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延年半夏汤+中风后遗症当首重治郁

 连元康lian 2014-04-28
 (2012-08-07 18:23:24)

治胃食管返流导致的哮喘验方--延年半夏汤

    前几天,在中央台《走近科学》栏目看到(胃食管返流导致的哮喘)的节目,我心中突然一亮,多年的迷团,似乎一下子清晰了起来,这不就是延年半夏汤的方证吗?虽然岳老用此方治好了这样的哮喘,但并没能明确这就是“胃食管返流导致的哮喘”。这是因为,单用(从)中医的理论,是很难认识和揭开这一病理的。只有在现代医学的帮助下,才能揭示明白,科学是在与日俱进的。请大家先看看岳老有关《延年半夏汤的二篇文章。不知您认为我的推论正确与否,也请大家以后在临床中验证此方。

延年半夏汤治疗支气管喘息
    萧某,女性.42岁,唐山市人。夙有支气管喘息病,诊视时复发甚剧,持续20余日,昼夜迭进内服药及注射
剂,无效。已濒于危,其夫仓皇备后事。其症作突发性阵咳,咳则喘,咳喘作须10余分钟,咯粘液样的白沫痰,
至痰咯出而气道无阻始渐平息。但隔半小时或一小时而咳喘又作,昼夜约20余次,不能平卧,只以两手抵额.伏
于枕上.其面目因头久垂而现浮肿象。诊其脉虚弱无力,惟左关浮细而弦,无热.舌苔白腻.精神惫,不欲睁眼.见医生至,稍抬头即伏枕上,作喘息声,自云痛苦万状,不欲求生。根据其脉象及现症舌苔,姑投以延年半夏汤.不意服药后夜间即能平卧,续进l剂,竞霍然而愈。
   以此方治疗支气管喘息,在我的经验,数年间已治愈五六例。其适应证,为突发性阵咳作喘.咯粘液样白沫
痰,舌苔白腻,面目稍浮肿(此症不必悉具),其脉左关部浮细而弦者,投之辄效。但病例仍不够多。
  延年半夏汤方
  清半夏9克、炙鳖甲12克、前胡6克、苦桔梗4.5克、东人参6克、炒枳实3克、吴茱萸9克、槟榔片4.5
克、生姜片9克、水煎温服。
    按:延年半夏汤,系唐以前古方。日本野津猛男于此方以柴胡易前胡、治胃痉挛,有效。主要以神经痉挛为
主.包括支气管痉挛。因肝脉浮细而弦,用人参、鳖甲、槟榔;咯粘液性白沫痰,用半夏、桔梗、吴茱萸,且吴萸一味,在临床上经验,其治咽头至胃部之粘液样白沫壅盛.有殊效。桔梗与枳实相配伍,具升降肺气之力,兼之柴胡能除胸胁苦满,生姜主治水毒,合力共济.故能用以治支气管喘息。《岳美中医案集》
谈延年半夏汤
    延年半夏汤,《古今录验》方,载于《外台秘要》。日本医家对此方颇有研究,《汉法医典》中即收录本方,其临床应用指征:一、凡见胃部时有剧烈之疼痛者,且疼痛往往波及于左侧胸部及肩胛部;二、凡见患者喜屈其上体抵压疼痛之部位,以冀图减轻疼痛者;三疼痛时发时止者;四、多嗳气欠伸,呕吐后疼痛可缓解者,均可投用本方。药用:半夏12克,槟榔6克,桔梗3克,枳实3克前胡6克,鳖甲9克,人参3克,吴茱蓖3克,生姜3
克。水煎温服.可获速效。
    本方主要治心胃痛。然得力处,尤在治胃中着力于治肝。大凡神经系统疾病,中医多归于肝。胃痉挛疼痛,中医称为胃脘痛,大多兼有胁痛,发时其疼难止,除病在胃外,与肝相关。本方组成,除用半夏、生姜、吴萸和胃降逆而外,另有大量和肝镇肝之品。,方中鳖甲镇肝.槟榔破气舒肝,枳实与桔梗相伍,  一升一降,令肝胃气机得调,配以人参和肝之力更强,故而肝胃不和之胃痉挛疼痛.用之特效。运用本方,病人脉象多为弦细脉,盖弦脉主肝,弦细属虚,所以药除两和肝胃外,重用人参培植元气,斡旋其间,是以寥寥数味,切合病机,无怪获效于顷刻之间。回忆早年曾治40岁一男性胃脘痛患者,每一发作,遍地翻滚,呕吐不止,疼痛难忍,脉弦细而紧,遇怒更甚,多方医治无效,经用本方,数剂而愈。
    除此以外,延年半夏汤所治范围尚广。方中半夏、生姜、吴萸等味又为治水饮要药,因而移治支气管喘息兼有疼痛者,亦无不效。解放前曾在唐山冶一妇女,阵咳而喘,胸胁心口疼痛不止,倚伏枕上,呻吟痛楚.几不欲
生。急出延年半夏汤全方,2剂后霍然而愈,自此以后又治多人支气管喘息皆效。根据个人经验,大凡突发性阵咳作喘。痰带白沫,舌苔白腻,证属偏寒者.投之辄效。
    由于本方所治以神经性痉挛为主,故而用于两胁肋疼痛经久不治者亦效,取其能和肝镇肝也。于此可见,古方运用得好,常可治疗一些大病难症。昔越人尝叹“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我国中医药数千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要我们勤于采掘,不忽略古之成方,所得又何止延年半夏汤一方而已。《岳美中医话集》



 

治疗中风后遗症,很多书中多用补阳还五汤,但临床应用时经常会碰到疗效不好的情况。笔者在临床用逍遥散方作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第一方,疗效会显著提高。道理很简单,就是中风后遗症患者多郁,逍遥散方治郁,方证相合。
  患者在得病之前肢体灵活,生活自如,意外的病变使得部分肢体活动障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患者自然会郁闷,会不高兴。我们很少会见到整天乐呵呵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何况,患者在得病前可能就有长期气郁不舒或剧烈情绪波动,得病后经较长时间的治疗,劳人耗财,忍受治疗痛苦,加之疗效不尽如人意,患者气郁也在情理之中。因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首选治法当然是治郁,治郁得效后再根据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治法,或活血,或补气,或养阴,或填精等等。当然,在较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郁证也随时都有可能再现,及时、有效地治郁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重新品味朱丹溪所说的“人身诸病,多生于郁”,确为临证经验之谈。
  治郁方药甚多,首推逍遥散方。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以使用逍遥散方机会最多。费伯雄在《医方论》中说:“逍遥散……最为解郁之善剂。”临证根据虚实寒热可进行适当加减。如阴虚加熟地,气虚加黄芪,郁热加栀子、牡丹皮,痰湿加半夏、薏苡仁。上肢不遂可加桑枝、片姜黄通络走上,下肢不遂可加牛膝、薏苡仁通络走下。久病顽瘀阻络可加土鳖虫、地龙等活血通络。当然,加减要有度,不可本末倒置,立方主旨仍在解郁。如遇舌苔黄白偏腻,笔者也常舍逍遥散方而改用越鞠丸方加减治疗。
  笔者治疗中风后遗症首重治郁,是受已故山西名老中医李翰卿的一则医案启发。李老曾治疗一女,半身不遂3月余,针灸和补阳还五汤方加减治疗无效。李老审其面呈忧郁之色,不愿多语,脉沉弦。一改治虚、治瘀为治郁,处方:柴胡9克,当归9克,白芍9克,丝瓜络9克,桑枝9克,香附7、5克,郁金6克。7剂诸证大减,继服1月而愈。后读《儒门事亲》,受张子和先去邪、后养正及调理气血在补益气血之先等等思想的影响,逐步形成了治疗中风后遗症治郁为先的思路,验之临床,疗效颇佳。有郁证治郁,有郁脉治郁,即使没有典型郁证、郁脉,而诸脉证并不反对以逍遥散方加减治疗时,笔者也经常径直使用逍遥散方加减治疗。如治疗一男性患者,68岁,右侧肢体不遂9月余,生活尚能自理。病变日久,与医生言谈间似很超脱,无丝毫郁闷之状,脉象偏沉偏细,并无明显弦象。从家属口中得知,患者很少走出家门,也很少与人聊天交流。笔者仍从治郁入手,以逍遥散方加减。处方:柴胡12克,当归12克,生白芍12克,茯苓12克,生白术12克,薄荷(后下)6克,土鳖虫12克,地龙12克,炙甘草3克。7剂见效,接服7剂后改用补阳还五汤方加味,治疗2月余,肢体活动基本恢复正常。


  以扶阳为本讲讲“阳虚的处方立法之妙”

阳密乃固说:前面有文章讲到将人体的五邪排尽,人体就清静了,就通畅了,就健康了。

根据中医对虚实的定义,有东西为实,没有东西或看不到东西为虚,就“五邪”而言,由于是有东西堵到,所以基本都属于“阴实”的范畴,这里有一个特例,中风的桂枝汤证它不是有东西堵到,而是揍理太疏松的表虚证。

这里问题就来了,既然“阴实症”我们以疏通为要,以排邪为要,那“阳虚症”呢?所以处方立法还有一种情形,就是针对阳虚而言的。

当然这两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阳虚是病之源,任何疾病无论怎么辨,都有阳虚的一面,阴实的治疗也要加入扶阳的理念,但这里为了讲述的方便,还是分为两类,本文专讲“阳虚的处方立法之妙”。

阳虚的治理要引入五行生尅的理念,看下图:

[转载]以扶阳为本,讲讲鈥溠粜榈拇Ψ搅⒎ㄖ钼

很多人理解不了五行生尅的关系,如果牵强附会地胡诌什么物质世界由五种基本元素组成,那就大跌眼镜了,那只会讲了半天,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解决不了,实际上五行概念有这么几个要点:

1.五行是在讲运动,不涉及物质的范畴,从五行的“行”字,可以顾名思义;

2.用阴阳的语言来说,五行都是在讲阳气的功能态,其中木是阳气的升发状态、火是阳气的宣通状态、土是讲阳气的运化状态、金是阳气的收敛状态、水是阳气的潜藏状态,尽管阳性向上,但阳气只上不下还不行,所以五行加在一起,就形成了阳气刹那刹那的循环运行,形成一个升浮降沉的圆运动;

3.中医将五脏对应五行,也是注重五脏的功能态,而对五脏的具体脏器是存而不论的,所以中医言肝必言肝木,言心必言心火,言脾必言脾土,言肺必言肺金,言肾必言肾水,讲的都是五脏的功能态;

4.五脏生尅也是讲五脏的功能态之间存在生尅关系,并非脏器间能相生相剋,相生代表功能正常,相克代表越来越坏;

5.五脏的脏器患病的意义何在?那正是五脏功能态患病的物质表现形式,所谓阳病及阴而已;

好了,理解了上面的五个要点,阳虚为治的关键就好理解了,《金匮要略》开篇就讲到了这一点,它以举例的形式说明阳虚为治的要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为什么肝病要实脾?这是由五行的生尅关系决定的,当阳气的生发状态出现问题的时候,下面就会影响到阳气的运化状态,不但如此,当阳气的运化状态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影响阳气的潜藏状态,阳气的潜藏状态不好的时候就会影响阳气的宣通状态,宣通状态不好的时候就会影响阳气的收敛状态,收敛不好时就会影响阳气的生发状态。

当肝病去实脾的时候,病就阻止在肝木上面而不致传变,这才是“上工治未病”的真正奥义,所以后面继续讲到“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唯治肝也,余脏准此”,其余四脏都是一样的,这就是阳虚的处方立法之妙,是中医最神奇的地方。

具体到药物上面,扶肝木的有吴茱萸;扶心火的有生附子、有肉桂、桂枝、有炙甘草等;扶脾土的有白术、干姜等;扶肺金的有干姜、生姜、五味子等;扶肾水的有炮附子、细辛等,至于重病的时候整体阳虚,也不分肝心脾肺肾了,就开四逆汤,全都有了,一般性的阳虚,分不清哪跟哪,开四逆汤温扶整体之阳也不错,医圣都替你拟好方子了。

联系上文一起考虑,阳虚就用扶正法,阴实就用祛邪法,扶正、祛邪就都有了。中医常常将扶正祛邪挂在口边,但真正理解这里面的含义的又有多少呢?当然两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阳虚就容易造成阴实,而阴实一定有阳虚的一面,所以扶正与祛邪常常在一张方子里面同用,只不过根据病人当时的状态,在扶正与祛邪的力度上有所取舍罢了,邪气实以扶正为主,正气旺就可以强力祛邪,这样的处方立法就几近完美。


 

                       经方补泻之前当先辨明阴阳

    阳密乃固说:阴阳是八纲的主纲,中医讲到极上,也就是阳阳二字诀的精神而已,说来容易,但具体到用上面就难以明了,我今以经方的两段条文试为分析之。
   《金匮要略》“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任用之”这是第一段;《辅行诀》“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也这是第二段。这两段条文都讲到肝病,但一个讲“补用酸”,一个讲“以酸泻之”;一个是“助用焦苦”,一个是“以辛补之”,这岂不矛盾?其实我们讲补泻,要分补阴还是补阳,泻阴还是泻阳,所以要理解这两段话,就就要先辨明阴阳。

   古人著书,言简刚正为其首要,但却害苦了后人。
   先分析《金匮》的条文。首先仲景的这段条文,只对肝虚而言,因为“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任用之”,表明仲景是以虚实来分别病情的,但是这种先辨虚实的思想与阴阳为主纲的思想是不是相矛盾?我认为不矛盾,阴虚,阳虚,再到阴实是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而阳虚基本贯穿在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之中,所以仲景所言之虚,就包括阴虚与阳虚,而不刻意将之分开了。
   具体到条文,仲景所言之“补用酸”,就单指补阴虚,因为酸味入肝,酸是肝脏的营养来源,属于物质的范畴;其“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是解决肝脏的功能状态,也就是从阳虚的角度而论的,其中“助用焦苦”,可以用乌梅丸为例说明之,焦苦当言苦温,以乌梅之酸,合细辛干姜蜀椒桂枝附子之温,及黄连黄柏之苦燥,而肝胆之郁,得以条达,所以,焦苦之义也有辛温之义在,乌梅丸也是苦温化湿的主力方剂;至于“益用甘味之药以调之”,就完全是运用补肝实脾的五行生克观念了,方剂以小建中汤为具体应用。

   再看《辅行诀》,《金匮》是但论虚,《辅行诀》与《金匮》不一样,它把虚和实都包括进去了,其中的补,是指补阳虚,其中的泻,是指泻阴实。“以辛补之”,这个好理解,因为辛甘发散为阳,正合肝主升发的功能状态,所以从补阳的观念来说的,因此《辅行诀》的补与《金匮》的补其意义是不一样的;再分析“以酸泻之”,金匮讲酸补,是补阴之虚,,辅行诀讲酸泻,是泻阴之实,这有矛盾吗?根据治病的原则,阴之所以会实是由于有不好的阴占据了脏腑而不流转循环,所以我们要将它们泻掉,当我们要泻阴的时候,一定要将好的阴填进去,坏的阴才可以挤得出来,所以泻阴实的时候,仍然是用酸,是以酸换酸,经方永远都是补泻皆顾,只是当补大于泻的时候,就是补,而泻大于补的时候,就是泻,如此而已,这一点在《辅行诀》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酸既可以补阴虚,也可以泻阴实;“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味是缓中的,这大家都知道,但《辅行诀》在具体运用的时候,认为辛酸就可以化甘,所以连甘味的药都省了。

   综上所述,如果要很好的理解这些条文的文法,可以试着将各自的主语加进去:金匮曰夫肝(虚)之病,补(阴)用酸,助(阳)用焦苦,益(阳阳)用甘味之药调之。肝虚则用此法,(阴)实则不任用之”;辅行诀曰“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肝(阳),以酸泻肝(阴)。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也。”


 

阴阳俱虚(古人杰医案欣赏)(@@)

(2012-06-06 22:39:26)
标签:

健康

分类: 中医
马××,男,原陕西省检察院检查专员。解放前作地下工作,被敌人逮捕入狱。患伤寒病出汗太多,热退后受风,恶寒,振战,身出鸡皮疙瘩,手足冷,少腹痛,饮热汤略止。在狱中受敌折磨,更缺乏营养,日渐消瘦。解放后,出狱,带病工作,支持不住,在西安市郊王曲住疗养院数年,遍求名医治疗无效。后经某老中医治疗,吃中药半年,服人参,鹿茸1000克多,亦未见显著效力。1954年初诊,脉沉迟而涩,60次/分,舌无苔,面色暗黑,少腹按之坚硬如石,拒按,筋拘急,如指粗,语低微。询其病史,方知发汗后伤其元气。
  根据《伤寒论》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开出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炙甘草,附子)之后,交给患者,患者见次方药味少,分量大,怀疑说:“三味如此简单之草药,岂能治我这复杂而长期不愈的久病吗?”
  后经我给他详细讲解病的根源,他恍然大悟说:“我初得病时,就是发汗太多,身体发冷而病的求医多年,从未听到过你这种理论,服一剂试试。”
  当天夜晚十二点,有人乘小汽车来敲我的门,说病人吃药三小时后,觉腹中发热,热气满身走串。问是怎么回事?我说:“这是寒散阳复的好现象。”
  至第二天下午,病人亲自来说:“没想到我的病已见大效,现在身不冷腹不痛了,此方真是奇妙!”
  复诊其脉已由沉迟而涩转为细弱,脉位升至中部(关部),仍用前方三剂,服后病已消失,身暖不冷,皮肤柔和。病人拿次方请前述之某老中医看,此医看后讽讥曰:“这叫什么药方,纯粹胡闹。”
  病人说:“我的病经先生用珍贵药品补治半年,未见效果,浪费了国家大量资金。此药少价贱,服四剂病已治愈。”

本人按:古人杰:原西安市中医医院老中医。郭永来老师曾经发帖寻找古人杰医案,刘止吴先生即发该案上来。读该案,甚觉精彩,不敢私乐,故转论坛以飨同道。读该案,有几点启示:
  1.了解患者生活工作史,病史和治疗经过十分重要。如不了解“发汗后伤其元气”,很可能根据“脉沉迟而涩,60次/分,舌无苔,面色暗黑,少腹按之坚硬如石,拒按,筋拘急,如指粗,语低微。”等症状而如前医用参茸误治。
  2.马专员“患伤寒病出汗太多,热退后受风,恶寒,振战,身出鸡皮疙瘩,手足冷,少腹痛,饮热汤略止。”从这些症状看显系少阴寒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之类当属对证,即使无效也不至偏离太远,远胜于用参茸剂。但古先生用芍药甘草附子汤可谓慧眼。
  3.临床四诊细致是辨证用药的关键。从初诊的情况看,古先生这方面的诊断很细致,为后面的准确辨证,处方用药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4.古先生学宗仲景,临床善用经方。先生“询其病史,方知发汗后伤其元气。”马上结合到《伤寒论》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进而给出芍药甘草附子汤,效果十分显著,多年痼疾四剂而愈。
  5.芍药甘草附子汤是个阴阳俱补,调和阴阳之方。过汗亡阳,阴损及阳,阴阳俱损,这是芍药甘草附子汤的病机。从马专员临床症状看亦为阴阳俱虚。用阴阳俱补之方补阴阳俱虚之证,正相合,是以效佳


 经方中治疗肝病的方子

阳密乃固说:肝病属于厥阴证,是比较深层次的病,治疗相对费时。《金匮要略》在讲到上工治未病的时候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唯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任用之。”这一段明讲治未病,实讲肝病的治疗原则。

肝病可分成肝虚寒与肝实热,其中肝虚寒属于肝阳虚,实热属于肝阳上亢,这样一区分,则中医的八纲辩证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均在其中了,如果是肝癌,则属于肝家阴实。

肝虚寒就用上面的三法,“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具体到方剂就是:

第一,如果肝虚掉了或肝胆有湿热,则易生虫,易长久下利,这时就用乌梅丸,因为乌梅丸是苦温化湿的很好的处方,乌梅丸一下去,湿去掉了,同时虚热也去掉了,注意,我们人体的湿根据不同的部位是需要不同的药物去对治的,而厥阴肝经最好的祛湿药物就是乌梅,最好的祛湿办法就是苦温化湿

第二,如果肝寒,呕酸,吐延沫,有时会有胃下垂等,就表明是肝的功能不行了,为什么会影响到胃?因为肝与胃在生理结构上紧挨着,肝的寒会传递给胃,肝寒会造成胃寒,这时最好的方剂就是吴茱萸汤,这时的肝只有寒还没有虚掉,吴茱萸就是入肝经的热药;

第三,如果从治未病的角度来考虑,通过实脾来治肝,就用小建中汤治疗。味甜的入脾,所以小建中汤其实是针对脾脏的,但脾强壮了就能阻止肝病的传变,所以对肝病也很好,有些医家就以为它是直接对肝胆的,这个理解不对。另外,这里提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中医治未病不仅仅是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去治疗,还包括预见性的阻止病的传变,这是对五行生克最完美的体现。

肝热的时候也有两方。

一是如果早上起来感觉口苦,这是肝胆有热郁结,但还不是实热,就用小柴胡汤,或四逆散

还一个就是白头翁汤证,如果肝胆实热的时候会有下利后重的主症,大家想一想肝实热时里面都发炎了,肝都肿大了,炎症往外走时就经过大肠,造成热痢,肛门灼热、大便腥臭、有下利未尽的感觉,基本方子就是白头翁汤。


 所以治疗肝病基本的方子就是这五个,经方其实很简单,关键是临证处方一定要精准。


小方药去疤痕

(2012-06-06 22:36:37)
标签:

健康

分类: 中医

患者 刘某  女 35岁湖北十堰人
面部外伤后遗留疤痕2月
患者2月前因与人争执,无意中被对方将面部抓伤,经治疗后,左下颌关节附近留下长3CM,宽0.5CM疤痕,自用疤痕灵后无效,当地三甲医院建议激光治疗,患者心里畏惧,前来就诊,就诊时疤痕成褐色,患者使用遮盖霜后仍十分明显,舌脉正常。
诊断:疤痕(毒淤互结)
治疗:攻毒逐淤,消疤祛痕
方药:五倍子30克(研成极细粉),蜈蚣粉1克  上药共混匀,加醋适量,调匀(以手捏成团且不黏手为度),加入蜂蜜适量(必须用真蜂蜜),调成粘稠膏剂,放置24时后,膏转为黑色,方可用。将上药涂患处(先涂疤痕周边,待疤痕缩小后,再涂中央),每日一次,每次2—10小时(以不痒为度),
疗效:患者使用三天,疤痕缩小近一半,一周后彻底治愈。

按:此法对烫伤,烧伤留下的疤痕均有效;对轻度烫伤愈后形成的色素沉着也有很好的疗效。如果瘢痕形成瘤状,此方需加威灵仙煎膏才能起效。

威灵仙煎膏:

威灵仙    500g    牡丹皮    200g      泽兰200                                                
    【制法】  以上三味,粉碎成粗粉,加90%乙醇,加热回流 3次,每次 1小时,滤过,合度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 (20℃) 的浸膏,即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