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保茴油”广西茴香油中的极品

 黄帝书苑 2014-04-28

                              “天保茴油”广西茴香油中的极品

                                                   

   镇安古镇德保,地处桂西山区,云贵高原的余脉,地势崎岖,沟壑纵横,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合八角林的生长环境,八角树为耐阴性树种,多生于温暖阴湿山地林中,以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和沙壤为宜。木种适宜栽培于北纬23°~24°N,常年平均气温21~23℃的亚热带地区,属亚热带经济作物。德保“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不大,年平均气温在19°C左右,“入伏不觉伏,盛暑不显暑”, 独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造就了八角林生长的气候条件。这种第一无二的气候,被人冠以“天然空调”之美誉,因而德保成为了世界闻名的“茴油之乡。”

   德保八角、茴油林种植有上千年历史,现有林地34万亩。八角亦称大料,为八角树之果实,因辐射状的果呈八角形,故称八角。干燥八角果呈棕红色,八角果所含的主要成分为茴香脑类挥发油。八角有强烈的山楂花香气,味甜,性辛温,香和味兼具,药食兼用,具有温阳、散寒、理气作用,是应用于饮食烹调或食品加工的重要辛香调味料,因其香味醇厚而去腥膻,促进食欲,是烹制厚味菜肴的常用调料。德保地理气候、土壤条件宜于八角树生长,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清光绪年间已有所重视。目前,全县拥有28万亩八角香料基地,最低年产八角700吨,年产茴油500吨,产量和出口量均为全国第一,因此有“八角茴油之乡”的美称。物以稀为贵。“天保”茴油身价几何,且听德保县腾隆香料有限公司经理班忠宝讲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德保县的茴油在国际市场上是炙手可热的抢手货,茴油的价格一度高达120元/公斤。当年,日本客商不但愿意出高价购买茴油,还“讨好”地给县里外贸部门送了好几辆丰田面包车。

   八角树, 拉丁文名:Illicium verum  Hook,科属:木兰科八角层。别名:大茴香;大料:五香八角,产地:原产于我国广西南部和西南部,德保县的种植面积为34万亩,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广西的90%以上。八角树为亚热带常绿乔木、叶厚、带有蜡质光泽、生于土质山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广西、云南、越南等地,中美洲地区有少量分布。宋代名人、周去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就有有关八角林的记载:“八角开红花、果实成八角形、味辛温、浓香”,产于左右江蹊峒州……。八角树最高可达20米;皮灰色至红褐色,单叶互生革质,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5~12厘米,宽1.5~5厘米,顶端短或短渐尖,基部狭楔形,上面有光泽透明 的油点,下面疏被柔 毛:叶柄粗壮,长约1厘米。花春季开放,单生叶腑,花被肉质;萼片了,黄绿色;花瓣6~9,排成2~3轮;心皮8~9枚,分离,花柱短,基部肥厚,柱头细小聚合排成星芒状,直径2.5~3.5厘米,成熟尽皮红棕色。种子扁球形,棕色有光泽 期每年两次,春果收期在1~2月,秋果期为8~9月,以秋果为主。八角的采摘时间为八至九月,一年可分为大季和小季,每年八至九月为大季,果实饱满,个子硕大均匀,是大红八角的原材料。八角的加工可有两个方法。一种是将生八角浸入热水烫熟,然后在阳光下暴晒,晒出的果实成色不太好,果实轻、缩水量较大,经济效益低,方法二、采用地膜闷晒的方法,水分蒸发量少,成色鲜艳,多数为一级大红八角,成品的重量明显重于前者能卖个好价钱。茴油是用八角树上较嫩的枝叶蒸馏得来,用八角树上较嫩的枝叶蒸馏得来,摘了嫩叶的八角树会造成八角减产;八角果实也可以制油,但与其用果实制油,不如直接摘叶。为此,村民们种适合蒸制茴油的八角林专门用于摘叶蒸油。

   “天保茴油”得名于清代乾隆年间,成为享誉中外的著名牌,早在清乾隆年间,当时的天保县就有茴油出口欧洲的记载。据清代《镇安府志》记载,“榨油出洋者获利甚厚”。1909年,天保县官员陆鸿一、唐孙善,大力发动并指导当地人民种植八角,成活株树达10万株以上。后来,陆、唐两人分别得到了朝廷赏赐的四品和五品顶戴。德保茴油具有凝固点高、折光性好、香味浓郁黄净纯正等特点,德保茴油为何如此受宠?据了解,八角在越南凉山、以色列和叙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也有种植,但数量稀少,相对中国广西的茴油,品质略逊一筹——尽管如此,在古时的欧洲,茴香是珍贵的天然香料,只有王公贵族才可以享用。民国时期,凡广西出销到香港各埠的茴油,都标注“天保牌”商标——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品质更胜一筹的天保茴油,在那时就已经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新中国成立后,有关技术人员经过检测,发现德保县所产的八角瓣角均匀,干果透红、香浓,所熬的茴油质地优良。具有杀菌、驱风、祛痰、止咳,以及治疗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疥癣、恶疾之功效。在中成药中,有40多种药品都含有茴油的成分,茴油又是香料食品,牙膏、化妆品等加工工业的原料,德保茴油出口量占广西的90%,占全国的50%,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被誉为天然香料大王,有“法国香水,没有天保茴油不香”之说。本县自1964年被广西区定为茴油基地后,生产规模逐年扩大,1997年自兼并了那坡县香料厂之后,上马了茴香醛和21℃冻点的茴香脑生产线,年产值5000万元,在法国茴香脑最高市场价可卖到8.5美元/公斤,成为商家抢购的珍贵产品。

   目前国际市场对21℃高纯度茴香脑的需求欲望十分迫切。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现在世界每年茴香脑的消费量高达2000吨,面世界茴香脑的主要产区中国广西的产量却不足800吨,而作为广西最大的茴香脑产地,德保,自1997年兼并了那坡县香料厂后,年产还远远不能满足世界市场的需求,存在巨大的贸易余地有待开放,如何发展好广西商品牌的茴香脑工业,形势迫人,前景辉煌。大有作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