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澧州李氏郡望与堂号
2014-04-29 | 阅:  转:  |  分享 
  
澧州李氏郡望与堂号



(一).澧州李氏郡望“陇西郡”堂号“陇西堂”

李氏之源源于-陇西郡:

陇西,指的是陇山以西之地,陇山即今日六盘山。据《辞源》注释,陇西郡包括兰州、陇西及天水等地区,那就是说,秦、汉时的陇西郡,包括六盘山以西、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其郡治在秦、西汉、东汉时期,均在狄道(今日临洮),三国、魏、晋、隋时期,均在陇西,即今日之陇西县。

木有本,水有源,中国最古老的姓氏,其木本水源,就是所谓的郡望。郡望是指每一郡中最为显贵之氏族,且为全郡庶民所仰望的姓氏。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汉袭秦制,这就为郡望一词打下了基础。汉高祖统一中国,采用了“休养生息”的英明政策,很快恢复和发展了生产,“文景之治”,全国空前的繁荣了起来,汉武帝开疆拓土,使汉朝成为空前强大的封建帝国。在创建这些伟业的过程中,各郡都会涌现一批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的姓氏便成了大姓,也就是所谓的“郡姓”。李氏的郡姓,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了。

陇西堂为李姓堂号的由来

史书记载陇西李氏,是中国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古时陇西亦称陇右,泛指陇山以西即今甘肃省东部地区。秦汉时期设置陇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

陇西李氏源自于颛顼裔孙皋陶之后,世为理官。利贞公十七世裔孙李耳(名聃,号伯阳,又名老子、太上老君),是周朝的思想家和文化名人,孔子尊之为师。李耳五十二岁时任楚国宰相,后隐于秦修道,为道教之宗。李耳西行落户甘肃之后,始有“天下李氏出陇西”之说。其后是秦国司徒李昙之长子李崇(利贞公廿六世裔孙),约在公元前290年任陇西郡郡守(即今甘肃省临洮县),后人尊之为陇西李氏始祖。李崇之次子李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李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李信之孙李仲翔(利贞公三十世裔孙)汉初为将军,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其曾孙李广是汉朝名将,号曰“飞将军”。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汉末三国时有凉州军阀李傕,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国主。陇西李氏高官累世不断,在唐朝之前连续出了10位宰相,门第高华。利贞公五十四世裔孙李虎,因仕魏有功,封为“陇西公”,陇西堂由此得名,成为陇西李氏堂号。到了隋朝,陇西李氏已经是权倾朝野的望族。陇西成纪人李渊(虎公之孙)于公元618年灭隋,建立唐朝,奉李姓为国姓。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诏令高士廉等四大臣编篡《氏族志》,将李置于诸士族姓氏之首,诏令天下,以陇西郡为李姓的郡望。陇西郡李姓尊贵的世族,为世人所仰望,举国上下以李氏至为尊贵,天下李姓是一家,共奉“陇西堂”,以陇西为荣,尊陇西最亲。因此,李姓的郡望和堂号均以陇西命名,供奉“陇西堂”为唯一堂号。

献花(0)
+1
(本文系探索古今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