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据中心节能的五大方面

 高山仙人掌 2014-04-27

数据中心节能的五大方面


     
2012-06-23 11:38   来源:微博转载          我要评论(0)

     

   

  • 摘要:随着业务的增长,服务器数量的增加,大型数据中心的能耗成本也迅速增加,并有赶超硬件成本的趋势.数据中心耗能严重,进而机房冷冻系统问题产生,如何做到数据中心节能?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本篇介绍了节约数据中心节能改造的几大步骤。

  •        
  • 标签:数据中心节能  企业节电

  •    

     

     

       

节能是当今时代新的发展话题。对于已经建成投产的数据中心节能?具体做法包括了五大省电步骤,分别为企业用电评估、淘汰更新设备、系统节能、人为IT管理节能,以及建筑节能。


第一步:企业用电评估,找出耗电设备


企业要进行省电评估,第一步要从了解内部用电开始。企业需要列出内部的用电评估表,包括办公室内的冷气数量、打印机数量、灯泡数量、IT设备等,都要逐件盘点。


此外,每样耗电设备的使用时间、操作模式等,也都要列入考虑。例如办公室内灯具的使用时间、应用负载的高峰时段、每个时段的工作量等等,都要逐一列表,以便能清楚了解每项耗电设备的使用模式。


完成内部的设备盘点之后,就可实际测量每样耗电设备的用电瓦数。企业需要测量每个设备的总耗电量,和同一时间内企业整体设备的个别耗电量加成。


而测量总耗电量,可辅助企业定制适应的用电合约,做到企业节电


第二步:改用省电设备


了解企业内部用电之后,企业就可将耗能设备逐步淘汰更新成更省电的产品。有数据显示,当IT设备(主要指服务器)应用4~5年时,每年耗电、宕机等运维成本,超出采购新设备并应用的成本,也就是说,更换新设备反而成本更低,企业可先针对省电空间最大的设备来进行替换,因为“就算只汰换20%的设备,只要是节电效益最大的设备,也能达到80%的节能效益”。


第三步:系统化管理用电设备


将耗电设备更换成节能设备,只要企业愿意投资,就能有一定的省电成绩。但若企业拥有整栋式高楼,或面积广大的制造业厂房、厂区等地,企业还需要更精密的省电作法。


企业可以在重点位置部署温度感测,并记录各项设备的用电量测结果,长期累积这些监控数据之后,就可以从中提早发现用电异常,找出耗电过量的设备,进而预估设备更换周期。以惠普Gen8服务器为例,Gen8服务器内部包含3D海洋传感器,不但能基于服务器物理位置的监控,还能实时监控服务器内部的温度,从而自动启动或停止风扇等设备。


通过专门的IT系统将设备的用电状况,通过系统化的方式来呈现,提高用电管理的精密度。


第四步:要求人为节省用电,进而加强IT来取代人力自动化管电


当设备都已更换完成,想要再进一步找出省电空间时,就只能从人为的使用状况来限制。例如要求员工随手关灯、随手关闭计算机等基本习惯。


但人为习惯不容易限制,如果员工某一天忘了关灯,企业也无法事先预防,节能的效果相对较不能预测。因此,随着IT技术的增进,运用IT来取代人为操控,采取更有效率的设备使用方式,就能自动化管电。在这一方面数据中心相比办公环境的能效管控要做的好得多,不过,绝大多数机房都会有很多套独立的管理系统,比如IT设备的、UPS的、制冷设备的等等,从而也增加了管理的复杂度,节能效果也打了折扣。


除了办公室内的计算机设备之外,企业机房,也是IT省电的重点。目前多家机房能源管理厂商,包括IBM、史图兹、施耐德APC等,都有推出机房专用的能源管理系统。企业只要搭配温湿度传感器,就能自动化管理空调启用的时间,来降低离峰时间的用电量。


而其实不只是IT设备的节电,一般企业的营运场所,包括营业用照明、空调,或工业厂房内的设备等,也可以加装传感器或中央式控管系统,来加强过去人为可能会疏忽的节电空间。


此外,这类新型IT节电作法,需要依照企业实际用电状况进行定制化的设计,因此目前仍较难以通用型的作法,来推广至各行各业,企业内部要自行部署,也有一定的难度。


第五步:从建筑物环境来省电


除了设备的省电之外,建筑物的设计,也是影响企业节能省电的关键。例如企业建筑物所在的温湿度环境、建筑物的空间设计等,都会影响企业所需耗电量。就像不少国外的大型数据中心部署在寒冷或是海底的案例也有不少。


企业建筑环境如果时常遭受太阳西晒,在特定的时间点时,企业建筑物内的环境温度可能就会很高,空调设备因此也要耗电加压制冷,才能符合企业适合的温度环境。而这些调整,就都是影响企业耗电的原因。


从建筑设计来省电,能节电的空间相对较少。因为建筑设计大抵都已确定,企业很难再次改造建筑物环境,因此也比较难做到节电。


【编辑推荐】



  1. 全面概论数据中心集中
  2. 详谈数据中心变革创新

  3. 详细描述数据中心转型

  4. 数据中心制冷系统性能和节能的提升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