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到医院找我治疗的人几乎都是“五十肩”(中年人易患的肩周酸痛病患)。起初有位理发店的女同志,因为肩骨酸痛,连手都无法抬起,有时甚至痛得无法入睡,因此无法继续工作,只好跑来找我。刚开始她对穴道治疗也是将信将疑,大约半年后才对这种治疗有信心。
事实上,治疗的次数也只有三次而已。第一次治疗后,就消除了无法成眠的酸痛,手臂也稍可转动。第二次治疗后,手臂已可随意地举动。第三次治疗后,已痊愈如初。许多人知道这件事后,纷纷登门求医。结果,每个人都只治疗两三次就痊愈了。
“五十肩”是炎症引起的关节酸痛及无力,常有不经治疗就自行痊愈的情形,也有人误认为无法医治,所以就任其自然,不过那都是不了解穴道治疗的缘故。
只要了解穴道的奥秘,像“五十肩”这样的病例,就能轻而易举地避免更严重的病情。
治疗“五十肩”的位置在无名指基指节的根部穴道。高丽手指针疗法发现,手部有联系全身脉络的穴道,因此只要刺激手部穴道就能治愈身体的不适。比如“五十肩”,利用高丽手指针治疗法,不必接触肩膀就可解除酸痛。
跟手胃相通的穴道在无名指上,而肩关节的位置正好在手臂的根部,以手指穴道来说也就是在无名指的根部。如图89所示,以“肩中穴”为中心,直接和“肩阳穴”、“气合穴”、“肩腋穴”、“肩臂穴’等联系在一起。请参照图88中所示,用食指指尖在无名指关节附近一点一点地扎扎看,如果有抽痛感,就是穴道所在了。

图89五十肩穴位的位置
注:做握拳状,用右手的食指指尖试压左手无名指基关节可找出一压痛点,即“五十肩”穴位。
找到位置后,最后用笔做个记号。刺激的方法还是用灸治比较适宜。一个位置大约灸治十次,每天大约2~3回,最好在睡前、起床及中午时间施行。刚开始灸治的头两天最好不要入浴。原因虽不明,但根据多年的治疗经验来看,当天治疗后入浴的人,在夜间复发的情形很多,但只要过两三天就没关系了。
每次灸治完后,最好举起手臂,活动一下肩关节,然后依次地增加活动次数。治疗“五十肩”的秘诀,是不断地努力活动,当然也不能太过量。肩关节的活动可以提高穴道的治疗效果。
治疗“五十肩”可以用灸治,大约一周左右便可痊愈。“五十肩”在病发前,肩膀会有沉重的感觉,偶尔也有怕冷的情形。到这时就要多运动,以消除积存在肩关节中的废气,有时利用哑铃来活动肩膀也是很好的办法。
总之,当你感到肩关节不对劲时,应活动一下关节以防肩膀老化。
六、血压稳定按摩术
(1)刺激穴道调整自律神经
全身血液循环良好时,心脏像一座强而有力的泵站将血液压出,血液受到这个力量冲击,便适当地循环到全身各角落。血管的伸缩作用也能帮助血液有效地运行。血管收缩作用良好,血液规律运行,即被称作血管运动神经的自律神经组织,同时还兼具弹力。
从前的人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根本不需服用降血压的药物,只是偶尔靠一些食物养生及针灸等简单的医疗法,就能保持正常的血压值。现在的社会结构变了,生活的压力迫使人们必须熬夜、奔波,甚至连吃饭的时间也不定,想恢复从前那种规律的生活并不容易。
所以现在的人们就难免受“文明病”的困扰。人也是动物,必须遵循地球自转、公转的规律。人体的规律是当天亮时,体内自律神经的交感神经便开始活动,促使身体活动,心脏等内脏作用也开始活跃起来。到了夜晚,副交感神经才开始运动,为消除一天的疲劳,体内的一切器官开始处于休息状态。古时候的人的体内规律和生活规律是相配合的,但现在的人却无法过这种生活,必须勉强身体无视规律。心肝病、胃肠病的起因就在此,因此也被称为“夜勤疲劳症’。当身体应该休息而不休息时,自律神经系统会恶化,所以就产生了以上的病症。
(2)刺激穴道以促进血液循环
古代人的身体状况单纯,现在的人则不然;古代人仅靠针灸即可痊愈,对现在的人却不见得就有效。因此西医、针灸互相配合运用,是最理想的办法。
现代被广泛运用的降压药,并不是抑止血液的流动力,而是扩张全身血管以减轻心脏的负担,降低血管的压力。而针灸疗法是直接刺激和血管运动有关的交感神经,以收到平衡血压的功效。
合并使用这两种方法可得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不论是高血压还是低血压,特别要注意的是末梢血管的血液循环问题。
头晕目眩、头痛、头重、肩膀酸痛、心悸、手脚冰冷、失眠、便秘等,都是血管末梢循环不良引起的症状。高血压是因为血管收缩,使血液循环压力过大,使得末梢血管循环不顺畅,而低血压则是因为血液循环压力微弱,使得末梢血液无力继续循环(参见图90)。

手,不但是末梢血管散布之处,也布满很多安定血压的重要穴道。例如五只手指尖上的“少商”、“商阳”、“中冲”、“少泽”等穴道,只要刺激这些地方,即可扩张血管,收到血液循环顺畅之效。
指尖穴道的正确位置不易察觉,不过只要充分地搓揉按压指尖各处,也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经常扭转手腕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另外,闲暇之余不妨双手互相搓揉摩擦,绝对有百利而无一害。
可能的话,在沐浴前,先充分按压揉搓足尖至足踝的部位,并进行适当的刺激,那就是照顾几个离心脏最远的末梢血管,而改善全身的健康状况。此外,胸口的“膻中穴”也是稳定血压的重要穴道,在等汽车或空闲时,不妨以指尖用力地按压该处。
七、胃肠病按摩疗法
(1)手掌上的信号
当手掌被搓揉后会有舒服感时,就要注意胃肠是否健康了。
拇指下方鼓起部分,在针灸学上叫“拇指丘”,外半侧是反应“呼吸器官区”,内半侧是反应“胃、脾、大肠区”。
虽然没有任何胃肠不适的症状,但拇指丘部分却呈现紫色,或感冒初期,膨胀的肌肉突然陷落,并有痛感时,必须注意是否患了胃肠疾病。搓揉后如感舒适,那就表示此处是反应胃肠状况的“健理三针区”,它又叫“反映内脏健康程度的镜子”,几乎和每一个内脏都关系密切。它的位置在手掌中央稍靠下方的地方(参见图91)。
现在,请张开手掌,用指尖按压拇指丘和健理三针区,若有舒适感,请马上做胃肠特效的穴道治疗!

(2)不同病情,不同刺激
虽然通称胃肠病,事实全包括了胃弱、胃炎、胃溃疡、便秘、下痢等疾病。
对这些病都有效的就是“胃肠点”(参见图91),它是健理三针区的代表点。其位置在中指中央线延长和俗称生命线交叉的附近。胃肠不适时,用指尖按压此区即可消除疼痛。
胃肠衰弱的人只要时常以胃肠点为中心,用指尖按压健理三针区,就能改善情况。因为胃肠功能良好,能连带恢复内脏的功能,食欲即可大振。
暴饮暴食或冷食而引起胃痛时,必须适度地刺激胃肠点。如图92所示,用大姆指连续而有节奏地按压胃肠点,直到胃痛缓和下来。
我发现学校中总有人闹胃病。便采用穴道治疗法,常用的方法就是刺激胃肠点,结果证明,这个方法不仅可治胃病,对便秘、下痢也有效。
但如果是胃痉挛那么严重的疼痛,单靠指压是无法缓解胃痛的,此时必须用一束牙签充分扎刺胃肠点。因为手掌对刺激源是很迟钝的,因此很容易受历。一旦手掌受伤,因为部位的关系,疾病就很难痊愈,所以一般不可用牙签刺激,除非情况太紧急。

加强胃肠点的刺激后,即使是剧痛也能缓和下来。
按压穴道对初期的胃溃疡也同样有效,但若是严重一点的胃溃疡就比较难治。
胃溃疡的原因是胃酸分泌过多,不但消化了该消化的食物,甚至连胃壁也加以侵蚀,以致胃壁溃烂。
若用香烟或牙签刺激胃肠点,可抑制胃酸讨度分泌,以防胃溃疡恶化。
如上所述,胃肠点是治胃痛、溃疡诸病的特效穴道,因此,已感到胃肠不话的话,还应及早治疗。另外,干万不可忽略一日三费的传统习惯。
八、呼吸器官的治疗术
(1)神秘的经络
穴道是既神秘而又有趣的东西,从现代医学来讲,它是容易通电的部分,比起其他部位,它的表面温度稍高。为什么穴道对治疗疾病具有神效呢?为什么它比别的部位敏感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解开这个谜。人在死亡的一瞬间,穴道特有的自然现象也完全消失,因此即使解剖尸体也无法了解穴道的真相。
联系全身穴道的“经络”,能供给人体生命的“能”(中医称为“气”),这种非物质的东西,人在活着时,就已无法捉摸,人死亡后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现代的人也只能凭借古人的智慧和经验,以穴道的针治、灸治、指压等方法治病、养生。
(2)指压穴道治疗法
和喉陇、呼吸器官关系密切的手部穴道,是从拇指的少商穴经手掌的鱼际穴,再到手腕上方的孔最穴。这条经络在体内通过喉咙、肺.然后抵达胃肠。
比如,感冒是属于呼吸器官的疾病,患感冒时,常见喉咙痛、鼻塞、流鼻水等症状,另外也常有下痢的并发症。也许有人会对感冒或下痢同时并发感到不可思议,以中医学理论来解释,这是某种神秘经络连带刺激并发而产生的症状。
呼吸器官不正常连带也会影响大肠的正常功能,所以会出现下痢的症状是很合乎中医理论的。
根据中医理论,感冒的病毒是由背上的“风门穴”进入体内然后集中于头后的“风池穴”,再通过“风府穴”、“脑空穴”,因而引起头痛、手脚关节酸痛等症状。这一类型的感宫,病毒集中的部位是“孔最穴”。因此刺激该穴可减轻喉咙痛、咳嗽等症状。
寻找“孔最穴”的方法,是弯曲手腕与手肘,以手腕和手时的皱褶为准,将此段手臂平分三等份,“孔最穴”就在靠近手肘的1/3点上。
用力弯曲手腕时,会出现三条凸筋,其间有凹陷处。用手指压着靠大拇指侧的凸筋处,顺手臂按压,即可在上述1/3的地方找到一个压痛点“孔最穴”。
手指用力按压此穴,然后以原姿势旋转,即可达到刺激效果。大约过3~5秒,停1~2秒,然后再继续。如此在左右臂反复施行5次左右。
除孔最穴外,合谷穴对治喉咙痛也有效。
感冒时如有发烧现象,用指甲按压指尖也有解热效果。方法如下:用两只手指用力按压中指和食指的指甲两侧,此时会有剧痛。借此可使交感神经紧张,进而收缩血管,这时血液循环的流里,自然跟着减少,体湿也会随之降低。这个方法对轻微的感冒发烧很有效,但如果是持续高烧达39度以上时,千万要找医生治疗。
一般治疗感冒以三日为限,人体有时可凭目然的痊愈力使身体复原。事实上,穴道、药物等疗法只是帮助自然痊愈力运动而已,效果仍然有限。俗话说:“感冒为万病之源”,为预防其他并发症,下万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