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导致失眠的秘密解析和调理+失眠症的中医中药治疗+治疗失眠的食疗方法+中医调节失眠四药膳+中医古人治疗失眠医案

 johnney908 2014-04-28
如何导致失眠的秘密解析和调理
如何导致失眠的秘密解析和调理+失眠症的中医中药治疗+治疗失眠的食疗方法+中医调节失眠四药膳 - 舍得 - 舍得
如何导致失眠的秘密解析和调理+失眠症的中医中药治疗+治疗失眠的食疗方法+中医调节失眠四药膳 - 舍得 - 舍得

古代医学经典《难经》中说:“人之安睡,神归心,魂归肝,魄归肺,意归脾,志藏肾,五脏各安其位而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您老爱失眠,一定是您体内的神、魂、魄、意、志没有好好待在相应的五脏里所导致的。

  为什么神、魂、魄、意、志不愿意各守其位呢?

  原来,是您过度的各种情绪伤害了它们。这就是《黄帝内经》里说的“喜伤神”“怒伤魂”“悲伤魄”“思伤意”“恐伤志”。

  治疗情绪失常引发的失眠,我都用下面的方法来处理,经我治疗的患者朋友,差不多10天后就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了。

一、治思虑过度伤脾后导致的失眠

  药物:归脾丸

  穴位:神阙(肚脐)

  方法:取一粒归脾丸捣碎,填入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早晨取下。

  思虑过度会伤脾,所以治疗这种类型的失眠,我首先是补脾。

  归脾丸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中医名药,最能治疗思虑过度导致的种种脾伤症状。脾好了,当然就不失眠了。

  肚脐位于任脉之上,中医称为“神阙”,它是一个很特殊的穴位。大家都知道,出生之前,我们是通过脐带从母亲的身体那里接收营养的,因此神阙穴是我们出生前的命脉。人出生后,任脉总领一身的阴经,它循行于胸腹正中,上联心肺,中经脾胃,下通肝肾。而神阙穴是任脉的经气之海,也是五脏六腑的根本,可以调节全身气血。这就意味着,在神阙一穴外贴药物就可作用于全身。同时神阙临近脾胃,我把中医补脾的名药归脾丸填在肚脐里,就能迅速调节脾胃之气,让人可以睡得香香甜甜。

  不习惯在肚脐里面填药的朋友,也可以口服归脾丸。

  除了外敷或口服归脾丸,您还可以经常到公园里散散步,充分吸收一下树木青草的清新气息,也有助于安眠。因为大自然中草木的气息都含有巽木的属性,能制约属于坤土的思虑,帮助您的脾胃疗伤。

图片

二、治悲伤过度伤肺导致的失眠

  药物:枸杞子

  穴位:左侧太渊穴

  方法:买些枸杞,取其中一粒捣烂,贴在左侧太渊穴上,外面用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早晨取下。

  过度的悲伤首先会伤害到我们的肺,对于这种情况导致的失眠,我都用上面的方法来治疗。

  太渊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即肺中元气聚集最多的地方,也就是说,肺气都是从此穴源源不断地流出抵达全身各处的。所以,在这个穴位上外贴药物,就能够最有效地促使经络中的肺气回归肺脏中潜藏,以补肺气之虚。

  而枸杞子味甘性平,颜色鲜红,在《易经》中,它对应兑泽,是补肺润肺的最佳选择。我把它贴在太渊穴上,其药性便能通过肺经的传导,进入受伤的肺脏。当肺能藏魄时,我们的睡眠自然就恢复正常了。

图片

三、治过于生气伤肝后导致的失眠

  药物:桑葚子

  穴位:左侧太冲穴

  方法:买些桑葚子,取一粒黑色的、成熟的捣烂,贴在左侧太冲穴上,外面用医用纱布和胶布固定。

  不少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心里有火发不出来,老是憋着,于是,晚上就失眠了。

  这种失眠是怒气伤肝导致的,治疗时,要先补肝。我通常都采用上面的方法。

  中医认为桑葚味甘性寒,有补血滋阴、补肝益肾等功效,自古以来就作为敛肝气的良药被广泛应用。而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即肝经元气汇集、留驻的地方。因此,我在太冲穴外贴桑葚子就能补益肝气,修复肝脏,让“魂”回到肝中。

图片

四、治惊恐过度伤肾后导致的失眠

  药物:白参片

  穴位:左侧太溪穴

  方法:取一小片白参,贴在左侧太溪穴处,外面用医用胶布固定,晚上睡觉时贴,早上取下。

  人受到惊吓后,不仅会做噩梦,严重时甚至无法入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过度的恐惧使肾脏受到了伤害,以致“志”不能归于肾。我治疗过很多例类似的病人,都使用上面的方法。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也就是肾脏元气居住的地方,它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的功能。而人参最能补人的元气,对五脏六腑都有益处,所以我一般选用白参搭配太溪穴的方法来治疗“恐伤肾”后的失眠。

  其实,不仅情绪过度会使神、魂、魄、意、志不能分别安于五脏,引发失眠,其他像外感邪气、饮食不调、环境变化等因素都有可能让您睡不好觉。

图片

五、治忧虑过度伤胃后导致的失眠

  药物:麦芽,麦冬

  穴位:神门穴

  方法:在药店买些麦芽和麦冬,取几粒麦芽(生熟均可),除去麦壳,只取里面的芽,弄碎,贴在神门穴处。都是睡前贴,早晨取下。

  《黄帝内经》里面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如果您由于暴饮暴食、饮食没有规律或者吃了生冷的食物导致胃气受损,也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时,我建议您采取以上对策:

  麦冬滋心阴,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将麦冬贴在神门穴上就相当于吃了一味天王补心丹,能很快为心脏补充正气。而心属火,胃属土,火能生土,补心之火气,就是间接补胃。把侵袭胃的风气驱赶走之后,赶紧补充胃气,让胃恢复正常,胃一和,卧自然就安了。

如何导致失眠的秘密解析和调理+失眠症的中医中药治疗+治疗失眠的食疗方法+中医调节失眠四药膳 - 舍得 - 舍得
如何导致失眠的秘密解析和调理+失眠症的中医中药治疗+治疗失眠的食疗方法+中医调节失眠四药膳 - 舍得 - 舍得

失眠症的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始于《难经》;《内经》称失眠为"目不暝"、"不得眠"或"不得卧"睡眠和觉醒是阴阳转化的结果,即"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机体只要能维持这种正常的转化功能,就能维持正常的睡眠和觉醒。
中医认为,如果阴气和阳气转化的规则遭到破坏,便可导致不寐。引起不寐的原因很多。《景岳全书.不寐》指出"不寐证虽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孚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
  "心主神",因此心是不寐的主要病位。凡是能影响心神的原因都可引起不寐,如营气不足引起心失所养,火热炽盛可以扰心或突受惊骇引起心神不安都是不寐的常见原因。心与其他脏腑如肝、胆、脾、胃、肾有密切关系,不寐的发生也与其他肺腑的病变有密切关系,不管是心失所养还是活(热)盛扰心或者心神不安大多数由其他脏腑病变引起的阴阳失调和血气失和所致。
施今墨先生治疗失眠经验浅析
近代名医施今墨先生从医60余年,博览医籍,古今中外无不搜求,其治学严谨,医理通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以善用对药著称。现将施老治疗失眠之经验加以总结,介绍如下:
1 辨证施治 治分九法
施老将临床所见之失眠分为4种情况:入睡不能;睡眠时间短。醒即不能再睡;时睡时醒极易醒觉;似睡非睡,乱梦纷纭。对失眠的治疗,依其病因分为9类:1)心肾不交失眠者,证见不寐,兼有心悸,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辣细数等。多属心火独炎于上而不下降,肾水亏之于下而不能上升,心肾不协调,宜用酸枣仁汤,或抗中丹,或<理虚元鉴)之养心固本汤(元武胶、鹿角胶、山内、枸杞子、人参、黄苠、石莲肉、白术、甘草、枣仁、地黄、准牛膝)以交其心肾。2)血不上荣之失眠,证见不寐多梦,睡而易醒,兼见心悸健忘,体倦神疲等。多属心血不足,脑失营养,宜用八珍汤加朱砂安神丸、磁朱丸以安其心神;若系虚寒,宜用《证治准绳》之远志饮子(远志、茯神、挂心、人参、酸枣仁、黄芪、当归、甘草),或十四友丸(熟地黄、柏子仁、紫石英、肉桂、阿胶、当归、黄芪、远志、辰砂、龙齿)以补之。3)脑肾不足失眠者,证见不寐,乱梦纷纭,兼见精神萎靡,头晕耳鸣,记忆减退,或伴梦遗,早泄,腰膝酸软等症。因脑为髓海,而肾生骨髓,用脑过度,则伤肾气,肾虚则脑不足,宜用六味地黄、杞菊地黄、麦味地黄汤或丸以滋肾水,参以枣仁、龙骨、牡蛎等以收敛之。4)心阳亢盛失眠者,证见不寐,兼见心悸不安,五心烦热,舌红,脉数等。心火偏亢,阴阳不调,气不得宁故不寐,宜以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为主,加龙骨、牡蛎以潜阳。5)阴虚不眠者,证见难于入寐,或忽寐忽醒,兼见头晕耳呜,健忘,腰酸梦遗等。阴主津主血,津少血亏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难于人寐,或忽寐忽醒,宜以生津充血为先,用二冬、二地、二黄、元参、阿胶、花粉、石斛等昧,以滋养阴血,参以安神之品,则津回神安。6)阳虚不眠者,证见不寐多梦,易于惊醒,兼见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等。阳不入阴故不眠,宜以益气为主,气属阳,益气即所以补阳,宜用人参、黄苠、白术、怀山药、石莲肉以固其气。7)胃实不眠者,证见不寐,兼见胸膈胀满,疲多色黄,恶食嗳气,苔黄而腻,脉滑数等。多系痰火为患,宜用半夏、茯苓、黄莲、枳实、石菖稿导痰化滞;胃虚不眠者,以其虚则胸中似饥,若无所主,得食则能卧,宜以半夏棘米汤合异功散或归脾汤。8)胆热不眠者,证见睡眠不安,时时惊醒,兼见胸胁胀满,口苦咽干,目眩,辣弦等。肝胆相连又为表里,胆热易致肝阳亢盛,上扰清窍故不寐,宜用温胆汤去姜,仿陈修园之意以清胆中之火,甚则加胆草以折其势,火遇则已。胆寒则致肝虚,血不归于肝则难成眠;胆虚则易惊,精神无所主,入睡不易,二者皆用千金温胆汤。9)肝经受病,为五志七情所扰而不眠者,证见少寐多梦,恶梦纷纭,兼见心烦易怒,胸胁胀满,头痛,目赤,舌红,苔黄,辣数等。因肝郁不舒,调节失常,不能安卧,遂成失眠,宜采用炙甘草汤、诸复脉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或逍遥散、十味温胆汤之类。其有因肝虚所致,可用《本事方》珍珠母丸(珠母、当归、熟干地黄、人参、酸枣仁、柏子仁、犀角、茯神、沉香、龙齿)。
2 随证加减 巧用对药
施老临证用药以对药著称,他将宁心安神治疗失眠类对药共分3大类,即养神补心安眠,清心安神和重镇安神。养神补心安眠类对药:水火不济、心肾失交之失眠用茯苓、茯神;心阴不足、失心所养之失眠用茯神、麦冬;血虚不能养心或虚火上炎之失眠生枣仁、熟枣仁;血虚心失所养,心阳外越之失眠用酸枣仁、柏子仁;心血虚弱或心肾不变之失眠用远志、石菖蒲;精血不足、血不荣上之失眠用制首乌、自蒺藜;阳虚精少、气机不畅之失眠用甘松、鹿角霜;阴虚或温热病后余热未清之失眠用百合、知母;肾虚之失眠用补骨脂、胡桃肉。清心安神类对药:心火亢盛之失眠用酸枣仁、栀子;痰热遏阻中焦之失眠用半夏、夏枯草;心肾不足之失眠用肉桂、黄连;阴亏火旺之失眠用黄连、阿胶;肝肾阴亏、血不上荣之失眠用女贞子、旱莲草;血虚肝热、肝阳上扰之失眠用白薇、刺蒺藜;脾胃虚弱或胃失安和之失眠用半夏、秫米;热病后期,余热未清之失眠用栀子、淡豆豉。重镇安神类对药:阴虚阳亢所致失眠用龙骨、牡蛎;肝阳上亢所致失眠用紫石英、紫贝齿;阳不得人于阴而致睡眠困难者用龙齿、紫贝齿;肝阳上亢所致失眠用石决明、紫石英;肝阳上扰之失眠用紫石英、生铁落;肝肾阴虚、水不涵术以致肝阳上扰之失眠用石决明、磁石;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逆之失眠用紫石英、磁石;肝肾不足、肝阳上逆之失眠用珍珠母、磁朱丸;脾胃不和之失眠用秫米、磁朱丸;心肝同病所致失眠用朱砂、琥珀。
3 病案举例
沙某,男,47岁。数年前,由于工作紧张,不休不眠,连续数日,以致头晕而胀,体力不支,但未曾正规调治,经常睡眠不好,不能多劳,工作繁多时更难入睡。近数月来,失眠严重,每夜最多能睡3小时左右,恶梦纷纭,时时惊醒,精神不振,心情郁闷,焦虑不安,食欲日减,二便如常,舌苔黄,六脉虚数。
辨证立法:病久俸虚,由虚生热,引动心火妄炎,扰乱神志,气结则肝郁不舒,精神不振,拟用养心潜阳,清热舒肝法。以酸枣仁汤台秫米半夏汤主之。
处方:炒枣仁log,云获苓lOg,自蒺藜lOg,生枣仁lOg,云获神lOg,炒远志lOg,肥知母6g,酒川芎4.5g,清半夏lOg,北秫米(磁朱丸6g同布包)lOg,生牡蛎(生龙骨12g同布包)12g,紫贝齿(紫石英log同布包)lOg,东自薇6g,炙甘草8g,鹿角胶log(另烊化兑服),血琥珀宋3g(分2次冲)。
2诊:前方服20剂,睡眠时问较前延长,虽有梦,但非恶梦,惊怕之感大减,头晕痛及耳鸣减轻,情绪稍好,但仍郁闷不快,食不甘味,再宗前法治之。
处方:酒黄芩6g,朱茯神lOg,厚朴花4.5g 酒黄连3g,朱寸冬lOg,玫瑰花4.5g,夏枯草6g,酒川芎4.5g,东白薇6g,自蒺藜12g,川郁金lOg,节菖蒲6g,炒远志l0g,柏子仁l0g,蝉蜕表4.5g,佩兰叶lOg,鸡内金lOg,陈阿胶lOg(另烊兑)。
3诊:服药2O剂,已能安睡如常,精神甚好,头脑清爽,但不能多用脑,时感头晕痛,思想不易集中,消化力仍欠佳。
处方:生牡蛎(生龙骨12g同布包)12g,紫贝齿(紫石英lOg同布包)lOg,节菖蒲6g,云茯苓log,厚朴花21g,谷麦芽各lOg,云茯神l0g,玫瑰花4.5g,炒远志l0g,赤白薇6g,白蒺藜12g,酒川芎4.5g.漂白术6g,川郁金10g,佩兰叶10g,炒枳实4.5g。前方又服20剂,一切均好,精神旺健,已不郁闷,后以健脾养心之药收功。
按:本病为心肝俱虚之失眠症,以清心热,解肝郁,安神志,和脾胃法治之,又配以生枣仁、炒枣仁、茯苓、茯神、远志、菖蒲、自薇、白蒺藜、半夏、袜米、黄连、阿胶、龙骨、牡蛎、紫石英、紫贝齿、磁朱丸等宁心安神类对药,疗效显著。恶梦纷纭以琥珀治之,2诊时即见功效。查琥珀人心、肝、膀胱经,《本经》载有安五脏定魂魄之力。治惊悸失眠,施老每于安神之中加入琥珀一味治惊悸恶梦殊效。
通过以上对施老治疗失眠经验的总结与分析.可以看出施老对失眠的辨证施治完整而详尽,基本概括了失眠的所有证型。在辨证施治的同时.加以宁心安神类对药,疗效颇著。
(林虹 李翔 天津中医,2OOO,1(17):1-2.)
施今墨治疗失眠4则
施今墨治疗不寐验案四则
1955 年夏季, 著名中医施今墨先生来青岛休养
数月, 疗养期间仍坚持临床诊治工作, 在治疗老年慢
性病方面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特别对不寐的治疗,
尤有独到之处, 治病辨析细致, 立法遣药恰中病机,
每一治验均为极好的学习典范。在此爰选施老治验
数则, 以示学习。
1 辨证精确 妙用古方
病例: 男, 58 岁, 干部, 1955 年8 月16 日诊。
多年积劳, 思虑过度而致失眠数载, 夜间睡眠极少,
多梦纷纭, 白日头晕头昏。西医诊为神经衰弱, 服安
眠药维持睡眠2 年余。近1 年因失眠影响工作而来
青岛疗养。施老诊后处方如下: 茯苓6 g, 茯神6 g,
生、熟酸枣仁各9 g, 人参415 g, 白蒺藜12 g, 龙
眼肉12 g, 白术6 g, 炙黄芪12 g, 酒当归6 g, 炙
甘草3 g, 炒远志9 g, 广木香115 g (研末冲服)。10
剂水煎服。服药后, 睡眠增加, 头晕减轻。原方继服
10 剂后停服安眠药, 准备出院恢复工作。
分析: 本例病人劳倦过度, 心脾两虚, 营阴暗耗,
神不守舍。施老抓住病机, 只用归脾汤原方加白蒺藜
一味, 即获显效。归脾汤益气补血, 健脾养心, 白蒺
藜潜虚越之阳。气血得补, 脾健心安, 阳守其位, 睡
眠即安。施老在此例中, 病人连服20 剂而未更改处
方, 可谓胸有成竹。
2 诸逆者 镇之以降
病例: 男, 60 岁, 1955 年7 月4 日诊。失眠头
晕10 余年, 血压常在2112&ouml; 12 kPa 以上, 北
诊为: 神经衰弱、神经性高血压病(原诊断如此)。每
晚睡前需服镇静安眠药方可入睡。处方: 生龙骨、生
牡蛎各12 g (先煎015 h) , 代赭石9 g (先煎) , 旋
覆花6 g, 秫米12 g, 磁朱丸6 g, 清半夏9 g, 茯苓、
茯神各9 g, 炒远志9 g, 白术6 g, 陈皮炭6 g, 酸
枣仁12 g, 夜交藤24 g, 怀牛膝15 g, 白薇6 g, 白
蒺藜15 g, 炙甘草3 g。4 剂水煎服(晚服1 次, 早
再煎1 次)。服药后头晕消失、睡眠改善。继服20 剂
后, 不服安眠药亦能入睡, 血压下降至正常范围。
分析: 徐东皋云: “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
心火独亢不得眠者”。此例即为真阴不足、肝阳上亢
引动心阳扶摇而致不寐。高血压病引起失眠, 临床屡
见不鲜, 此类病证以上亢为主, 治疗必须以降为顺,
施老在50 年代即采用旋覆代赭汤为主治疗, 可谓独
辟蹊径。
旋覆代赭汤见载于《伤寒论》, 以重镇降逆为主,
主治腹胀, 噫气不除。患者之失眠为肝阳上亢所引
起, 用本方治疗恰中病机。方中以生龙骨、生牡蛎、
代赭石镇逆降气, 酸枣仁、夜交藤、茯神、远志养心
安神, 旋覆花、牛膝、白蒺藜引气下行, 治上越之阳。
清半夏、白术、秫米和胃养胃, 恐重镇之品伤及胃气。
施老此治, 诸药合用, 药多力专, 治疗肝阳上亢引起
的失眠、高血压病等, 实堪效法。
3 肺失宣降 治以开阖
病例: 男, 年逾五旬, 干部, 1955 年8 月13 日
诊。失眠症多年, 伴发作性咳喘病, 有时彻夜不能入
睡。来青岛疗养后, 请施老诊治。处方: 生、熟酸枣
仁各9 g, 五味子9 g (打) , 生龙骨、生牡蛎各12 g,
旋覆花6 g, 代赭石15 g (先煎) , 远志9 g, 柏子仁
9 g, 厚朴花6 g, 玫瑰花6 g, 白蒺藜12 g, 牛膝12
g, 茯神12 g, 麦冬6 g, 白果14 枚, 半夏曲15 g,
沉香6 g, 酒川芎415 g, 杭白芍9 g, 炙甘草415 g。
10 剂水煎服。服药后夜间可入睡4~ 5 h, 咳嗽亦见
明显减轻。
分析: 肺者为五脏之天, 居于相位, 状如华盖,
主宣发、肃降。肺宣降功能失常, 影响心主, 形成
不寐之证。失眠因咳嗽引起, 临床多见, 一般多用
麻黄、杏仁之属, 先止咳后安神。而此例用升降开
阖之法, 使枢机正常, 气机通畅而获效。方中酸枣
仁、远志、柏子仁、茯神安神守志为治不寐之必用。
以旋覆花、生龙骨、生牡蛎、牛膝降逆气。厚朴花、
玫瑰花理气醒脾, 降中有升。沉香可行气, 为降气
平喘之佳品, 以下行为主; 川芎香窜, 可上行头巅,
下达血海, 旁达四肢, 走而不守, 以升为主: 二药
合用, 一合一开, 一升一降, 治枢机之不利。方中
只用白果一味敛肺止咳。纵观上方开合有度, 升降
有常, 配伍严谨, 故显奇效。
4 剥茧抽丝 循序渐进
病例: 男, 67 岁, 干部, 1955 年8 月15 日初诊。
患神经衰弱6 年, 头晕、失眠、记忆力差、饭后恶心,
伴有四肢对称性神经性皮炎, 瘙痒较重, 加重失眠。
处方: 蔓荆子6 g (炒) , 谷精草12 g, 密蒙花9 g,
草决明9 g, 石决明24 g (先研) , 白蒺藜15 g, 黄
菊花15 g, 藁本415 g, 川芎415 g, 冬桑叶9 g, 夏
枯草9 g, 细辛3 g, 生地黄6 g, 木贼草6 g, 酸枣
仁12 g, 栀子6 g, 夜交藤18 g。10 剂水煎服。
分析:《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有“诸痛疮痒, 皆
属于心”之说, 心经火盛, 外合风热窜及皮肤则发为
疮痒癣疹。心火上炎、扰乱清府, 则夜不能寐。方中
用药慎重, 疏风之品多能伤阴, 故选谷精草、密蒙花、
蔓荆子等疏风止痒而不伤阴。冬桑叶、夏枯草、生地
黄滋阴疏风。只用酸枣仁、夜交藤以安神。纵观全方
以清疏风热为主, 滋阴安神为辅。
8 月29 日二诊: 服药后瘙痒明显减轻, 夜间睡
眠仍差。处方: 云母石9 g, 蔓荆子6 g, 白蒺藜9
g, 细辛3 g, 生、熟地黄各6 g, 藁本415 g, 川芎
415 g, 木贼草6 g, 青葙子9 g, 谷精草12 g, 夜
交藤24 g, 玉竹12 g, 冬桑叶9 g, 茯神12 g。8 剂
水煎服。
分析: 仍守原意, 疏散风热, 养阴安神。原方有
所加减, 特加云母石治瘙痒。《本草纲目》记载: 云
母石有祛风止痒疗身皮死肌之功效。
9 月8 日三诊: 服药有效, 瘙痒减轻, 夜间可睡
4~ 5 h。处以上方加石蟹24 g、白芷12 g、生龙骨12
g、生牡蛎12 g。10 剂水煎服。
分析: 初见功效, 加重祛风止痒药物。石蟹可治
青盲目淫、肌翳丁翳、漆疮等。白芷可祛肌表之风,
兼以止痒。生龙骨、生牡蛎可安神。
9 月28 日四诊: 服药后效果明显, 皮癣处肤色
变浅, 瘙痒减轻, 夜间睡眠明显改善。处方: 石蟹24
g (打碎先煎) , 生牡蛎12 g, 生龙齿12 g (先煎) ,
草决明9 g, 石决明18 g (先煎) , 玉竹12 g, 鹿角
胶12 g (另炖、分2 次服) , 蔓荆子6 g, 藁本415 g,
酒川芎415 g, 白蒺藜15 g, 桑叶9 g, 制何首乌12
g, 谷精草12 g, 生、熟地黄各6 g, 细辛3 g, 酒当
归6 g, 炙甘草6 g。8 剂水煎服。
分析: 久病亏及真阴真阳, 患者久患风热癣症及
心火旺盛使真阴受损, 上方增加鹿角胶、何首乌、酒
当归以填补真阴。此正合《伤寒论》黄连阿胶汤之旨,
真阴得复, 虚阳以降, 不寐之证可愈。此例已四诊,
服药达30 余剂, 初获显效, 可谓之剥茧抽丝。提示
我们, 对于慢性病治疗应步步为营, 不可操之过急。
10 月8 日五诊: 每晚可入睡6 h, 精神好, 皮肤
瘙痒消失, 肤色渐至正常。处方: 石决明18 g (先
煎) , 草决明9 g, 龙齿12 g (先煎) , 生牡蛎12 g,
石蟹18 g (打先煎) , 黄菊花9 g, 酒川芎415 g, 蝉
蜕415 g, 秫米12 g, 磁朱丸415 g, 藁本415 g, 夜
交藤24 g, 清半夏9 g, 桑叶3 g。10 剂水煎服。
分析: 此例是施老在青岛期间连续诊治次数较
多、保存较完整的病例, 其辨证精细, 用药慎重, 加
减变化均有独到之处。初起即以清热疏风、滋阴安神
为主, 兼以疏散在表之风热, 祛其爪牙。次则重用云
母石、石蟹、白芷等祛风止痒。病去四五则用鹿角胶、
生地黄、熟地黄、制何首乌填补真阴。而从始至终坚
持用谷精草、密蒙花、蔓荆子、桑叶、藁本、白蒺藜
等疏风清热而不伤阴的药物治疗, 使风热去、心火
降、睡眠安。
河北 民间中医 李源
某女,56岁,河北省宁晋县城关镇人,曾在本县某工厂职工医院药房工作(现已退休),2004年10月18诊。
患者自诉:2年前在家照看孙子,因不慎小孙子从高处摔下致伤,本人也因此受惊吓而致失眠、心悸。开始时自购安定片服用有效,约2~3个月后,服用安定片无效。且整夜不能入睡、烦躁,偶尔能小睡片刻,也是梦多、易醒,醒后则心悸不安、浑身不适。白天则昏昏沉沉、胁肋胀满、饮食无味、不能做事。先后经本地及省市多名中西医诊治一年多,效不理想,甚是苦恼。
经人介绍治于余处,刻下:失眠如上述,脉濡缓、滑,舌苔黄燥。晨醒后口干粘,咳吐清稀痰涎。四肢沉重、乏力,头脑昏沉,心情郁闷,肩背麻木不适,大便粘滞不爽,据上症辩为:湿热化燥微显伤阴、肝郁、。治宜:清湿热、润燥祛痰、疏解肝郁。处方如下:
杏仁15克、白豆蔻6克、苡仁20克、清半夏15克、黄芩10克、黄连3克、麦冬15克、芦根20克、白芍各20克、茯苓15克、远志10克、生麦芽20克、枳壳15克。2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一剂。
10月20日二诊,服药2剂,诸症均减。舌苔已润仍有黄意,脉濡滑,清稀痰涎已变粘稠,大便已爽仍微粘,昨晚已能安睡一会儿,上午仍有心悸、烦躁不适,但时间已短。综效不更方,原方7剂,服法如前。并嘱停服其他安定类西药。
10月28日三诊,又服7剂,晚上已能安睡,晨醒后自觉舒爽,咳吐痰涎亦消失。白天烦躁、昏沉等症状亦解除,但口中干粘仍不解。舌苔厚浊腻,脉细濡。证属湿热郁阻、伤阴。治宜:清热化湿、滋阴。前方减茯苓、枳壳、远志。加知母15克、藿香10克。7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一剂。服后遂愈,患者因惧怕复发又要求服药7剂以巩固疗效。其后一年多来多次随访未见复发。
病方论:夫治疗失眠一症,西医用安定类镇静药;中医用安神类中药,此其常也。然证之临床,凡服用西药安定类镇静药治疗无效者,应用安神类中药治疗亦多无效,本例患者既是。
本例患者曾在药房工作过,粗知医药。因此,就诊处方一直保留着。开始时自行服用安定类镇静药能够缓解,2~3个月后失眠加重,且服用安定等药亦乏效。观其在当地及省市医院就诊处方,所用西药皆是安定、多虑平、谷维素等;中药皆是琥珀、酸枣仁、朱砂之类。有一医中药处方中有20余味药,其中酸枣仁用至100克、琥珀、朱砂各6克克、柏子仁30克,且在睡前还要送服西药多虑平2片、安定片2片,可谓集中西医安神、镇静之大全,亦是不能使入睡片刻。即使能小睡片刻,醒后也是痛苦异常。由此亦证明中医诊治疾病的精髓——辨证论治的确值得深入钻研。
及至余处,据其脉证辨为:热重于湿且化燥伤阴、又有肝郁之象。于是处方用《温病条辨》三仁汤为基础加减,加芩、连以清热燥湿,加麦冬、芦根、白芍以清热滋阴,加生麦芽、枳壳以疏解肝郁、除胀满,方中茯苓、远志、半夏能祛除晨醒咳吐之痰涎。诸方药配伍,共同起到燥湿清热、滋阴化痰、疏解肝郁之功效,而使方证的对。故在服药后失眠等症能很快次第解除。惟三诊时脉细濡,口干粘、苔浊腻不解,这亦证历代医家所论湿热为患缠绵难愈之特点。故三诊时减去茯苓、枳壳、远志。加知母15克、藿香10克以加强清热化湿滋阴之力。终于使患者在三诊后诸症得除。且在治疗过程中不但未再使用西药安定类镇静药,亦未使用中药安神类药,前二诊方中虽使用了远志一药,但主要是用其祛痰涎之功效。三诊时从方中去除后,并未影响全方主治失眠之功。这更进一步证明中医诊治疾病是辨证论治使然,若做见病发药的“泥瓦匠式”医生(即:不去辨证论治,见有咳嗽者,就用止咳类中药堆砌一方;见有失眠者,就用安神类中药堆砌一方等等。)患者是不可能痊愈的。
女 38岁 失眠多年百药遍尝无效,初诊时自云不能入睡,即入睡也是乱梦纷纭,时时惊醒,查舌淡苔白腻干,月经正常, 自付此病于痰湿治疗必效,投温胆汤加远志菖蒲枣仁连服14剂,如石投水。更某医用柴胡加龙牡汤初用效,再用惘然,投血府类亦不效。

复来诊,观其肤白细腻,胖瘦适中,细询病史,曰从一次流产后开始失眠,便作腹诊,结果脐左及左下明显压痛,因投:桂枝10 茯苓20 桃仁10 丹皮10 赤芍10 远志6 菖蒲10 枣仁15 5剂
结果:上药服后立能入睡4小时左右,梦大为减少,嘱其原方再服,后睡眠增加,用成药收工。
按,此例舌苔及舌下络脉均未显示明显瘀象,还是病史和腹诊帮了大忙,虽然患者服过血府逐淤的活血药,但是未效,由此可见仲景方药在有些时候是后世名方不能替代的。
王孟英脉法在治疗失眠中的应用体会

王孟英是晚清著名医家,他学验俱丰,著述等身。王氏在临证时非常重视对脉象的体察,这一点在《王孟英医案》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大部分医案都有对脉象的细致的描述和对脉象意义的精妙的阐发。
失眠又称“不寐”、“目不瞑”、“不得卧”、“不得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常有入寐困难,有睡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睡,亦有时睡时醒,严重者彻夜不能入睡,是临床中常见的病证。
失眠症的病因很多,在临床中如何准确的把握诸多类型进行辨证论治是我们的主要任务。运用王孟英的脉诊方法有利于准确的区分失眠的各个类型,从而提高临床水平。举例如下:
例1:屈某某,女,55岁。2003年11月12日初诊。诉失眠10余年,加重2月。患者从10年前开始出现失眠,每晚入睡2~3h,醒后难以入睡。近两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从2月前开始每晚入睡1~2h,头晕,曾服归脾丸等效不明显,舌暗红,脉弦驶。证属肝火失眠,治法:清肝泻火,镇心安神。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9g、黄芩12g、栀子9g、车前子12g、柴胡12g、当归15g、生地30g、生龙牡各30g。7剂,每日一剂,睡前1小时服。一周后复诊,睡眠好转,每晚能睡3~4小时,头晕消失。上方略作加减,睡眠满意。
按:弦驶指脉来弦而急促。主肝火旺。如:孟英治李华南继室,陡患霍乱而
兼溺血如注。头疼如劈,自汗息微,势极危殆,迎盂英诊视。脉极弦驶,是肝阳内炽,暑热外侵。
例2:李X,男,46岁,干部,2002年3月15日初诊。患者因工作繁忙,
又常饮酒厚味,近来失眠梦多,白天疲乏眩晕,咳嗽痰多,胸闷,舌质黯红、苔腻,脉歇止。证属痰热内扰,治以除痰化浊,用温胆汤加减。处方:法半夏、浙贝母、黄芩、竹茹、酸枣仁等各12g,丹参、茯苓、夜交藤等各30g,陈皮、远志各12g,甘草6g。7剂,日1剂,水煎服。
22日二诊;咳嗽减少,痰易咳出,自觉睡眠好转,续服上方7剂。
按:歇止是指脉律不规则,时有停跳。主要为痰阻气机,气机不畅。如《王
氏医案》:患感,连服温散,转为肢厥便秘,面赤冷汗。脉来一息一歇。孟英视其苔黄腻不渴,按其胸闷而不舒,且闻其臭诸食物,无不极臭。断为暑湿内伏,挟痰阻肺。肺主一身之气,气壅不行,法宜开降。
例3:李某,男,40岁,工人,2002年6月12日初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病史多年,近年来渐觉睡眠日差,眩晕,五心烦热,口渴咽干,腰痠神倦,口腔溃疡反复难愈,舌红少苔,脉干。证属阴虚火旺,治宜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方用酸枣仁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处方:酸枣仁、生地黄、柏子仁、麦冬、茯苓各15g,知母、花粉、山萸肉各15g,珍珠母 30g, 五味子、甘草各6g。7剂,日1剂,水煎成1碗半,分2次服。
复诊:诸症大减,继上方调治2周而愈 。
按:干。指脉象的燥而不柔和的感觉,仔细体察手下有种向外辐射的灼热感。
孟英认为是阴虚。如孟英治顾听泉一案,舌尖甚绛,尺细而干,乃真阴素亏。
例4:史某,女, 62岁, 1997年2月就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史14年。近半年,患者入寐困难,似睡非睡,小便滴沥,头昏目眩,心悸健忘,腰膝酸软,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清冷。经颅多普勒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辨证属肾阳亏虚,无力蒸腾肾阴,心阳独亢。治方选用金匮肾气丸。方药:制附子15g,桂枝9g,生地24g,山药18g山萸肉18g泽泻18g,丹皮12g茯苓12g。 7剂后,夜寐较前好转。续服15剂,诸恙俱平。
按:脉清冷是指诊脉时手指有种凉的感觉,如摸蛇皮一样,主阳虚。这点虽然未在王孟英医案中见到相关论述,但是在他的启发下,并经导师齐向华教授验证是可靠的。
古代医家诊病多脉症并重,而现代则有重症而轻脉的趋势。加强脉学研究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脉学本身是一门临床实践科学,必须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充实、发展和提高。
首先明确一点,失眠大多只是一个症状。治疗失眠最好能先找对病因。从三方面入手。即从目前的医疗模式。从生物,社会,心理三方面寻找病因。一:生物学上可从患者目前是否有其他躯体疾病,是否服用一些药物治疗,查查书你就会发现好多躯体疾病及药物都能引起失眠,这时就是治疗原发病,或换用其他药物。二:社会角度,询问患者目前周围环境状态如何?如人际关系,工作生活环境,是否有应急事件等。三:心理角度,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是否有一些心理问题存在。除了第一种情况,剩下两种主要靠心理治疗解决问题。 尤其对年轻人,有没有什么躯体疾病者多考虑考虑心理社会原因,使用药物只是辅助治疗,解决心理问题才是根本。
早醒;睡眠中易醒;醒后再难入睡;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间明显减少等多是抑郁。
入睡困难多为神经衰弱,或存在有心理问题。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眠。
  中医认为,失眠多为脏腑失和、气血失调所致,调理脏腑,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归于正常为本病治疗原则,除了药物治疗外,应当注意病人的精神因素,解除烦恼,消除顾虑,避免情绪紧张,睡前不用烟酒浓茶等刺激之品,每日应有适当的体力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防治失眠的有效办法。单纯依靠药物治疗,而不注意精神、生活调摄,常难收效。可选用下列中成药。
  一、中成药内治法
  肝郁化火型 主要表现为失眠,烦燥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而数。当以疏肝泻热为治,可选用龙胆泻肝丸或口服液、当归芦荟丸口服。
  痰热内忧型 主要表现为失眠头重,痰多胸闷,恶食暖气,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当以化痰清热,和中安神为治,可选用鲜竹沥口服液、牛黄蛇胆川贝散冲饮;或选用蛇胆陈皮胶囊服。
  饮食积滞型 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舌苔厚腻或垢浊,脉滑,当以消食导滞,和胃安神为治,可选用保和丸、江中健胃消食片、山楂丸(片)口服。
  阴虚火旺型 主要表现为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当以滋阴养血,清心安神为治,可选用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金太子脑宁口服。
  心脾两虚型 主要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脉细弱。当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为治。可选用归脾丸、安神补心片、复方阿胶浆口服。
  心胆气虚型 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易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当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为治,可选用安神定志丸、安神补脑液、复方枣仁胶囊、金太子脑宁口服液、灵芝胶囊口服。
  二、中成药外治法
  风油精 取本品数滴,分别涂抹于双侧太阳穴及风池穴处,头昏脑涨等症会很快消失而入睡。
  复方枣仁胶囊 取本品2粒,去掉胶囊衣,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可养肝安神。
  黄连胶囊 取本品2粒,去掉胶囊衣,加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晚1次,连续3~5天。可交通心肾,引热下行,适用于心烦不寐。
酸枣仁汤:酸枣仁三钱捣碎,水煎,每晚睡前一小时服用。酸枣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较恒定的镇静作用。对于血虚所引起的心烦不眠或心悸不安有良效。

 静心汤:龙眼肉、川丹参各三钱,以两碗水煎成半碗,睡前30分钟服用。可达到镇静的效果,尤其对心血虚衰的失眠者,功效较佳。

 安神汤:将生百合五钱蒸熟,加入一个蛋黄,以200毫升水搅匀,加入少许冰糖,煮沸后再以50毫升的凉开水搅匀,于睡前一小时饮用。

 三味安眠汤:酸枣仁三钱,麦冬、远志各一钱,以水500毫升煎成50毫升,于睡前服用。以上三种药材均有宁心、安神、镇静的作用,混合有催眠的效果。

 桂圆莲子汤:取桂圆、莲子各二两煮成汤,具有养心、宁神、健脾、补肾的功效,最适合于中老年人、长期失眠者服用。

 养心粥:取党参35克,去核红枣10枚、麦冬、茯神各10克,以2000毫升的水煎成500毫升,去渣后,与洗净的米和水共煮,米熟后加入红糖服用。对于心跳加快、健忘、失眠、多梦者有明显疗效。
方名:潜阳宁神汤

  药物:夜交藤30g,熟枣仁20g,远志15g,柏子仁20g,茯苓15g,生地黄20g,玄参20 g,生牡蛎25g,生赭石(研)30g,川连10g,生龙骨20g。功效:滋阴潜阳,清热宁心,益智安神。
主治:心烦不寐,惊悸怔忡,口舌干燥,头晕耳鸣,手足烦热,舌红苔薄,脉象滑或弦数。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内经》谓:“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临证观察不寐多由五志过极,心阴暗耗,心阳亢奋所致。本方用黄连以清心火,生地黄、玄参滋阴潜阳,更用龙牡、赭石以潜镇阳气,使阳入于阴。然此病日久,思虑过度,暗耗心阴,故再用远志、柏子仁、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不寐常见初睡之时忽然跳跃,似惊而醒,有似心虚胆怯而实非,乃阳亢阴亏,初入之时交合浅而脱离快,自然阴阳不能相济而复醒。因此,除滋阴潜阳外,必须用黄连以直折心火,从而达到泻南补北、心肾相交、阴平阳秘之目的。

  加减:若阴亏甚,舌红少苔或无苔者,可加麦冬15g,百合20g,五味子10g;情怀抑郁,烦躁易怒者,可加合欢花15g,柴胡15g以解郁安神;兼大便秘者多为胃家郁热,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可加小量大黄以泻热和胃。

  方歌:潜阳宁神夜交藤,枣柏远志连茯苓;龙骨牡石玄生地,阳入于阴心神宁。

  验案:王某,女,47岁,病一年余。心烦不寐,近两个月病情加重,彻夜不能入睡,烦躁多怒,自汗,手足灼热,大便秘结,经用中西安神镇静之剂皆未收效。察其面色不荣,精神萎靡,自述不能入睡,至夜则烦躁难忍。舌光红少津无苔,脉弦数。此属心火上亢、肾阴不济之证,宜清心火、滋阴潜阳,乃出潜阳宁神汤。初服6剂,心烦不寐收效,夜间安稳,能入睡3小时左右,但仍大便秘结,遂原方加文军5g,嘱继服12剂。复诊病情明显好转,大便通畅,保持日一次,能入寐4小时以上,心烦消失。又服10剂,睡眠恢复6~7小时,诸症消失而愈。

  按语:不寐一病临床颇为多见,病机亦错综复杂,有心脾两虚者,有胆郁痰扰者,亦有胃气不和者等等。临床上尤以阴虚阳亢、心肾不交者居多,往往缠绵难愈,难以骤效。久不得寐,势必耗伤心阴,使心阳更亢,复不得入于阴,而不成寐。潜阳宁神汤正是基此而立方。临床施用,要有方有守,循序渐进,待阴气得充,亢阳得平,心神安定,卧寐必宁矣
失眠的临床治疗进展

失眠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1],是多种躯体,精神和行为疾病所具有的常见临床表现。在现代化社会中,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第一问题是失眠,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临床现实意义。睡眠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约30%左右的时间在其中度过。新近多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西方国家约35.2%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失眠[2];我国卫生部一项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失眠者已达120-140万人,失眠率高达10%-20%。椐专家估计,到2020年全球大约有7亿多失眠者[3]。失眠发生的范围也很广,不管男性或女性,健康与否,老人或青年,均可发生。一般来说,女性失眠率稍高于男性;老年期失眠多于任何年龄组。50岁以上者失眠占总失眠人数的40%,60-90岁的境遇性失眠或慢性失眠率高达90%[4]。可见要让每个人能拥有良好的睡眠,是一个全世界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失眠的临床药物及心理治疗进行文献复习。
一、临床表现 分类和诊断
1.临床表现及分类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临床表现为: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夜间觉醒次数超过2次或凌晨早醒;多噩梦;总的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有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按病程可分为:一过性或急性失眠:病程小于4周;短期或亚急性失眠:病程大于4周小于3-6月;长期或慢性失眠:病程大于6个月。明确分类对确定适当的治疗措施很有用。
2.诊断 根据CCMD-3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1)原发性失眠 几乎以失眠为唯一的症状;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达一个月;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情况。
(2)继发性失眠 由疼痛、焦虑、抑郁或其他可查证因素引起的失眠。
失眠的客观诊断标准是根据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结果来判断:①睡眠潜伏期延长(长于30分钟);②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不足6小时);③觉醒时间增多(每夜超过30分钟)。
二、治疗方法
失眠的治疗取决于其潜在的病因和其主诉的病程的长短,以制定符合于每个病人所需要的药物性和非药物性治疗方案[5]。
1.药物性治疗 它可帮助撤掉药物或不能撤掉时,也可维持药物在最低剂量[6]。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1)睡眠卫生教育 给患者介绍一些睡眠卫生知识是各种非药物治疗手段的基础[7]。其中有两点:①根据失眠者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适合他生活的作息时间。②睡眠行为的咨询和教育: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消除干扰白天警醒和夜间睡眠质量的日间活动。
(2)光照治疗 一定强度的光(7000-12000lux)和适当时间的光照可以改变睡眠-觉醒节律。对治疗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如睡眠时相延迟或提前综合征特别有效。
(3)心理和认知行为治疗 对于好多失眠者来说,都必须重视和强调心理治疗,通过向他们解释与保证,说明睡眠减少乃由于正常的焦虑情绪或可治愈的躯体疾病所致,并无严重后果。给病人提供疏泄焦虑的机会,常可使其痛苦减轻,也有助于恢复其正常睡眠。对于睡眠结构和方式发生正常变化的老年人,也需要进行解释和保证,并鼓励他们日间多做些体育活动,指导他们放松自己。对某些顽固性失眠者,可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如睡眠控制刺激疗法)。它包括:①只在有睡意时才上床;②床及卧室只用于睡眠,不能在床上阅读,看电视或工作;③若上床15-20分钟不能入睡,则应起床去另外的房间,仅在又有睡意时方回到床上;④不论夜间睡多久,清晨应准时起床;⑤白天不打瞌睡,以次提高睡眠效率。此外,还有身心放松训练、矛盾意向训练等方法,均为有效[8]。
1.药物治疗
应根据失眠者的病情和病程分类而异。①一过性失眠:一旦导致失眠的原因消除,症状即可缓减或消失,这种情况下,无须药物治疗;否则,给予小剂量快速排泄的安眠药1-2日,可能已足够。②短期失眠者:早期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心理治疗,解除其紧张因素,改进其个体的适应能力;给予患者精神松弛方面的劝告和训练,指导安排合理的睡眠制度;避免白天小睡,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和睡前散步或饮用适量的温牛奶等可能均会有所裨益。应用安眠药,先给予最小有效剂量,时间勿超过三周;或可间断给药,如服药1-2个晚上即睡眠很好,以后就可减少用量,或再维持1-2日。③慢性失眠:应咨询相关的专家,需要经过专门的神经,精神和心理等方面的评估[9]。如有精神障碍必须给予适当的治疗;对药物成瘾者,应进行解毒或康复治疗;疼痛引起者可服用镇痛剂;夜间肌阵挛可用氯硝安定或作用相似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加以缓解。药物治疗必须是与睡眠卫生教育,心理治疗等并行的,并应作为药物治疗的短期试验来进行。安眠药仅是作为达到这一目的而采取的辅助手段,即打断失眠的恶性循环[10],消除对失眠的恐惧和焦虑,减少较多的情绪和生理觉醒。服药8周内应及时对患者的状况进行再评估。
(1)苯二氮卓类药物 非选择性拮抗γ-氨基丁酸A(GABA-A)复合受体。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和肌松弛作用,通过改变睡眠结构延长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大多数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吸收率(Tmax)在60-90分钟范围内。按药物半衰期长短,苯二氮卓类药物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短效药的代表是三唑仑(Triazolam),它的半衰期只有3.5小时;常用的中效药舒乐安定,阿普唑仑,羟基安定,氯羟安定;长效药有:安定,硝基安定,氟基安定[11]。不良反应:白天的和持续的镇静作用是最常见的。此外,还有眩晕和共济失调;与药效矛盾的兴奋性反应(烦躁易怒、失眠、活动过度等);呼吸抑制等。若不同时饮酒和服用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苯二氮卓类应该是最安全的抗焦虑和安眠药,而且对用药过量有很宽的安全范围。一旦发生中毒,支持疗法和洗胃可能已足够。其拮抗剂氟马西林在处理中毒时也很有前途。但老年人慎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需要,建议使用最小治疗剂量短期治疗(3-5天),并且不主张逐渐加量,医生与患者需同时密切观察疗效[10]。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苯二氮卓类的滥用和依赖性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长期大量使用导致耐受和依赖已被临床所证实。已观察到用药超过2个月可发生戒断反应。苯二氮卓类戒断反应通常持续一周左右,有时也可达2-3周,逐渐减少用量可减轻戒断综合征的程度。小剂量治疗需在4-6周内停药,大剂量治疗(如安定40mg/日以上)应在6-8周停药。停安眠药后可继续接受卡马西平、心得安、抗抑郁药物的治疗,以防出现戒断反应[12]。但对其产生耐受和依赖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2)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主要药物有Zoleplon(佐匹克隆)和Zolpidem(吡唑坦),系选择性GABA-A复合受体拮抗剂。仅有单一的催眠作用,无镇静、肌松弛和抗惊厥作用;不影响正常的睡眠结构,但可改善患者的睡眠结构。在治疗剂量内,基本不产生失眠反弹和戒断反应。对原发性失眠和应用复合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抑郁症所引起的失眠为受选[13],此类药物目前国外运用较多,但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尚在观察[14]。
(3)抗焦虑、抑郁药 对于因抑郁、焦虑引起者首选,常用药有以下几种:①丁螺环酮 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没有催眠作用和明显的镇静作用因而不产生耐受、躯体依赖和撤药症状,也对共济运动和复杂的操作性运动没有影响。服用本药的患者有明显缓解焦虑症状,主要对广泛性焦虑有效,不足的是产生疗效的时间在一周或一周以上。治疗剂量为20-30mg ,分三次口服。副作用主要是轻微头痛、头昏及胃肠道反应。 ②具有抗焦虑作用的新抗抑郁药 严重的焦虑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选用具有抗焦虑的抗抑郁药治疗,可以减少患者对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依赖,此类药物的优点是对心脏毒性小,抗胆碱作用小,没有过度镇静,不增加体重。药物有:帕罗西丁20-60mg/天;左洛夫50-100mg/天;博乐欣50-250 mg/天;米氮平15-45mg/天。③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主要药物有多虑平、阿米替林和去甲丙咪嗪。失眠由抑郁症引起是为首选;如是原发性失眠,在传统的催眠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作为第二线用药。
(4)草药 据报道,颉草属植物的提取物可诱导睡眠[15]。中草药中也有许多起镇静安神作用的配方,但具体成分还待提取研究。
(5)激素替代疗法 褪黑激素是一种与睡眠有关的激素,具有诱发睡眠作用[16]。褪黑激素由5-HT代谢产生,其生成受H-2酰转移酶的限制。5-HT的缺乏可影响褪黑激素合成,但5-HT内生缺乏引起的失眠是否与褪黑激素有关尚待进一步证实[17]。
前列腺素D(PGD2)可增加睡眠,白细胞介素-1具有促进睡眠作用,能刺激星型胶质细胞产生PGD2[16],这似乎说明它促进睡眠的作用是通过PGD2中介的,更确切的证据尚需探询。
总之,失眠的病因复杂多样,在治疗上,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少病人的疗效不尽理想,故应强调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工作中,很多医生都采用苯二氮类药物,抗忧郁药等,而这类药物的依赖性,抗胆碱能副作用及戒断综合症等,降低了患者对治疗的认同,影响了失眠的治疗的效果.本人曾经用阿普唑仑片加中药治疗失眠患者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副作用明显减少.方法下:

1,阿普唑仑片每天0.4MG,睡前30分钟口服,

2,中药方:酸枣仁20G,川芎,赤芍各10G,龙骨15G,知母,五味子,远志各6G,水煎服,睡前服,疗程14天.

本人应用此方治疗过不少失眠患者,均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关于药源性失眠

失眠的原因很多,一些药物同样会引起失眠。常见的引起失眠的
药物有:
  利尿药尤其是联合用药时,可引起夜间多尿,频繁起夜,因而扰
乱睡眠;利尿后,排钾过多,可以导致心血管节律性障碍,引起失眠。
  抗心律失常药如双异丙吡胺和普鲁卡因酰胺可影响睡眠的质量。
  抗高血压药如甲基多巴、萝芙木甲素、可乐宁等不但可引起失眠,
还可以产生抑郁综合征,造成严重失眠;抗高血压药物用量不当,常
能造成夜间低血压,同样可以引起失眠。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中的药物很多,尽管各药之间在
药理上有差异,但都有不同的降压作用,有的还可引起低血糖和诱发
抑郁综合征,这些副作用都可引起失眠。
  抗抑郁药如去郁敏、去甲替林、普鲁替林和老年人常用的氯丙嗪、
丙咪嗪等抗抑郁药,都可引起失眠。
  抗胆碱能药特别是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以及三环抗抑郁剂和阿米
替林等,可引起夜间烦躁不安和精神错乱而导致失眠。服用左旋多巴
也可出现失眠及抑郁综合征。
  吡烷酮醋胺为γ-氨基丁酸的衍生物,可直接作用于大脑皮质,
具有修复、激活、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实验显示,此药能促进学习
能力,推迟缺氧性记忆障碍的产生,提高大脑对葡萄糖的使用率和能
量储备,改善大脑功能。但此药不可在晚上服用,否则,会引起烦躁
而进入兴奋状态,导致失眠。
  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氟美松、强的松龙等药物,大剂量应用时,
可引起机体的兴奋性增高而导致失眠、多汗等症状。
  平喘药如氨茶碱、麻黄素等药物,夜晚服用,由于其中枢神经兴
奋作用,常导致失眠等症状。
  异烟肼异烟肼为抗结核药物,大剂量应用时,具有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作用,常导致失眠等症状。
  安定类药安定类药用量不当,偶尔可导致老年人的睡眠倒错,即
白天镇静,全身活动减少,摄入液体量减少,进而导致夜间烦躁不安
和精神错乱。
  除上述药物以外,诸如抗癌药物、抗癫痫药物、口服避孕药、甲
状腺制剂及某些含咖啡因的药物等,均可兴奋大脑皮层而影响到睡眠。
应该指出的是,药物与食品不同,大剂量长期使用,各种毒副作用会
越来越严重,其副作用远不止仅仅是引起失眠。因此,在用药前,应
当熟悉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治疗失眠的食疗方法
如何导致失眠的秘密解析和调理+失眠症的中医中药治疗+治疗失眠的食疗方法+中医调节失眠四药膳 - 舍得 - 舍得
如何导致失眠的秘密解析和调理+失眠症的中医中药治疗+治疗失眠的食疗方法+中医调节失眠四药膳 - 舍得 - 舍得
睡眠或觉醒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它不是人为能完全自主控制的活动,而是一个被动过程。它不像人体某些活动可按人的意志,说来就来,要止则止。失眠的人常常难以诱导师自己进入睡眠而苦恼。

现代医学家证实,食疗对于失眠来说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优于安眠药,无副作用。下面介绍数则治疗失眠的食疗方法以供试用:

1.食醋一汤匙,倒入一杯冷开水中饮之,可以催眠入睡并睡得香甜。

2.经常失眠者,用莲子、龙眼、百合配秫米(粟米)熬粥,有令人入睡的疗效。

3.血虚失眠者,可常服藕粉,或用小火煨藕加蜂蜜适量吃;也可用龙眼肉10g,红枣5个去核,蒸鸡蛋一个食用,每日一次。

4.心虚、多汗、失眠者,用猪心一个切开,装入党参、当归各25g,同蒸熟,去药,吃猪心并喝汤,有良效。

5.因高血压而致的失眠者,用芭蕉根50g,猪瘦肉100g,同煮服用,能催眠入睡。

6.怔忡不安而失眠的病人,取芭蕉根50g,猪瘦肉100g,同煮服用,能催眠入睡。

7.神经衰弱的失眠患者,可取莴笋浆液一汤匙,溶于一杯水中。由于这种乳白汁液具有镇静安神功能,所以有一定的催眠疗效。

8.临睡前吃苹果一个。或在床头柜上放上一个剥开皮或切开的柑橘,让失眠者吸闻其芳香气味,可以镇静中枢神经,帮助入睡。

9.洋葱适量捣烂,装入瓶内盖好,临睡前放在枕边嗅闻其气,一般在片刻之后便可入睡。

10.失眠药膳小麦甘枣汤:浮小麦100克,炙甘草20克,大枣30克,百合5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宜用于妇女更年期失眠健忘者

11.枣仁地黄泥:酸枣仁30克,生地黄100克,白砂糖50克,共捣如泥置于瓷缸中,以沸开水冲之,焖泡20分钟即可食之,每日2次,适用于肝胆火旺引起的彻底不眠者。

12.桑螵龙牡散:桑螵蛸、生龙骨、生牡蛎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6克以盐开水送服,久治不愈的失眠患者可食之

13.山药肉奶羹:将羊肉500克洗净切片和生姜25克用文火清炖2小时后,捞出姜?肉,在汤中加入洗净的淮山药100克,煮烂,然后用加牛奶200毫升,食盐少许,沸后即可食用,心肾不交而致稍睡,即醒者食之最宜。

14.罗布麻速溶饮:即罗布麻叶500克,加水适量煎煮3次,去渣留液后将3次药液合并,再以文火煎煮浓缩到将要干锅时,停火晾凉,然后拌入干燥的白糖粉500克将药液吸净,混合晒干压碎,装瓶备用,用时以沸水冲开代茶饮,每次10克,对高血压患者的烦躁失眠有良效

15.水果:因过度疲劳而失眠,可吃一些苹果、香蕉、梨等水果,这些水果属碱性食物,有抗肌肉疲劳的作用。

16.糖水:因烦躁发怒而难以入睡时,可饮一杯糖水,果糖在体内可转化成大量血清素,及时补充大脑,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而进入睡眠状态。

17.小米:小米性微寒、味甘,能健胃安眠。用小米煮粥,睡前服用,易安然入睡。

18.酸枣仁粥:酸枣仁15克;捣碎后煮汁除渣,加适量粳米熬粥,睡前服用,对各种失眠及心悸均有疗效。

19.莲子粉粥:将莲子煮熟,除壳磨成粉;每次用20克莲子粉与60克粳米一同煮粥食用,可治失眠多梦及体弱诸症。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加,造成失眠的人越来越多,究其原因有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稳(醒觉频繁、多梦、睡不深)睡觉中途觉醒后不能再入睡、早醒等。造成失眠的原因有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日常生活中,失眠者可通过饮食上的调理式药膳来治疗失眠。方法简单安全,还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本人抄袭以下几种方法,任君选择:

  1、牛奶: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色氨酸,有抑制大脑兴奋的作用。睡眠前饮用一杯温牛奶,可使人较快入睡。
  2、食醋对于白天过度疲劳而夜间难以入睡者,可用一汤匙食醋溶入温开水顿服。饮后静心闭目。有溃疡者慎用。
  3、糖水或蜜蜂水:若因烦躁发怒而难以入睡,可饮一杯糖水或蜂蜜冲温水饮,它们可在体内转为血清素,使大脑皮层受抑制而易于入睡,但糖尿病患者禁用。
  4、水果:过度疲劳而失眠者,临睡前吃水吃苹果、香蕉等水果可抗肌肉疲劳。把桔子、橙子等水果放在枕边,也可促进睡眠。
  5、小米粥。小米中含有色氨酸。将适量小米加水熬粥,晚餐或睡前食用。
  6、鲜藕:将藕切片,用小火煨烂,加适量蜂蜜,可随意服用,有安神、催眠功效,对治疗血虚失眠有较好效果。
  7、莲子、百合加少许冰糖,有良好的安眠功效。
  8、猪心、芪参汤:猪心一个、党参15、丹参10克、北黄芪10克,加水煨熟,吃肉饮汤,对气虚血瘀而失眠有良效。 
中医调节失眠四药膳

 现代很多人被失眠所困扰着,很多人都是习惯了夜生活了,所以有的时候晚上很晚都是睡不着了,出现了失眠症状,这些情况会影响到我们身体健康的,所以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能帮助我们缓解失眠的中医药膳,让你美美地享受药膳吧。

  调节失眠药膳之甘草小麦红枣汤

  适应症:癔病、神经衰弱、失眠、盗汗等。


  功效:和中缓急,养心安神,补脾和胃。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肺经,能和中缓急,润肺,解毒:小麦性味甘、凉,入心、脾、肾经,能养心、益肾、除 热、止渴:红枣性味甘、温,入脾、胃经,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和营卫。每次用甘草10克,小麦30克,红枣5枚,清水两碗,煎至一碗,去渣饮汤。

  调节失眠药膳之合欢花蒸猪肝

  适应症:失眠,胁痛等。

  功效:清风明目,舒郁理气,养肝安神。合欢花性味甘、平,入心、肝、脾经,能舒郁,理气,安神,活络:猪肝性味甘、苦、温,入肝经,能补肝,养血, 明目。每次用合欢花(干品)10克,加水少许,泡浸4~6小时,猪肝100~150克切片,同放碟中,加食盐少许调味,隔水蒸熟,食猪肝。


  调节失眠药膳之莲子百合瘦肉汤

  适应症: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病后体弱等。

  莲子50克,百合50克,猪瘦肉250克切块,加水煲汤。

  功效:益气调中,补虚损,交心肾,安神,益智,清心。莲子性味甘、涩、平,入心、脾、肾经,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百合性味甘、微苦、平,入心、肺经,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益气调中等功效。
 调节失眠药膳之柏子仁炖猪心

  中医认为,柏子仁性味甘、辛、平。可宁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猪心性味甘、咸、平,入心经,可补血养心。用柏子仁适量,放入猪心内,加水炖熟服食。

  功效:养心,安神,补血,润肠。适应症:心悸,怔忡,失眠,肠燥便秘等。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四种药膳都是能有效的帮助我们缓解失眠的药膳的,如果你也有失眠的情况,那么我们在饮食上就试试上面的药膳吧。

中医古人治疗失眠医案
失眠

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种病症。有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睡。

病因:张景岳有精辟论述,“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

病机:

1,思虑太过,伤及心脾 耗伤阴血,或者思则气结,气滞。

2,阴虚火旺 真阴不足,心火亢盛。

3,肝郁化火 扰动心神。

4,心虚胆怯 胆气不宁。

5,胃气不和 胃不和则睡不安。

6,痰火内扰 痰湿生热,上扰心神。

方剂:

一 朱砂安神丸《医学发明》 朱砂 黄连 炙甘草 地黄 当归

功用:镇心安神,泻火养阴。

主治:心火偏亢,阴血不足。心烦神乱,失眠,多梦,怔仲,惊悸,甚则欲吐不果,胸中懊憹,舌红,脉细数。

 

二 生铁落饮《医学心悟》天冬 麦冬 贝母 钩藤 胆星 橘红 远志石菖蒲连翘茯苓 茯神 元参 丹参 朱砂 生铁落

功用:镇心除痰,宁神定志。

主治:痰火所致的癫狂症。

 

三 珍珠母丸《普济本事方》珍珠母 当归 熟地 人参 酸枣仁 柏子仁犀角茯神沉香 龙齿

功用:滋阴养血,镇心安神。

主治:阴血不足,肝阳偏亢。神志不宁,入夜少寐,时而惊悸,头目眩晕,脉细弦。

 

四 磁朱丸《备急千金要方》磁石朱砂神曲

功用:重镇安神,潜阳明目。

主治:水火不济。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视物昏花。

其他: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 归脾汤 柏子仁汤、温胆汤为常用。

 

医案:

1许叔微医案:《普济本事方》董生,患神气不宁,每卧则神飞扬,觉身在床而神魂离体,惊悸多魇,通夕无寐。为肝经受邪,与珍珠丸。(珍珠母、龙齿、犀角镇惊,当归、熟地、柏子仁、茯神养心血安神)潜镇为必须之药。

珍珠母: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本草》:安魂魄,止遗精白浊。

《中国医学大辞典》:兼入心肝二经,与石决明但入肝经者不同,故涉神志病者,非此不可。

龙齿:镇惊安神。适用于惊痫、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等。

水牛角:清热安神定惊。

(此案为阴血不足,肝阳偏亢)

 

2张杲医案:《医说》钱丕少卿忽夜多恶梦,但就枕便成,辄通夕不止。有人教以戴丹砂,即夕无梦。

朱砂:镇心安神。

(重镇安神)

 

3张从正医案:《儒门事亲》一富家妇人伤思虑过甚,二年不寐,无药可疗。其夫求戴人治之。戴人曰:两手脉俱缓,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与其夫以怒而激之: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法而去。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进,脉得其平。

(脾主思,属土;肝主怒,属木。木克土,怒克思。但是临床激怒病人,搞不好弄巧成拙。该用什么方法?其人汗出而愈,能否使其运动,汗出而缓?)

 

4罗天益医案:《名医类案》一老人患虚烦不得睡,大便不通,常有一道热气自脐下冲上心,心随即昏乱欲绝,医一月不愈,用大黄通利大便,几致殒殆。罗诊之,六脉沉缓,遂投竹茹温胆汤。自午服一盏,热气至心下而不至心上;哺时服一盏,热气至脐下而不至脐上;戌初又一盏,热气不复上升矣。次日早间以槟榔舒气之药调之,大府遂通而愈。

(此证绝似奔豚汤证,而用温胆汤治愈。可知桂枝加桂汤、温胆汤、奔豚汤均治疗气上冲之证,还需鉴别诊断)

 

5朱丹溪医案:《医方考》一女,许婚后,夫经商二年不归。因不食,困卧如痴,无他病,竟日向壁而卧。其父迎丹溪翁治之,告以故。翁脉毕,谓其父曰:此思则气结也,药难独治。得喜可解,不然令其怒。于是,掌其面,诬以外情,果大怒而号泣者三时,令解之,即求食矣。翁谓其父曰:病虽瘥,得喜方已。乃谕以夫回。既而果然,疾亦不举。

(情志病,治以情。用之得当尚可,不会用,反遭诟病,慎之。)

 

6汪机医案:《石山医案》一人,夜卧少宁,舌生黑苔,唇口焦躁。静养服药二三日苔始退。此病生于心。盖心主血脉,心血一亏则阳热随起,故夜卧不宁,唇口焦躁。舌乃心之苗,心火亢极,故舌生黑苔;静养则阴生,阴生则阳伏矣。降火、去苔、润唇滋燥之药,恐无出于四物,再加麦门冬、五味、黄柏、知母之属。

(降火用四物?难以理解。只有阴虚之虚火,尚可用,但四物仍然嫌其偏温。)

 

7 汪机医案2:倚御泾县萧君吉夫,年逾五十,患眩晕尿涩,体倦梦遗,心跳,通夜不寐,易感风寒,诸药俱不中病。居士诊之,脉或浮大或小弱无常。曰:此虚之故也。遂以参芪为君,白术、茯苓、木通为臣,栀子、酸枣仁、麦冬为佐,陈皮、神曲为使。早服六味地黄丸,夜服安神丸。逾年病安。

(气虚,兼虚热)

 

8 汪机医案3:一女,年十五,病心悸,常若有人捕之,欲避而无所也。其母抱之于怀,数婢护之于外,犹恐恐然不能安寝。医者以为病心,用安神丸、镇心丸、四物汤不效。居士诊之,脉皆细弱而缓。曰:此胆病也。用温胆汤服之而愈。

(用温胆汤,应是痰证)

 

9 薛己医案:《薛案辨疏》余素性爱坐观书,久则倦怠,必服补中益气加麦冬、五味、酒炒黑黄柏少许,方觉精神清妥,否则夜间少寐,足内酸热,若再良久不寐,腿内亦然,且兼腿内筋似有抽缩,意致两腿左右频移,辗转不安,必至倦极方寐。此劳伤元气,阴火乘虚下注。丁酉五十一岁,齿缝中有如物塞作胀不安,甚则口苦如有疮然,日哺益甚,若睡良久,或服前药始安;至辛丑时,五十有五,昼间齿缝中做胀,服补中益气一剂,夜间得寐;至壬寅,有内坚之变,日间虽服,午后仍胀,观此可知血气日衰,治法不同。

(气虚,兼虚火)

 

10 孙一奎医案:《三吴治验》潘景宇内人,后半夜不睡,面黄肌瘦,两太阳及眉棱骨痛,大便溏,稍劳则体热,四肢无力,其脉左寸洪滑,自春至秋皆然。此由脾虚,肝心二经火盛然也,先用四君子加酒连、柴胡、扁豆、泽泻、滑石调理,夜与钱仲阳安神丸数粒,灯心汤送下。服八日得睡,而太阳亦不痛。继用六君子加黄芪、秦艽、柴胡、泽泻、当归、白芍、黄柏,全安。(气虚,兼火)

 

11龚廷贤医案:《万病回春》一小儿十五岁,因用心太过,少寐惊悸,怔仲恶寒。先用补中益气汤、茯苓、酸枣、远志,恶寒渐止;又用加味归脾汤,惊悸少安,又用养心汤全愈。

(气血两虚)

 

12卢复医案:《芷园臆草存案》闻子将尊堂,丙午冬月,心忽然如散而沉下,便不得睡,几三月矣。召诊,独左关弱,不能应指。予以为肝虚,须不其母,当立春始安。用熟地为君,茯苓、枣仁、当归、人参、防风、远志佐之。服二十帖,至期而愈。

(血虚)

 

13缪希雍医案:《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孙俟居比部,病腹中若有症瘕,不食不眠,烦闷身热。仲淳投以人参、芍药、茯苓、麦冬、木通、枣仁、石斛。方甫具,史鹤亭太史至,见方中有大剂人参,骇曰:向因投参至剧,此得无谬乎?仲淳曰:病势先后不同。当时邪未退,滞未消,故不宜;今病久饱胀,烦闷者,气不归元也;不食者,脾元虚也;不眠而烦者,内热津液少也。今宜亟用次药矣。四剂而廖。

(津亏)

 

14缪希雍医案:《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赵景之太史未第时,因肄业劳心太过,患梦遗证已三四年矣,不数日一发,发过则虚火上炎,头面烘热,手足逆冷,终夜不寐。补心肾及涩精药,无不用过。壬申春,偶因感冒来邀珍视,谈及前证之苦,予为之疏一丸方:以黄柏为君,佐以地黄、枸杞、莲须、膘胶、山茱、五味、车前、麦冬之类。不终剂而廖。初时景之意恐黄柏太寒,不欲用。予谓尊恙之所以久而不愈者,正未用此药儿!《五脏苦欲补泻》云: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黄柏是矣。肾得坚,则心经虽有火而精自固,何梦遗之有哉?向徒用补益收涩而未及此,故难取效。

(阴虚兼有虚火。但为何手足逆冷?)

 

15缪希雍医案:《先醒斋医学广笔记》顾太学叔夏内人,患阴虚火证,彻夜不眠者两月,饮食俱废,形体日削,中外疑其必无救矣。予为之诊视,决其必无大害,第要需时日耳!用大剂人参、枣仁、茯神、远志、生地、当归、五味、麦冬;因虚甚气怯,佐以琥珀、朱砂、金银器之类,约百余即而廖。后友人询其故,予谓此病虽属虚,幸脏腑无损,心经虽有火,幸不至烁肺,多服补阴收敛之剂,则水火自然升降,所云壮水制阳光正此而!至于久病脉调,身不发热,岂有他虞哉?

 

16张介宾医案:《景岳全书》下消不寐。省中周公者,山左人也,年逾四旬,因案牍积劳,致成羸疾,神困食减,时多恐惧,自冬春达夏者通宵不寐者凡半年有余,而上焦无渴,不嗜汤水,或少有饮则汤沃而不行,然每夜必去尿二三升,莫知其所从来,且半皆如膏浊液,尪羸致极,自分必死。及予诊之,岂其脉犹带缓,肉亦未脱,知其胃气尚存。慰以无虑,及用归脾汤去木香及大补元煎之属,一以养阳,一以养阴,出入间用至三百余剂,计人参二十斤,乃得全愈。此神消于上,精消于下之证也。可见消有阴阳,不得尽言为火。姑纪此一按,以为治消,治不寐者之鉴。

 

17陆岳医案《三世医验》不寐用涌汗治验:沈虹台翰检公,居林下,年近五旬,体肥善酒,奉养极厚。酒后自恃强壮,暑月初秋,常卧风露下更余,或至半夜,方就内寝,从来无病。忽于秋末冬初,酒后烦闷,黄昏卧而不得寐,至半夜似睡非睡,直至天明而睡始少沉。自此日以为常。数月间,医药杂投,有主安神者,有主养血者,略无寸效。唯服清火清痰,稍觉有益,然亦未有熟睡更余者。自冬且春,易一方一医,间有少差,数日即复如故。惟大醉后得吐,方始沉卧一二时。然日间即懈怠不能起,且饮食无味。延至仲夏,忽一夜因清卧不寐,神思烦躁,身体作痒,令人烧热汤澡浴,是夜睡至天明。由是临卧必浴,虽不能如初浴之长睡,而或二更,或一更。若间日浴,即不能寐矣。比至立秋,浴亦渐不能熟睡。八月间,竟全不睡。适司成屏麓范公往苏拜之,乃沈公年家也。极称予术,因来迎。予往诊之,六脉沉涩而两寸尤甚。沈公备述病情,且言平日天气少暖即畏热多汗,自病后,但烦闷而不畏热,暑月竟无汗。予思《内经》每有论而无方,独不寐一条,兼有其方,何今人不知用?及用亦无效也。经言不寐之因,则曰卫气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又曰阳明热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又曰胃不和则卧不安。其言治疗之法,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又曰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得和。其方则以千里水扬之万遍,炊以苇薪,用秫米、半夏煎饮其汁。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久则三饮而已。沈公得吐则睡,是内之壅塞须决也,澡浴则睡,是外之经络须通也。因用子和法,投独圣散(瓜蒂),三日约涌其涎饮盆许。是夜身虽困倦,然已得睡。禁其厚味酒体,唯稀粥自养。待五日后,先令密室中,置沸汤数锅,使热气熏蒸,中设一桶,深汤澡浴之。抹干就寝,随投以煎剂,用麻黄、苏叶、葛根、防风、威灵仙、半夏各一钱。照《内经》煎法热服,厚覆之,汗微微而来,是夜睡始沉。又将息二日,再以此法大汗之。自此,不唯睡卧如常,且身体轻快,精神清爽,六脉皆起而流利。予曰:病已去矣。

(好病例。心中先有定见,一步一步走来,步步不乱。岂是一般大夫可比。真正我辈之师也。古有读书而助酒兴者,读此病例亦当饮一大杯。一个字:爽!)(此医非名医)

 

18张璐医案:《张氏医通》一少年因恐虑,两月不卧,服安神补心药无算。余与温胆汤倍半夏、柴胡,一剂顿卧两昼夜,竟尔霍然。 复有一人遗精烦扰不得卧,与六味丸料加枣仁,数服而安寝如常。 更有一人溃疡久不收敛而不得卧,疡医不得疗,令大剂十全大补而安。

 

19叶桂医案:《临证指南医案》1)倪多痛阳升,阴液无以上注,舌涸赤绛,烦不成寐。当益肾水以制心火。(心火)生地、元参、麦冬、绿豆皮、银花、竹叶心。

2)吴经少阳郁火不寐。(胆火)丹皮、半夏、钩藤、桑叶、茯苓、橘红。

3)程氏上昼气遂填脘。子夜寤不肯寐,乃阳气不降。议用温胆汤。温胆去枳实,加金斛、滚痰丸二钱五分。(滚痰丸即礞石滚痰丸:礞石、黄芩、大黄、沉香)

4)顾(四四)须鬓已苍,面色光亮,操心烦劳,阳上升动,痰饮亦得上溢。《灵枢》云:阳气不交入阴,阳蹻脉满;令人得寐(?)。今气越外泻,阳不入阴,勉饮酒醴,欲其神昏假寐,非调病之法程。凡中年以后,男子多下元先损。早上宜用八味丸,晚时用半夏秫米汤(阳蹻脉虚)

5)某 阳不交阴,夜卧寐躁,小半夏汤。

6) 赵氏呕吐眩晕,肝胃两经受病,阳气不交于阴,阳蹻脉空,寤不肯寐。《灵枢》方半夏秫米汤主之。 又接用人参温胆汤。

7)某(二四)脉涩,不能充长肌肉,夜寐不适,脾营消索,无以灌溉故耳。当用归脾汤意温之(脾营虚)。嫩黄芪、于术、茯神、远志、枣仁、当归、炙草、桂圆、新会皮。

8)某肝阳不降,夜无寐(胆液亏,阳升虚烦)。进酸枣仁法。枣仁、知母、炙草、茯神、小麦、川芎。

9)某不寐六十日,温胆诸药不效。呕痰不适,明系阳升不降。用《金匮》酸枣仁汤。

10)陈阴精走泄,复因洞泻,重亡津液,致阳暴升,胃逆,食入欲呕,神识不静,无寐。议酸枣仁汤。枣仁五钱炙甘草五分知母二钱茯苓二钱。

11)某(三三)寤不成寐,食不甘味,尪羸,脉细数涩。阴液内耗,厥阳外越,化火化风,燔燥煽动。此属阴损,最不易治。姑与仲景酸枣仁汤。

12)田脏液内耗,心腹热灼。阳气不交于阴,阳蹻脉空,令人寤不成寐。《灵枢》有半夏秫米汤,但此病乃损及肝肾,欲求阳和,须介属之咸,佐以酸收甘缓,庶几近理(肝肾阴亏,阳浮)。龟胶、淡菜、熟地、黄柏、茯苓、萸肉、五味、远志。又咸苦酸收已效,下焦液枯,须填实肝肾。龟胶、鹿胶、熟地、苁蓉、天冬、萸肉、五味、茯苓、羊内肾。

 

20王思中医案《续名医类案》周氏患发热咳嗽,以阴虚内伤治愈剧,经月不得眠。王诊之曰:此乃悬饮,乃郁热所致。气不升降则汤液停积,渐成饮囊。法当开郁行气。每剂用荷蒂七枚。一服而鼾睡,数日平复。

 

21张康忠医案《续名医类案》:张涟水名康忠,尝治董尚书浔阳不寐,用百部一两,半夏一两。董即得美睡。酬之百金。董寂睡,梦为役夫,牵船行赤日中,甚疲劳,忽见凉树美荫甚乐,大欢而寤。人谓张君二味药即得百金,董公百金乃得役夫一息。

 

22李中梓医案《续名医类案》:李士材治张同初善郁,且应酬繁剧,隔中痛甚,夜不成寐。医用菖蒲、枳实、厚朴、木香、豆蔻。殊不知此症属虚,虚则浊阴不降,神气失守,故痛且寤也。遂以归脾汤倍用人参、当归。不十剂而胸次快然安寝。

 

23钱国宾医案《续名医类案》:陕西喻少川,久以开毡店居杭,体厚刚健,偏嗜炙馎,性燥动肝气,年逾五旬,终也不寐者六年。用痰火气血之药多矣。早晨诊侯,寸关洪浮有力,若坚实之象,唯两尺脉大。熟思之,以脉论,肥人当沉,今六脉洪浮有力;以症论,上身怕热,足反畏冷;以药论,清补俱已尽服。《难经》曰:人之安睡,神归心,魄归肺,魂归肝,意归脾,志藏肾。五脏各安其位而寝。且夜属阴主静,日属阳主动,阴阳和平,安然寤寐。此六年不睡,乃阳之症也。当大泻其阳,使阴气渐复则寐矣。用大承气汤加大黄二两,泻十余行,其人昏倦,睡数日方醒,进以粥食愈。(不寐虚证固多,但也有实证,不可不知!)

 

24程文囿医案《杏轩医案》翁自病,寒热胁痛,口苦食少,呻吟不寐,已经月余,服药不应。自以为殆,诊脉弦急。知其平日情志抑郁,肝木不舒,病似外感,实系内伤。与加味逍遥散一服而效,数剂而安。(此例极好。可知当与外感鉴别。极虚也有寒热往来,当大补,用山茱萸,不可不知)

 

25吴天士医案《医述》一妇人不寐两月,眩晕胁痛,咳嗽,呕吐。医谓气血两虚,补药不效。诊左关弦数有力,右关弦滑而濡,断为肝火上逆,脾有湿痰。盖脾为心之子,脾有邪则心不能舍于脾,谓之母不舍子,故不眠;脾中有痰,故作晕,亦作呕;肝火上逆故作咳、作呕,亦作晕。方用半夏、陈皮、苍术、煨姜,燥脾中之湿痰;黄连、香附、竹茹、白芍,平上逆之肝气。吐痰盂许而愈。

 

26冯兆张医案《医述》:宛平王中堂患一奇证,每寐即梦持重搬运,甚觉困乏而醒,睡去其梦如故,一夜数十次。医用参、归、枣仁、茯神、远志养血安神之药,愈服愈甚。诊脉两寸洪大有力,两关洪大兼弦,两尺洪弦无力,知为药误。盖寐者,心神藏纳于肾,乃水火既济之时,心犹人也,肾犹舍也。今心肾不足,肾火独亢,乃遂上炎之性而失下交之象矣。以重剂八味汤,加牛膝、五味,用灯心、莲子作引,数服而愈。(药虽中病,议论混乱)

 

27顾德华医案《花韵楼医案》:谢医案:血崩之下,气营大虚,彻夜不寐,神不自持,触事惊疑。此乃怔仲疑虑之症,并非癫痫类也。脉证合参,脾脏气血大伤。且大便亦溏,胆怯异常,显属不足之症。生地、白芍、枣仁、茯苓、白术、郁金、元肉、麦冬、莲子肉、川贝。

2)汤医案:郁火越冒,冲心为厥,厥后心悸不寐,惊恐疑惧,劫肺而为痰血,不时形凛轰热,经行如崩,月行两次,盛暑而厚衣,稀粥不敢下咽。以脉证参之,非真寒,实由疑虑过深所致也。乌犀尖、川连、茯苓、麦冬、生地、郁金、白芍、橘白、枣仁、川贝、莲子。(未言脉象。如此之证,非一般人敢如此用药。必心中有定见者。我辈难见其顶被。)

 

28谢星焕医案《得心集医案》:钱赞府客秋患脱症,下元属虚,迭进黄芪、白术、地黄、当归、肉桂、附子之类颇效,而左胁气满,夜难沉睡,服尽归脾、养心之剂不应。面白、肢体倦怠,脉来虚软。此乃肝肾亏虚,肝风内鼓。专以甘温填纳封固之品,服至十剂,饮食倍常,夜寐得安。及二十剂,左胁之气亦不鼓矣。熟地、白术、山茱萸、当归、赤石脂、牡蛎、枣仁、山药、肉桂、附子、甘草、枸杞。(此证气满不得认为气滞,否则祸不远矣)

 

29陆定圃医案《冷庐医话》:某年四十余,因子女四人痧痘连绵,辛勤百日,交小暑后忽然不寐,交睡则惊恐非常,如坠如脱,叫呼不宁,时悲时笑。震泽毛慎夫茂才(元勋)诊之谓曰:卫气行于阳不得入于阴,乃心肾不交之症。用沙参、生地、麦冬、当归、远志、甘草、白芍、茯苓、黄连二分、肉桂一分。以甘澜水先煮秫米一两,去渣,将汤煎药。服之全愈。

2)汪春圃(纯粹)医案:丁俊文每日哺后发热,微渴,心胸见怔忪如筑,至晚则生懊恼,欲骂欲哭,昼夜不能寐,诸药不效,延至一年有余。诊其脉,左寸浮洪,两尺沉细。知属阴亏阳盛,仿《灵枢》半夏秫米汤,如法煎成;外用肉桂三钱另煎,待冷;黄连三钱另煎,乘热同和入内。徐徐温服,自未至戌尽剂,是夜即得安睡,次日巳牌方醒。随用天王补心丹加肉桂、枸杞、鹿角胶、龟板胶等制丸,调理而愈。

3)尝治一人患不寐,心肾兼补之药遍尝不效,诊其脉知为阴阳违和,二气不交。以半夏三钱、夏枯草三钱浓煎服之,即得安睡。仍投补心等药而愈。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至阳而长,是阴阳配合之妙也。

4)《老老恒言》谓不寐有操纵二法:操者,如贯想头顶,默数鼻息,返观丹田之类,使心有所著,乃不纷驰,庶可获寐。纵者,任其心游思于杳渺无联之区,亦可渐入朦胧之境。

 

30黄述宁医案《黄澹翁医案》扬州汪焕臣间日不寐,怔忪耳鸣,粪后便血紫色,小便多秘不等,大便或溏或泻,饮食多少不等。上四部脉更弱,两尺水火俱衰。《脉诀》云:软而弱者,湿家里恙。乃寒湿凝于血分。徒服养神安心之品何益哉?秦艽、萆薢、苍术、厚朴、泽泻、荆芥、茯苓、神曲。(看不懂,暂存疑)

 

31张锡纯医案《医学衷中参西录》天津徐某某,年六十六岁,于季春得不寐证。病因:因性嗜吟咏,暗耗心血,遂致不寐。自冬令间有不寐之时,未尝介意。至春日阳升,病浸加剧。至季春,恒数夜不寐,服一切安眠药皆不效。精神大为衰惫,心中时常发热,懒于饮食,勉强加餐,恒觉食停胃脘不下行,大便干燥,恒服药始下。其脉左部浮弦,右脉尤弦而兼硬,一息五至。

诊断:其脉左浮弦者,肝血虚损,兼肝火上升也。阴虚不能潜阳,是以不寐。其右脉弦而兼硬者,胃中酸汁短少,更兼胃气上逆也。酸汁少则不能化食,气上逆则不能息息下行传送饮食,是以食后恒停胃脘不下,而其大便之燥结,亦即由胃腑气化不能下达所致。治此证者,宜清肝火、生肝血、降胃气,滋胃汁,如此以调养肝胃,则夜间自能安睡,食后自不停滞矣。

处方:生山药一两、枸杞八钱、赭石六钱、玄参五钱、沙参五钱、白芍五钱、枣仁四钱、生麦芽三钱、生鸡内金钱半、茵陈钱半、甘草二钱。共煎一大盅,温服。

复诊:将药煎服两剂,夜间可睡两三点钟,心中已不发热,食量亦少加增,大便仍滞,脉象不若从前之弦硬,遂即原方略为加减,使再服之。

处方:生山药一两、枸杞八钱、赭石六钱、玄参五钱、沙参五钱、枣仁四钱、白芍三钱、龙眼肉三钱、生鸡内金钱半、茵陈一钱、远志钱半、甘草钱半。

将药连服三剂,夜间安睡如常,食欲已振,大便亦自然通下。惟脉象仍有弦硬之意。遂将方中龙眼改用八钱,多服数剂,以善其后。

 

2)表兄赵某某之妻,年近三旬,得不寐证,兼心中恒惊悸。家中诸事皆其自理,劳心过度,因得诸证。初苦不寐时,不过数日偶然,其过夜半犹能睡,继则常常如此,又继则彻夜不寐,一连七八日,困顿已极,仿佛若睡,陡觉心中怦怦而动,即暮而惊醒,醒后心犹怔忪,移时始定。心常发热,呼吸似觉短气,懒于饮食,大便燥结,四五日始一行。其脉左部弦硬,右部近滑,重诊不实,一息数近六至。

诊断:此因用心过度,心热耗血,更因热生痰之证也。为其血液因热暗耗,阴虚不能潜阳,是以不寐;痰停心下,火畏水刑(心属火,痰属水),是以惊悸;其呼吸觉短气者,上焦凝滞之痰碍气之升降也;其大便燥结者,火盛血虚,肠中津液短也。此宜治以利痰、滋阴、降胃、柔肝之剂,再以养心安神之品辅之。

处方:生赭石八钱、枸杞八钱、生地八钱、生山药六钱、瓜蒌仁三钱、天冬六钱、白芍五钱、半夏四钱、枣仁四钱、远志二钱、茵陈钱半、甘草钱半、朱砂二分。前药煎好,送服朱砂末。

复诊,将药连服四剂,心中已不觉热,夜间可睡两点钟,惊悸已愈十之七八,气息亦较前调顺,大便之燥结亦见愈,脉象左部稍见柔和,右部仍有滑象,至数稍缓,遂即原方略为加减,使再服之。

处方:生赭石八钱、枸杞八钱、生地八钱、生山药六钱、龙眼肉五钱、瓜蒌仁五钱、玄参五钱、白芍五钱、枣仁四钱、远志二钱、甘草二钱。

将药连服六剂,彻夜安睡,诸病皆愈。

 

3)一妇人,年三十许,一月之间未睡半时,自言倦极,仿佛欲睡,即无端惊恐而醒。诊其脉,左右皆有滑象,遂用苦瓜蒂十枚,焙焦轧细,空心时开水送服。吐出胶痰数碗,觉心中异常舒畅。于临睡之先,又送服枣仁细末二钱,其也遂能安睡。后又调以利痰养心安神之药,连服十余剂,其证永不反复矣。

32丁泽周《丁甘仁先生医案》:不寐已久,时轻时剧,苔薄腻,脉弦小。心体亏,心阳亢,不能下交于肾,湿痰中阻,胃因不和。胃不和故卧不安也。拟和胃化痰,交通心肾。白芍二钱、朱茯神三钱、川连一分、枣仁三钱、半夏二钱、远志一钱、肉桂一分、柏子肉二钱、秫米三钱、炙甘草八分。

2)郁怒伤肝,肝胆之火内炽,痰湿中阻,胃失和降,懊恼少寐,胸痹不舒。拟温胆汤加减。半夏二钱、朱茯神三钱、珍珠母三钱、山栀一钱五分、秫米三钱、远志一钱、龙齿三钱、川贝二钱枣仁三钱、白芍二钱、竹茹一钱五分、枳实一钱、郁金一钱五分、合欢花一钱五分、夜交藤三钱。

3)高年气阴两亏,肝阳挟痰浊上蒙清空。健忘少寐,神疲肢倦,脉象虚弦而滑,苔薄腻。虚中挟实,最难着手。姑拟益气阴以柔肝木,化痰浊而通神明。太子参一钱半夏二钱 当归二钱 穞豆衣三钱 茯神三钱 橘红三钱、白芍二钱 菊花一钱五分 竹茹一钱五分 远志一钱 天竺黄一钱五分 菖蒲八分淡竹油一两 。生姜汁两滴。

4)阴虚难复,肝火易升,宗气跳跃。夜梦纷纭,脉象软小而数。腻育阴潜阳,交通心肾。蛤粉炒阿胶二钱朱茯神三钱 珍珠母三钱 丹皮一钱五分 川贝二钱 潼蒺藜三钱 女贞二钱 竹茹二钱 鲜藕一两。

5)不寐之恙,乍轻乍剧。胁痛略减,头眩心悸,皆由阴虚不能敛阳,阳亢不入于阴也。拟柔肝潜阳,和胃安神。蛤粉炒阿胶二钱 朱茯神三钱龙齿三钱 牡蛎四钱 白芍二钱 枣仁三钱 半夏二钱 远志一钱 川连二分 柏子肉三钱 秫米三钱 琥珀多寐丸一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