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和李斯都是法家荀况的学生。李斯作了秦始皇的宰相后,在公元前213年把韩非杀了。死前韩非曾感叹说:“上古竟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的感慨,虽是讲的是大的历史时代,却是折射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比他要早的儒家孔子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叹)。对于个人来说好似也是这样,君不见小学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中学宣讲社会主义理想奉献、大学讲究民族大义和个性解放,随着知识层面的提高,对个人道德的规范与约束却反而相应地在降低,走上社会也就剩下存在主义、实用主义的哲学和功利主义的观念(鲁迅嘲讽的九斤老太则其言类似而其意异之)。孔子和韩非子距今已有2000多年,有好事者痛心疾首,提出恢复和提倡国学的口号,国学研究机构和团体纷纷出现,甚至有人身体力行“穿汉服、行汉礼”,读四书五经的活动。 何谓国学?如果到百度去搜索,可以找出洒洒一大片说词。按照百度的说法,国学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传统历史文化与学术,因此也可以称为是国家的文学或学术。国学之名,始之清末。为对应欧美的新学、西学,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科学、技术、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旁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 笔者以为,如此确定国学的内涵和定义,虽貌似完全,但却经不起仔细推敲。 首先,所谓西学与国学之分,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中、西方的文明与文化碰撞所引起的一种社会思潮的分类与现象,没有明确的和科学的定义,“国学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传统历史文化与学术”,貌似客观却不具普遍意义,即使在世界文明史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几个主要文明古国中,除中国外很难说这种文明与文化的分野有何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其次,如果说国学是特指由华夏文明传统而延续的中华文化,那么国学内涵的界定方面的工作,将是件大的“工程”。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比,固然是相对独立的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大量吸纳了外族、外文明的优秀文化。至今难以说清文化源头的三星堆文化,游离于商周文明之外;青铜器与车轮的使用,不能确定是华夏文明的固有发明;唐朝得以在哲学上处于世界高峰,渊于道家与佛学在思想领域的直接碰撞与融合,而其主要哲学思想来于自印度;不去说音乐受西域影响极大,即被引为自豪的莫高窟和云冈石窟艺术均是北方民族和西域文化的显现(龙门石窟首次揉进了中原文化,而真正是“国学”的泥塑艺术,却被国学家们遗忘的干干净净);中华文明为之自豪的四大发明,全部被西方文明所吸收、所深度改进和创新,反过来又全部替代了中国的原有发明(占使用比例极小的宣纸类,不再此列);一句“华夏文明是在现有中国领土内生活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不能准确和客观地反映历史的真实。在古代中国,“国”本身就是一个极为模糊的概念,皮之不存、“学”又何在! 第三,一般人的印象,现时宣传的国学,是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那是因为现时宣传国学的人,其理论素养只能勉强宣传儒学的部分内容,令人产生将所谓的国学与儒学等同的想当然。实际上,那些主张复兴国学的,包括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机构的大师,似乎尚未意识到恢复国学意义究竟何在。是恢复其国家意识形态呢,还是恢复其固有的伦理道德观?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不能站在全球文明融合的高度、历史的汲取华夏文明和文化的精华,势必只能匍匐在古人脚下去拾古人牙慧,这是历史的进步?或是倒退? 第四,国学是个“筐”,将各学科以及不是学科的内容都装进去,不是科学的分类方法,让人感到不伦不类。华夏文明的复兴和再次繁荣,极需国人的共同努力,但不能不加区别、不加甄选,不能让人逻辑推理出凡是老祖宗的都是国学的荒谬结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哲学思想的武装,其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就不足、方向易于摇摆和反复。倡导“国学”,如果没有哲学批判的方法论来支撑,笔者妄言,今人无论再如何努力,必将超不过也达不到宋代程朱理学的水平和高度。今人论儒学,有人认为其核心思想是“仁”、有人认为是“礼”、有人认为是“中庸”、还有人认为是……,认识的不同皆因其站的角度或是视角不同罢了。但无论怎样认识,儒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支撑了2000年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管理体制,保障了华夏文明的持续绵延不断,构建了完整的民族伦理道德体系,形成了中国人的人格特点和性格特色。但儒学也严重束缚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藐视个体以及个体间的尊严、平等和自由(国学大师们早已忘记了作为封建礼教基石的儒学残酷性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桎梏。 笔者妄测,季羡林生前竭力推却“国学大师”的封号,决不是出于“伟大的谦虚”,而是羞与为伍。现今振兴国学的种种努力,与重建佛寺、重塑佛像有类同的地方,都是在做宋代朱熹曾作过的事情,将自己研究、探索的对象偶像化,通俗地说就是神化。笔者的本意,并不是要反对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提倡仁、义、礼、智、信的儒学伦常,而是希望那些大师,多费点功夫和精力,研究汉唐时期(约有千年)的佛学思想和道家典籍,那里蕴藏的华夏文明的精髓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挖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