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回顾下微信电话本的诞生。2013年4月,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大幅变动,QQ通讯录团队纳入了腾讯广州研发部,也就是微信所在地,成为广研的一员。2013年11月发布了首个产品——微信电话本1.0。 由于此前QQ通讯录拥有大量类似微信的功能,比如,Q信就可以收发网络语音、文字消息,与微信的功能有重叠,因此并入广研之后,QQ通讯录不仅仅改名为“微信电话本”而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目标就是要回归手机通讯录本质。由于QQ通讯录功能繁杂,所以回归本质就意味着对原有的产品做减法,砍掉了Q信等诸多功能,只剩下基础的智能拨号、联系人备份、骚扰拦截功能,并对这些功能进行了优化升级,比如,联系人备份不需要用户手动备份,而是完全自动备份。 腾讯认识到微信已经担负了移动互联网即时通信任务,并构建了虚拟+现实的社交关系网络;微信电话本只需要担负现实社交关系构建和完善手机基础通讯即可,目标就是要替代手机自带通讯录,因此必须做到更轻、更智能,所以微信电话本1.0回归手机通讯录本质,为QQ通讯录做减法是完全正确的战略。 微信电话本2.0:继续向微信靠拢 从2013年11月22日到2014年1月24日,3个月的时间里微信电话本更新了四个版本,基本上都是对联系人备份、骚扰拦截等基础功能的不断优化,并未推出新的功能。其间,笔者也曾试图了解微信电话本的未来规划和开发进展,相关负责人的答复都是“优化通讯录基础功能”。 由此可以看出,微信电话本就是要做一款完全能够替代手机自带通讯录的超级好用的手机通讯录软件。而且产品一直停留在安卓平台上,并未开发iPhone版本,因为iPhone系统的过多限制,虽然自带手机通讯录功能很弱,但第三方手机通讯录无法获取替代系统通讯录的权限。 4个月之后,微信电话本2.0发布了,这个版本有了新的变化,图标加入微信元素,换用微信登录,加入“从微信中收集号码”功能,可以收集微信好友和微信群联系人的手机号码,并生成联系人名单自动保存在云端,这都让微信电话本更“名副其实”。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微信电话本发展方向的微妙变化,在继续优化手机通讯录基础功能,实现对手机系统通讯录替代的同时,进一步向微信靠拢。 微信电话本的未来战略猜想 记得在微信电话本1.0推出的时候,外界对于这一产品的战略布局就有诸多猜测,因为在微信电话本1.0的时候开始支持同步微信联系人头像,这被认为微信电话本有没有可能通过微信号反向打通手机号,从而实现虚拟号与现实号统一,更有激进的看法认为,微信电话本是否会成为腾讯“统一通信”的先锋军。现在微信电话本2.0放弃了手机号登录改用微信号登录,再加之那个“电话与微信呼应”的小图标,估计会再次激起外界对微信电话本战略的更多猜想。而微信电话2.0中“从微信中收集号码”小工具的加入,或许会让“微信号反向打通手机号”的猜测更加强烈。 但是目前微信电话本仍然只是一款手机通讯录产品,并未整合微信通信和手机通信,反而有些第三方手机通讯录产品已经利用微信开放接口实现了这一功能,这也体现出微信电话本在涉及“网络通讯”功能方面的谨慎态度。 无论微信电话本是否会向外界预想的那样发展,笔者认为微信电话本对于腾讯来说都具有战略意义。首先,抢占现实社交关系网。腾讯的QQ、微信都涉及到更多虚拟社交关系,手机联系人是现实社交关系,微信电话本的存在就是要在现实社交关系上形成战略防御,目前360、来往、易信都想在这层关系上获得突破。其次,“统一通信”虽然还面临很多政策难题,但一旦有突破的可能,微信电话本则养兵千日用兵一日,立即可以变身“统一通信”平台。 然而无论有什么样的战略目的,微信电话本当前首要任务都是做一款可完美替代手机通讯录的产品,发展更多用户。所以继续优化手机通讯录相关基础功能,并兼顾围绕微信开发一些小工具,或许是微信电话本近期主要发展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