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树桩盆景(三)

 mxjxm 2014-04-28

7. 桩景的制作

树桩盆景必须经过人工整形后才能显示出它的奇特、古朴、庄重、俏丽、潇洒及优美的姿态。经过整形后的树桩盆景观赏价值倍增。

(1) 树木主干的整形:

①弯曲: 根据选型要求有些主干需要弯曲, 如曲干式、悬崖式等。较粗的树干不易弯曲, 在弯曲前先用麻皮包扎, 并衬一条麻筋或铅线以增加树干的韧度防止断裂, 直径大的粗干则需在树干的弯曲部分用小凿子沿树干平行开一条深达木质部 2 / 3 的小槽。然后用麻皮包扎, 树干弯曲后再用铅丝吊扎牢固, 几个月后即能愈合。弯曲时根据茎干的粗细相应地采用粗细不同的铅丝, 先对枝干基部固定, 再慢慢向枝干上部缠绕, 按树势做成各种姿态。一般直径 2厘米以内的茎干均能弯曲自如, 茎干细的 1 年即可拆除铅丝, 粗的要 2~3 年才能拆除, 有的要第二次加工弯曲才能成形。

②雕琢: 若要使树干苍老古朴, 可用人工雕琢的方法, 用凿子、刻刀、烙铁等在树干表面仿自然形态进行雕刻造型, 尽量使其与自然腐朽的情况相似。另外在整形修剪时留下较大的伤口, 也可用刻刀雕刻成自然疤痕状; 在雕刻过的木质上可用烙铁烙烧, 但要力求自然合理, 并注意勿烫伤树皮。烙伤的焦痕再用砂纸摩擦, 并贴盖青苔, 以消除刀凿、烙伤痕迹。

③贴木: 有些树干平滑且干细, 但花果繁茂具观赏价值, 要使其干具老态才可制成桩景。这时可利用枯死或半枯死的树桩, 寄贴活棵, 再造桩景。可在老态的枯死或半枯死的树桩或树根的一面适当部位, 竖刻一道深沟, 沟的深度与宽度, 与将要嵌进去的细树干相吻合; 然后将预备造型的细树干嵌进沟中, 用绳或塑料带绑扎固定, 外层再包以苔藓等湿草。养护 2~3 年后, 细干因生长而挤紧在植桩的257 深沟内, 两者密切结合, 仿佛天生一体, 可使观者难辨真假。也可以用树脂胶把两者黏合起来, 但切不可全面抹胶而用点粘法使两者靠贴在一起, 如做得巧妙, 靠贴后的树桩好像是朽木上真的长出了青枝绿叶, 而得到一盆观赏价值极高的桩景。

(2) 枝条的整形:

①蟠扎及修剪: 通过桩景枝条整形使其按照人们需要的造型生长,可用各种粗细不同的铅丝, 如 12~24 # 的各种铅丝, 对枝条进行蟠扎。

在枝条上缠绕铅丝必须紧贴树皮, 用螺旋状盘曲在枝条上, 疏密要适度, 缠绕时铅丝与树干横断面成 45° 。如果要将枝条向右下方扭曲, 应顺时针方向绕, 反之如向左扭曲下弯, 铅丝要逆时针方向绕。边扭旋边弯枝, 才不易断裂。

一些树皮薄、嫩的枝条, 如石榴, 可在枝条外包上麻皮, 以免擦伤树皮。弯曲前一天应停止浇水, 使树枝柔软。粗枝蟠扎后至少要 2 年以上才能定型, 细枝上的铅丝 1年以后就可拆除, 有时拆除过早枝条又逐渐弹回, 说明尚未定型, 需要重新蟠扎。但铅丝也不能在枝条上保持太久, 否则随着枝条的加粗生长, 铅丝会陷入皮层, 影响枝条的生长和造型的美观。对一些松柏科植物来说皮层受伤后会流出松脂而影响生长。枝条整形除蟠扎外, 还要修剪去掉一些不符合盆景造型的枝条, 如平行枝、辐射枝、横闩枝、对生枝、交叉枝、反向枝、叠生枝、直立枝 (徒长枝) 和丫杈枝等。对这些枝进行疏剪和短截, 使树冠上的枝叶分布合理, 疏密得当, 错落有序, 造型美观。

②折枝法: 当新生嫩枝呈半木质化时, 将其折断 (但仍须保持韧皮部大部分相连)。因为皮层幼嫩, 所以能及早愈合。

折曲处伤痕结节后, 显得错节纵横, 曲折多姿, 呈现出虬枝横空的气势。

折枝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 见效快, 一般适用于萌枝力强、耐修剪的落叶树种, 尤其对迎春、石榴、小叶女真、榆树、金雀等树种更为适宜。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要在生长旺季进行, 一般在 5~6 月旺季, 伤口才能很快愈合。折枝造型前一定要根据植株现有的姿态进行构思, 选好枝条的位置与方向, 将其折断形成“拐角” 。

折枝时要保留枝条的 1 / 3~2 / 3 不被折断, 以保证其正常的输送养分。此法要注意在控水条件下进行, 使枝条含水量较少, 枝条较软, 这样不易把枝条全部折断, 韧皮部仍大部相连。因新生嫩枝皮层的形成层生命力强,能很快愈合, 经多次折枝, 就会显出古朴、苍劲的姿态。一般一个枝条至多折断两处, 否则伤处过多, 会影响其生长, 甚至死亡。最好等一处伤口愈合后, 再折另一处。在枝条伤口愈合之前, 要注意防止雨淋和保湿。

③嫩枝攀扎法: 新枝萌发抽长时, 枝条柔软, 可塑性强, 易于攀扎成形。可用预制成型的铅丝模式的一端缚在老枝上加以固定, 然后把幼嫩枝条沿着铅丝架模缠绕, 或将逐步延伸的枝条缚在老枝上固定。这种牵引法, 枝条生长后, 造型更具自然美。

④倒悬法: 利用枝条生长的负向地习性, 可在植株萌芽前, 用绳、带缚牢花盆, 先横放再倒悬挂起。嫩枝都向上生长, 及至新梢将近长足之时, 将盆正放, 枝条由于渐趋木质化, 已固定成垂枝纷披形式。此法也可于悬崖式的树桩造型时应用。也可利用枝条向光生长的习性使盆放置于适当的位置, 令枝条向光的一边生长, 而逐渐长成理想的造型。

(3) 根的整形: 自然界深山老林

溪边路畔的一些老树, 由于泥土被水1面, 盘曲如龙爪, 非常奇特。树桩盆景可模仿这种景观, 以提高观赏的艺术效果, 可用提根和盘根的方法来达到此目的。

①提根法: 常用发根力强、生长快的落叶树种作桩材, 如六月雪、迎春、紫薇、三角枫等。

深盆高栽壅土提根法: 先将树桩栽于深盆中, 使其主根和侧根高出盆面, 然后在根部周围壅土成馒头形高出盆面, 壅蓄桩根不使外露。1 年后, 用小耙自上而下一层层掏去表土, 每掏一层后间隔半年至 1 年再掏下一层, 使树根逐渐露出土面, 不致因突然露出土壤而损伤根的柔嫩组织。经2~3 年后, 结合翻盆, 逐年将根向上提使粗根裸露。

圆筒沙培提根法: 选深40~50厘米的圆筒, 在筒的下部填上培养土10~20 厘米, 然后把易发侧根和不定根的树种桩胚栽入圆筒, 再用河沙填满圆筒, 并加强肥水管理,待桩根在筒中生长伸入培养土层后,260 从上面分 3~5 次逐渐掏出河沙。每次掏沙间隔半年至 1 年。待根长得满意后, 即可从圆筒中脱出, 栽于浅盆, 栽时给以适当整修造型,使根露出盆面。

深盆平栽冲水提根法: 树桩栽植深度以根不露出盆面为好。栽后植株根系不断向深处伸长。养护一段时间后, 在每次浇水时, 提高水壶, 使水冲于根部, 逐渐将根部表层泥土冲刷掉而露出根部。再结合翻盆提高根部的栽培位置, 使根部裸露部分逐渐增多, 使其造型逐步优美, 以供观赏。

②盘根法: 从植株生长初期就有意培养根部快速生长并使其弯曲, 使根系上部形成盘绕的曲根, 观之如盘根错节, 苍劲强健。一般用下列 3种方法。

人工蟠扎: 将小苗的几条长根挽缠在根兜处, 栽于盆中, 数年后逐渐用水把土冲掉或用小耙扒掉, 或结合翻盆, 使根露于土表。注意在将根蟠扎弯曲时, 力求自然, 切忌规则呆板, 并可有意刻伤部分根皮, 使之结疤更增加苍老之态。

石砾盘根: 把一些耐瘠薄的树种栽于混有半数以上石砾的壤土中,经 3~4年培养后, 其根部会长成弯曲之状, 显现自然奇趣, 再结合翻盆, 将部分根经整形修理或适当人工盘曲后再露土栽培。

螺壳盘根: 将小树桩栽了混有田螺壳的盆土中培养, 因螺壳内残存有机物, 吸引根系钻入壳内生长, 经2~3年后, 长成螺旋状弯曲的奇特状根, 翻盆时敲碎螺壳, 露出曲根, 经加工整形后使其露根栽于盆中, 非常别致, 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③石附法: 使根包附山石而生,或者根穿入山石缝隙间而生。制作261 时先要使树桩长出长根, 再把粗根包于石上, 细根种入土中, 石外包以苔藓, 并用铅丝固定, 经 2~3 年, 待根与石面黏合后, 再去除苔藓露出粗根, 呈抱石状。

也可选疏松、多孔、吸水性强的软石料, 先在石料上凿一些孔洞, 或穴眼, 填些肥土, 把树桩的短根栽入较浅的孔洞中, 长粗的根则可栽入深的穴眼, 甚至穿过洞眼, 形成穿岩走隙之状。石的外面涂以草泥或青苔并用铅丝固定, 待根与石长得密切结合后, 再逐渐使其露出部分根系。

8. 桩景的配石和摆件

在树桩盆景下配置合适的山石、人物、鸟兽及亭台等模型, 可使盆内景观丰富多彩, 更具田园风光和诗情画意。

(1) 配石: 树桩配石要仿照图画意境, 巧妙安排, 一般多置于根旁。山石的大小和数量应根据树桩的高矮、形状及盆的大小灵活掌握, 数量以奇数为佳, 但不宜太多, 不能超过5 块。石质一般可用松化石、斧劈石、沙积石、英石、海母石等。但一盆内配石多时, 石种要一致, 纹理走向要既有变化又要统一协调。石的一部分埋于土中,一部分露于土面。似园林假山石中的“散点” , 或自然界山坡上的裸岩, 但可数块一丛, 大小相间, 面宜一向, 相互顾盼。不过一般桩景摆石不宜太多。如摆设不当, 反如画蛇添足或如山上羊群乱成一片。

摆石可起到衬托桩景的作用。由于山石的陪衬, 梅更显高洁, 竹更显潇洒, 松更显苍劲。此外, 山石还可遮盖、弥补桩景的一些缺陷。如当桩景画面不够均衡时, 可配置几块山石以取得画面的平衡。

悬崖式盆景, 在盆中放几块直立的斧劈石或石笋石, 既使画面均衡,又能给人以树木从悬崖峭壁间长出之感。当树干过直或过弯时, 也可用石来遮盖弥补。

(2) 摆件: 摆件, 如人物、亭台、鸟兽等模型。可根据桩景的画意, 用摆件来点出主题, 如在古松桩景下放一对仙鹤摆件, 一雌一雄, 一俯一仰, 可给人以松鹤长寿图的意境。又如在桩景下摆一人物如纳凉状, 取名忘暑, 则给人以浓荫笼罩凉风习习之感。摆件与树桩262 的比例要恰当, 使小树有巨木参天之感, 摆件也不能太多而喧宾夺主, 只能使其起到点缀和陪衬之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