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不可忽略“应付账款周转天数”,2014年2月7日星期五。 今天,球友胡兄的《5问京东》,涉及“帐期”问题,初研如下。 1)观察零售企业的经营状况,重要的是“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并非“帐期”。 无偿占用供应商货款是零售行业的秘密之一,我很注意观测。 理论上讲,越长越好,但实际经营中总需要平衡,总有极限值。 百度文库: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付现期,是衡量公司需要多长时间付清供应商的欠款,属于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范畴。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 公式为:应付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净额/平均应付账款余额×100% =主营业务成本净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2×100%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0/应付账款周转率。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运用: 通常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越长越好,说明公司可以更多的占用供应商货款来补充营运资本而无需向银行短期借款。在同行业中,该比率较高的公司通常是市场地位较强,在行业内采购量巨大的公司,且信誉良好,所以才能在占用货款上拥有主动权。但在实际情况中,往往出现一边占用供应商货款,另一边客户又占用公司自己销售商品的货款,既应收账款,形成三角债,仍有可能导致公司营运资金紧张,这时就需要用现金周转周期来通盘考量公司销售的现金生成能力. 胡兄简化使用:账期=365/(营业收入/应付账款),导致的结论是: 京东的刘总说他的账期是30天,很遗憾IPO文件显示2013年前3季度、2012年、2011年账期分别是79、71、62天,比之苏宁的56、39、33天,差的相当多。 经营角度分析,京东似乎比苏宁,具备更强大的主动权和谈判能力,“压迫”供应商在客户付款后79天,方能支付供应商?似乎违背常识,吓我一跳。 (注:胡兄已回复帖,不用再讨论了。) 2)苏宁云商的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以下数据来自年报。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06年/27天,延长至12年42天。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06年/2.2天,延长至5.8天。 就是这30天的收支时间差,导致苏宁长期的账面现金,支持其继续扩大规模与投入。
3)京东的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不懂英文,真实很麻烦。 天使尘123:京东在其IPO文件中形容为“我们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网上直销业务是2011的35.3天,2012天和43.1天在2013年前九个月的42.1天。 这个数据,似乎更靠谱些。倘若是真实可靠的,说明京东在供应商的主动权,亦很强大。 下面的解释,更专业。 4)关于苏宁与京东的护城河。 零售行业都没有护城河。如果有那么一点点,可能是: 物流+仓储+自有店面的重置成本,谁没事再干一个沃尔玛? 超级低的净利润率,谁没事去干1%-2%净利润率,例如好事多。 靠流量或数据营销,形成热门线上网站,形成客户粘性?不知道,赶脚不行。 4)需要支持与解答的几个问题? 问题1:京东的净营业收入与苏宁的营业收入,是类似统计口径嘛? 问题2:京东的净营业收入与交易额,是什么逻辑关系?(见下图) 来源不明:http://yangyang.baijia.baidu.com/article/3687 问题3京东的应收状况周转天速为什么是71天?(见下图) - 完 - ********** 胡司令,你说的京东的账期怎么跟别人说的账期不一样? 账期=365/(营业收入/应付账款),这是公认的公式。 因为口径不一致。收入和一年365天这两点上大家没有争议,但在应付的使用定义上,差异就出来了。 *************** 5问京东1问:京东的账期短吗? ***************** 真实的京东:靠利息和政府补贴盈利?小白不菜02月01日 22:06 分享到: 京东“扭亏”的背后——真正的情况是,京东的电子商务业务其实亏损3.16亿人民币,折合美元亏损0.52亿。是在加上利息收入、政府补贴等“其他”收入之后,才得到了净利润6000万人民币的“扭亏为盈”——1000万美元。 有人说,不论怎么赢利,只要赢利了,就行。好吧。俺没说不行,俺只想研究一个问题:如果扭亏是靠利息和补贴——这种商业模式是否可持续?靠利息赢利的电子商务公司,是否具有可持续的投资价值。 【听杨姐说】?? 各位菜心,话说昨天京东诡异地在除夕之夜递交IPO文件,引发了杨姐的巨大好奇心。 为啥杨姐觉得这家公司诡异涅? 一般来讲,上市对一家公司都是好事,公司都会希望媒体帮忙造势,这样能够吸引市场上的投资者,股票受到热捧,股价就能上扬,这家公司就能够通过牺牲少量股份获得最大融资。 而除夕之夜,是没有人愿意去研究财报滴,平面媒体也大多截版了,即便想做也没有版面和心情了——网站和自媒体们,尤其是俺”小白不菜“除外哈。 当然了,您说京东商城想哪天递交IPO文件,关我们这堆破记者什么事? 唉,关联是不大,只有一点点:杨姐的几个好友都在日报和网站,他们在除夕之夜突然接到命令回公司加班……呵呵,我们职责所在,就像战士要上战场一样,义无返顾,而且节后还得做专题啊。 那么京东为啥这么干涅? 第一,京东应该是试图隐瞒一些对自己不利的、只传播一些他们想传播的信息吧? 姐搜了一下,外界的新闻都是说”京东扭亏了,要融资15亿美元“啥的——俺咋么看着就像一个统发的公关稿涅?而且是非常成功的公关稿——记者没时间细细研究,只能先发这个——其实,您往后看哈,吓您一跳。 第二,对抗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从马云起,几乎都是公关,战斗力之强悍,整个中国互联网居首,呃,不好意思——应该说,包括美国互联网在内的整个地球居首。除了360敢居其二以外,没有敢居业界第一的。 但在这个春节的除夕夜,马云马总你也不好意思把公关团队从祖国各地再都叫回来吧?唉,即便你叫回来自己的公关团队,你也不能让全国的记者都回来上班吧?也没有版面啊。这样一来,阿里强大的舆论攻势就在春节的炮竹声中消散了……???
所以,京东这招真高明! 不过,这个办法既好也不好——如此反常的举动谁不怀疑啊?杨姐还真想看看他家的情况究竟怎样。SO,今天杨姐抽了点时间好好看了一下所谓“盈利”的京东的IPO文件。 OK,”扭亏“的背后——真正的情况是,京东的电子商务业务其实亏损3.16亿人民币,折合美元亏损0.52亿。是在加上利息收入、政府补贴等“其他”收入之后,才得到了净利润6000万人民币的“扭亏为盈”——1000万美元。 那么京东商城的利息收入是多少涅?是2.22亿人民币。还有1.64亿“其他收入”,俺咨询了一下电商行业的专家,专家说这个“其他收入”大概就是一些政府补贴之类的。好吧,反正不是电子商务上挣的钱!(如果这里解释的不对,请各界好友立刻指教哈,我好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看看这个表:(京东IPO文件F1第10页) http://www./Archives/edgar/data/1549802/000104746914000443/a2218025zf-1.htm 2011年,京东净营收(Total net revenues)为211.29亿RMB,运营亏损(Loss from operations)14.04亿RMB,加上利息啥的进项,净亏损Net(loss)/profit——缩减到12.84亿RMB; 2012年,京东净营收413.81亿RMB,运营亏损19.51亿RMB,加上利息啥的进项,净亏损缩减到17.29亿RMB。 2013年前九个月,京东的净营收为492.16亿RMB,运营亏损3.16亿RMB,加上利息2.22亿RMB和其他1.64亿RMB等,在Net profit净利润上终于出现了6000万。 杨姐猜想,利息收入的来源是啥?是自有资金吗?如果京东有很多钱,那么是为了跟阿里抢时间才匆忙上市的? 如果不是自己的钱,那么多半是供应商的应收账款吧? 那么政府补贴等其他收入呢?估计是不稳定吧?政府这部分给高新科技企业的补贴是根据情况老在变化中的,而且也不可能永远给下去,例如汉王科技,就曾以高新科技啥的名义领过政府补贴,后来快要没有补贴的时候,还特意注明了一下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有人说,不论怎么赢利,只要赢利了,就行。好吧。俺没说不行,但俺要给大家说明白,京东的扭亏是靠利息和补贴。杨姐只是想研究一下,这种商业模式是否可持续?靠利息赢利的电子商务公司,是否具有可持续的投资价值。 京东商城连年亏损,几次融资,一共融得22.31亿美元。 唉,去年2月最后一轮融资的时候,就有人感叹,京东连加拿大退休教师的钱都不放过啊? 杨姐当时说实在的真拿不准,京东商城的估值连年被传越来越高,泡沫破裂前融资都是被描述成“对我们有信心滴”。 好吧,让我们来看看,京东的生意: (注:yoy即year over year,就与上年的对比。) 京东是卖3C起家,尽管京东一直在努力降低3C的比例,但目前仍然是82.8%的收入来自3C,这部分利润不高啊,因为是标配产品,价格竞争惨烈,多半是赚人气赚吆喝不赚钱。 综合百货利润稍高,但2013年前九个月的收入占总收入的14.85%,比起去年同期还略有下降。服务收入有所上升,但是比例太低——3.13%,尚难支撑盈利。 这张表主要告诉我们,京东大部分还是自营为主,2013年前9个月,自营的销售额占了76.74%,平台(就是店中店POP)的销售额只占了23.26%。 当然,京东上的东西就是全,很多可供选择,这一点也是不错滴,也是吸引杨姐在京东商城买东西滴原因——但是俺碰上了假货哦!B2C平台也不能杜绝这个问题吗? (抱歉,时间太紧,”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一项俺在IPO文件中没找到。以上三张表格来自”海通批零“,路颖/汪立亭/潘鹤/李宏科整理。感谢)?? 而对于给供应商的应付账款,京东在其IPO文件中形容为“我们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网上直销业务是2011的35.3天,2012天和43.1天在2013年前九个月的42.1天。 话说B2C的天花板是啥?是流量? 姐又查了一个数字: 看到了吗?京东和当当都是在下降滴。当然,很多人会说,alexa的数据不准,俺不是让您看绝对数据,俺是让您看趋势和四家的对比,相对来讲,这是公平的。 好吧,就算这些都ok,不过看到一个数字俺纳闷了,京东现在快递员1.8万名,似乎比以前说的2万人要少,且比以前的目标4万人更少。 对了,谁说的来着,如果京东有几万的快递员的话,京东就不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了,而是一家快递公司——咦,顺丰的创始人王卫,是不是在打喷嚏啊?原来也许马云马总想多了,强哥真正的目标是你啊? 以上是俺的一些调查的思考,供大家拍砖。 最后再跟菜心们提个醒:这几个电子商务平台上买东西一定要比价,没有哪家一定会便宜,而且普遍看来,京东已经不再低价了,虽然他家货品是又多又全,但是也有假货,俺就有幸买到了……55555 ————喜欢较劲的分割线———— 友情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