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读书成为一种家庭休闲方式

 千秋胡杨 2014-04-29
 
     

    不读书的人,看到的只是别人画给他看的美好世界;读了书之后,你认识了黑暗和丑陋;只有读了更多的书之后,你就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提要]崇尚阅读是中华文化传统,历史上,许多有条件的家庭都以勤勉读书为家训,从家庭藏书、读书内容、读书方法等方面对子弟进行熏陶和训练。“建设书香中国,核心在于建设书香家庭。”
 
   “腹有诗书气自华”。崇尚阅读是中华文化传统,历史上,许多有条件的家庭都以勤勉读书为家训,从家庭藏书、读书内容、读书方法等方面对子弟进行熏陶和训练。“建设书香中国,核心在于建设书香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细胞良性,社会肌体方能健康。假日里和几位同事聊起闲暇时间如何打发?大家说了好多种休闲方式,唯独没有家庭读书这一说。看那浮躁的芸芸众生:养生控、旅游控、娱乐控、游戏控、搞笑控、手机控、Pad控、微薄控,就是少见读书控。

  人们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忙于人脉、忙于琐事,无暇读书,美其名曰:想读书,没时间。应该承认当下生活节奏的确很快,人们生活压力、职场压力都比以往有所增加,也真的没有大块时间去静心读书。但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为了一点儿小小利益,争个孰是孰非,种种迹象透漏着当下某些人的浮躁,物质富有,文化贫瘠,迷茫地开着奔驰,狂吐脏话。

  真正验证了一句话: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人们买书的时间没有,买书的钱也没有,吃喝玩乐的钱都有,没有可以借,很多借钱买车的,很少有借钱买书的。也许有人会说了,买书干嘛?网上有,手机上有。那他们手机上有什么书呢?武侠书、言情书、搞笑段子比比皆是,下载经典名着的人们寥寥无几。

  快餐式阅读、微博式阅读,只言片语式的阅读始终不是深阅读,这样的阅读缺了一分宁静致远。最近,媒体上经常出现“浅阅读与深阅读”之介绍,德高望重的作家们对深阅读有很独特的见解,令人佩服,我们真应该向他们好好学学,低调做人,高调读书。不要甘当搞笑、选秀、做某些“好声音、好味道”的看客,要做提升自我的主人。经典不容颠覆、文化主流不容搞笑,闲暇时我们读读书,读懂自己、读懂别人,多一分豁达、少一分算计。作家冯骥才说过,从80年代到现在,我们快乐地毁掉自己的文化。我们的精神家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但是亡羊补牢尤未晚,抽点时间、留点空闲、悦读人生。莫要精神贫瘠,莫要富了“口袋”,穷了“脑袋”,愿读书的微风敲开我们每个家庭的大门。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这些符号最常见的是语言文字,其他还有音符、密码、图表等也在此列;一般获取过程使用眼睛观看,也包括盲人用触觉来识别凸字等其他获取方式。

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唯一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同时也让我们知道谁与我同行,又有谁看到了怎样的风景,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自我的追求与调整。在和他人所见的比较中,选择自己的路,也不错过他人遇到的、我们就不仅局限于视野所能领略的画面,古人就有“博百家所长,为我所用”的读书情怀

强调阅读面一定要广,要不断扩大。保持一生的阅读习惯。不断进步,终生学习。大学毕业后仍要学习。一生中都要不断丰富自己。人是要提高境界的,而人的境界是无止境的。人生应有意义,有价值。要学会自主学习。读书和没读书肯定是不一样的,境界会不同。

 
读书十法
 
(1)泛读
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
(2)精读
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3)通读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4)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5)速读
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劝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6)略读
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7)再读
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8)写读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读
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有指导地进行阅读。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10)选读
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似地读书,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使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于是,1995年10月25日——11月16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这一天也是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