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培养孩子的上进心?

 我在吗 2014-04-29
我觉得首先你的培养孩子正确的认知,什么事情是正确的,应该的,什么事情是错误的,不该的。就像现在的小孩见到亲戚朋友不打招呼,或者欺负别的小孩子等。有了正确的认知,孩子的心里引导第一步就完成了。教育孩子是每时每刻的,每天每天积累下来的。多肯定他做的事,不能动粗,不能口不择言,多表扬,甚至于适度的物质鼓励也是可以的。父母多多给孩子树立榜样,父母可以适当的例举名人名事,家中长辈和自己的积极进取的事件鼓励孩子。
评论 | 3 0
2012-05-30 23:36chen443 | 五级
建议一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强烈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让他们不断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积极进取,认真学习知识。一个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孩子难以对知识拥有强烈的上进心,因为谁都不会去追求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父母可以利用提问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多带孩子去外面散步,在散步途中利用身边的自然现象,巧妙地向孩子提出问题,让孩子认真思考,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学习兴趣自然就被激发出来了。

  建议二 培养孩子不甘人后的意识
  上进心是孩子不甘人后的一种心理态度,它会激励孩子努力地提高自己,使自己不比别人差。因此,父母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在学习上争当先锋、敢于挑战的意识,让孩子乐于与他人竞争。
   应该多鼓励孩子与他人竞争,培养他们不甘人后的意识。要告诉他们谁都可以得第一名,除非他不够努力。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认识到与别人正当地竞争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最好的自己,不能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不如别人或者主动放弃的意识。

  建议三 给孩子找个学习的竞争对手
  没有竞争,孩子难以有上进心。因此,父母应该为孩子找一个学习上的竞争对手,时常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对手的压力,促使孩子不断进取,从而培养其强烈的上进心。
  父母应该注意,在为孩子寻找学习的竞争对手时,最好寻找孩子生活圈内的同龄孩子作为孩子的竞争对手,这个竞争对手应该比孩子更优秀一点,但不能超过孩子太多。因为太优秀的竞争对手容易使孩子泄气,反而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上进心。

  建议四 用目标激发孩子的进取心
  目标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上进心。目标就像孩子人生路上的灯塔,能够始终引领孩子看到成功的希望,从而使孩子产生积极的进取心,努力克服困难去取得最终的成功。
  父母应该为孩子设置一些学习目标,不能过难也不宜过于简单,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合理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使他们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目标是一种乐趣,但也不能太难。例如孩子数学成绩总是七十分,那么父母可以让他们一次提高五分或者十分,而不能让他们一下子提高到一百分,这样很容易让孩子感觉目标太遥远而丧失学习进取心。

  建议五 纠正孩子的骄傲心态
  骄傲心理是孩子进取路上的重大拦路虎。如果一个孩子产生了骄傲的心理,他便会认为自己非常优秀,已经没有什么需要提高的了,他会慢慢地变得懒惰起来。因此,父母一定要警惕孩子骄傲心理的萌芽。
  骄傲使人退步,这是一句老生常谈,却又是真理。父母一定要警惕孩子出现骄傲心理,要及时提醒他们站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来看待自己取得的成绩,指导他们时刻保持学习的上进心和谦虚的学习态度,促使他们在学习上不断地取得进步。

  成功教子箴言

  ------上进心是孩子追求知识和美好生活的重要动力,也是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的有力武器。

怎样培养孩子的上进心?

http://www.sina.com.cn    《高素质 好成绩》 

  问题:

  孩子疲疲沓沓的,好像没有什么上进心,考试考不好、作业没完成、题目不会做……一点也不着急。拿张80分的卷子回家,你批评他,他却说:“谁谁谁的分数还不如我呢。”家长好说歹说,可孩子却依然故我。

  方法A:提醒,催促,反复数说,甚至有时候还会动手。

  方法B:请家教,报各种补习班等,可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仍然不高。

  方法C:应该说,对于大多数10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上述种种表现是正常的,不是什么严重的错误。当然,家长的反应也是正常的,不着急反而不对了。我的看法是:第一,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太着急,天天数说孩子,弄得孩子每天都不开心,回到家里就低着头,准备挨批评,尤其是在饭桌上,全家人都齐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说,弄得孩子连吃饭的胃口都没有;第二,光着急不行,要用正确的引导方法来培养孩子的上进心。

  上进心可以说是一个人身上最可贵的品质之一:没有向前、向上、追求进步的精神,那这个人能有什么出息?能取得什么成就?

  上进心是一种顽强进取的精神,要有目标,有自我约束能力,持续的坚持和努力,这样,才能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地超越自己。但对于10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上述这些能力恰恰是他们这个阶段最缺乏的。玩是他们的最大兴趣和乐趣,如果在学习中不能体会到乐趣,那么学习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赶快做完作业就可以去玩,碰到困难就很难坚持下去,考试考不好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多数孩子都会有这些表现。

  家长往往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说很多大道理,不外乎是“现在不好好学习,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将来就不会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不会有好生活……”这些话有一定的道理,说第一遍的时候,对孩子会有所触动;说第二遍的时候,效果就打了折扣;再接着重复,孩子就烦了,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也许还会有副作用。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这需要一个过程。

  我女儿在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是信心百倍的,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就给她灌输了很多争“第一”的理念,所以一入校,她就急着表现给我们看。但事与愿违,首先,这些孩子个个都身手不凡,你家的孩子想拿第一不一定就能拿到;其次,女儿性格外向,有点像男孩子的性格,好动,淘气,课堂上的东西对她来说没有什么压力,听懂了后就坐不住,她的班主任屡次批评她,甚至还罚站(当然课堂要有纪律,老师的做法也不能说完全就是错的),女儿日渐消极下来,一度不想去上学,就更别提上进心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提醒爱人:不要着急,不要指责孩子,而是要切实帮助她,帮助她从暂时的打击中摆脱出来,不要关注成绩、名次,而是要培养她对学习的兴趣。就这样,在女儿一到三年级期间,我们几乎不谈论什么名次、当班干部之类的话题,每天检查她的作业,我只关心到底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牢靠,陪着她一起解决难题,引导她学习的兴趣,享受知识以及解决难题的乐趣。另外,引导女儿读书,给她推荐一些书目,跟她一起读、一起讨论……

  升入三年级后,换了一位班主任,从女儿的谈话中,我觉得她很喜欢新老师,于是就抓住机会鼓励她积极“表现”,多举手回答问题,多参加班级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女儿多次得到老师的表扬,她又有了不断“进步”的感觉。现在每次考试、测验,她自己就不再与成绩不如她的同学比较了,而是主动说谁的数学比她多了几分,谁的作文写得比她好,而且自己想办法找原因。

  其实,女儿一直都没有退步,都在进步,她有自己的上进心和虚荣心,只是碰到一些挫折:“第一”不是那么好拿的,老师也有可能不喜欢或者是不重视你!与在家里的“公主”地位相比,在班集体里,她只是普通的一员,适应这个环境的转变,孩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能急,不能一味地埋怨孩子,而是要找出问题所在,对症下药,慢慢地帮助孩子,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她逐渐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慢慢地“懂事”了,这时,要相应的给她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有机会,我就给她讲我们这一代的奋斗故事,让她逐渐理解生活的艰辛以及竞争的激烈,告诉她上进心对一个人有多么重要。有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追求,她自然就有了学习的主观动力。她自己知道着急了,我们就再想办法帮她解决具体问题,如请家教等。

  我给女儿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那是我刚上高一的时候。我考上了省重点高中,进城读书。这在我们那个小村庄是一件大事,因为进了这所赫赫有名的中学,就如同一条腿迈进了大学的校门。然而,就在我背起简陋的行囊进城后不到一个月,父亲就托人把我叫了回来:我奶奶去世了,要我回来参加葬礼。在葬礼的间隙,父亲与我有一次长谈,这次谈话的内容让我终生难忘。

  父亲给我讲述了奶奶的生平和家庭的艰难:兵荒马乱的战争时期,爷爷就被国民党部队抓去当兵,这一去便杳无音信。奶奶拉扯父亲长大,极为艰难地供父亲读书,父亲终究还是因为家贫而没有能够读大学,只能勉为其难地读完了师范。

  我平时很怕当教师的父亲,但那天我与父亲感觉到前所未有的亲近。我第一次看到父亲的泪花,第一次感觉到父辈们的艰辛,也第一次感觉到父亲已把自己当做一个大人来看。

  父亲说:“你今天的条件比我那时候要好,你应该努力超过父辈的成就,在父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日子就会越过越好。一代要比一代强,只有这样,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会有希望。”

  10岁的女儿也许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些,但她在非常认真地听……

  其实,我也总在提醒自己要有上进心,要努力,要像自己的父亲那样做一个合格的父亲。20多年过去了,父亲的这段话仍时时在耳边响起。当时我们兄妹3人都读书,父亲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他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地承担着自己的责任,我们全家终于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而更重要的是,父亲同时也给我们这些孩子树立了一个优秀父亲的榜样。

  我们曾为人子女,今后又会为人父母,代代相传的应该是什么?

  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拼搏向上的奋斗精神,一种要上对得起前人、后无愧于来者的奋斗精神,一种一代要比一代强的精神!

  这种精神如何传承?不能只要求孩子去奋斗,去向优秀的人看齐,而自己却不以身作则。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榜样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如果放弃了奋斗,那么无论怎样要求孩子,他也难以超越你的高度。也许我们都难以再有多么大的成就,但我们仍然可以以一种向上的精神去工作生活,做到今天比昨天强、明天比今天好。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去要求孩子;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努力奋斗!

有上进心的孩子才有好未来,上进心就犹如一颗灵丹妙药,它不仅可以把孩子身上的坏习惯斩草除根,还能让孩子变得热情无比、积极乐观、不畏困难……

    每个班级都存在这种类型的孩子:很聪明,但做事情没有积极性。例如,对待学习不用心,只有在老师和家长的催促下才肯去学习;对待班级活动不热心,对他们来说,参不参加这些活动无所谓;对待兴趣爱好不上心,别人都争着为班级拿奖,但他却甘愿做群体中的“小尾巴” ……

    我常常开玩笑地把这种类型的孩子称为“隐形人”,在班级他们既不优秀,也不招摇,消失几天也许同学们都不会发现。据我观察,在每个班级中,这种“隐形人”都不在少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孩子会成为“隐形人”呢?其实,这与他们缺乏上进心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没有上进心,他们从来就没有争“第一的想法;因为缺乏上进心,他们从来不会非常用心的去做一件事;因为缺乏上进心,能不能得奖、会不会受到表扬……对于他们来说都不重要。家长们可以这样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学阶段就甘愿做“隐形人”,那他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记得一位数学专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上进心比较强能够一直保持下去,那即是智商不太够,他也能取得令众人瞩目的成绩;但如果一个孩子很聪明。却缺少上进心,那他的一生将注定在忙碌无为中度过。

     事实的确如此。作为一名教学多年的老师,我送走了一届有一界的毕业生,在他们之中也不乏成就卓越者,虽然他们成功的主要因素不尽相同,例如,他们或自信、或乐观、或坚强……但在他们身上却惊人地存在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强烈的上进心。其中一个孩子的优秀表现是老师和和家长有目共睹的,以下妈妈评价她的原话:她的任何事情都不用我费心,下午放学回家后,从来不用我催促,她会主动去写作业,如果作业也没有保质保量的完成,她绝不吃饭;明天要考试,今天晚上她就早早地把准考证、文具袋、验算纸等必备物品准备好;不管是小考还是大考,考完之后她都会自己做总结,如果发现自己没有进步,她都会给自己一定的惩罚……总之,我总感觉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推动着她更加的优秀。这位妈妈所讲的神奇的力量是什么呢?就是孩子的上进心。是的,上进心就犹如一颗灵丹妙药,它不仅能够把孩子的坏习惯斩草除根,还能让孩子变得热情无比、积极乐观、不畏困难……拥有上进心就离成功更进一步了。

    在多年的小学教学过程中,我也早已发现了这一“真理”:一个在小学阶段就积极进取的孩子,他永远也不会满足于眼前所取得的成就;一个在小学阶段就上进心十足的孩子,他是绝不会向困难屈服的……所以,家长在小学阶段就注重培养孩子的上进心,这就等于在为他未来的成功打基础。

    那具体来讲,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呢?

    在办公室闲聊时,一位同事这样讲述他的“妙计”:从一年级开始,我就经常有意识地给孩子们设置一个个较小的目标,例如:如果某次作业没有出错误,而且写得很整齐,我就会把他的作业当成“展览品”,让班上的所有同学都欣赏、学习;如果某个同学真诚地帮助人了他人,我就会把他的“事迹”写进黑板报里,鼓励班上的同学以他为榜样……就这样,每个人几乎都有机会成为众人的榜样。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积极上进。

   同事的“妙计”为何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呢?这是因为他给孩子提供了体验成功的机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行为容易使人产生积极上进的情绪,而失败的行动消极退缩的情绪。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孩子是有上进心的,但他们的上进心确实非常脆弱的,如果经常遭受挫折,上进心就会锐减。但如果能够经常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孩子便常常会为自己设置下一个目标。就像上述那位同事所讲述的情况,当孩子因为一次作业没有处错误而受到鼓励时,他肯定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下次我要连续两次不出错误” “下次我要连续三次不出错误”“我要保证整个作业本一次错误也不出”……

    在生活中,家长也可以用设置小目标的方法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例如,面对学习成绩,家长可以这样对他们说:“这次考试,你的目标是超过排在你前面的同学。”当这个目标顺利达成之后,孩子常常就会自己设置更高的目标,孩子就会渐渐产生想考第一的欲望。一般来讲,过多失败的经历会使孩子的上进心锐减,但成功的经历却是孩子向着更高目标奋斗的目标。所以,不管是在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家长都可以给孩子设置较小的目标,在帮助他达成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去激发他的上进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