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祖宗十八代

 谦谦书生 2014-04-29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如果上一炷香,祖宗能知道吗?

是的,十八代的老祖宗。

老祖宗号太初公,是明代永乐到宣德年间人。踏上仕途后,被帝国政府派往异国他乡,最后以身殉职,长眠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幸好,他老人家的二儿子留在了湖南老家,繁衍生息。传到我这儿,刚好十八代。

十八代,也太远了吧?

不,很近。

民国三年,我们家族重修祠堂,由我爷爷主持。这时,老祖宗的在天之灵似乎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把一个信息传给了我爷爷。这个信息又传了下来,而且就在我身上,谁都看得见。

但,我却一无所知,直到参加一档节目。

这档节目,叫“客从何处来”。

客从何处来,是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据说将在本月下旬播出。

参加拍摄是在去年十二月,历时十八天,辗转十城市,一路悬念不断。我没想到,太爷爷与晚清名臣郭嵩焘,二爷爷与民国总统黎元洪,妈妈与民国总理熊希龄,会有这样那样的关系。我小时候,长辈们都是讳莫如深的。

同样,我也没有想到,我们家族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那样的息息相关。从洋务运动到抗日战争,他们都赶上了,又好像都错过了。两湖书院,政法学堂,北平幼稚师范,所里国立商学院,还有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这些名字都被人淡忘了吧?家族中人记忆深刻的,是在侵华日军炮火和屠刀下的幸免于难,至今心有余悸,不堪回首。

清明节,该给死难的亲人三鞠躬。

更重要的,是薪尽火传。

是的,就像老祖宗传给我爷爷,我爷爷又传给我。

实际上,当我在图书馆翻阅那些泛黄的档案,当我在昏暗的灯光下听专家讲那过去的故事,当我在寒冷的香山寻访母亲的足迹,当我在古城墙下遥想祖宗的音容,忽然觉得历史原来是可触摸的。

只是我们太不在意。

纪录片拍摄的第五天,我沿水路去寻找太爷爷。夕阳映照之下的浏阳河波光粼粼,一叶扁舟缓缓而行。这就是我的寻祖之旅吗?这就是我的人生之旅吗?民族也好,家族也好,难道不就是川流不息的长河吗?只是,这江河从哪里来,又会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呢?

也许,应该知道。

也许,能够知道。

我的祖宗十八代

敬请关注央视综合频道(CCTV-1)《客从何处来》及其官方微博@CCTV客从何处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