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市场价格倒挂 或将危害粮食安全 目前,南方籼稻市场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即价格倒挂。具体表现为:一是产区与销区价格倒挂。作为籼稻主要产区的江西,5月中旬,南昌地区普通晚米出厂价格2.1元/斤,宜丰县大米加工厂的价格是2.05元/斤,而同期销区福建连城当地米厂普通晚籼米出厂价1.82元/斤,浙江衢州地区米厂晚籼米报价1.9-1.98元/斤,广东江门市当地米厂普通晚米报价1.96元/斤。二是收购与销售价格倒挂。2012年早稻收购时,宜春市十个县(市、区)普通早稻的收购价格最低为125元/百斤,最高达到135元/百斤,平均在128元/百斤,中晚稻收购价格平均在130元/百斤,而早稻和中晚稻的市场销售价格则分别从去年的130多元和140多元一路下滑,目前的市场销售价格低的到了120元/百斤,随着市场销售价格走低,2012年普通中晚稻收购价格从一开始的140元/百斤以上,跌至目前最低123元/百斤以下,有些个体粮贩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甚至低于120元/百斤。另外,早稻与晚稻价差缩小,2012年国家最低收购价早晚差为0.05元/斤,2013年为0.03元/斤,目前市场收购价格的差距只剩下0.02元/斤左右,这也是属于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造成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首要原因是低端进口大米的冲击。近两年来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国的低端大米大量涌入我国,目前在广东大米批发市场随处可见。据海关统计,2012年进口大米数量有230万吨,今年则有大幅增加之势,仅一季度就进口了70万吨,以上还仅仅是通过海关正常渠道进口的数量。据市场人士分析,通过边境贸易和走私等非正常渠道进口的大米数量要远大于通过海关进口的数量。造成进口大米大量涌入的原因主要是人民币升值和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提高,使得国内外大米差价的不断拉大。据了解,进口大米到港价仅1.55元∕斤左右,与国产普通早籼大米相比便宜0.3-0.5元/斤,而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口的大米则价格更低。这些低端进口大米不但充斥着我国大米主销区的市场,就连宜春市这样的籼稻主产区,现在也能看见它的踪迹。一些粮食加工企业不惜牺牲产品质量信誉,用进口大米掺入本地产的普通籼米中以降低产品价格和生产成本。 短期内,一方面由于进口大米价格低廉打压,持续冲击国内米价;另一方面,农民则由于气温不断升高不利于稻谷存储谨防霉变等因素,售粮热情将保持升温态势。南方稻谷市场购销淡行依旧,价格走势稳中趋弱。由此产生的后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米加工企业经营惨淡,收购意愿趋冷。只少量择优收购,谨慎收购,边收边加。一般大米加工厂普遍开工不足,不仅是一般中等米出货走量锐减,就是优质米的销量也受到很大影响。有些企业去年收购了一些优质稻谷,目前大部分还在仓库压货,只在客户下了定单的时候才敢加工,有的加工厂干脆暂时停工待产,止亏减损。二是政策性粮食轮换不畅。按规定中央和地方储备粮每三年要进行轮换,轮出的粮食主要靠各类粮食加工企业进行转化。但由于粮食加工企业开工严重不足,该轮出的粮食不能按时出库,继续积压在粮食购销企业仓库内,造成企业不能及时归还贷款,利息负担沉重。以宜春市国家粮食储备库为例,2012年该企业代储的中央储备粮轮换任务为9200多吨,在夏粮收购期间就将新粮全部收购进仓,但轮出则遇到极大困难,在价格不断下跌的形势下,还有3000吨无法及时轮出,贷款利息和保管费用成了企业沉重的包袱。三是种粮农民利益受损严重。目前,个体粮贩下乡从农民手中收购2012年产普通中晚稻,价格为120元/百斤左右,比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少了0.05元/斤,比今年的最低收购价少0.15元/斤。即便如此,由于加工企业对粮食质量要求越来越严,加上有时还要拖欠货款,个体粮贩的收购积极性也不高,新余籍粮商黄小清无奈地表示“加工厂还欠我40多万元货款未付,我的收购资金都要转不过来了,没办法,我也欠了农户10多万元钱”。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惜售心理加重,存放在家中的粮食由于水分偏高、气温上升,已经开始霉烂变质,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这种情形如果不能尽快扭转,后果将非常严重,最终将危及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危害之一:农民种粮积极性将受到极大打击。众所周知,农民种粮效益本来就很低,加上种粮成本不断上升,今年早稻种植成本将增加100多元/亩。如果市场粮价持续在低位徘徊,有谁还会愿意种粮?从今年早稻种植情况看就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上高县粮食局实地调查,该县今年的早稻播种面积就比上年减少了4160多亩。 危害之二:有可能出现“卖粮难”。要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国家势必要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粮食收购又将面临很大压力。以宜春市为例,由于去年企业收购的粮食仍有近7亿斤的商品流转库存,加上各级储备粮没有能够及时轮出,占用了很大一部分仓容,使该市目前能够用于夏粮收购的仓容只有14亿斤左右,如果今年早稻启动托市收购,不仅农民今年生产的早稻要照单全收,还会因为早稻托市价格高于市场晚稻收购价格,农民去年余下的晚稻也必然会当早稻出售,即便早稻收购不出现仓容缺口,到秋粮收购时就再也没有了空仓。如果中晚稻收购再启动托市,“卖粮难”就将如期出现。 危害之三:民营粮食企业将受到严重冲击。宜春市共有各类粮油工业企业245家,其中大部分是从事稻谷加工转化的民营企业。2012年全市粮油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37.4亿元,利税总额3.1亿多元,并创建了如“圣牛”、“汇银”、“明月山”等知名粮油产品及品牌,有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为宜春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目前由于受到进口大米的影响,国内大米(尤其是籼米)市场低迷,销售渠道受阻,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企业亏损严重,大多数民营粮食加工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有的甚至已经宣告破产。长此下去,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粮油工业产业,特别是稻谷加工产业可能重蹈大豆的悲剧,将不复存在。 要解决目前粮食市场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国家宏观调控层面着手:一是要严格控制国外低端大米的进口,同时要采取提高大米进口的关税等办法,缩小进口大米与国产大米差价;二是要改革粮食直补方式,通过粮食收购环节进行补贴,让真正种粮的农民得利,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三是要赋予粮食加工转化企业必要的优惠政策,加大银行贷款力度,放宽贷款条件,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扶持粮油加工工业健康发展。 2013年5月28日 |
|
来自: 昵称17035287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