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二)

 johnney908 2014-04-28
 四,《难经》怎么说的,

【1】《难经》共八十一篇,每一篇为一难。其中,从二十三难至二十九难,主要论述“经络”。特别是对奇经八脉的论述,《难经》比《内经》更详细。因此,《难经》也是对“经络”进行研究的重要依据。迄今为止,任何文献对经络学说的记载,其经典性都超不过《内经》和《难经》。

【2】《难经》第一难说:“十二经皆有动脉”。所谓“十二经”,即手六经和足六经。所谓“皆有动脉”,是十二经的每一经都有动脉。这说明,《难经》也是把血脉分别归属十二经。所以,每一“经”都会有动脉。比如,按十二经的分布,每一“经”都有一定的区域,等于把整体人体分成了十二部分,因此,十二经的每一“经”必然都有动脉,并且,也会有静脉,还会有筋、骨、肌肉、神经和淋巴等。

显然,所谓“十二经皆有动脉”,并不是说十二经本身长著动脉,而是各“经”所属的区域中都有动脉的分布。比如,手太阴肺经所属的区域中有桡动脉,即寸口脉。足阳明胃经所属的区域中有足背胫前动脉,即趺阳脉。由此可以看出,《难经》所说的“十二经”,也是对人体进行研究的论理工具,这和《内经》是一致的。

【3】《难经》第二十五难说:“有十二经,五脏六腑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

这段经文记载了古代医家把十二经和脏腑相配时逐渐完善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经和脏腑相配不是同时完成的。其中,足六经完成的较早,手六经稍晚,最后完成的是手厥阴经和心包相配。这是因为,按当时的系统方法,阴经配脏,阳经配腑,足阴经配胸膈以下的脏,即肝脾肾,手三阴经配胸膈以上的脏,但胸膈以上只有心和肺两个脏,手少阴经和心相配,手太阴经和肺相配,缺一个脏和手厥阴经相配。因此,古代医家把心脏的外膜看成一脏,称心包,把心包和手厥阴经相配,这才完成了手三阴经的每一经都配一个脏。所以,古文献资料的记载表明,十二经和脏腑相配,是逐渐完成的,最后完成的是手厥阴经和心包相配。手少阳经和三焦相配稍早一些。所谓“心包”,古称“心主”,其实质是心脏的外膜。

人只有五个脏和五个腑,即“心肝脾肺肾”和“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合起来是十个脏腑,若与“十二经”逐一相配,实际上不仅缺一个脏,还缺一个腑。所以,古文献的记载还表明,在经络学说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古代医家还曾把“整个胸腹腔”看成是一腑,称“三焦”,把三焦和手少阳经相配,这才完成了六阳经都配一个腑。因此,《人体经脉漆雕》、《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难经》的记载都可证实,最早的经没和脏腑互相联系,古代医家是先完成了十个经和十个脏腑相配,之后完成了手少阳经和三焦相配,最终才完成了手厥阴经和心包相配。所谓“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其实质是整个胸腹腔。第一胸椎至横膈为上焦,横膈以下至脐为中焦,脐以下至耻骨为下焦。 

以上说明,“十二经”和脏腑相配,确实经历过一个逐渐充实、逐渐完善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经”的每一经虽然都有一个脏或一个腑,但不是说人的身体内真有十二个脏腑,而是把三焦和心包列入了脏腑的范畴,并且,也不是脏腑上长著“经络”,而是古代医家按系统方法设计的“经络”,所以,十二经和脏腑相配,带有明显的理想倾向。比如,与“心”相联系的共四个经和六个络,与“心包”相联系的共两个经和两个络,但是,在“心”和心的“外膜”上,并没真的长著这些“经”和“络”,而是古代医家按系统方法逐渐充实、逐渐完善的。所谓“心主与三焦为表里”,是说心包和三焦相表里。这种表里关系,也是由厥阴经和少阳经的阴阳属性决定的,并不是心包和三焦在解剖学意义上具有表里关系,因为三焦包容著诸脏诸腑,并不是单纯包容著心包。所谓“俱有名而无形”,说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都是无形的,也说明心包和三焦均无内脏之形。所谓“心主别脉”,即手厥阴经的古称。

【4】《难经》第三十八难说:“藏惟有五,府独有六者,何也?然:所谓府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府也,故言府有六焉。”这段经文说明,三焦的实质不是内脏。三焦虽归手少阳经,但不同于其他五府。所谓“有名无形”,是说三焦没有内脏的形态。这是因为,三焦的实质是整个胸腹腔,不是脏器。因此,三焦和手少阳经的联系,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联系,而是古代医家按系统方法设计的,带有明显的理想倾向。在人的身体上,虽然确有胸腹腔,但手少阳经并不是真的长在胸腹腔上,而是把三焦归属手少阳经,故《难经》明确指出:“其经属手少阳”,并明确指出:“此外府也”,所谓“外府”,是包容诸脏诸腑的大府。人的胸腹腔包容诸脏诸腑,故曰“外府”。人体内实质性的腑只有五个,即大肠、小肠、胆、胃、膀胱,古代医家把三焦看成是一腑,故言府有六焉。

【5】《难经》第二十八难说:“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谓也?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于经也?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_霈妄行,圣人不能复图也”。

这段经文说明,在经络学说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十二经”完成的较早,“奇经八脉”稍晚。“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这是古代医家参照了“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的道理。所以,十二经和奇经八脉都是古代医家创建的论理工具。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奇经八脉的分布和循行,主要是在十二经未及之处。所谓“圣人图设沟渠”,也能佐证奇经八脉是古代医家创建的,是按当时的系统方法精心设计的 

【6】《难经》第二十九难说:“其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经,皆何起何继也?然: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至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溢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还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也。其受邪气,畜则肿热,砭射之也。”

这段经文主要论述奇经八脉的起止、分布和循行路线。这段经文的最后一段,主要论述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关系。可以看出,奇经八脉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合起来,构成比较完整的经络系统。所谓“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说明古代医家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奇经八脉参照了“图设沟渠,沟渠溢满,流于深湖”的道理。《难经》是用“沟渠溢满,流于深湖”比喻奇经八脉对十二经的补充作用。所谓“不拘于经”,是说奇经八脉不拘于十二经。

所谓“其受邪气,畜则肿热”,是说奇经八脉所属的区域或组织器官若感受邪气,畜则肿热,并不是说奇经八脉本身肿热。这是因为,十二经受“三阴三阳”这种理论形式的限制,在分布上有一定缺陷,没分布在这些区域,也没联系这些区域的组织器官,所以,古代医家就把这些区域和组织器官归了奇经八脉。比如,人体前正中线和后正中线,因不便于归属十二经,所以归了任脉和督脉。再如带脉,环腰一周,约束纵行诸“经”,这都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

【7】以上说明,《内经》和《难经》对“经络”的记载都能证实,人出生时没“经络”,十二经是古代医家创建的,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所以,十二经和奇经八脉都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组织结构,而是古代医家按系统方法创建的论理工具。

附:关于三焦的考证

三焦是一个特殊的腑,由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组成。自《内经》和《难经》以后,历代以来,对三焦之腑的“有形”和“无形”,存在很大争议。迄今为止,中医学对三焦的解释,尚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是,对三焦主要功能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一般认为,三焦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运行水液、保持水液的正常敷布和运行。

三焦的“有形”和“无形”,是中医学的一个历史性遗留问题。中医学对脏腑的研究、对经络的研究、对诊疗方法的研究,都必然涉及三焦“有形”和“无形”的问题。因此,应该从根本上弄清的实质和实际意义。

根据古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所谓“焦”,是由“樵”逐渐演变过来的。“樵”相当于“椎”,即脊椎。《内经》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如《灵枢背□篇》说:“胸中大□在杼骨之端,肺□在在三焦之间,心□在五焦之间,膈□在七焦之间,肝□在九焦之间,脾□在十一焦之间,肾□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也。”由此可见,古代医家是将人的椎骨称为“焦”。每一椎骨即是一焦。从第一胸椎至_椎共二十一椎,古称二十一樵,亦称二十一节,每一节即是一焦。由此可知,所谓“焦”,是古代的解剖学概念,其实质是椎骨。

所谓“上、中、下三焦”,是以椎骨为标志将人的整个胸腹腔依次划分为三部分。每七节椎骨为一部分,二十一节椎骨共分三部分,三七二十一,合起来,则为上焦、中焦和下焦。即:上七椎为上焦,中间七椎为中焦,下七椎为下焦。由此可知,三焦的实质,实际是整个胸腹腔,上、中、下三焦是将整个胸腹腔划分为三部分,是以椎骨为标志划分的。当然,也可以从前面划分,这在《内经》和《难经》中都有详细论述。比如,以胸膈和脐为标志,也可以把胸腹腔划分为上中下三焦。

古时代的医学文献表明,古代医家将内有包容物的囊性器官都称“府”。比如,脉为血之府。头为精明之府,膀胱为净府,胸为气之府等。人的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和多种器官,故为人身最大的“府”,古称“外府”或“孤府”。如《中藏经》说三焦:“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由此可以看出,三焦是人体最大的“府”,其实质,是人的整个胸腹腔。它包容著人的诸脏诸腑。故为大府,亦称孤府。

《素问调经论》说:“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灵枢决气篇》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这是指上焦的功能,主要概括了心和肺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这是指中焦的功能,主要概括了脾胃以及大肠小肠对饮食物消化吸收和输布的生理功能。《灵枢营卫生会篇》还说:“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这是指下焦的功能,主要概括了肾与膀胱及大肠的功能。以上可以看出,上、中、下三焦的这些功能,实际是相关脏腑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这是对上、中、下三焦主要功能的高度概括。

三焦之所以具有“主持诸气”的生理功能,就是因为它是人的整个胸腹腔。因此,三焦既是水液运行的通路,又总司人体的气机和气化,并保持水液的正常敷布和运行。

以上说明,三焦反映了两方面的生理功能,一方面是相关脏腑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是胸腹腔本身的生理功能。

对“经络”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学是春秋以后逐渐有了经络学说,古代医家把三焦说成是一腑,把心脏的外膜说成是一脏,(即心包)并把三焦和心包分别归属手少阳经和手厥阴经,这和经络学说的系统方法密切相关。因为十二经的每一经都与脏腑相配,但人体只有十个实质性的脏腑,即心肝脾肺肾和胃胆膀胱大肠小肠。所以,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古代医家把心包和三焦列为脏腑。但实际上,三焦和心包都不是实质性的脏器,而是心脏的外膜和胸腹腔。所谓“无形”,是说心脏的外膜和胸腹腔不具备实质性脏器的形态。在现存于世的古文献中《人体经脉漆雕》、《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内经》、《难经》都能说明这一点。其中,《难经》第二十五难和第三十八难,更能说明这一点。历史可以证明,十二经与脏腑相配,最先完成的是十个经和十个脏腑相配,后来才完成三焦与手少阳经相配,最后完成的是心包与手厥阴经相配。

总而言之,三焦和心包,在人体上是客观存在的,但都不是实质性的脏器。心包的实质是心脏的外膜,三焦的实质是整个胸腹腔。中医学的脏腑学说之所以包括心包和三焦,是受经络学说的影响。三焦和心包互为表里,是古代医家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形成的系统认识,并不是单纯解剖学的认识。心包的功能主要是心脏的一部分功能。三焦的功能除上中下三焦对应的脏腑功能之外,还有胸腹腔的功能。人的气机和气化,都是在胸腹腔进行的,胸腹腔包容著诸脏诸腑,所以,三焦能够主持诸气。并且,上焦主要概括心肺的功能,中焦主要概括脾胃的功能,下焦主要概括肾和膀胱以及大肠的功能。

另外说明一点,对三焦和心包的认识,必须结合历史和经络学说的系统方法。与三焦相联系的“经”有:手少阳经、手厥阴经、手太阴经。与三焦相联系的“络”有:手少阳之别,手厥阴之别。手少阳三焦经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有:心包、三焦、耳中、目锐_、无名指、上肢外面中线、肩、缺盆、膈、膻中、项、耳前后、头、()、颊。手少阳三焦经的经别还联系著:三焦、巅、胸中、缺盆。其别络联系著:腕、臂、胸中、心主。这些联系,都和经络学说的系统方法密切相关。

五,“经络”是怎么起源的

【1】考证“经络”的起源,可为“经络”的研究提供历史依据。根据“经络”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弄清“经络”最初是怎么产生的,便于澄清曲解误说。

【2】经络系统以“经”为主,“络”是“经的”分支。“经”分十二经和奇经八脉,以十二经为主。《内经》和《难经》的记载表明,十二经起源较早,奇经八脉稍晚。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因此。考证“经络”的起源,应该先从十二经开始。

据考证,在古代的医学文献中,“脉”字出现的很早,“经”字较晚。“经”字和“脉”字在古代可通用,“经”可称“脉”,“脉”可称“经”。并且,“脉”不是血脉的专用名词,“经”不是“血脉”。比如,“手太阴经”古称“肺手太阴之脉”、“手阳明经”古称“大肠手阳明之脉”、“足太阴经”古称“脾足太阴之脉”、“足阳明经”古称“胃足阳明之脉”,其中,“经”和“脉”都不是血脉,而是都指“经”。但是,古文献对“血脉”的论述,有时简称“脉”,对血脉的研究和归类,有时是用“经”。因为这是“经”的作用之一。因此,对十二经的考证,必须弄清“脉”和“经”的历史渊源。基本概念和理论思维必须清楚。

“脉”的本义是名词,但在古文献中,有时“脉”字是以动词的形式出现,代表“诊”或“候”的意思。如“欲别表里,当脉之”。再如:“脉之,反见浮数之象。”这里所说的“脉”字,是“诊候”的意思,属动词。这种语法,是名词活用,即名词用作动词。属于名词的“脉”字,有时指“经”或“络”,有时指“血脉”,但是,“经络”本身不是血脉,必须分别清楚。否则,若“经”与“血脉”相混,误认为“经络”是血脉,对“经络”的研究和考证就很简单了,就没意义了。比如,《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所言十一脉,指十一经。《内经》说:“夫脉者,血之府也。”指血脉。由此可见,“经”和“脉”很容易混淆。

对“经络”的考证,离不开“脉”字和“经”字,最容易受“脉”字和“经”字的干扰困惑。这是古代医学基本概念尚未规范的原因。但是,“血脉”的实质是“血管”,自成体系,有形质可见,“经”有固定名称,“经络”有非常明确的起止、分布和循行路线,稍作比较便知,“经络”的起止不是“血脉”的起止,“经络”的循行路线不是“血脉”的循行路线,所以“经络”不是“血脉”,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阅读古典文献时,只要根据“脉”字和“经”字的出处,结合上下文意和人体结构的实际情况,完全可以把“经络”和“血脉”区别开。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把“经络”充分体现出来,千万不能与血脉相混。

【3】在古代,凡物之贯通、连络成为一体而有条理者,皆称脉。比如,地脉、山脉、水脉、血脉、气脉、筋脉、经脉等。其中,血脉是血管,其实质,是人体运行血液的通路。地脉、山脉、水脉、气脉、筋脉、经脉等,虽冠以脉字,都不是血管。比如,“筋脉”是“筋”,“经脉”是“经”,气脉是“气”的通路。地脉、山脉、水脉,是地理学领域的概念。

所谓“气脉”,俗称“气道”,或称“气”的通路,古称“隧”。《内经》的记载表明,“气脉”和“隧”,其实质都是“气”的运行通路,只是称谓不同。比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所谓“气脉”,即“气”的运行通路。所谓“气脉常通”,是“气”的运行通路经常保持通畅。再如,《灵枢·玉版篇》说:“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藏六府之大络也。”《素问·调经论》说:“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所谓“经隧”,是把比较大的“隧”分别归属各“经”的称谓,即把“气脉”归经。在古代,把人的脏腑组织器官和□穴归经,产生了很多新概念。比如,把“隧”归“经”,称“经隧”。把“筋”归“经”,称“经筋”。把“□穴”归“经”,称“经穴”。把人的“肌表”归“经”,称“皮部”。所以,“经隧”这个概念,是把“气脉”归经的称谓,即“隧”归“经”。由此可以看出,“气脉”和“经隧”,都是“气”的运行通路。所谓“气血”或“血气”,不是血液,而是“气”,是血中之精气,即营气。所谓“大络”,不是“经络”的“络”,是说五脏六腑的“大络”是“经隧”,实质是“隧”,即“气脉”。

在《内经》中,“气脉”一词用的较少,“经隧”用的较多。“经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经隧”和“经络”的关系非常密切。比如,《灵枢·营气篇》说:“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这说明,布散于外的“营气”,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同时说明,“经隧”具有“天地之纪”的作用,这与“经络”的循行方式和作用非常接近。再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说:“气有余于上者,导而下之。气不足于上者,推而休之。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必明于经隧,乃能持之。”这说明,“经隧”对调“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指导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故曰:必明于经隧。可是,在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中,对“经隧”的重视程度并不高,没把“经隧”放到比较突出的高度。这是经络学说现代理论的明显缺陷。

《灵枢·邪客篇》说:“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态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所谓“三隧”,分别糟粕、津液、宗气的运行通路。这段经文充分证明,“气”的运行通路可称“隧”,即较大的气脉 

以上说明,“气脉”和“经隧”都是“气”的运行通路,是可以通用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在近代被忽视了。

【4】《灵枢·脉度篇》明确指出:“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所谓“手之六阳、手之六阴、足之六阳、足之六阴”,是左侧的十二经和右侧的十二经合称。所谓跷脉、任脉、督脉,是奇经八脉的一部分。所谓“大经隧”,是把较大的“隧”分别归属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即把“气脉”归“经”。用通俗话说,是把较大的“气脉”分别归属各“经”,称“经隧”。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必明于经隧”的关键所在,因为这关系著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关系著“经络”是不是建立在虚构的基础上。从这段经文总的内容可以看出,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一部分,就是“气”的“大经隧”,即比较大的气脉。因为“隧”的实质就是“气”的通路,就是“气脉”。这是毫无疑义的。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气”的运行,是人体客观存在的生理活动。“气脉”也是人体上客观存在的,古称“隧”。“气”在气脉中运行,大小不一,遍布周身,也可以说是在“隧”中运行。所谓“大经隧”,是较大的隧,即比较大的气脉。根据《灵枢·脉度篇》这段经文可知,所谓“一十六丈二尺”,不单是“大经隧”的长度,也是十二经主干和任脉、督脉、跷脉的总长度。所谓“手之六阳、手之六阴、足之六阳、足之六阴”,即十二经。所谓“任脉、督脉、跷脉”,是奇经八脉的一部分,没涉及冲脉、维脉和带脉。所谓“六阴、六阳”,不单是十二经的阴阳属性,也是“大经隧”或气脉的阴阳属性。这说明,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主干不是建立在虚构的基础上,而是和大气脉的分布完全一致,长度相同,阴阳属性相同,主要作用相同。故《灵枢·脉度篇》明确指出:“凡都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意思是说,十二经和任脉、督脉、跷脉合起来的这“一十六丈二尺”就是大经隧(或大气脉)的长度。事实也如此,比如,虽然《灵枢·脉度篇》说的是“此乃大经隧也”,指的是“经隧”,但历代医家对“经”的长度也是按“一十六丈二尺”计算。因此,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主干,主要是根据“气”的路径和“气”的运行规律创建的,以“气脉”(或称大经隧)为基础。当然,必须说明,这是比较重要的基础之一,不是全部。

根据“脉”字和“经”字的关系,再根据“大经隧”和“经络”主干的关系,可以充分说明,所谓“经”,根本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在“气脉”的基础上创建的,虽有基础,但无形可见。根本原因是,“气”是无形可见的,“气脉”也是无形可见的。

《灵枢·经别篇》指出:“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所以应天道。”所谓“阴阳诸经”,主要指十二经这说明十二经是“建”的。所谓“建”,必须有“建”的基础和形式,还要有“建”的方法,若没基础和形式,或没“建”的方法,决不能凭空而“建”,“建”了也没意义。比如,有资料表明,古代医家早期发现的□穴,称“气穴”,是脏腑之“气”在体表输注的部位,也为创建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奠定了基础。在“气脉”和□穴的基础上,阴阳学说为提供了“三阴三阳”的形式和十二经名称。再如,把人的主要部位确定阴阳属性、创建根和结,就是创建十二经的基本方法。除此之外,整体观念的世界观、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原理和系统方法、古代医家对人体和天地自然的系统认识、逐渐积累的医疗实践经验和医药卫生知识,以及古代多学科的思想精华和先进经验,都为经络学说提供了学术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发展到一定高度和一定规模的历史时期,在系统归纳和总结、逐渐上升为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经络学说凝聚了中国古代数千年的思想智慧和生命智慧,凝聚了古代医家对天地自然和人体生命的系统认识,凝聚了数千年的医疗实践经验和医药卫生知识,具有非常深厚的底蕴。

【5】根据资料分析,经络学说至少指导了中医学两千多年的理论创新和医疗实践,中医学的脏腑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断治疗学说、针灸学说、独取寸口脉法、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以及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穴诊断、经络辨证、药物归经等,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指导下形成的。所以,经络学说决不是凭空创建的,经络的体系决不是假说,而是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基础,是对人体结构、气血运行规律、脏腑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相互影响、以及□穴的位置和治疗作用、天地自然和人体生命规律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归纳和总结,具有极其丰富的生命信息和宇宙信息。经络系统的复杂体系,决不是凭空想象而成的,不是空架子,每一经与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每一“经”的分支,以及“经”和“经”的分支在循行过程中的“上下出入升降”,“交会合”、“散系布”等,都有实实在在的内涵,对阐释生理和病理,对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作用。因此,中医学的发展离不开经络学说,必须弄清“经络”是如何创建的,必须弄清“经络”的内涵和实际意义,充分发挥经络学说的作用,才能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和提高。

【6】经查,现存于世的文献资料,都没记载“经络”起源的年代。但是,《内经》和《难经》可以证实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内经》确有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可以证实,人在母腹内的发育阶段,“经络”不是逐渐发育而成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人刚出生时虽“脉道以通,血气乃行”,但没“经脉”。只要把《灵枢·经脉篇》的原文理解透,就能证实这一点。所谓“脉道以通”,是“血脉”和“气脉”皆通。“血脉”行“血”,“气脉”行“气”。故“血气乃行”。

二是《内经》明确指出“建阴阳诸经”,或“六律建阴阳诸经”,见于《灵枢》不同版本的“经别篇”,可以证实,“阴阳诸经”是通过创建才有的。所谓“阴阳诸经”,主要指十二经。建“阴阳诸经”的过程,就是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

三是十二经的起源比奇经八脉早,见于《难经》,可以证实,十二经和奇经八脉不是同时产生的。十二经起源较早,奇经八脉稍晚。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主要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

四是阴阳学说的“三阴三阳”为十二经提供了名称,见于《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可以证实,十二经分足六经和手六经,最初是按“三阴三阳”命名的。比如,足六经分别是足太阳经、足少阳经、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手六经分别是手太阳经、手少阳经、手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这是把“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分别与手足相配,产生了十二经的名称。这说明,中医学是有了阴阳学说以后才有了十二经的名称。这是“经”的概念比“脉”、“气脉”或“隧”的概念稍晚的原因。

因此,根据阴阳学说的历史,再根据“脉”和“经”的历史以及“三阴三阳”和十二经的关系,可以探讨十二经的起源。十二经的起源就是“经络”的起源。

【7】“三阴三阳”源于“阴阳”的衍化。所以,从“阴阳”入手,既能说清“三阴三阳”和十二经的关系,也能说清十二经是怎么产生的。

“阴阳”最初不是医学领域的名词,而是古代哲学范畴的基本概念,导源于《易经》。如《周易·系辞》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在中国历史上,夏朝《连山》已有“阴阳”的萌芽。最早记载“阴阳”这个概念的书是《山海经》。如《北山经》记载:“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其下多桐据。其阳多玉,其阴多铁,伊水出焉。”这是最早出现“阴阳”二字的古文献资料。此前,在中国的古文化领域和医学领域,尚未明确提出“阴阳”这个概念。所以,在此之前的医学领域,既没阴阳学说,也没“十二经”之名。

阴阳学说是古代医家从哲学领域引进到医学领域的。“阴阳离合”是阴阳学说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阴阳学说的哲学原理,所谓“阴阳离合”,指“阴阳”的衍化或还原。比如,“阴”之“离”,衍化为“三阴”,即少阴、太阴、厥阴。“阳”之“离”,衍化为“三阳”,即少阳、太阳,阳明。若少阴、太阴、厥阴相“合”,则三阴还原为一阴。若少阳、太阳、阳明相“合”,则三阳还原为一阳。若“一阴”和“一阳”再“合”,则还原为“太极”。“太极”是混沌不分的状态,是派生阴阳的基础,代表未分阴阳的整体。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和阳,阴和阳仍可还原为太极。这是阴阳学说非常重要的哲学原理。

由“阴”和“阳”衍化出来的“三阴三阳”即,“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手六经和足六经提供了名称。手六经和足六经合起来则为十二经。因此,十二经的名称是引进了阴阳学说以后才产生的,是由“阴阳”衍化出来的。

【8】中医学的历史比阴阳学说的历史更悠久,所以,曾经有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医学领域没有“阴阳”的概念。阴阳学说起源时,中医学早已有了一定规模。中医学是在发展过程中引用了哲学领域的阴阳学说。医学史可以证明,春秋初期,“阴阳”的概念逐渐进入到中医学领域。如《左传 昭公元年》记载秦国名医医和为晋候治病时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这说明,在春秋初起,中医学领域逐渐有了“阴阳”的概念。

【9】阴阳学说是古代哲学方法论,被引进到中医学领域以后,主要发挥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作用。“阴”和“阳”,是哲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由“阴阳”衍化出的“三阴三阳”,也是论理工具。如《灵枢·阴阳系日月篇》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说明,所谓“阴阳”,不是具体的有形物体,而是事物性态的抽象概念,可以用“阴”和“阳”概括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及其内部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也可以用“三阴三阳”对“阴”和“阳”两方面的层次进一步分化。所以,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划分阴阳。比如:指天地,则天为阳,地为阴;指日月,则日为阳,月为阴;指日光的向背,则向阳者为阳,背日者为阴;指气候的寒热,则寒者为阴,热者为阳;指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则上者为阳,右者为阳,外者为阳,下者为阴,左者为阴,内者为阴;指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则躁动者为阳,宁静者为阴;再如,《灵枢·寿夭刚柔篇》说:“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这是《内经》将人体主要结构划分的阴阳,其阴阳属性都是相对而言的。比如,若以脏和腑相对而言,则五脏属阴,六府属阳。若以五脏相对而言,则心肺属阳,肝脾肾属阴。若以心肺相对而言,则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若以肝脾肾相对而言,则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为阴中之至阴。按照这种方法,人体各部位、各种结构和各脏腑组织器官,乃至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症状和证候等,都可划分为阴阳两大类。在划分阴阳的基础上,若进一步划分,则可以划分为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比如,脏皆属阴,但心和肾属少阴,肺和脾属太阴,肝和心包属厥阴。再如,六府皆属阳,但小肠和膀胱属太阳,大肠和胃属阳明,胆和三焦属少阳。所以,阴阳学说对天地自然和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都有普遍性的指导作用。

【10】在中国古代,阴阳学说是用“阴阳”这个机动代名词代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由“阴阳”衍化出来的“少阴、太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也是机动代名词。所以,“阴阳”和“三阴三阳”的应用非常广泛,适用于很多领域,逐渐成为认识世界和解释自然现象的论理工具。因此,古时代的很多学科都引用阴阳学说。如天文、历法、地理、建筑、军事、医学、数学、音律、宗教、风水堪舆、奇门遁甲、四柱预测等。

阴阳学说的历史和现存于世的古文献资料表明,中医学领域是春秋初期逐渐引用了“阴阳”的概念,但是,到战国时期,《内经》问世时,经络学说已经形成了理论体系。由此可知,“经络”的起源和初步形成,一定是在春秋战国期间。

【11】《内经》为深入探讨“经络”的起源提供了历史依据。《内经》虽是战国时期的文献,但其内容非常丰富,包罗万象,收载了中医学各学说在稚生时期几乎全部的理法,甚至可以上溯至殷商时代的医学成就,基本上能把“经络”从无到有、逐渐形成和逐渐应用的历史过程体现出来。比如,《灵枢·经脉篇》的记载表明,人的脏腑、器官、皮、肉、筋、骨、血脉、毛发等,都是在母腹内发育的,但“经脉”不是在母腹内发育而成的。人刚出生时,虽“脉道以通,血气乃行”,但没“经脉”。这说明,“经络”最初不是在人体内生成的。并且,《灵枢·经别篇》明确指出,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即“六律建阴阳诸经”。所谓“六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律制,是十二律的简称。十二律包括六律和六吕,代表十二个音阶,合称十二律,简称六律,其核心是“三阴三阳”。因此,这里所说的“六律”,仍是“三阴三阳”。

《灵枢·邪客篇》说:“天有六律,人有六府”,这说明,六府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但六律不是人体的组成部分。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十二经是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理由是:十二经是按六律创建的,六律的核心是“三阴三阳”,六律和“三阴三阳”都不是人体的组成部分,所以,十二经也不会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所谓“建”,即“创建”或“建立”的意思。所谓“阴阳诸经”,即十二经。很明显,“建阴阳诸经”的过程,就是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此外,《素问·阴阳离合论》记载了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时为足六经命名的方法,若把《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合起来看,更进一步证明,古代医家在人体上创建“根”和“结”的过程,就是“建阴阳诸经”,确实也是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

正确理解“建”字,有助于探讨十二经的起源。因为,《内经》的记载表明,“阴阳诸经”是“建”的,即“建阴阳诸经”。“建”要有“建”的基础和形式,还要有“建”的方法,这对探讨十二经的起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以论及,不再重复 

在中国文化史上,“建”是动词。会意。从_,有引长的意思,从聿(意为律)。本义:立朝律。《说文》的解释是:“立朝律也”。《广雅》的解释是:“建,立也。”例如,建法,是制定法律。建中,是定立标准。建极,是制定至中至正的建国大法。除此之外,“建”字可以引申为建立、创建或创设。如《周礼·天官序》记载:“官惟建国”。《周礼·小宰》记载:“掌建邦之宫刑”。《礼记·王制》记载:“州建百里之国三十”。诸如,建官、建候、建国、建都、建封、建堰、建树、建本、建筑、建造、建设、建言、建议、建倡、建策、建制、建帐、建交、建寅、建卯等,是“建”字的通常用法。以上可以看出,根据《内经》“建阴阳诸经”的记载,再根据“建”字的词性、本义、引申义和用法,十二经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在人体上创建的,也可以说是建立的、定立的、制定的、创设的。因此,不能把十二经误解为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那就歪曲了“经络”的实际意义,把“经络”简单化了,削弱了“经络”的作用。

【12】根据阴阳学说的历史,再根据《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记载,可以证明,由“阴”和“阳”衍化出来的“少阴、太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原本不是“经”,也没“经”的含义。古代医家将“少阴、太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命名为“经”,赋予“经”的内涵,使之成为十二经,是从创建“根”和“结”开始的。

创建“根”和“结”,是古代医家在人体创建十二经的基本方法之一。“经”是经纬之“经”,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经线。所谓“根”,是“经”的起点,都在四肢末端。所谓“结”,是“系结”的意思,是“经”的另一端,分别在头或胸腹部。“根”和“结”之间,各“经”最基本的直行主干。《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记载表明,古代医家创建“根”和“结”时为各经“命”名,主要根据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和“三阴三阳”阴阳属性。比如,人的肢体内侧属阴,外侧属阳,所以,凡命名为“少阴、太阴、厥阴”的“经”都分布在肢体内侧,即少阴经、太阴经、厥阴经。凡命名为“太阳、阳明、少阳”的“经”都分布在肢体外侧,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再如,根据“三阴三阳”的“开合枢”,三阴以厥阴为枢,太阴为开,少阴为合,所以,厥阴经都分布在四肢内侧中间,太阴经在前,少阴经在后。三阳以少阳为枢,太阳为开,阳明为合,所以,少阳经都分布在四肢外侧中间,阳明经在前,少阳经在后。并且,凡以足趾末端为起点的“经”为足经,即足六经。凡以手指末端为起点的“经”为手经,即手六经。通过“根”和“结”,才有了十二经最基本的直行主干。比如,“至阴”穴在足部,其阴阳属性为阴中之阳,与太阳相对应,所以命名为太阳经的“根”,为足经,即足太阳经起始的一端。“结”在命门,为足太阳经的另一端,这是足太阳经最基本的直行主干。再如,“涌泉”穴也在足部,其阴阳属性为阴中之少阴,与少阴相对应,所以命名为少阴经之“根”,为足经,是足少阴经起始的一端。“结”在喉部廉泉穴处,为足少阴经的另一端,这是足少阴经最基本的直行主干。十二经都是按这种方式创建了最基本的直行主干。所以,“根”和“结”是十二经的起源。

【13】《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都有对“根”和“结”的记载,其中,对“根”的记载很完整,每一经都以“根”为起始的一端。对“结”的记载虽不完整,但有规律可循,基本上能把十二经的“结”表现出来,合起来看,可以证明,最初的十二经,都以“根”和“结”为两端,确实是古代医家按“三阴三阳”创建的。比如,岐伯曰: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历兑,名曰阴曰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这是创建足三阳经时的命名过程。所谓“前曰、后曰、名曰”,即命名过程。再如,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这就是创建足三阴经时的命名过程。其中,有的“经”虽没记载“结”在何处,但《灵枢·根结篇》的记载可以补充。因此,根据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各“经”都以“根”为起始的一端,“结”是另一端。

“根”和“结”的作用,就是根据阴阳属性把“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落实到人体的相关部位。比如,

以“至阴”穴为“根”,以“命门”为“结”,落实了足太阳经的分布。

以“厉兑”穴为“根”,以“头维”为“结”,落实了足阳明经的分布。

以“足窍阴”穴为“根”,以“听宫”为“结”,落实了足少阳经的分布。

以“隐白”穴为“根”,以“太仓”为“结”,落实了足太阴经的分布。

以“涌泉”穴为“根”,以“廉泉”为“结”,落实了足少阴经的分布。

以“大敦”穴为“根”,以“玉英”为“结”,落实了足厥阴经的分布。

其余诸经也是如此。十二经都是这样创建的。显然,这是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

【14】根据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看出,十二经之名,根本不是解剖学概念,而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概念。十二经本身,根本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在人的身体上创建的。也就是说,所谓十二经,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而不是把人体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称为十二经。因此,古代医家对十二经的应用,并不是把十二经当成人身体上的组组织或结构,而是借助十二经对人体各部位和各脏腑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相互关系、相互联系、以及气血运行规律和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其次是用十二经反映时间、空间、地域、方位、气候等方面的变化对人的影响,并用十二经指导中医学的理论创新,指导开创诊疗方法,指导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这种综合性的作用,决不是人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可以具备的。比如,《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说:“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再如,《灵枢·经别篇》说:“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所谓十二经水,是中国古代的十二条大河流。即:清水、渭水、海水、湖水、汝水、渑水、淮水、江水、河水、济水、漯水、漳水。所谓“外合十二经水、内属五脏六腑”,说明十二经并不单纯用于对人体的研究,也能用于河流、地域、以及时间、空间、方位和气候变化等多方面的研究。所以,十二经的实质,决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创建的,是哲学和医学密切结合的论理工具。

在中医传统理论的概念范畴,阴和阳、金木水火土、经和络,都是论理工具。这三种论理工具,各有各的来源,各有各的实际意义。其中,阴阳和金木水火土,都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其实际意义,是事物基本属性的概括,是哲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经”和“络”,是古代医家独创的,其实际意义,是“三阴三阳”、气脉、□穴、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相互关系、相互影响、气血运行规律、以及人与天地自然相应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哲学和医密切结合的论理工具,相当于具体科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医学领域的论理工具在应用过程中,常和解剖学概念或人体的组织结构结合在一起,很容易相混,但是,决不能把论理工具误认为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比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肝阴、肝阳、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阴血、阴津、阴液、阳气、手太阴经和足太阴经、手少阴经和足少阴经、手厥阴经和足厥阴经、手太阳经和足太阳经、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等。其中,心肝脾肺肾、手足、气血津液等,都是人体客观存在的东西。但是,阴阳、金木水火土、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等,都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概念,都不是人身体上客观存在的东西。“经络”虽有基础,但其基础是“气脉”、□穴和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等很多方面的综合体系,千万别把“经络”误解为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千万别把“经络”当成组织结构进行研究,而是应该用“经络”指导医学领域各个方面的研究,奇经八脉是对十二经的补充,“络”是各“经”的分支,都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非常系统的论理工具。

【15】对古文献资料的综合考证可以证明,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起止、分布、走向、循行路线、以及“经”和“经”之间、“经”和“络”之间的互相沟通、各经与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归经的□穴、归经的病证、归经的药物等,都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修改、逐渐调整、逐渐完善的。比如,从《人体经脉漆雕》、《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内经》、《难经》等历代文献的记载看,十二经的名称虽是同时产生的,但十二经与脏腑的联系不是同时完成的,而是逐渐完成的。据考证,最早是十个“经”联系五个脏和五个腑。后来是十一个“经”联系五个脏和六个腑,补充了三焦,仍缺心包。最终才完成了十二经与六个脏和六个腑的联系,心包与手厥阴经的联系是最后完成的,《难经》可以证明这一点。并且,□穴的归经也是逐渐补充的。比如,《内经》和《针灸甲乙经》、《十四经发挥》、《针灸大成》、《针灸逢源》等文献,都对□穴的归经作过修改和调整。最明显的是,从《内经》以后,归经的□穴逐渐增加。《内经》成书时,归经的□穴只有161个,主要见于《灵枢》。到晋代,《针灸甲乙经》问世时,归经的□穴增到349个。到清代,《针灸逢源》问世时,归经的□穴增到了361个。在此期间,《十四经发挥》对□穴的归经作了大量修改和调整。这都说明,经络系统的复杂体系,是由历代医家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完善的,并不是在人体上逐渐发育而成的。

【16】《难经》第二十八难确实有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其作用,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所以,奇经八脉也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

【17】以上说明,根据《内经》和《难经》等古文献的记载,根据阴阳学说的历史、以及“三阴三阳”和十二经的关系,可以从根本上澄清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经络”的起源和初步形成,是春秋战国期间。战国后,仍有充实、修改和调整。

二,十二经起源较早,奇经八脉稍晚。奇经八脉是对十二经的补充。

三,十二经的名称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源于“三阴三阳的衍化。十二经的分布,是古代医家根据“三阴三阳”的形式创建的。奇经八脉是按“八肱”的形式创建的。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合起来,代表整个宇宙和整个人体。

四,“根”和“结”是十二经的起源。古代医家创建“阴阳诸经”的过程,是“经络”从无到有的过程。

五,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及其分支,根本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非常系统的论理工具。

六,经络系统不是虚构,不是假说,不是凭空而建,而是以气脉、□穴、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气血运行规律等为基础,以哲学的理论形式为基本形式。

七,经络系统的复杂体系,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经历代医家不断充实、不断修改、不断调整、逐渐完善而成的 

八,近代以来,把“经络”当成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进行研究,是错误的。

六,经络学说是怎么形成的

【1】考证经络学说的形成过程,也能为“经络”的研究提供依据。根据“经络”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乃至逐渐形成理论体系的历史,可以充分说明,经络学说是医学和哲学的完美结合,是以医学和哲学为基础逐渐形成的方法论学说,是以“经”和“络”为论理工具 

【2】经络学说不是某一个人创造的,不是一时一世形成的,而是逐渐形成的,确实经历过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理论体系的历史过程。比如,从十二经起源的概况可知,在阴阳学说没引进到中医学领域之前,曾经有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医学领域没有“阴阳”的概念,没有十二经的名称。阴阳学说被引进到中医学领域以后,有了“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的概念,才有了十二经的名称。并且,“经”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是经纬之“经”,不是以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为“经”,而是根据气脉、□穴、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等很多方面的系统认识,通过创建“根”和“结”,把“经”按阴阳属性的对应关系建立在人的身体上。用专业术语说,“根”是“经”的起点,“结”是“经”的另一端。用通俗的话来说,“根”是“经”在人体上“扎根”的部位,即“经”的起点。“结”是“经”在人体上“系结”的部位,即“经”的另一端。比如,把“少阴”命名为“经”,将一端“扎根”在“涌泉”穴的部位,即“根”;将另一端“系结”在“廉泉”穴的部位,即“结”。“根”和“结”之间就是足少阴经。同理,手少阴经也是这样创建的。再如,把“阳明”命名为“经”,将一端“扎根”在“厉兑”穴的部位,即“根”;将另一端“系结”在头维穴的部位,即“结”。“根”和“结”之间就足阳明经同理,手阳明经也是这样创建的。其余诸经皆如此。所以,古代医家创建“根”和“结”的过程,就是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

“根”和“结”是十二经最基本的直行主干,是经络系统最早的框架,比较简单。在此基础上,各“经”分出的分支是“络”,奇经八脉是对十二经的补充。十二经与奇经八脉及其分支和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复杂的经络体系。所以,经络系统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就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丰富、逐渐完善的过程。

十二经的“根”和“结”,是阴阳学说引进到中医学领域以后创建的。到战国时期,《内经》问世时,经络学说已初步形成理论体系。所以,经络学说是春秋战国期间初步形成的。

以上是对“经络”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乃至逐渐形成理论体系的概括。

【3】历史表明,原始社会末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已经显示出非凡的思想智慧和创造力。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以后,中华民族创造了比原始社会更高的科学文化和社会生产力。比如,青铜器的使用和推广,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这说明,奴隶社会的科学文化和社会生产力已远远超过原始社会。

据医学史研究,在奴隶社会,已经有了专职医生,如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各有分工,建立了早期的医事制度和医疗考核制度。如《周礼·天官》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有()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

奴隶社会经历了夏、商、周与春秋时代,春秋是奴隶社会末期。从春秋至战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取代了奴隶主阶级,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很快,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意识形态领域,更是空前活跃,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相继兴起,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唯物辨证法和哲学思想,并被引进到自然、地理、天文、历法、军事、建筑、音律、数学、医学等各个领域。当时医学领域的状况,是逐渐进入空前鼎盛的发展阶段,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医疗实践经验和医药卫生知识,初具规模,为形成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因此,阴阳五行学说被引进到医学领域以后,在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中医学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针灸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断治疗学说、养生保健、中药方剂等,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了理论体系。

由此说明,经络学说初步形成理论体系的学术资源,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成就和哲学成就,其次是吸取了自然、地理、天文、历法、音律、数学等多学科的思想精华和先进经验。比如,《灵枢·经别篇》说:“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所谓“十二经水”是古代地理学领域的概念。这说明,古代地理学领域和中医学领域都创建了十二经,都是按“三阴三阳”创建的。

古代地理学领域创建的十二经,称十二经水,是把中国古代的十二条大河流分别归属十二经,即:清水、渭水、海水、湖水、汝水、渑水、淮水、江水、河水、济水、漯水、漳水,合称十二经水。中医学领域的十二经,也称十二经脉,是把人体各部位和各脏腑组织器官分别归属十二经。十二经和十二经水与人的脏腑都有对应关系,见于《灵枢·经水篇》,如:“足太阳外合于清水,内属于膀胱,而通水道焉。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手太阳外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而水道出焉。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手少阴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凡此五藏六府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所谓“外合、内属”,即相互对应的关系。所谓“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是说在人体上创建的“经”和古代地理学领域的十二经水都是“内外相贯,如环无端”,故曰“人经亦然”。所谓“人经”,专指在人体上创建的十二经。

再如,中国古代创建的音律,把十二个音阶分为六阴律和六阳律,合称十二律,简称六律,也是按“三阴三阳”创建的。在古代,诸如天干、地支、六爻、八卦、岁符、方位、时空等,都曾引用“三阴三阳”。这都为经络学说形成理论体系提供了经验和学术资源。

【4】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成就和医学成就、以及其他学科的经验,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的“根”和“结”时,各“经”的命名可以同时完成,各“经”的起止、分布、走向、排列顺序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干,也可以同时完成。因为,十二经的名称源于哲学领域,原本就是完整的体系。并且,古代医家对气脉和□穴、对人体主要部位和脏腑器官的解剖位置、阴阳属性、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比如,“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都是哲学领域的概念,各有各的阴阳属性,“少阴、太阴、厥阴”皆属阴,合称三阴,“少阳、太阳、阳明”皆属阳,合称三阳,“三阴”和“三阳”是完整的体系。在人体上,五脏属阴,六腑属阳,腹属阴、背属阳、肢体内侧属阴,肢体外侧属阳。在阴阳的基础上再分,肾属阴中之少阴,脾属阴中之太阴、胃属阳中之阳明、“涌泉”穴的部位属少阴、“隐白”穴的部位属太阴、“厉兑”穴的部位属阳明、“少商”穴的部位属太阴、“商阳”穴的部位属阳明等。所以,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都能与“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的阴阳属性相对应。因此,在人体上命名足六经和手六经,是可以同时完成的。

再如,手经和足经有同名“经”,同名“经”的“根”分别在手部和足部,阴阳属性都相同。“结”的阴阳属性都和“根”的阴阳属性相同。手经的“根”和“结”与足经的“根”和“结”合起来,就是十二经的起止、分布、走向、排列顺序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干。所以,在创建“根”和“结”的过程中,可以把十二经的起止、分布、走向、排列顺序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干都确定。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所谓“阴阳之变”,即“阴阳”衍化出的“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所谓“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说明人体主要部位具备“三阴三阳”的阴阳属性,能与“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相对应,故曰“数之可数”。《灵枢·脉度篇》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这说明,十二经有定数,以数为序,有规律可循。因此,根据“三阴三阳”的阴阳属性和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按定数和规律,可以同时完成十二经的命名与“根”和“结”。只要明确了“根”和“结”,十二经的起止、分布、走向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干,就都确定了。例如,足经都以足趾末端为“根”,手经都以手指末端为“根”,“根”就是十二经的起点。再如,阳经行于肢体外侧,“结”于头部,阴经行于肢体内侧,“结”于胸腹部,“结”就是各“经”的另一端。“根”和“结”之间,就是各“经”的起止、分布、走向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干。此外,阴经和阳经都按“开合枢”排列,“枢”居中间,“开合”分居前后,井然有序。所以,只要创建了“根”和“结”,十二经的排列顺序也确定了。

《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记载表明,十二经是按“开合枢”排列的,如《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并说:“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所谓“不得相失”,就是不能违背“开合枢”的顺序。

以上说明,在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是从哲学领域引进了六个概念,命名为“经”,由“根”和“结”确定了各“经”在人体上的起止、分布、走向、排列顺序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干。经络系统的复杂体系,就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不断充实、不断丰富、逐渐完善而成的。

【5】最初创建的“根”和“结”,主要确定了十二经的起止、分布、走向、排列顺序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干。以此为基础,把人的肌表、各脏、各腑、各器官、血脉、筋、骨、□穴等,分别归属各“经”,用“经”和“络”互相联系,联结成整体,这是十二经逐渐形成复杂体系的中间环节。归经的内容越多,“经”和“络”的联系越广,十二经的体系就越复杂,经络学说的内容就越丰富。

“经”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把比较大的气脉体现出来,即“经隧”。二是归纳和概括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三是把归属本经的脏腑组织器官和□穴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四是综合体现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解剖位置、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相互之间的影响、以及天地自然和人体生命规律。五是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医疗实践提供论理工具,指导诊断和治疗。所以,把脏腑组织器官和□穴分别归属和经的过程,是古代医家对天地自然和人体复杂体系进行系统研究的过程,也是经络系统逐渐充实、逐渐丰富、逐渐完善的过程。

例如,最初创建的“根”和“结”,与□穴的联系很少。随后,归经的□穴逐渐增加,进一步充实和调整了经络的循行路线。据统计,在《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中,“经”和□穴的联系仍很少。《内经》问世时,归经的□穴是161个。《针灸甲乙经》问世时,归经的□穴增加到349个。到元代,《十四经发挥》问世时,归经的□穴达到354个。到清代,《针灸逢源》问世时,归经的□穴达到了361个。这说明,归经的□穴是逐渐增加的。针灸学的历史最能证明这一点,因为,□穴不是同时发现的,而是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发现的。所以,把□穴归属各经,不是同时完成的。

再如,十二经与脏腑的联系,也不是同时完成的,而是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因为,人只有五个脏和五个腑,即“心、肝、脾、肺、肾”和“大肠、小肠、胆、胃、膀胱”,若与十二经相配,必然缺一个脏和一个腑。所以,现存于世的古文献资料证明,十二经与脏腑相配的过程,是先完成了五个脏和五个腑与十个“经”相配,缺三焦和心包。后来,为了落实阴经都配脏,阳经都配腑,古代医家把心脏的外膜看成是一脏,称心包,把胸腹腔看成是一腑,称三焦,再与手厥阴经和手少阳经相配,这才落实了十二经与脏和腑的匹配关系。这说明,十二经与脏腑相配、以及十二经与脏腑的联系,不是同时完成的,是逐渐完成的,是按系统方法完成的。

“三阴”和“三阳”原本就有表里关系。比如,少阴与太阳相表里,太阴与阳明相表里,厥阴与少阳相表里。这种表里关系,是“三阴三阳”在哲学领域就具备的,是阴阳属性决定的。所以,十二经的表里关系和脏腑的表里关系,也是阴阳属性决定的。比如,少阴和太阳相表里,决定了足少阴经和足太阳经相表里,也决定了手少阴经和手太阳经相表里。太阴和阳明相表里,决定了足太阴经和足阳明经相表里,也决定了手太阴经和手阳明经相表里。厥阴和少阳相表里,决定了足厥阴经和足少阳经相表里,也决定了手厥阴经和手少阳经相表里。再如,心和肾分别归属手少阴经和足少阴经,小肠和膀胱分别归属手太阳经和足太阳经,决定了心与小肠相里,也决定了肾与膀胱相表里。肺和脾分别归属手太阴经和足太阴经,大肠和胃分别归属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决定了肺和大肠相表里,也决定了脾和胃相表里。心包和肝分别归属手厥阴经和足厥阴经,三焦和胆分别归属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决定了心包和三焦相表里,也决定了肝和胆相表里。这说明,十二经与脏腑的关系、以及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都是根据归经和阴阳属性建立起来的。并且,心包和三焦的表里关系,是最后建立的。把《人体经脉漆雕》、《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五十二病方》、《内经》、《难经》等综合起来看,可以说明这一点。

【6】把人的肌表、各脏、各腑、各组织器官、血脉、筋、骨、□穴等,分别归属各“经”,使每一“经”形成一个系统,“经”和“经”之间、“经”和脏腑组织器官之间、脏与脏之间、脏与腑之间、腑与腑之间、脏腑与组织器官之间,都互相联系起来,形成统一整体,并与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以及天地、日月、星辰、方位等都互相对应,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哲学和医学密切结合的过程,也是“经络”与脏腑组织器官和□穴建立复杂联系的过程。LpdN

中医学以“整体观念”为世界观,必须把人体看成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必须把人的各脏腑组织器官看成统一整体,才能发挥“整体观念”的指导作用。古代医家把阴阳学说引进医学领域,必须把人的脏腑组织器官划分阴阳,才能发挥阴阳学说的指导作用。把五行学说引进医学领域,必须把人的脏腑组织器官划分五行,才能发挥五行学说的指导作用。在阴阳学说指导下创建的经络学说,必须把人的脏腑组织器官都归属各“经”,才能发挥经络学说的作用。这是相同的道理。因此,把人的脏腑组织器官和□穴分别归经,是经络系统形成复杂体系、经络学说形成系统理论的重要环节。3

例如,把脏腑归经,逐渐充实了十二经与脏腑的匹配和联系。把□穴归经,逐渐充实和完善了各“经”的循行路线。再如,把肌表归经,称十二皮部;把筋归经,称十二经筋;把“隧”归经,称经隧;把血脉归经,称经脉、络脉、孙脉、毛脉;把症状或证候归经,称经病或经证;甚至,把药物也归经。这都充实了经络系统的复杂体系,丰富了经络学说的系统理论。

《灵枢·经别篇》说:“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所谓“人之合于天道”,是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认识。所谓“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是五行学说指导下的认识。所谓“外有六腑,以应六律”,是阴阳学说指导下的认识。所谓“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体现了十二的作用。这说明,创建了十二经,才能充分体现人与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的对应关系。故曰: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 

【7】经络学说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系统理论,一是根据整体观念的世界观。二是根据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原理和系统方法论。三是根据各脏腑组织器官和□穴的归经。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主要根据阴阳属性、位置、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穴的归经主要根据位置和治疗作用,是经临床反复验证确定的。比如,十二经的命名与“根”和“结”,主要根据“三阴三阳”的哲学原理。在“根”和“结”的基础上,十二经的每一经都有一个互相交接的分支,或称支线,即“络”,合称十二络,其作用,主要沟通“经”和“经”之间的联系,这是根据整体观念和系统方法创建的。十二经通过十二个“络”的联系,阴经和阳经依次相接,如环无端,构成整体。

再如,脏和腑之间的“属络”,其作用,主要沟通脏和腑之间的联系。各“经”与归属本“经”的脏或腑相联系,称“属”。各“经”与互为表里的脏或腑相联系,称“络”。这是根据脏腑的位置和归经逐渐充实的。诸如,十二经的“开合枢”、“经络”的“离合出入”、“经络”的“标本”、“经络”的“交会合”、“经络”的“散系布”等,都是在整体观念、哲学原理和系统方法的指导下,根据脏腑组织器官和□穴的归经逐渐充实的。

总之,经络学说是以哲学和医学为基础逐渐形成的。整体观念的世界观、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原理和系统方法、以及古代医家对人体和天地自然的系统认识、历代积累的医疗实践经验和医药卫生知识,为经络学说逐渐形成系统理论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学术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经络学说的系统理论中,脏与脏之间、脏与腑之间、脏腑与组织器官之间、□穴与□穴之间,都是用“经”和“络”联系。这种联系,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联系,而是体表、□穴和各脏腑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位置、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相互影响、以及人与天地自然互相对应等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因此,经络学说凝聚了中国古代数千年的思想智慧和生命智慧,凝聚了古代医家对天地自然和人体生命的系统认识,凝聚了数千年的医疗实践经验和医药卫生知识,具有极其深厚的底蕴。

【8】十二经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经”和“络”的关系,相当于“经”和“纬”的关系。从系统方法和论理工具的角度而言,经络系统的“经”相当于经纬的“经”,经络系统的“络”相当于经纬的“纬”。从气脉的角度而言,“经”是比较大的气脉,“络”是比较小的气脉。由十二经的起源概况可知,十二经本身,是古代医家按“三阴三阳”的哲学原理和系统方法创建的,属于方法论的论理工具,所以,“络”也是论理工具。

“络”的主要作用,一是把比较小的气脉体现出来,二是沟通“经”和“经”的联系,三是沟通“经”和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四是沟通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络”是“经”的分支。所以,“络”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的,“络”隶属于“经”。

经络系统以“经”为主,“经”有定数,“络”无定数。并且,“经”的分布和循行受阴阳属性的限制,“络”不受限制。所以,“络”的循行和“络”的多少,主要根据“经”的循行和归经的脏腑组织器官。比如,手太阴经和手阳明经,其直行主干和归本“经”的脏腑组织器官都能联系,所以“络”少,各有一个“络”沟通“经”和“经”之间的联系,没别的“络”。再如,足阳明经和足少阳经,其直行主干和归本“经”的脏腑组织器官没能都联系,所以“络”多,各有三个“络”,其中,各有一个“络”沟通“经”和“经”之间的联系,另两个“络”沟通“经”和脏腑的联系。再如,带脉环腰一周,没分支,故没“络”。这说明,“络”的循行和“络”的多少,主要根据“经”的循行和归经的脏腑组织器官。

现存于世的文献资料表明,历代文献对十二经之名的记载,都是定数。对十二经循行路线的详细记载,虽有暂缺者,但逐渐充实。对奇经八脉之名的记载。也是定数。但是,对“络”的记载差别最大,原来极少,逐渐增多,超过了“经”的数目。比如最早创建的根”和“结”,尚无分支。《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对“络“的记载仍极少。到《内经》和《难经》成书时,整个经络系统按左右两侧计算共计四十四个“络”,有的有名称,有的没名称。这说明,“络”是逐渐充实的。

【9】十二经受阴阳属性和定数的限制,没分布在人体前正中线和后正中线,也没环腰一周的“经”。所以,《难经》二十八难的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其主要作用,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比如,任脉分布在前正中线,督脉分布在后正中线,带脉环腰一周,这都弥补了十二经的缺陷。因此,补充了奇经八脉以后,经络系统更加完整了。

据考证,古代医家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奇经八脉,借鉴了古代地理学的经验,参照了“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的道理,是根据中国古代“八寅、八肱、八极”的概念创建的。

“八寅、八肱、八极”,是古代地理学领域的概念。所谓“八寅”,指八方边远之地。所谓“八肱”,指四方和四隅。所谓“八极”,指八方极远之地。八极之地比八寅之地更边远。如《淮南子》说:“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又说:“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八□之外有八极。”所谓“九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的合称,也是古代中国的名称。所谓“八寅、八肱、八极”,是九州外围渐远之地,相当于中国的国境以外。中国古代的地理学认为,“六合”和“八肱”,代表整个宇宙。其中,“六合”是上、下、东、西、南、北,八肱是四方和四隅。古代医家创建经络学说时,是用十二经与六合和九州相对应,再用奇经八脉与“八寅、八肱、八极”相对应。六合与八肱概括整个宇宙,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概括整体人体。因此,奇经八脉可以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在人的身体上,奇经八脉主要分布在十二经没能概括的部位,进一步加强了人体前正中线、后正中线、头、尾、腰、膝、手、足八个部位的联系。比如:任脉起于中极之下,至承泣而终,行于人体前正线。督脉起于肾下胞中,上行至龈交(上齿缝中),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行于人体后正中线。再如,冲脉也起于胞中,至胸中而散。跷脉和维脉,都起于足,上至头部。带脉环腰一周。这都弥补了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进一步加强了人体前正中线、后正中线、头、尾、腰、膝、手、足八个部位的联系。所以,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合起来,才能概括整个人体。才能与整个宇宙相对应。

十九世纪中叶,日本天皇曾提出“八肱一宇”的观点,错误的认为,世界是由八条大绳子紧密连在一起的,最终归结到一个中心,就是日本。受这种错误观点的影响,日本天皇发动了侵略战争,企图独霸世界。比如,日本天皇的诏书说:“兼六合以开都,掩八肱以为宇,不亦可乎?” 这是日本天皇发动侵略战争诏书,体现了“六合八肱”的思想。这说明,日本和中国的古文化相通,也是用“六合八肱”代表整个宇宙,并把这种思想应用到了政治和军事领域。所谓“八条大绳子”,与中医学领域创建的奇经八脉比较而言,具体作用固然不同,但都借鉴了“八肱”的概念和内涵。由此可以佐证,古代医家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奇经八脉,相当于在“六合”的基础上补充了“八肱”,按中国古代的系统方法,这才能概括整个宇宙和整个人体。

【10】以上说明,经络系统的完整体系,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构成的。从历代文献的记载看,十二经的体系形成稍早,奇经八脉稍晚。比如,《人体经脉漆雕》、《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等,对奇经八脉的记载极少。再如,《内经》对十二经的记载已基本完整。对奇经八脉的记载仍较简单。《内经》详细记载了“十二经”的根结、分布、走向、循行路线和交接次序、以及与人体脏腑和主要结构的复杂联系,还记载了十五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病症的归“经”、□穴的归经等。并且,《内经》论述脏与脏之间、脏与腑之间、腑与腑之间、脏腑与组织器官之间的各种联系、以及脏腑的表里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等,主要是用十二经,其次是用奇经八脉。所以,《内经》是经络学说初步形成系统理论的标志。但是,《内经》仍有缺陷,对奇经八脉的记载欠详细。

《难经》的成书年代,比《内经》晚。《难经》对奇经八脉的记载比《内经》详细,弥补了《内经》的缺陷。比如,《难经》第二十九难说:“其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经,皆何起何继也?然: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至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溢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还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也。其受邪气,畜则肿热,砭射之也。”《难经》这段经文,是奇经八脉最早、最完整的记载,比《内经》详细了很多。因此,必须把《内经》和《难经》合起来,才能体现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完整体系 

《难经》所说:“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也可以证明,古代医家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奇经八脉,确实借鉴了古代地理学领域的经验。

【12】《难经》根据十二经的理论,开创独取寸口脉法,体现了经络学说对开创诊断方法的指导作用。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首创六经辨证,这是经络学说指导临床医学的典范,为中医学确立“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奠定了基础。这说明,在东汉末年,经络学说已经达到了非常实用的程度。

所谓“六经辨证”,是把《内经》时期的十二经辨证进一步简化的一种辨证方法,即十二经简化为六经。《内经》当初是用十二经辨证,见于《素问·热论篇》。《伤寒杂病论》把十二经简化为六经,在十二经辨证的基础上开创了六经辨证。这说明,经络学说形成理论体系以后,在应用过程中,十二经仍是可以简化的。因此,从《伤寒杂病论》对十二经的简化来看,经络学说是方法论学说,十二经是论理工具。否则,假如十二经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是绝对不能简化的 

【13】另据考证,在经络学说逐渐形成理论的过程中,古代医家对十二经的循规行路线和□穴的归经,曾多次修改和调整。比如,《人体经脉漆雕》记载的“阴经”,都上行到头部。但是,《内经》对“阴经”的记载,都没行至头部。这说明,在此期间,古代医家对“阴经”的循行作了修改和调整。再如,《内经》和《针灸甲乙经》是把□穴归属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每一经,是每一经都有归经的□穴。但是,到元代,《十四经发挥》作了大量修改和调整,把354个□穴归了十二经和任督二脉,称十四经穴,此后,不再是每一经都有□穴了。因此,从古代医家对十二经的循行路线和□穴归经的修改和调整来看,经络学说是方法论学说,“经络”是论理工具。否则,假如“经络”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十二经的循行路线和□穴的归经是不能随意改动的。

【14】在中医学的历史上,《针灸逢源》最后一次调整了□穴的归经,是在359个经穴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这说明,《针灸逢源》的作者知道“经络”是论理工具,知道“经”和□穴的关系。现存于世的文献表明,只要把《灵枢》原文理解透,就能弄清“经络”是什么。

从《针灸逢源》至今,归经的□穴没再增加。这是经络学说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缺憾。因为,□穴是逐渐发现的,□穴的归经是把逐渐发现的□穴经临床反复验证后分别归属各“经”。按系统理论,归经的□穴的必须达到365个,才能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相对应。如《素问·气穴论》说:“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但是,由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逐渐埋没了,从《针灸逢源》以后,因已说不清“经络”是什么,弄不清“经”和□穴的关系,虽然发现了很多新□穴,却都没归经。因此,归经的□穴没能达到365个,至今仍是361个。

【15】从“经络”起源,到《针灸逢源》最后一次把□穴归经,经络学说大约经历了三千年的历史。在此期间,经络学说逐渐形成的系统理论,已经贯穿在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针灸、方剂和中药等各个领域。特别是“整体观念”的世界观和“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已经铸就了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把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的指导作用落实到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比如,中医学的脏腑学说、针灸学说、诊断学说、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和“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形成的。再如,子午流注、灵龟八法、以及近代兴起的耳针、头针、手针、足针、□穴诊断、经络辨证、药物归经等,都是经络学说奠定了基础。因此,近代以来,《内经》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虽罕为人知,逐渐埋没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但是,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早已形成,临床各科仍以“辨证论治”为原则,仍能体现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的指导作用,所以,在医疗实践中,临床各科仍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当然,不能不承认,由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逐渐埋没了,中医学的创新、发展和科学研究,确实受到了严重影响。中医学在近代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就是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逐渐埋没了。

【16】总之,根据经络学说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明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经络学说是在春秋战国期间初步形成的,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哲学的烙印,是哲学和医学互相结合而成的。

二,把人体各部位、各脏腑组织器官和□穴分别归属各“经”,是经络系统逐渐形成复杂体系的中间环节。归经的内容越多,经络的体系就越复杂。

三,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主要根据阴阳属性、位置、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相互影响、以及天地自然与人体生命规律。□穴的归经,主要根据位置和治疗作用。

四,“六合”和“八肱”,为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提供了基本形式,六合和八肱概括整个宇宙,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概括整个宇宙和整个人体。

五,“经”有定数,“络”无定数。“经”的数目是固定的。“络”是逐渐充实的。“经”的分布和循行受阴阳属性限制,“络”不受限制。

六,“经络”虽以“气脉”为基础,但已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有了一定的哲学形式和哲学因素。

七,经络学说是哲学和医学紧密相结合而成的方法论学说,相当于具体科学方法论,是以“经”和“络”为论理工具。“经”和“络”的分布已不再单纯的气脉。“经”和“络”的作用,早已超出“气脉”的作用。比如,十二经和任脉、督脉、跷脉合起来的长度是“一十六丈二尺”,这只是最基本的直行主干,没包括各“经”的“上下出入升降”,更没包括后来别出的正经。这是逐渐充实的内容。

八,经络学说的系统理论,早已渗透到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铸就了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已离不开经络学说。中医学在近代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逐渐埋没了。

七,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怎么埋没的

【1】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经络学说形成后逐渐埋没的。大量事实说明,在中医学的历史上,并不是从古至今谁都不知道“经络”是什么,而是在近代没把《灵枢》原文解释清楚,逐渐埋没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经考证,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医学的古典文献大部分失传,没失传的只有《灵枢》记载著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但《灵枢》流传不广,在宋代以前也丢失了,仅存一孤本,失落于朝鲜,几近绝迹。受此影响,《灵枢》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虽有解释,但在宋代已罕为人知。

二是《灵枢》原文太难理解,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经络”从无到有的过程、创建十二经的方法、以及十二经的“根”和“结”,没集中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多个章节,且文简词古,寓意太深。受此影响,《灵枢》从南宋以后虽重新刊行,但后世医书没把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整理出来。直到现在,《灵枢》虽有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因难理解,仍没翻译成通俗语言。

三是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在古代不规范,容易让后人产生误解。比如,“血脉”可称“脉”,“经络”也可称“脉”,但“经络”和“血脉”不是同一个概念。再如,“经”可称“经脉”,“络”可称“络脉”,但“经脉”并不专指“经”,而是有三种含义:有时指“经”,有时指归属于各“经”的血脉,还有时指整个经络系统。若不分辨清楚,很容易混淆。比如《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所说的“经脉”,既不单指“经”,也不是归属各“经”的血脉,而是指整个经络系统。再如《灵枢·经脉篇》说:“肺手太阴之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胃足阳明之脉……、脾足太阴之脉……”等等,这里所说的“脉”,不是血脉,而是“经”。另如《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说:“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所谓“经之动脉”,是指归属于各“经”的动脉。“动脉”是血脉,“经”不是动脉。所谓“行于脉中”,指血脉。这都说明,在古代,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不规范,“血脉”与“经”或“络”容易混淆,必须辨别清楚。

由于以上原因,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作用虽被后人掌握了,但《灵枢》原文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却罕为人知。南宋以后,虽有了重新刊行的《灵枢》,但后人没把《灵枢》原文理解透,仍没弄清“经络”是怎么产生的,也没弄清“经络”是什么,逐渐掺杂了对“经络”的推论、猜测、臆断和曲解误说,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埋没了。

比如,近代医书对《灵枢》的注解,一直没把“经脉之始生”、“六律建阴阳诸经”、“气脉”和“经”的关系、以及“经络”的“根”和“结”等最关键的问题解释清楚。其实,《灵枢》对“经脉之始生”早有解释,这是最能反映经络学说真面目的历史证据。只要把原文理解透,翻译成通俗语言,足以说明“经络”是什么,也能说明“经络”是怎么产生的。由此可知,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不是在《内经》成书时就埋没了,而是《内经》成书以后逐渐埋没的。

【2】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战国秦汉以前,中医学有很多古典文献,大部分失传。如《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旁篇》等,共二百六十多卷,早失传了。还有《上经》、《下经》、《大要》、《从容》、《奇恒之势》等,篇目不详,也失传了。在这些文献中,通过旁证可查的,是对经络学说确实有一些记载。但是,是否记载了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无证可查。

幸存于世的《内经》,确有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内经》还有“建阴阳诸经”或“六律建阴阳诸经”的记载,见于《灵枢·经别篇》不同的版本。并且,《难经》也幸存于世,《难经》的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

《内经》和《难经》合起来,对经络学说的记载基本是完整的,已经达到了实用的程度。经络学说从古代传到现在,主要根据《内经》和《难经》的记载。因此,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不是埋没了?埋没了哪些内容?可以把经络学说现代理论与《内经》和《难经》的记载互相比较。比如,经络学说最基本的概念是“经络”,《内经》早有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但经络学说现代理论没把“经络”这一基本概念解释清楚,说不清“经络”是什么,这就是埋没了。再如,“经隧”也是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之一,是与天体运行相对应的二十八脉,非常重要,《内经》说:“必明于经隧”,但经络学说现代理论普遍忽视了对“经隧”的解释和重视程度,这也是埋没了一部分。另如,《内经》说:“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取。”由此可,必须知道“根”和“结”的作用和意义,否则,就会“五脏六腑、折关败枢”,甚至“阴阳大失”,但是,经络学说现代理论没把“根”和“结”的作用和意义充分体现出来。《素问·征四失论》说:“夫经脉十二者,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谓“此皆人所明知”,说明古代医家知道“经络”是什么,但在近代,“经络”成了解释不清的概念,这说明,肯定是埋没了。类似实例,举不胜举。《难经》记载的内容也埋没了一些。很明显,经络学说现代理论确实埋没了经络学说的很多内容,没把《内经》和《难经》记载的内容充分挖掘出来,没能体现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3】《内经》是战国时期的文献,古称《黄帝内经》,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九卷,一百六十二篇。其中,经络学说的内容,主要在《灵枢》,《素问》有所补充。比如,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对“六律建阴阳诸经”的记载、各“经”的“根”和“结”、“经隧”、以及十二经、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的分布和循行路线、161个□穴的归经,都在《灵枢》部分。所以,《灵枢》是经络学说最重要、最关键的古文献资料 

【4】医学史证实,《内经》成书后,《素问》保存的基本完整,流传较广。但《灵枢》没保存完整,早有散佚,流传不广。并且,《灵枢》在宋代以前曾一度丢失,仅存一孤本失落于朝鲜,几近绝迹。受此影响,《灵枢》原文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在宋代已罕为人知。

【5】据考,在宋代,确实有《灵枢》已失传的记载。如宋代史崧作《黄帝灵枢经》之叙时说:“昔黄帝作《内经》十八卷。《灵枢》九卷,《素问》九卷,乃其数焉。世所奉行唯《素问》耳。”并且还说:“但恨《灵枢》不传久矣,世莫能究。”这说明,宋代以前,《素问》虽“世所奉行”,但《灵枢》已“不传久矣”,确实丢失了。

由于《灵枢》是经络学说最重要、最关键的文献资料,甚至是当时唯一的文献,所以,《灵枢》丢失后,对经络学说的传承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之所以被逐渐埋没,主要是《灵枢》曾经丢失造成的。其次是原文太难理解。

【6】《灵枢》丢失后,《针灸甲乙经》对经络学说流传后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针灸甲乙经》是晋代问世的针灸学专著,引用了《灵枢》的很多原文。但是,《针灸甲乙经》引用《灵枢·经脉篇》的原文时,把《灵枢·经脉篇》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删掉了,所以,在中医学的历史上,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作用虽被后人掌握了,但《灵枢》原文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却逐渐埋没了。

【7】史学研究进一步证实,北宋元佑八年,高丽(即朝鲜)向宋皇室进贡,献出《黄帝针经》,此乃唯一幸存的《灵枢》孤本。因此,《灵枢》失而复得,没彻底失传。Y

从《灵枢》编著、问世、流传、丢失乃至南宋时重新刊行,历史跨度很大,在此期间,文字、语法、语言和表达方式等,都有很大变化。《灵枢》是战国时期的文字、语法、语言和表达方式,原文寓意太深,很难理解。受诸多因素影响,《灵枢》在南宋以后虽重新刊行,流传渐广,但后世医书没把《灵枢》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译成通俗语言。因此,《灵枢》原文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一直埋没到现在。

【8】现存于世的《灵枢》,虽有不同版本,但最早是根据朝鲜向宋皇室进贡的《黄帝针经》出版的。朝鲜向宋皇室进贡时称《黄帝针经》,南宋刊行时称《黄帝灵枢经》,后来简称《灵枢》。其内容,经史学家考证,仍是《内经》散佚的部分。因此,现存各种版本的《灵枢》,原文仍有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以此为依据,仍可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

【9】以上说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经络学说形成后逐渐埋没的,主要原因是《灵枢》曾经丢失造成的。其次是《灵枢》原文太难理解。因此,以《灵枢》为主要依据,结合《素问》和《难经》等文献的记载,仍可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y@]

八,因有证据,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迟早会挖掘出来

【1】战国以前的中医文献虽大部分失传了,但《内经》幸存于世,特别是《内经》的《灵枢》部分,在宋代以前丢失了,但在北宋元佑八年失而复得,没永久失传。其中,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确实有解释,涉及很多细节问题,足以说明“经络”不是在人体内生成的,并能说明“经络”最早是古代医家创建的。这是战国时期的原始记载,是中医经典文献对“经络”的解释,最能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因此,以《灵枢》为证据,只要把原文理解透,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迟早会挖掘出来。

【2】《内经》是战国时期的综合性典著,是中医学各学说的渊薮。中医学最重要的学术思想和最基本的概念,均发端于这部伟大经典。经络学说也不例外。考证“经络”的起源,研究“经络”是什么,探讨经络学说是怎样形成的,离不开《内经》。并且,根据《内经》的记载对“经络”进行研究,是最可信的 

【3】近代以来,一般认为,《内经》只记载了“经络”的分布和循行路线,但没说清“经络”是怎样产生的,也没说清“经络”是什么。所以,对“经络”的研究确实走了弯路。

最近发现,《内经》原来早有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以此为依据,可以充分说明,人在母腹内没“经络”,人出生时也没“经络”。《灵枢·经别篇》的记载表明,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即所谓“六律建阴阳诸经”。此外,《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的记载可以证实,经络系统最早的框架是手六经和足六经的“根”和“结”,这是经络系统最早的直行主干,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各“经”的起止和分布,确实是古代医家按“三阴三阳”创建的。六律的核心即是“三阴三阳”。《难经》的记载表明,古代医家先是创建了十二经,有了十二经之后,在十二经的基础上又补充了奇经八脉,其作用,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因此,以《内经》为依据可以弄清十二经的起源,以《难经》为依据可以弄清奇经八脉的起源。在此基础上,足以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                           

【4】因《灵枢》没彻底失传,《灵枢》确有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只是原文不易理解,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把《灵枢》原文理解透,就一定能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挖掘出来。并且,《灵枢》原文的表达方式,已经给人留下了非常明显的疑问,本身就是突破口。只要发现了这个突破口,溯本穷源,寻根觅节,对“经络”的考证和研究就不会偏离方向,就会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挖掘出来。比如,在《灵枢·经脉篇》第一段经文中,黄帝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网,肉为墙,皮肤生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这是介绍人在母腹内逐渐生成的脏腑和组织结构,但雷公继续问“愿卒闻经脉之始生”,意思是说,想立刻知道“经脉”是怎么产生的。这足以说明,“经脉”不是在母腹人生长发育生成的。假如“经脉”是在母腹内生成的,雷公就不用接著再问了。

针对“经脉之始生”的问题,黄帝又作了回答,即: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种回答,显然让人产生疑问。比如,若单从文字看,似乎不是解释“经脉之始生”的问题,有答非所问之嫌。因此,这是很明显的突破口,应该深入考究。实际上,这不是答非所问,而是紧接上文进一步说明“经脉”的作用。比如,黄帝又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是古汉语的一种固定句式,即“……者,所以……”,通译为“……,是用于……的”。由全文的文意可知,这里所说的“经脉”,指的是整个经络系统。这句话译成现代语言,意思是说,“‘经络’是用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不可不知”。这就“说明了经络”的主要作用。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因上一句已说明“经络”不是母腹内生成的,所以必须单独解释“经络”的作用,把”经络“的作用把脏腑组织器官区别开。很明显,这段经文已经表明,“经络”和人在母腹内生成脏腑组织器官不是同一性质的概念。人的脏腑组织器官是在母腹内生成的,但“经络”不是在母腹内生成的。还能表明,“经络”的作用和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有区别。因为,在人的身体上,任何脏腑组织器官,都不具备“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原因是,这是综合性很强的作用,是系统方法或论理工具的作用,不是脏腑、器官、组织结构的作用。所谓“百病”,泛指一切疾病。所谓“不可不通”,是“不可不知”的意思。“通”作“知”或“通晓”解。

以上说明,根据《灵枢》原文明显的疑问之处,可以打开对“经络”进行考证和研究的突破口。通过这段原文,既能说明“经络”最初不是在人体内生长发育而成的,也能说明“经络”是干什么用的。在此基础上,对“经络”的研究就有了一定思路,就不会偏方向。至于“经脉”是什么,已基本上清楚了。当然,若彻底理顺清楚,还要参考《灵枢》和《素问》的其他原文。

【5】《内经》对经络学说的记载很多,但没集中在一起,而是比较零散。其中,《灵枢》记载的较多,《素问》有所补充。若互相参照,完全一致,都能贯通,足以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体现出来。并且,凡秦汉以前的文献资料,对“经络”的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参照。比如,若把《内经》和古文献对“经络”的记载综合在一起,互相贯通,至少可以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一,《灵枢·经脉篇》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表明,人在母腹内没“经络”,人出生时也没“经络”。由此证明,“经络”不是在母腹内生长发育而成的。因此,不能再把“经络”误解为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

二,《灵枢·经别篇》的记载表明,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即“六律建阴阳诸经”。由此证明,“十二经”确实不是在人体内生成的,而是古代医家创建的。这和《灵枢·经脉篇》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参照。

三,《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记载了古代医家创建手六经和足六经的具体方法。由此证明,经络系统最早的框架是十二经的“根”和“结”。十二经是足六经和手六经的合称。足六经和手六经都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根”和“结”是足六经和手六经的起源。

四,《素问·阴阳离合论》还能表明,阴阳学说为十二经提供了名称,各“经”的起止和分布,是按系统方法创建的。

五,《难经》的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其作用,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由此证明,奇经八脉也是古代医家创建的。

六,《灵枢·脉度篇》对“大经隧”的论述,最能体现出“经”和“气脉”的关系,足以证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跷脉,与“大经隧”长度一致,阴阳属性相同,分布和循行路线相同。这一点非常重要,对确定“经络”不是虚构,不是假说,是最确凿的证据。据此才能说明,“经络”最初是在“气脉”的基础上创建的,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把“经”和“气脉”建在了一起。“大经隧”是较大的“气脉”。因此,经络学说是哲学和医学互相结合形成的方法论学说,“经”和“络”是经络学说的论理工具。“经”和“气脉”虽建在了一起,但“经”有哲学内涵,既能概括“气”的运行规律,体现“气脉”的作用,又有方法论的论理工具作用。

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记载表明,“经络”是古代医家“论理人形”的工具。由此证明,“经络”有论理工具作用。

八,《内经》用十二经辨证,《伤寒杂病论》用六经辨证;《灵枢》和《针灸甲乙经》把□穴归全身各经,是每一经都有归经的□穴;《十四经发挥》把□穴归了十四经,不再是每一经都有归经的□穴。由此证明,在中医学的古文献中,“经络”的论理工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说明,古典文献对“经络”的记载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参照。因此,只要弄清“经络”是什么,再把“经络”起源、“经”和“气脉”的关系、“经”的哲学内涵、经络学说的形成、以及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理顺清楚,就能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

【6】近代以来,出土文献越来越多,为“经络”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历史依据。比如,《人体经脉漆雕》、《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相继出土。原有传本的《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十四经发挥》、《针灸大成》、《针灸逢源》等。把这些文献对经络学说的记载贯通起来,可以说明“经络”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初步形成复杂体系、主要作用、乃至逐渐埋没的历史过程。并且,还能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历代医家对“经络”的循行路线曾多次进行过充实、修改和调整。所以,经络的论理工具作用越来越突出,“经”和“气脉”的关系越来越不明显,日渐淡晦。

【7】从“经络”起源到现在,“经络”的专题文献数以万计,数不胜数。文献资料表明,历代医家对“经络”的循行路线虽有充实、修改或调整,但没记载过“经”和“络”的发育过程、生长过程、解剖形态、损伤、折断、切除、连接、异位或占位等。在诊疗实践中,根本没有“经络”本身的疾病,而是把疾病过程中的各种症状或证候分别归属各“经”。并且,主要是用经络学说的理论阐释生理病理,指导临床各科开创诊疗方法,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而不是诊治“经络”本身的疾病。这也是证据。

面对越来越多的文献积累和临床实际情况,对“经络”的考证和研究,迟早会有研究思路的调整。只要把研究思路回归到《内经》和《难经》的原始记载,打开突破口,迟早会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挖掘出来。

半个多世纪以来,受西医影响,国内外的研究机构,不断用高科技手段在人体上找“经络”,甚至,对“经络”物质基础的研究,已从器官、组织深入到细胞乃至亚细胞水平。其结果,既没找到“经”或“络”,也没找到“经络”本身的任何物质基础。其原因,都是因为“经络”在“气脉”的基础上已有了哲学内涵。“经络”最初虽和“气脉”建了在一起,长度和循行路线相同,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曾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经”和“气脉”的关系已不明显,且“经”和“气脉”都是无形的。所以,对“经络”的考证和研究若不调整思路,继续用西医的手段在人体上找“经络”,是不可能找到的。

【8】原卫生部长崔月犁主编的《中医沉思录》说:“已知的解剖形态中没有经络的独特结构,那么,它是不是一种未知的解剖结构。迄今为止,在已知解剖结构之外寻找经络的独特解剖结构的各种探索,都取得了‘零’的结果。事实已经显示,经络的结构也不可能是未知的解剖结构。”还说:“国内外为寻找经络的独特结构付出的各种努力,没有取得任何结果。整个医学对人体的解剖学、组织学研究已经相当发达,以此为基础对经络的解剖形态研究,迄今为止,均未取得任何成果。虽然不能说对人体的解剖形态研究已到尽头,但是,经络系统这样庞大,功能如此基本,既有宏观内容,又有微观内容,如果有其独立的解剖结构的话,是不可能不被发现的。”又说:“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一直寄希望于在神经血管之外,能找到经络独特的形态学基础,结果一无所获”。“要想发现特殊的经络形态结构,迄今均告失败”。“事实使我们不得不承认,经络既不是已知的解剖结构,也不是未的解剖结构,经络是超解剖学的。”

《中医沉思录》这些话,非常客观的总结了以前对“经络”的研究。其中,所谓“‘零’的结果”和“均告失败”,并不是彻底否定以前对“经络”的研究,而是从学术角度,根据以前的研究,提出“经络”是超解剖学的。这种观点,已经有了调整思路的导向。久而久之,对“经络”的研究不断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迟早会认识到“经络”是超解剖学的。“经络”最初和“气脉”建在一起,以“气脉”为主要基础,“经络”已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显然是超解剖学的。但是,认识归认识,必须有充分的证据,才能证这一点。《内经和《难经》的原始记载,就是证据。古典文献的相关记载,可为佐证。

【9】《内经》现存30多万字,其中,“经脉”出现85次,“经络”出现57次。经隧出现12次。在“经脉”和“经络”的出处,一是指血脉,即血管;二是专指经络,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及其分支。除此之外,没别的含意。但是,“经络”不是“血管”,而是可以把“血管”分别归属各“经”。在古代,归经的血脉,有时称经脉。这是“经络”和“血脉”容易相混的原因。对此,《内经》有解释,不是不可以区别开。并且,经络学说的五十多个基本概念,都可根据《内经》解释清楚。所以,从基本概念入手对“经络”进行研究,《内经》也能提供证据。

【10】总之,对“经络”的考证和研究,不是没证据,不是没突破口,而是没有充分发挥经典文献对中医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这是中医学近代以来最残重的教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