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议论文写作亮点的六种方式

 许愿真 2014-04-29
    高考作文是一场特殊的写作活动。面对陌生的作文命题,相当一部分考生很难在三五分钟之内,寻觅并准确对接自己所亲历的故事,因而,他们只好选写议论文。但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空泛浮华之症已成为常见病、流行病。说其空泛,是指文章缺乏真材实料、真知灼见、真情实感,而只是无限放大命题的外延,大谈世人皆知的空道理大道理,甚至低幼浅表的“小道理”;从文字上看,有些考生是在“没话找话说”,硬着头皮凑字数。说其浮华,是指受少数教师所推崇的“高考美文”风的影响,考生或请出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古代诗人并让他们带上各自的诗句,入篇排排座(有人称之为“掉书袋”);或“附庸风雅”,从考前背会的优美文段中,生拉硬拽,摘章截句,贴进文章,装潢文面(有人戏称是破棉袄补上几块红缎子)。如此空泛浮华之风,当在尽快革除之列。考场议论文要想拿到高分,必须有其“亮点”。必须有其或在思想认识高度、或在逻辑思维能力、或在篇章结构安排、或在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闪亮之处。实际上,一篇800多字的小文章,在切题并符合“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的前提下,只要有一处亮点,都将在切入分(一般是全省均分)之上,再升一两个得分等级。以下举例说“亮点”呈现的六种方式。  
  一、烛照当前,阐释论题的必要性  
  纵观历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无论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几乎每个命题都有着显性或隐性的社会现实性。特别是课程改革推行近四年来,各家高考作文命题大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如“忙”、“他们”、“坚强”、“带着感动出发”、“走与停”、“诗意地生活”等),其主要用意是让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广大考生有话可说。阅卷中,我们发现许多考生都忽视了这重要的一点,他们仅仅阐释命题(论题)的广义性,空谈人类文明史上的大道理,而忘掉了命题(论题)的当前必要性。他们很少想到自己的文章假如呈献给社会将会有何现实效应,于是通篇不见其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思。应试时,考生要有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现实意识和时代感,注意围绕题旨,涉古论今,烛照当前,激浊扬清。必要时,要用一整段文字,或倡导弘扬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优良风气、道德风范,或披露鞭挞社会生活中某一丑恶现象(可采用摆表现、说危害的方式)。仅此一两百字的一段文字,就是一个亮点。如:  
  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一心灵。现代人的生活充斥着为了生计和未来的奔波,充斥着嘈杂的汽笛声与喧闹声,充斥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戒备。人们需要在清风的吹拂下,在小鸟啁啾中找回生活的诗意。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爱心去生活,当人们从阅读中获取智慧与思绪,当人们到自然中寻找抚慰,人们才可以像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写的那样,诗意地生活。(《诗意地生活》)  
  但是,作为一个青年,难道我们不应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这段时光被赋予“青春”这样充满生机的字眼?不正因为青春赋予我们更多的勇气,赋予我们更多的力量,赋予我们更多的资本:我们年轻的脸庞、纯真的眼睛被人们羡慕着;我们聪慧的头脑、矫健的身姿被人们羡慕着;而我们那股初生牛犊不服输的倔强更被人们羡慕着!“天生我材必有用!”没有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做一个失败者!  
  (《天生我材必有用》)  
  以上两段文字,均能紧扣文题,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前者阐述当今人们诗意地生活的必要性,后者彰显了当代青年所富有的青春活力。  
  二、编织“纽带”追求论证的严密性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大要素,对此,所有考生都很清楚。但一到考场写议论文,有些人就丢掉了“论证”这一大要素,通篇就变成了论点(第一段)加论据(堆砌古今中外事例,大量引用名言警句),唯独缺少论证——对论据的精当分析。阅卷时,“以叙(叙事例)代议”、“以引(引名言)代议”的毛病,一眼就能被发现。论证是论点和论据的纽带,缺之,则使“点”“据”油水分离。恰当地分析论据,将成为考场议论文的一大亮点。面对精选的正反事例,可采取“求质分析法”,即透过一组事例的表象,揭示其生活的本质特征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可采用“索因分析法”,即探求所述事实结果的原因,从而形成一种可贵的人生“经验”;可采用“对比分析法”,即对正反两类事例进行对比,以收到“泾渭分明”的说理效果;可采用“综合分析法”,即对依次列举的一组同类事例,采用“总之”、“所有这些”等句型,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个性中的共性特质;对于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特别是文言,可采用“诠释分析法”,即解释句子关键性词语或全句的含义,使之通俗晓畅;可采用“引申分析法”,即对引言作发挥性分析,以引申出服务于自己论点的新含义……使用论据分析法,不仅仅是在编制“纽带”,还是对所选论据是否恰当的有效验证。如:  
  在我国历史上,能做到淡泊宁静的志士仁人并不鲜见。博于学而精于思的庄周,曾因贫困贷米度日;楚庄王闻其才名,用厚币礼聘,许以为相,庄周却表示宁为“孤豚”,不为“牺牛”,将做官视同被宰杀而献祭的牛,甘愿清心寡欲,终成一代宗师。诸葛亮少时不求闻达,躬耕于南阳,遍读诸子百家,仰知天文,俯察地理,定国安民,用兵施政,无不了然于胸,终成一代名相。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淡泊宁静,对于我国古代志士仁人来说,乃是一种修身立世所追求的境界,一种恒定志向、获取成功的路径,一种于扰攘红尘中保持独立人格的自重和高洁。因此,作为一种美德,才世世代代被人称颂。(《说淡泊》)  
  这段文字运用的是综合分析法,先列举庄周、诸葛亮两人的事例,继而综合分析其共性——淡泊宁静,自重高洁。可谓概括精当,观点鲜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能看出这位国学大师独特的为文之道,而且能感悟到其中深蕴的人生智慧:入能为事,出能观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所谓“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进去”。做事时全身心地投入是必要的,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成事的决心和做事的效率。而浮于表面正是成功的死敌。(《人生的“出”与“入”》)  
  这段文字运用的是“引申分析法”,将王国维关于诗人作诗须懂得“出”与“入”的论断,推而广之,引申至人生的“出”与“入”,强调人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做事方能成功。这一分析,恰如其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