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仲舒与儒家的崛起

 王道馆 2014-04-28

董仲舒与儒家的崛起

 

梅振如

 

儒家,孔子作为先师,当仁不让;儒家虽然经历了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的发展,但儒家的地位在汉武帝以前跟孔子的地位差不多,大多是“郁郁不得志”, 没少受其它学派的批评。

道家老子认为儒家的“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墨家批评其“滥施敌人以仁义”,法家认为其“不合时宜”,释家评其“幼”;在秦代和汉初,不断遭统治者排斥

秦,在法家商鞅得到治理下,逐渐走向强盛,但也很快强及而亡;经过楚汉纷争,汉终得天下,高祖之后,又经历历史上有名得到“文景之治”,“文景”之时,儒家稍微有点抬头,但很快被拥附“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的窦太后给扼杀在襁褓中,伴随的是当时贤儒赵绾王臧的命丧黄泉。

但随后,窦太后“驾鹤西去”,儒家终于迎来的春天。

西汉经历了数年的休养生息,不断强盛,终于不堪忍受边境的骚扰,终不能忍辱“嫁女以求和”,汉武帝要有所作为,儒家终于迎来了发展的土壤。

汉武帝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汉武帝不会因言废人:只要有才华,主父偃持不同政见,汉武帝照样求贤若渴;二是敢于破格提拔:因为有能力,卫青家奴出身,汉武帝竟然破格提拔。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被推举参加策问。汉武帝连续对董仲舒进行了三次策问;第一次策问,汉武帝问的主要是巩固统治的根本道理,第二次策问,武帝主要是问治理国家的政术,第三次策问主要是天人感应的问题。董仲舒在对策中,详细阐述了天人感应,论述了神权与君权的关系,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这便是有名的“天人三策”。

汉武帝听从了“天人三策”的建议,独尊儒术,并创立了太学,教授儒学,自此,儒家真正开始走向了历史舞台,并从此开始影响了中国2000余年的历史。

如果说汉武帝给了儒家的春天,那董仲舒就是打开通往春天之门的人,故做董仲舒赞诗一首以纪之。

董仲舒赞

        春秋觅得三妙策

        汉武得施韬略志

        太学助成王道事

        儒学一举两千年

 

(注:1、董仲舒致力公羊春秋,查故知今,成“天人三策”

      2、董生学说被汉武帝采纳,设五经博士,行太学,育栋梁,化万民,助力汉朝走向鼎盛

      3、自董生起,中华民族彻底结束了以黄老思想为主导的治国方略,儒学开始一枝独秀,直至今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导思想)

       本文是原创,欢迎交流QQ 10126608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