一道半圆形突出的棱边,这种方法均为回民的包法,称一把抓。   旧时买了包子,用洗干净的白菜叶托着吃,而买酱菜、酱肘子则用荷叶。   【附注】臧鸿老人小的时候,在南小市口有羊肉铺多家,卖包子。这吆喝学的就是那里的。 柿子、海棠:涩了还要换的咧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柿子、海棠 02:00在线收听   【解说】柿子是北京秋冬季节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许多人家在霜降之前将柿子去涩,在缸里存放起来。柿子以高庄所产最为好吃,小贩们标榜其产地、甚至不惜以夸张的比照来激起买主的欲望,而且涩了管换,和气生财。   【吆喝】来 高庄儿的柿子哎 涩了还要换的咧   【附注】高庄柿子   【吆喝】哎 南瓜大的咧 不涩的咧 涩了还要换的咧   【附注】大盖柿子   【吆喝】赛了窝窝的柿子哎 没有虫儿的海棠呀哎   【解说】在寒风瑟瑟的夜晚,这样的叫卖透着一种凄惨,让听的人不油然而生怜悯之心去买。   【附注】冬天的柿子    五香炸花生仁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五香炸花生仁 00:12在线收听   【吆喝】五香的咧 炸花生仁儿   【解说】五香炸花生仁常用来就窝头,也是男人们喜欢的下酒菜和儿童喜爱的零食。连阴天卖得更好。   【制法】沸水焖泡花生仁,剥去外衣,投热油锅中炸松脆。后在炒锅内放白糖、精盐、五香粉等,将炸好的花生仁倒入搅拌。 磨剪子、磨刀:戗菜刀喂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磨剪子、磨刀 00:25在线收听   【吆喝】磨剪子嘞 戗菜刀喂   【解说】一听到“镇金闺”的声音,人们都知道磨刀、磨剪子的来了。“镇金闺”是干这行的特有的吆喝物件,由五块铁板串成,代表金、木、水、火、土。剪子、刀这些家用器具,每户人家都会用相当长的时间,用钝了生锈了,就让这些人在家门口用专门的工具戗磨锋利。 梳头油、雪花膏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梳头油、雪花膏 00:15在线收听   【吆喝】梳头油 雪花膏 粘刨花   连卖老太太的裤腰带   哎 针儿嘞线儿嘞   【解说】过去,女人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没有两个小孩的女人,婆婆是不准她当街站的。女人用的针头线脑、梳妆打扮、首饰一类的,也是由挑挑儿的卖,或者是老太太推个小车卖。听到吆喝,女人才会出门挑上几样用得着的东西。   为了使头发服帖,旧时的妇女会在梳头时把头油用木梳子抹在头发上,看起来油光水滑、整洁漂亮。粘刨花与梳头油有相同功效,它是榆树的榆刨花弄成一打,泡在碗里三五天,然后梳头用。雪花膏是一种护肤品,在三四十年代,一种叫雅霜的护肤品在中国成规模的生产,由于它气味芬芳,白如雪花,被俗称为雪花膏,深受女性喜爱,有整瓶卖的,也有分装的。 酱豆腐、臭豆腐: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酱豆腐、臭豆腐 01:04在线收听   【吆喝】臭豆腐 酱豆腐哎   臭豆腐饶香油啊 酱豆腐蘸窝头   【解说】北京的酱菜中,以王致和的臭豆腐最有名。据说在清朝康熙年间,安徽举子王致和来京应考名落孙山,只好做豆腐卖,等待来连再考。一次豆腐卖不出去,又时值夏季,眼看就要坏掉。他试着把豆腐切成小快,放上调料,然后封在坛子里。过了几个月打开这坛豆腐,已经变色,臭气熏人,但味道很香。于是他索性开了家“南酱园”,专做这生意。到了清末,王致和的臭豆腐还成了慈禧太后的御膳珍品。   走街串巷做这种小买卖的,多是卖自家腌制的酱菜,买的人图价钱便宜,味道也不赖,还不用跑路去酱菜园,方便,因此生意也不错。买卖人通常挎着筐,筐里放两个罐子,一罐盛五十块酱豆腐,另一罐盛二百块臭豆腐。买臭豆腐的人多,那时买酱豆腐只为涮羊肉,而吃得起涮羊肉的富人家毕竟是少数。会做买卖的卖臭豆腐还饶上点儿香油,以招揽顾客。    老窝瓜:面老窝瓜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老窝瓜 00:18在线收听   【吆喝】 吆斤咧 面老窝瓜哎   哎 六把罐的老窝瓜哎   【解说】在中国北方,人们习惯把南瓜叫作老窝瓜,因其形状扁圆,越老越好吃,有人会把它用来当别人的绰号,形象的打趣对方的脸形和长相。老北京喜欢喜欢煮食,或用它与肉类炖汤。   【附注】东便门六把罐的老窝瓜做得最讲究。 煮豌豆:哎豌豆嘞多给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煮豌豆 00:19在线收听   【吆喝】 多给了哎 哎豌豆嘞多给   真多给的热豌豆 豆儿的干的香噢   卖豌豆的   哎 这就过去   【解说】煮豌豆是北京小吃中典型的街头小食。一般多是穷困人家为了维持生活的小生意,通常是上午煮好豌豆再拌上花椒、大料,下午四、五点钟挎着篮子出去卖。篮子里只放七、八斤豌豆,论盅卖。豌豆经蒸煮,表皮起皱,但却筋道耐嚼。吆喝“豆儿的干、的香”的叫卖声,吸引孩子和想这口味的人们出门购买。 修理雨伞:雨伞呃 旱伞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修理雨伞 00:24在线收听   【吆喝】修理 雨伞呃 旱伞   【解说】过去的伞是油布雨伞和油纸雨伞,老百姓家若有雨伞坏了,很少去买新的,一般是补一补,修一修,尽可能的长期使用。雨伞和旱伞的功用区别,主要是分为雨天用或者在是太阳毒的时候挡挡太阳光。修理雨伞的人挎着木头箱子,里面放着各种修理器具。 烧饼麻花;烧饼 麻花儿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烧饼麻花 00:15在线收听  【吆喝】烧饼 麻花儿   麻花儿 烧饼   【解说】烧饼麻花在北京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一般都在早点或黄昏时卖。小贩们挎着元宝筐,里面搁着烧饼,麻花,油炸鬼,糖饼,油饼,螺丝转儿,粘窝窝等,边走边卖。有的还打着梆子,人们一听,就知卖早点的过来了。北京的烧饼最常见芝麻烧饼和火烧;麻花分芝麻麻花、馓子麻花、蜜麻花等,脆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的常见品种。   【制法】芝麻烧饼是用发酵后的面放碱揉匀,擀成薄片抹上油,撒上花椒面、盐,并放入用油和面和成的酥面,然后按扁并在底面粘上芝麻,上铛烙呈金黄色,再放炉烤成两面鼓起。火烧则不粘芝麻。   脆麻花一般是用面粉加入红糖、苏打、油的融水,也有用明矾、碱面、红糖、糖桂花和面的做法,揉成面团并刷油,再搓成长绳条,合成三股即做成麻花状,最后下锅油炸至棕黄色。 锢露锅焊洋铁壶:焊洋铁壶哦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锢露锅焊洋铁壶 00:16在线收听   【吆喝】焊洋铁壶哦   【解说】洋铁壶是近代老北京用来烧水的主要器具,用的时间长了出现洇水或漏缝,都要拿去补补再继续用。焊洋铁壶的带着专门的工具,同时也干锢露锅的活儿,他们在路上吆喝,收了坏的锅、壶回去修,隔天把修好的换回来。 嘎嘎枣:买枣呗要先尝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甜葡萄、嘎嘎枣 00:33在线收听   【吆喝】咧嘿吆 甜葡萄咧   这是郎家园儿的嘎嘎枣儿嘞   买枣呗 要先尝哎   老虎眼罩 甜酸哎   先尝后买   【解说】北京人吃东西讲究产地和正宗。“七月十五圈红,八月十五落杆”,旧时北京人喜欢吃郎家园产的小莲蓬枣,当时郎家园有一百一十七棵枣树。甜葡萄则讲究吃河北宣化的大白葡萄。肩挑货担的小贩通常是这两种东西一起卖,前挑为葡萄,后挑为枣。 活螃蟹:大活螃蟹呀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活螃蟹 00:24在线收听   【吆喝】新鲜的咧哎 大活螃蟹呀哎   【解说】吃螃蟹也分季节,民间有七尖八团的说法,八月的螃蟹最肥美最好吃。小贩们起五更去捞螃蟹,螃蟹喜欢追灯,他们就点着灯,一捞一个准儿,等捞够了,赶天亮就挎个席篓子到集市上去卖。这种席篓子既透气又不会使螃蟹跑出来。 豆汁:甜酸咧豆汁儿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豆汁 00:47在线收听   【吆喝】甜酸咧豆汁儿哎 甜酸咧豆汁儿哎 麻豆腐哎   【吆喝】粥喔 豆汁儿粥喔   您怎么着?   再来点儿胶圈   哦 来盘咸菜   好嘞   【解说】豆汁是北京传统小吃之一,微酸泛甜,有宽胸理气、去暑助消化的功能,很多老北京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   过去卖豆汁的分售生和售熟两种。无论你走进哪一条胡同,都可以看到被人围着的豆汁担子。担子一头是一个烧着炭火的大锅,另一头是一块四方的小案,案上摆着一盆咸菜,以及碗筷之类。想喝豆汁的人,花上几分钱,买一碗豆汁,一碟辣咸菜,就可以一饱口福。有的也可以买回家去热了再喝。专卖生豆汁的,挑两个桶,蒙两片布防尘。   早年北京内城卖豆汁的遍地皆是,尤其以齐化门豆汁最著名,而南城仅“豆汁王”一处售卖。这“豆汁王”设于天桥西南隅魁华戏园前,有数十年之久,其布帷写有名号,摊上的家具非常讲究,咸菜味佳,赢得了很多主顾,与当时天桥的“烤肉王”和“王八茶馆”并称为“三王”。   老北京喝豆汁有讲究,必须配切得极细的酱菜,一般夏天用苤蓝,有的用老咸水芥切成细丝,拌上辣椒油,还要配套吃炸得焦黄酥透的焦圈。   【制法】早年的豆汁是粉坊的下脚料。把浸泡好的绿豆水磨成细浆后入缸内发酵,沉入缸底者为淀粉,上层飘浮者即为豆汁。 发酵后的豆汁须用大砂锅先加水烧开,兑进发酵的豆汁再烧开。    黄面火烧:粘的咧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黄面火烧 00:13在线收听   【吆喝】哎黄面火烧刚得哎”   哎 粘的咧哎   黄面火烧 刚得耶哎   【制法】火烧的一种,由黄米面制成,里面裹豆沙馅。 云豆饼:烂乎的哎云豆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云豆饼 00:25在线收听   【吆喝】烂乎的哎云豆哎   烂乎的哎云豆饼哎   烂乎的哎蚕豆哎   蚕豆哎 烂乎哎   【解说】云豆有大有小,是扁豆的一种,色彩多样,有红、白、花色麻皮和淡黄色。做云豆饼的是大粒云豆。经营云豆饼的小贩,使用的是与经营切糕、粗豌豆黄、蒸白薯同一类型的工具。用一块洁净的白色布放在手掌上,从锅内舀出热云豆粒,洒上花椒盐,用布包紧压平取出就变成一只圆圆的云豆饼了。初秋上市可以卖到入冬。吃起来很爽口。 老玉米:您给来个嫩着点的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老玉米 00:14在线收听   【吆喝】老玉米咧哎 活秧儿的好吃哎   您给来个嫩着点的   好咧   【解说】老玉米是中国北方人对新鲜玉米棒子的一种称谓。在果蔬上市的季节,老北京吃“鲜”,除了水果之外,还有小七寸的活秧嫩玉米棒子。小贩们把玉米蒸熟了,或提篮叫卖、或在道边支个锅子、或推着独轮车叫卖。    鸡头米:谁买老鸡头呃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鸡头米 00:15在线收听   【吆喝】谁买老鸡头呃 才上河呀哎   【解说】鸡头米的学名叫芡实,因果实像鸡头而得名。早年什刹海长有很多这样的水生植物,其茎叶长满了刺,宽大的叶子像一个个圆盘,漂浮在河面上。   刚捞上河的鸡头米很鲜嫩,用剪刀把果壳剪开,取出里面的子剥开,就可以吃到又香又嫩的果仁了。有的人家还将它晾干了,在腊月里熬腊八粥。 藕:白花儿的藕咧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藕 00:15在线收听   【吆喝】藕咧哎 白花儿的藕咧哎   【解说】七八月是采藕的季节,白洋淀、北海和什刹海有大量生藕产出。京南卖得最多的是白花藕,这种藕莲蓬黑色,外形肥大,外表细嫩光滑呈银白色,味道微甜,口感细嫩,老百姓都喜欢买。小贩们通常都会以“白花”之名吆喝,以区别于其他的红花藕、麻花藕。 江米糖糕:江米咧哎糖糕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江米糖糕 00:16在线收听   【吆喝】江米咧哎 糖糕哎   【解说】在天热的季节,这种既筋斗又凉飕飕的小吃非常受欢迎,很多住家买了糖糕之后,切成一盘,再洒上冰糖或浇上糖稀,全家享用。而在下午,午睡醒来的人们还没做晚饭但肚子有点饿时,吃点冰镇的江米糖膏是最惬意的事了。买卖人的吆喝既叫醒了午睡的人,又提醒他们快来买好吃的。   【制法】用黄米面蒸熟,卷上豆馅,放在天然冰上冰凉。   【附注】哈德门外的舍崇禄老先生做的江米糖糕最地道。这个吆喝就是学的是叫 “舍辈儿”的小贩。 冰核:冰核味儿来喔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冰核 00:14 在线收听   【吆喝】来核儿来喔 冰核味儿来喔   【解说】四十多年前北京夏天的一种消暑小吃。那时北京没有人造冰,更没有什么冰棍、冰激淋之类的冰点心。夏天用的冰全靠冬季贮存。   数九寒天,前三海后三海出现了打冰的人,他们把冰切成长方形的块,运到附近冰窖里,入夏再拿出来卖。卖冰核的多是小孩,他们先从冰窖里买冰,然后用白布盖着,挎着筐,或推着独轮小车到处去卖。卖冰核的孩子怕冰化掉,不顾渴热,满街奔跑。他们不喊冰核,而是“甜核儿嘞”! 谁要买冰,他们就用冰镩子凿下一块。 买冰核的也多是小孩,含在嘴里解热解渴。 鲜花:茉莉花呀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鲜花 00:28在线收听   【吆喝】栽花呀 栽花呀   芍药花呀 矮行尖呀哎   薄荷秧儿呀哎   【吆喝】玉兰花呀哎   茉莉花呀哎   【解说】通常卖鲜花的同时也卖花苗,他们挑挑儿走街串巷叫卖,挑子里的花苗都带根带土,专门给四合院里的住家们栽种用的。他们吆喝的时候几乎不会漏掉自己卖的花的品种,有时还与老太太、大姑娘说着话一般,透着一股热乎劲儿。 酸梅汤:喝的嘴里凉了嗖嗖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酸梅汤 00:20在线收听   【吆喝】哎 玉泉山的水来 东直门的冰   喝的嘴里凉了嗖嗖   给的又多来   汤儿好喝呀   【解说】酸梅汤是老北京传统的消暑饮料,在炎热的季节,多数人家会买杨梅来自行熬制,里边放点白糖去酸,冰镇后饮用。“信远斋”的酸梅汤很有名。小贩们也有做这小生意的。以前在哈德门外有个老人,他常常手拿冰盏(两个小铜碗)弄出声响吸引人注意,边走边卖。   玉泉山的水是有名的山泉水,很好喝,旧时皇上只喝玉泉山的水并有专门的水官从西直门走水。当时西直门外又叫外城,太阳落时要关城门,但只要给皇上运水的水官叫门就随时可以开。所以卖酸梅汤的以“玉泉山的水”来做宣传。而东直门有全城最大的冰窖,在冬天的时候,卖冰的会把冰放在冰窖里储存起来,到天热的时候卖。 凉粉扒糕:酸又辣啦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凉粉扒糕 00:18在线收听   【吆喝】扒糕啦哎 酸又辣啦哎   酸辣凉粉儿呀哎   【解说】在夏天,下午三、四点饿了,来点儿扒糕垫补垫补儿。扒糕用荞麦面做的,长圆形,两块一碗,用刀切片儿,放芝麻酱、酱油、醋、腌胡萝卜丝等。   凉粉由绿豆糕熬成,切小块,也放各种佐料调味。 田瓜:旱性味的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田瓜 00:24在线收听   【吆喝】旱性味的哎 买好吃的咧 竹叶青的旱田瓜啦哎   【吆喝】谁买老腌瓜呀哎 老酥瓜呀哎   【解说】五月节卖香瓜,旱性的又甜又面,连阴天、雨水多的瓜不甜。酥瓜生吃,老腌瓜可加芝麻酱当作拌凉菜。 卖青菜:嫩了芽的香椿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卖青菜 00:41在线收听   【吆喝】香菜哎 辣青椒喂 黄瓜哎 大苤蓝来哟   西红柿哎 蒜来嘿 韭菜 西葫芦嘞   洋白菜耶 夏冬瓜   胡萝卜 扁萝卜哈   嫩了芽的香椿   腌雪里红哎   腌疙瘩头哎   【解说】旧时卖青菜没有固定的摊位,大多是郊区的农民自己挑挑儿卖,或者是城里的小市民去批发市场趸菜拉车卖。叫卖时他们都会把菜的品种一一报来,让去买菜的人听得一清二楚。臧鸿老人自己在十四、五岁的年纪,就到天桥的新龙潭趸菜卖。他通常批发三捆韭菜,六七十斤冬瓜,边走边卖。   【附注】这个吆喝学的是叫二贾的小贩,他卖的菜有二三十样,挑挑卖。 樱桃 桑椹:樱桃多给呀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樱桃 桑椹 00:12在线收听   【吆喝】赛过了李子哎 大个儿的樱桃哎   樱桃多给呀   【解说】樱桃、桑椹是五月当货。有的老太太会买些新鲜水果来供神像。她们买的时候,樱桃要挑带把儿的,不带把儿的叫山豆子没有樱桃值钱;桑葚则挑白、黑、紫色的,更甜。 西瓜:这斗大的西瓜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西瓜 在线收听   【解说】北京城卖西瓜的小贩,有的整个的卖,包打开,不好管换,有的就切成小块儿零卖。在闷热的季节,很多住家都喜欢在晚饭后去逛街,买块儿西瓜边走边啃消暑。   王府井花市大街有家西瓜摊,一个瓜切成16块一样大的块,用很夸张的吆喝叫卖。   【吆喝】   哎 这斗大的西瓜   你就船这么大的个块儿咧 吃了呗呶快来哎   润嗓子 甜嘞   这两个 大俩哎   【吆喝】来哎 远瞧瓤儿 近瞧块儿来哎   吃了呗呶 快尝啊   西瓜(秋天) 00:28   【吆喝】哎 这城外的要拉了秧啊   城里头不久就短了腿咧哎 哎呵呀   【解说】同一种东西,其吆喝也有独特的季节性,夏季的西瓜和秋天的西瓜吆喝的声调、味道都有显著差别。北京城的西瓜都是小贩们从郊区倒腾来卖的,到了七、八月间,郊区的瓜地都拉了秧了,卖瓜的也少了,这独一份的买卖听起来显得惨兮兮的。    扁桃:三姑娘踩扁个儿桃哇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扁桃 00:34在线收听   【吆喝】 哎 这也不是大姑娘扎的   也不是二姑娘绣的   这是三姑娘逛花园一脚没留神   怎么样   就踩下了扁个儿桃哇哎   【附注】以风趣幽默的说辞吸引人。 甜桃:桃儿甜的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甜桃 00:14在线收听   【吆喝】哎 这都是深州来的 歪着嘴儿的大蜜桃啊哎   桃儿甜的哎   【解说】甜桃是一种时令水果,在五月节前后上市。北京的老百姓有“五月节吃五月鲜”的说法。卖桃的小贩们在吆喝时总忘不了突出其来路、正宗、味道,有的还编些诙谐的故事,形象又有趣。    苣荬菜/桑树叶:抓苣荬菜嗨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苣荬菜/桑树叶 00:15在线收听   【吆喝】寒心的 抓苣荬菜嗨   喂蚕的哩 抓桑树叶呦   【解说】苣荬菜是一种野菜,味苦,败火,用芝麻酱、葱、蒜等拌食。在春季,城墙根底下很多。而同月份,家家养蚕,有小贩在野外挖了苣荬菜、采了桑树叶之后,洗干净了,两样一起卖。卖的时候不称重量,抓多少是多少。   人们挖苦人常说:“苣荬菜打捆——苦捯饬”,意为费劲心思的收拾打扮。 江米小枣粽子:好大粽子咧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江米小枣粽子 01:02在线收听   【吆喝】江米小枣儿 好大粽子咧哎   【解说】吃粽子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端午节和夏初时节,北京大街小巷里都经常听到“江米小枣,好大的粽子”的吆喝声。有的小贩背着椭圆形的木筐,木筐深一尺多,长一尺七、八寸,桶里放上百八十个粽子,上边放冰镇着。还有的推着小车叫卖,车上装着浅木盆,有的放冰块,冰上铺着布,镇着粽子,还备有当场给食客用的小瓷碟和小铜叉子。   【制法】鲜苇叶用开水煮过,叠成中心为圆锥形的斗,放入泡好的糯米和小枣、豆沙、白糖等不同的馅料,将斗口包严,用马莲草捆紧,之后放凉水锅用旺火煮熟。 茶歌:多喝多修福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茶歌 01:50在线收听   【解说】京郊的妙峰山,供奉道、佛、儒、民间俗神等各路尊神,山顶有始建于明朝的“娘娘庙”, 供奉碧霞元真,掌管生儿养女,明清以来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300多年来,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八,都有几百档民间花会汇聚妙峰山,成千上万的香客上山朝圣进香,施粥布茶,形成了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朝圣庙会。   赶庙会的路上,有专门给进香的人施茶的茶会,不收钱,善男信女们走累了、口渴了,施茶的人会一边大声唱着吉利词儿一边给他们盛茶水喝,路人喝的越多他就越高兴。除了舍茶还有舍粥,舍馒头,舍盐豆、青豆、黄豆等小吃食。   【吆喝】喝茶你们自己个儿的取来嗨哎 管了盛儿不管送   茶儿来哎   【吆喝】上山为的是增福延寿 来嗨哎   下山要保平安   茶儿来哎   多喝多修福   【吆喝】一碗茶就朝向了顶哎 两碗就带着福呼儿还家来哎 咸螺蛳:真正儿五香的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咸螺蛳(田螺) 00:38在线收听   【吆喝】买点熟咸螺蛳吧 真正儿五香的   大人吃了清眼的 小孩儿吃了磨肌的”   【解说】老北京喜欢吃咸螺蛳。做小买卖的把螺蛳从河里捞上来,放点盐、花椒、大料,煮熟了趁热卖。小市民的一种收入。   【附注】沙窝门外燕窝铜老太太卖的咸螺蛳在当时很有名。 黄花鱼:新鲜的哩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黄花鱼 00:28在线收听   【吆喝】新鲜的哩 黄花鱼呀哎   【解说】三月底黄花鱼集中上市。四月槐树开花、打雷之后,黄花鱼就沉底了不好打捞,价钱也就会越来越贵。小贩们当然不会错过这倒卖黄花鱼的机会。很多人家都喜欢在这个季节买黄花鱼来尝鲜,裹上薄薄的面粉油炸,非常美味。 豌豆黄:这俩大块了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豌豆黄 00:40在线收听   【吆喝】哎 这俩大块了   小枣儿嗨混糖儿豌豆儿来哎   两大块了   【吆喝】哎 这密云县的小枣儿啊 是口外(张家口)的糖碗豆   那妞儿逛庙 可别忘了给那看家的老太太稍上几块 呀哎   俩大块了   【解说】按北京习俗,农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黄。每当春季豌豆黄就上市,一直供应到春末。   豌豆黄是民间大众化的食品,在清朝时传入皇宫,成为主要的宫廷甜食,至今依然是北京庙会上的常见品种和深受喜爱的传统小吃。以前农民小贩自制小枣豌豆黄叫卖,这才是最正宗的豌豆黄,清凉爽口,老幼都欢喜食用,而蟠桃宫庙会上还有专业制作豌豆黄的作坊,全部用沙锅熬制。   【制法】用砂锅将白豌豆熬烂,加适量去核的红枣、白砂糖搅拌,等水分渐干,即可成块出锅。晾凉切成三角形陈列出售。 蹭油的:蹭油的呀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蹭油的 00:28在线收听   【吆喝】蹭啊 蹭啊 蹭啊 蹭油的呀 蹭癣的 掉掉 呸呸   蹭啊 蹭啊 蹭啊 蹭油的耶   瞧 掉了吧   【解说】旧时的北京南城天桥一带,汇聚了许多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和工匠,有个专门给人蹭油的和蹭癣的买卖人就是“天桥八大怪”之一。此人原名叫周绍棠,外号“崔八儿”。他独出心裁自制了一种蹭油的药和治癣的药,每天在天桥摆设浮摊,专卖这两种药。他不是坐等,而是口里不住地吆喝吸引人围观。若看见有人衣服上有油渍,他会拉过来边说边蹭,“给你蹭蹭就掉啦。”如果有谁长了癣,他马上用一块蹭癣的药蹭涂几下,药到病除,价钱又便宜,大伙都纷纷购买。在当时干他这行业的只此一家,老北京都知道天桥有这蹭油的。   【附注】臧鸿老人年幼时逛天桥,尤其喜欢听这蹭油的崔辈儿吆喝。这崔辈儿小矮个,尖下巴,煽风脑袋,长相很有特点,给人印象特别深。臧鸿老人学的就是这个怪人。 酥饽饽:玫瑰馅儿的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酥饽饽 00:23在线收听   【吆喝】玫瑰馅儿的哎 吆酥倍儿的饽饽耶   酥饽饽儿 玫瑰馅儿   【解说】饽饽是满族人的一种传统食品,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它用黏高梁、黏玉米、黄米等磨成面制作而成,中央有白糖、豆沙、玫瑰馅、桂花,香酥可口。通常白饽饽上都会扣上红戳字为好看好卖。   在旧时的北京城,天气不热的季节,很多人喜欢把它当早点吃。   【附注】这个吆喝是学当年一个叫虎占祥的回民,大家都叫他虎辈儿,他卖的酥饽饽格外好吃。每天虎辈儿都挎着圆篓,上面罩着玻璃罩,走街串巷的叫卖,只卖一、二百个就歇。 太阳糕:供佛的哩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太阳糕 01:17在线收听   【吆喝】供佛的哩哎 太阳糕哇哎   【解说】相传太阳糕的名字由慈禧太后钦定。早年清代宫门口外有一家专做年糕的小店,那年糕上都打着小鸡红戳,生意非常好。一日慈禧太后想吃,逢巧送糕进宫那天,恰逢二月初一“太阳节”。太阳节是祭祀太阳神的日子,老佛爷见糕上朱红的金鸡非常高兴:鸡神引颈长鸣,太阳东升,真是吉祥!遂将糕点命名为太阳糕。自此,京城百姓在这一天,家家户户均要买“太阳糕”来作为供品,码放于盘中置于供桌中央,以此来报答太阳神的恩泽。   北京的糕点铺元宵节后便开始制作太阳糕;一些小贩亦自制太阳糕,提前两三天开始出售,于是“供佛的太阳糕啊”叫卖声随处可闻。家庭主妇们一听到这声音,即使手头拮据也总要买几块应个景儿。   【制作】江米做成,小四方块,上面有红戳子。   【附注】广渠门(又叫沙窝门或沙货门)南有太阳宫庙,卖太阳糕。 小金鱼:仨大一条啊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小金鱼 00:55在线收听   【解说】过新年,很多人家喜欢买小金鱼在鱼缸里养着,图“吉庆有余”,既哄小孩高兴又图个吉祥。胡同巷子里常见着肩挑木桶和筐的卖小金鱼的,木桶里盛满水,用荆条编的筐子里放一、二十个金鱼缸。   旧时东郊高碑店的金鱼最有名,做买卖的挑着担子从东便门到各条胡同叫卖,吆喝声拉长音极有韵味。而在不同的区域,吆喝也各有特点。   【吆喝】买一大小 呃小金鱼儿 来呀哎   【附注】东便门以东的吆喝。   【吆喝】唔哎嗨 大小 呃小金鱼儿来呦   【附注】京南的吆喝。   【吆喝】哎 仨大一条啊 俩大一条啊   您别拿我们当卖 黄瓜的呃   我们是卖 大小呃 小金鱼儿来呦呃   【附注】金鱼池徐家,由十四、五岁的小孩挑担到各胡同里去卖,吆喝诙谐有趣。    元宵:大碗的元宵啊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元宵 01:05在线收听   【吆喝】哎 筋斗又化透了哎 大碗的元宵啊哎   筋斗又化透了哎   【解说】元宵也叫汤圆,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必吃的,表示团圆、甜美。做生意的会支上锅子,边煮边卖。   旧时的北京城,在正月十五,从五牌楼到大栅栏,全都挂满街灯,热闹非凡,最热闹的厂甸庙会也要持续到这一天。   【制法】用研磨的江米面裹豆沙、枣泥、白糖、芝麻、果料等馅料制成,讲究入口即化的口感和不同馅料的风味。 冰糖葫芦:冰糖儿多呀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冰糖葫芦 01:05在线收听   【解说】冰糖葫芦在冬天的北京随处可见。小贩们把红红的山楂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签子上,外面裹着晶莹透明的糖稀,然后串插在特制的木棍上卖。   相传冰糖葫芦由来于宋代,一江湖郎中以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治好了皇宫贵妃的郁症,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就如法炮制,把山楂串起来卖。时至今日,冰糖葫芦仍非常受大众喜爱。   根据不同的区域,北京卖冰糖葫芦的吆喝各有特色,东南城、西北城、厂甸、庙会、东安市场的吆喝都有不同。   【吆喝】葫芦儿 葫芦儿冰糖多呵   大糖葫芦儿呵   【附注】东南城前三门一带的吆喝。包括前门、崇文门(哈德门)、宣武门(顺治门)一带。这一带是旧时的穷人区,多数人家没有院子,推门就进屋或院子浅。做买卖的用不着拉长音费大力气吆喝。吆喝的特点是“干、艮、倔、臧”。   【吆喝】蜜来哎 葫芦儿 冰糖儿多呀哎   葫芦儿 冰糖儿多呀哎   【附注】天安门以西贯西城区一带的吆喝。这里的富人多,家里多半是套院,太太小姐们住在三层院子的最里层,平时做些针织绣活,一听到卖冰糖葫芦的吆喝,她们就会使唤下人去买。这一带的吆喝悠扬悦耳,韵味十足。   【吆喝】哎 大糖葫芦儿呵   哎 扛串儿   哎 小朋友 扛串儿   大糖葫芦儿呵   【附注】厂甸庙会上的吆喝。厂甸的一大特点是风味小吃萃聚,各种形式的小食令人眼花缭乱。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大串糖葫芦,它是用数十个山楂果凭荆条串制而成,果上蘸满饴糖,其中还有夹以芝麻的。也有用白密蘸裹的,但为数不多。大糖葫芦有六尺、四尺、三尺等大小尺寸,顶端插上纸制彩色小旗,有红有绿。这种糖葫芦不是拿在手里而是扛在肩上,小孩随大人步行去厂甸逛庙会一是省了车钱,二是专为扛一大串糖葫芦回去,孩子肩上沾了糖蜜大人见了还要批评几句。这样大的糖葫芦只有正月里有也只有厂甸里有。   《厂甸正月竹枝词》亦有云:“雪晴满路是泥塘。车畔呼儿走不忙。三尺动摇风欲折,葫芦一串蘸冰糖。”北京的儿歌也有“正月初一逛厂甸,糖葫芦,好大串”的句子。   旧时诗人咏都市风光,也有以“大糖葫芦”为题的,如清《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就有“其余吹器多,葫芦一串蘸冰糖,画角仰天鸣,冰柱抽一丈”的诗句。   【吆喝】葫芦儿呵 葫芦儿冰糖儿多呵   葫芦儿 将蘸得耶   葫芦儿 大糖葫芦儿呵   葫芦儿 将蘸得耶   多么老大的串哪   【附注】东安市场的吆喝。四十年代,东安市场正西门里,有四家卖糖葫芦的,他们互相竞争,比质量比外观比服务。一尺大的盘子,九寸的糖葫芦,有山里红的,海棠的,荸荠的,山药的,明晃晃的灯泡照着,漂亮。这个地方的吆喝听起来很自信、很“狂”。那时卖糖葫芦的都是年轻小伙子,穿白对襟小褂、挽袖,下身是青裤子扎绑腿,刷白牙、洗亮脸,显得规矩、利落而且精神十足,做生意时和颜悦色、谦恭细致,深知生财之道。各家吆喝起来自信有派,嘴咧得很开,形似八万。 豆面糕:有糖捻儿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豆面糕 00:13在线收听   【吆喝】哎 豆面儿糕 有糖捻儿哎   【解说】豆面糕俗称“驴打滚”,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因外层裹黄豆面,故称豆面糕,是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小吃   称为“驴打滚”是一种形象比喻。制作豆面糕时,有一道工序是把做好的黄米面糕放在黄豆粉面中滚一下,如郊野之驴打滚般扬起灰尘,故而得名。   现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但大多数已不用黄米面,改用江米面了,因外滚黄豆粉面,其颜色仍为黄色。   【制法】黄米面加水蒸熟,炒熟的黄豆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的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小块,撒上白糖。   【附注】早年,卖得最火的是齐化门(现在的朝阳门)的清真教小吃。    艾窝窝:艾窝窝馅好啊哎 2004年03月12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艾窝窝 00:24在线收听   【吆喝】哎 艾窝窝馅好啊哎   桂花味儿的哎   艾窝窝 馅好啊哎   【解说】“艾窝窝”在元代即已有之,名“不落夹”。因明代帝、后喜食,成了明宫小吃,称“御艾窝窝”。后来传入民间,衍化为“爱窝窝”,亦作“艾窝窝”。   每年正月里,各大庙会都有卖,尤其是白云观、东岳庙(又称东狱庙)和厂甸庙会上,买的人最多。包装以10个为一盒,每个艾窝窝上都点有红点,为好看又好卖。有俗话说:“艾窝窝点点儿,怎么讲?——漂亮。”   【制法】将糯米洗净浸泡,上笼屉蒸,然后用木槌将米捣烂,按成圆形小饼,包上用芝麻仁、核桃仁、青丝、山楂、白糖、豆沙馅等多种馅料。 祭神鲤鱼:祭神的哩哎 大活鲤鱼呀哎 2004年03月12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祭神鲤鱼 01:19在线收听   【吆喝】祭神的哩哎 大活鲤鱼呀哎   祭神的哩哎 活鲤鱼呀哎   【解说】按照中国的传统,新年的第一天由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图吉利,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都要在正月里祭祀,求菩萨保佑来年的好日子,尤其是财神,更是家家户户必拜的神仙。遵循着这个风俗,大年初一的时候,卖活鲤鱼的小贩就挑着担子沿街叫卖,人们闻声就会出来买鱼,然后在家里养到第二天,再用来祭拜财神,取“年年有余”之吉利,所以这种鲤鱼就被叫做“祭神鲤鱼”。由于是在特定时日,有着特定的含义,普通人家买鱼以求吉庆有余、四季平安;店铺等“买卖地儿”为求得生意兴隆、财源广袤。   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50年代,到50年代末就不多见了。 鲜菱角:我卖的老菱角哎 2004年03月15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鲜菱角 00:48在线收听   【吆喝】我卖的老菱角哎 鲜菱角哎   【解说】旧时什刹海盛产鲜菱角。小贩们在这里打捞出来去贩卖。   吃的时候将两头儿的尖用剪刀剪掉,吃中间的心儿。 记“吆喝大王”臧鸿 2004年03月12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每当我们走过街市,那一声高似一声的大呼小叫总是不绝于耳——“挥泪大甩卖!”、“跳楼价!”这哪里是叫卖呀。   此时,臧鸿的“老北京吆喝”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了:在大宅门外吆喝要优雅,在闹市上吆喝要干净利落;东南城的吆喝干倔,西北城的吆喝深沉……,老北京的吆喝传到臧鸿嘴里,已经成了艺术,它不仅是臧鸿人生经历的写照,更是古都北京发展的历史见证。    吆喝,说穿了就是大声叫卖,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市井文化。据说,老北京的吆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不过,现在北京城里会吆喝的人已经不多了,臧鸿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吆喝大王”。数百年的吆喝,到了臧鸿的嘴里就变成了炉火纯青的艺术。他的绝技是一口气能喊出170多种老北京的叫卖声。一大批反映老北京生活的电影、电视剧中,高低错落、京味十足的叫卖声大多出自他之口;在人们的婚丧嫁娶仪式上,往往是他的一声嗓子,就把人们飘飘悠悠地带回到了老北京的往昔岁月。   吆喝生涯始自卖报   1932年,臧鸿出生在北京一个贫困的旗人家里。祖上7代都是棚匠,除了操办红白喜事,逢年过节还活跃在北京的庙会集市上。年幼的臧鸿从小就跟家人奔波在各种庙会集市中,听惯了老北京庙会和集市的各种叫卖。而他自己真正沿街吆喝,却是从卖报开始的。   到了臧鸿这一代,臧家的生活已经难以维持了。9岁的时候,闹饥荒,只上了一个半月私塾的臧鸿体会到了挨饿的滋味。家里穷,上私塾背的书包是母亲用做屉布的剩布缝制的。一天,他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和胡同里一个叫小歪子的伙伴相约到和平门外西琉璃厂的一家报馆找活儿干。他们给人家下跪、叩头好不容易才赊到200份《华北日报》。两人跑到路边呆呆地站着,手中的报纸一份也卖不出去。看着人家边吆喝边卖报,卖得非常好,小哥俩急了,憋足了吃奶的劲,有模有样地吆喝开了。这一吆喝,也就在臧鸿的人生中写下了重重的一笔。臧鸿当天就卖了180份报纸,扣除给报馆的钱,他给家里买了4公斤棒子面。父母非常高兴,说:“那就别上学了,反正咱们也供不起,不如就去卖报吧。”半个月后,家里那口从来不满的面缸居然满了,全家人能够吃饱窝头了。而这时臧鸿已学会优美地吆喝卖报了。   卖了两年报纸,臧鸿在小歪子的启发下想到:“卖臭豆腐好,卖不完还可以吃;卖报,卖不完就白扔了。”于是,他就找了一个小柳条筐和小歪子一起去叫卖臭豆腐。每天早6点钟起床,提着小柳条筐,从城东灯市东口的家走到城西琉璃厂的王致和腐乳厂取货。赶上下大雨,他也不闲着,一件蓑衣,一个斗笠,照样挎着篮子穿梭在胡同里叫卖:“臭豆腐,酱豆腐,臭豆腐浇酱油哎,酱豆腐蘸窝头哎……”北京人活得讲究,买东西不但要看谁的货好,还要听谁的叫卖好听。同样是王致和的臭豆腐,臧鸿的货就卖得格外快——只因臧鸿从小喜欢模仿庙会里的各种吆喝,又生就一副好嗓子,只几天的工夫,他的吆喝水平就超过了同行们,他喊得有腔有调有滋有味。   到13岁的时候,有了力气的他开始挑着挑子沿着天桥、龙须沟、瓷器口、花市一线卖水果和蔬菜,生意也越来越有规模。渐渐地,他有了一辆排子车,每天早晨拉着车到天桥四面钟去批发水果蔬菜,然后由天桥走龙须沟到羊市口、灯市口,一路悠扬地吆喝下去——“香菜、韭菜、辣青椒——茄子、黄瓜、嫩蒜苗——有水萝卜、胡萝卜、便萝卜——拣样挑来……”臧鸿能一口气吆喝30多样菜名。小四合院里的主妇和深宅大院里的女仆们经不住这诱人的吆喝,她们迈着小脚向臧鸿蜂拥过来。   吆喝成了绝技   在那个年代,穷人的生活是很艰难的。但臧鸿找到了他活下去的方法,那就是放开嗓门尽情地吆喝。只有吆喝,才能让这个北京孩子忘掉所有的忧愁与苦闷。   1948年年底,看到一队队进城的解放军,臧鸿的吆喝声中充满了火一样的激情——他高兴啊,因为从那时起,他成了梦寐以求的不被人欺负的人。不久,他的吆喝被文艺界人士听到了。   1952年,臧鸿在北京铁路局工程处做架子工。人们看到他能说会唱,就把他调入了铁路文工团。在团里,他演戏,也说相声。其中自编自演的相声《一贯害人道》、《夫妻之间》得到了第5代相声演员张喜树老先生的首肯。张先生说:“赶明个儿,我给你找个老师好好学学吧。”张先生说话算数,过了几天,他领着臧鸿来到老艺人、相声前辈王长友的门下,王长友听了他的段子后,慨然收他为徒。在王先生的指导下,他演出了轰动一时的相声《卖布头》。由于臧鸿对北京相声的贡献,《中国相声史》将他的名字收了进去,辈份要高出几位当红笑星好多。   1981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要将鲁迅的小说《伤逝》改编成同名电影,著名导演水华请侯宝林先生出山,想让他在电影中穿插几句老北京走街串巷的叫卖声。侯宝林出于对影片的负责,坚决推辞:“我这声音观众太熟了,我向您推荐一个人,他在这方面要比我强得多,他是我们北京城里有名的吆喝大王。”于是,水华就找到臧鸿并请他到寓所喝酒。水华是臧鸿崇拜的大导演,臧鸿就欣然同意了。先是到北影厂的录音棚录音呆了3天,吆喝了70多种叫卖声。接着,他又去西三环万寿寺,参加拍摄涓生和子君逛庙会的场面,他在其中扮演卖酸梅汤的小贩。影片上映后,反响很好。   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他在《城南旧事》、《知音》、《老北京的叙说》、《四世同堂》、《谭嗣同》、《春桃》、《开国大典》、《大决战》、《霸王别姬》、《天桥梦》、《琉璃厂传奇》等130多部电影、电视剧中配了叫卖声。到后来,凡是拍摄反映老北京生活的影视作品,导演们都要来找臧鸿。这时的臧鸿已经红得发紫了。    小柳条筐寄情怀   有人说,臧鸿是老北京吆喝的集大成者,甚至有人说是臧鸿把吆喝升华为艺术的。然而,关于吆喝,臧鸿的理论才最令人信服:“吆喝,既要有规矩又要有艺术性,瞎喊不行。在大宅门前吆喝,要拖长声,既让三四层院子里的太太小姐听见,又要透出优雅,不能野腔野调地招人烦;在闹市上吆喝,讲究音短、甜脆、响亮,让人听起来干净利落,一听就想买。早些年,北京城南城北的吆喝都不一样,好像是两个派系。就拿卖冰糖葫芦的来说,东南城的吆喝出来干倔;西北城大宅院多,小贩的吆喝优雅深沉;在王府井附近吆喝的,多是小伙子,甜脆响亮。”   臧老爷子不嗜烟酒,天生一副好嗓子,他还说:白布对襟小褂,毡帽头,胳膊上挎一个小篮,这是卖小食品的装扮,让人看上去就干净;和尚领背心,手里拿一把芭蕉扇,老远一看就是一个卖瓜的;卖水果的,都穿长衣服,腰上系一条褡包(带子),把前襟掖在褡包上,为的是走路方便,同时也精神。他还解释说:“商贩在吆喝之前有一个习惯动作,用手捂住耳朵,是为了拢音,也是告诉别人要吆喝了,别吓着孩子,把顾客当上帝从这简单的动作中就能体现出来。”    眨眼60年吆喝生涯过去了,臧鸿成了年近古稀的老人。按理说他可以歇歇了,可他不愿放弃这门专长。除了给影视剧配音、扮演角色外,他还常被人请去参加带有老北京风俗特点的婚丧活动,既给人家当“导演”,又给人家学五花八门的吆喝。   1993年,臧鸿在北京老舍茶馆演出。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絜青先生提出要听他喊卖柿子的声音,而且要听卖京北高庄柿子和卖京东平谷大盖柿子的吆喝声。臧鸿清清嗓子,两种截然不同的吆喝,他依次喊了3遍。胡先生听了以后,兴奋地站起来鼓掌,高兴地说:“绝了!完全就是这个味儿,听了旧时北京秋天卖柿子的吆喝声,我好像又回到了做姑娘的时候。”说罢,当场为臧鸿题了一幅字“京城叫卖大王”。   还有一次,他在舞台上模仿当年卖半空花生的样子,来了一段精彩的吆喝。演出结束后,一位白发苍苍的台胞在10余位儿女的簇拥下,到后台找臧鸿叙旧。老人说,他当年在北京谋生时几乎身无分文,就靠买一分钱一把的半空花生解馋充饥。看到子女们不懂什么叫半空花生,他就向他们解释说,半空花生是从好花生中选出来的坏的或瘪的,削了价贱卖。臧鸿的吆喝声勾起了他的回忆。   现在,臧鸿在京城已经是大名鼎鼎,然而,臧鸿现在最惦记着的是晚辈们是否能把他的绝活学好,把老北京的民俗传下去。他说:“现在市场极大的丰富,过去的叫卖声却几乎听不见了。现在的叫卖也改革了,‘瞧一瞧,看一看,挥泪大甩卖’。那高一声、低一声的叫卖,有时又拉又拽强买强卖,甚至雇托儿,让人很反感。老百姓还是喜欢听几句‘陈年老调’的吆喝。”   11岁时跑街用过的小柳条筐,现在看上去有些破旧,但臧老先生却一直把它带在身边,他说:“它已伴随我近60个年头了,来回搬了几次家,都没舍得扔,因为它代表着一段历史,没有这段历史,就没有我臧鸿的叫卖经历。” 留存一份行渐消失的声音 2004年03月12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走在北京的街头,看人潮涌动、车来车往,恍然间那一片片青砖灰瓦、红墙绿树、胡同院落的风景在眼中模糊了起来。在飞速前行的脚步里,现代化的高楼正在四合院的地盘上拔地而起,槐花飘香、绿荫蔽日的胡同已经让位于宽阔的马路……面对这日新月异的变迁,心中总是会生出很多感慨来。我想不论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还是新移民,很多人都如我一样,对这座城市有着无比景仰和深深爱恋的情结。因为,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八百多年历史的古都,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沉淀和内涵,有着这一方水土滋润下成长起来的独树一帜的底蕴和品味。但面对今昔的比照,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我知道有些东西注定要永远的成为历史。   偶然的机会,看到关于“京城叫卖大王”臧鸿老先生的报道之后,我决定策划一个关于“本土根源文化博物馆系列”的CD产品,收录来自民间的声音,通过对一些独有技艺的老人的关注,记录历史的烙印和正在消失的一些传统文化。这些老人像这个社会的活化石,他们的离开,实际上就是一个个文化符号在这个世界的消失,是不可复得的失去……因此这个系列将以拯救和刻录正在消逝的民间文化为价值取向,虽然它有可能被陈列于流行作品的后面,但运作这样的项目,无疑将是一件极有社会意义的事情。   于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之后,这张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有着沉甸甸的分量的CD作品问世了。事实上录音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就已经顺利完成,但如何来展现这些素材产生了很多的想法,诸如场景式、解说式,等等,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背景资料,录音师也根据臧鸿老先生的录音素材剪辑过不同的版本,对文字解说也进行了无数次的修改,但最后我们采用了一种最朴素的方式,即对臧鸿老先生的吆喝不作任何的加工和衬托,干干净净的呈现出来。因为这张CD里收录的声音,全部是臧鸿老先生的亲身经历,几乎所有的吆喝都是对当时市井叫卖的重现,这些声音,实际上是一段历史、一个时代的真实,姑且保留其原汁原味吧。另外,为了在听觉上营造老北京特有的文化氛围,增强可听性和欣赏性,在保留吆喝的纯粹性的基础上,我们插入了很多三弦、大鼓、京剧的音乐资料,京腔京韵,荟为一体。希望所有关注老北京文化的朋友,在这张唱片里不仅仅是听简单的音响,而是全方位的感知与其相关的丰富知识和信息。   这个产品分为大众版和珍藏版出品,珍藏版对每一种吆喝都进行了丰富详尽的文字解说,极大的体现了其收藏价值,而大众版虽然少了背景文案,但在价位方面却比较照顾老百姓的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的运作得到了很多与我们千思唱片一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士的无私帮助,尤其是一直在北京社区从事老北京文化宣传的姜顺魁先生,在此深表谢意! 京味吆喝再现古都神韵 2004年03月12日 来源:千思文化提供 八百多年的日月穿梭,北京城的旧面貌渐渐变得斑驳,胡同在不断的被拆阔,京腔京韵中日益参杂了各样的口音。变化中的北京,发展了,现代了,京味文化的影子却也渐渐的淡了,但作为这个城市曾经拥有的文化财富,有些东西是需要留存下来的,除了看得见的建筑,代代相传的习俗,还有一些令人回味的声音。由北京千思文化推出的民俗CD《老北京吆喝》留存的不仅仅是品今思古的感怀和回忆,还是有如博物馆收藏价值的本土文化标本。   老北京的买卖人做生意讲究吆喝,这张CD收录的就是几十年前老北京城里走街串巷的小贩们的叫卖,有驴打滚、冰糖葫芦、艾窝窝等传统小吃,有支炉沙锅、拔火罐等当今的年轻人都不知道是什么用具的玩意,还有收破烂的、送财爷的等等各种游街的吆喝,吃的穿的玩的用的无所不包。该CD由七旬高龄、世居北京的民间艺人藏鸿老先生录音。   藏老爷子从小听着吆喝声长大,三岁提蓝叫卖,趸过蔬菜,卖过报纸,行遍天桥、厂甸,由于对生意人的吆喝格外着迷,他特意记下自己所听到的印象深刻的各种吆喝一百多种,进行惟妙惟肖的模仿,后来还拜了天桥的民间艺人为师,此后其吆喝成为才艺绝活,被老舍先生夫人、徐悲鸿弟子胡洁青先生称为“京城叫卖大王”并提匾相赠。而他本人也当之无愧的成为民间文化的活化石。   在我们行进在现代生活轨道上的今天,当曾经回荡在老北京城的叫卖声再一次鲜活呈现出来的时候,寻找一种历史的积淀、品味这个城市的脉动、回想一些曾经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市井风情,应该是一种很特别也很有意义的消遣了。对许许多多世代在胡同小院长大、亲身经历了北京变迁的老北京来说,也许藏鸿老人原汁原味的吆喝会把他们的思绪拉回过去;而对来自异地他乡的人们而言,古老而现代的北京,这座伟大的城市,其独特的京味文化魅力总是散发着熠熠光彩   该CD分有精装版和简装版,精装版配有一册小书,详尽的介绍了每一种吆喝的由来、背景,甚至包括一些街头小食的制作方法,非常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图片与文字资料由北京千思文化公司提供,请关注老北京风情系列CD,之一《老北京的吆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