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元的引种 新养殖户养殖房建好以后,就要考虑引种问题了。 1、引种的原则 (1)区域原则 土元养殖比较先进的是立体式恒温养殖法,此方法养殖土元经济效益高,但这是对于正在养殖的规模性养殖户而言的。对于刚开始准备养殖土元的客户来讲,土元都还没有或土元很小就谈不上立体恒温养殖了,因此引种时就值得注意了。从北往南引种时,因偏北温度低,土元和土元种子在温室中呆的时间长,而往南温度有提升,偏北引来的土元种在往南的自然环境下呆的时间比北方长,这就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就好比一株植物在温室中生长得很好,移栽到自然环境下生长就需要有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因此,土元由北往南引种时区域跨度不能太大,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区域:长江以南,长江以北至黄河以南,黄河以北,以及华西地区。南方的土元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时间要比北方长很多,适应性较强,因此由南往北引种就不存在区域性,就好比植物从自然环境移栽至温室中一样,植物同样可以长得很好。位于洞庭湖畔的益农科技培育的种子颗粒饱满、外壳厚、弹性好,孵化时幼虫出壳裂开容易,出虫率和成活率高。 (2)市场原则 土元引种时市场上的价格与质量差别较大,有些土元初养者看到有土元种子价格低的就积极引种,认为这样既可以多养殖土元又省了一笔开支,但要注意到种子质量才是关键。也有的养殖户认为种子价格高回收价格又高的就是好种子,但要注意市场原则,土元的市场价格去到药材市场查询是比较准确的,为什么有的回收价就是比市场高出很多呢,这个问题值得初养者注意。 因此,土元引种时在遵循区域和市场两大原则的前提下,还需找到踏踏实实的规模性土元养殖户进行引种才是你养殖成功的关键。 2、引进的品种 引进哪些土元种最好,即中华真地鳖、云南真地鳖、珠穆朗玛真地鳖、冀地鳖、金边地鳖等都有药用价值,所以,引种时要以引中华真地鳖、冀地鳖种、金边地鳖为好。 3、引种方式 土元的引种繁殖方式有三种: (1)孵块引种繁殖。这种繁殖法被广泛采用,因为孵块个体小份量轻、繁殖系数大、易运输! (2)幼虫引种繁殖。这种方法相对比较实际,幼虫个体小、易携带! 目前,市场上的土元卵块质量良莠不齐,且从外观上很难鉴别。因此,所议新上马的养殖户朋友直接引进刚孵化的幼苗饲养为宜。这样既可以避免购买到假卵块或劣质卵块,又可以回避掉孵化风险。第二批养殖时,自己对养殖技术已有所掌握,可以留种孵化。 (3)成虫引种繁殖。这种引种方法较实惠,引种后可产卵,种卵自留,成虫烫死后出售可卖出部分成本,但成虫容易死亡,运输有一定难度。 对于养殖户来说,一般采用引种虫或卵块引种。若从技术难易程度来说,还是先购买卵鞘进行孵化为宜。 引种虫以产卵期(6~10月)为最好。也可直接引土元卵块,常年可引,无季节限制。卵块在30℃左右的情况下可孵出白色幼土元。 (1)是引种土元种卵还是活土元种虫,其实各有利弊。种卵容易运输,繁殖系数大适合较大规模的引种,缺点就是需要自己孵化,除了每年农历5月到7月引种不用加温,其它任何时期都需要加温,整个孵化期长达1.5—2个月。期间如不能很好的控制温湿度或者操作不合理,都有可能造成种卵坏死,降低孵化率。一般每年农历3月到5月是引种的黄金季节,这个时候引种孵化加温的时间短,幼虫出壳后可以利用自然温度生长到农历9月份,这时虫体已经长大能够产生热量,因为养殖房是保温结构能有效保证热量不散失。这样当外界温度继续下降时,土元养殖房内仍能保持满足土元生长所需的温度。如果养殖房建好后没有赶上这个时间,就要考虑引种种虫,引种种虫方便快捷,省去了种卵孵化的程序。极大的提高了养殖成功率,只要养殖池铺好饲养土,购回种虫后直接放入池中进行喂养即可。缺点是不方便物流运输,必须专车直达运送至目的地。引种土元种虫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四季均可引种养殖,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土元养殖引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引种的时间,是引种土元种卵还是活土元种虫,土元各龄期每平方引种的数量,都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确保初养者也能轻松方便的养殖成功。 4、引种成虫的选择 良种成虫的标志是:活泼健壮,四肢齐全,体形饱满,体色黑而光滑,步足毛刺清晰,触之马上装死,稍后立即翻身逃跑。 引种成虫应引进由老龄若虫刚进 卵鞘引种有哪些注意事项? 2010-4-9 9:35:00 来源: 网友评论(0) 首先看产卵母虫是否强健,母虫参差不齐与死亡过多都不行。留种一般是筛取第二、第三批的种卵,这种卵块形体整齐,体质强壮,孵化管理方便。 -9 9:36:00 来源: 网友评论(0) (4)引种时间 在人工控温、控湿条件下养殖土元,一 运输有两种方式,一是运输成虫,二是运输卵鞘。运输 3、野生种苗采集 采集时间一般在每年的4~11 月,高峰期在6~9 月。南方地区因温度高,野生土元在4 月上旬自然温度升到10 ℃ 以上时出蛰活动,这时就可进行采集,能一直采到11 月中旬。北方温度低一些,5 月以后土元出蛰活动,10 月中旬以后人蛰休眠。 4、引种事项 (1)初养者最好到养土元多年、信誉较好的固定养土元的场家引种,最好到有育种许可证的规范性育种(养殖)场或科研单位引种。千万不要到宾馆、旅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推广处”、“代销处”等引种,以免上当受骗。 (2)挑选出品种优良,个体健壮活泼、体态丰满、无病无伤的土元作种虫。 (3)运输时可根据引种数量的多少准备足够大的布袋或木箱,袋内或箱内放一定量的饲养土。 三、引种最佳时期。土元引种可分为引种虫和卵块。引种虫以产卵期(6~10月)为最好。也可直接引土元卵块,常年可引,无季节限制。卵块在30℃左右的情况下可孵出白色幼土元。 二、的孵化 1、孵化需要条件 (1)温度 温度是孵化期间保证胚胎正常发育的重要条件。温度过高,会引起胚胎死亡;温度过低,胚胎发育滞缓。胚胎发育的温度范围为24-38℃,最适温度为28-32℃,30℃恒温更为理想。0℃以下或超过40℃,会引起胚胎死亡。 土元卵孵化期因温度的高低而不同,温度高时孵化期短,温度偏低时孵化期长,也就是土元卵孵化需要一定的积温.当积温达到了胚胎发育所需的总积温,即可孵出。 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降低孵化率,卵块发育的起点温度是18℃,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孵化初期温度应控制在25~28℃,中后期应控制在28~32℃。 ①温度在28~32之间,低于25℃/28影响出生虫率, 高于35℃/38即死亡。 (2)湿度 湿度对胚胎的发育影响亦很大。在孵化的前期,即孵核分裂期,需要较多的水份,相对湿度保持在70%为宜,中期保持在60%-65%,而孵化后期,幼虫出壳需要较多的水份,所以其相对湿度又要升至65%-70%。 ②土的湿度在含水分25%左右。与1:1(3:1) 的卵混匀。 (3)空气 保持孵化盆中的新鲜空气,不能密封。 具体的孵化方法:1.5~2.5千克卵加含水分25%的黄土 1.5~2.5千克合匀,每天翻2~3/2次,以利于中下温湿度的均匀、透气。3/3-5天左右换土一次,所换入土的温度要以筛出土的湿度一致,并保持原土的湿度。幼虫出壳后,要分盆隔离饲养,防止螨虫的产生。孵化期土干时换湿土,严禁喷水以防霉卵;孵化期保持28~33℃的房间温度。给温方法:火炉、暖气、电炉等将幼虫放入在缸或箱内饲养,加土8/5厘米厚。每天晚上喂一次, 掌握让小土元吃饱不剩食为好。青精料搭配喂养,长得快。孵化缸(盆)就是在缸(盆)内创造适宜条件使土元卵孵化。 在卵块孵化过程中,其锯齿状的透气孔不断吸人养土中的水分,使卵块中的幼虫开始生长发育而体积膨胀。经3~5 天后,原来潮湿的养土逐渐干燥,就要及时补充水分。此时注意不能向养土中直接喷水增湿,因喷水的养土易于板结,把卵块的透气孔堵塞,造成幼虫在卵块中闷死。应把干燥的养土筛出来,再拌人新的潮湿养土。在换土的同时,若有部分卵块出虫,可把幼虫放人池中饲养。 2、 用土元电热孵化箱
土元养殖户为达到省时、省钱、高效的目的,可自制土元孵化箱。其规格是长×宽×高为0.5米×0.5米×0.7米。箱盖内用铝合金片做空心隔层,有密封效果。1/4高处做一测温孔,插入竹筒供放温度计。温度计一头用棉絮包紧以防散热。箱盖的隔层内装25瓦灯泡两个。箱盖上装电源开关两个,电源线上装电压调节器1只。 可以代用的电孵器很多,为节省起见,可自制一种简单的孵化箱:用木板做一只长1.5尺、宽1.5尺、高2尺的箱子,内壁铺贴2寸厚的棉花,用布衬好,盖下亦要衬托棉花,厚3寸。箱中间放一圆筒,口径大小以放入2只25瓦的灯泡为度。用塑料袋或大口瓶装孵化土和卵块、放入箱内。盖子中央打个小洞以便通气和测量温度。开始孵化时,开启电路,让两灯同时升温,到28℃,关掉一只灯炮,用28℃左右的恒温孵化出虫。 总而言之,不管用什么方法孵化,一定牢记温度保持在25℃~32℃之间,孵化土湿度含水量20%左右为宜。 卵块 孵化不宜在室外进行,应在无风和温度平衡的室内。温差不可过大(超过6℃),否则正在出虫的卵块也会停止出虫,5~7天后才能恢 选择内壁光滑的塑料盆,直径50厘米的塑料盆内可放置4/4~5公斤种卵(直径70厘米的塑料盆可放5千克卵块),拌入种卵体积三分之二或等量的饲养土。饲养土的湿度保持在35%~40%左右(20%—25%为宜)(手抓成团,一打即碎或自由落地既碎),孵化前期湿度大,后期湿度小一些。盆内连卵带土厚8~10厘米,饲养土应预先配好,放置孵化室内预热,温差不能超过5℃,在孵化期内,温度保持25~30℃(孵化温度以28℃为佳)。每天用手翻动种卵2~3次,翻动时动作要轻,避免碰伤土元卵块。经35~40天孵化,有大量幼虫破壳而出,这时可筛出幼虫(用4毫米筛子),筛出的种卵重新拌饲养土,幼虫即可放在饲养土厚10厘米池内养殖,每隔2天筛一次幼虫。 。 经过3~5天,饲养土便逐渐干燥。这时不能向其上喷水加湿,而应把干燥的饲养土筛出,拌 入新的预热过的饲养土。在孵化期间,温度应始终保持在25~30℃,以28℃为最佳。每天用手 翻动种卵1~2次,增加饲养土里空气的新鲜度。翻动时动作要轻,以免碰伤卵块。经30天的 孵化,开始有部分幼虫破壳而出,40 多天后数以万计的幼虫破壳而出。过2 天筛取1 次,把幼虫按比例分开养殖。此时幼虫为乳白色,形似芝麻,俗称“芝麻虫”。筛取这些小虫时动作要轻,以免碰伤。在大批出虫后,部分出掉虫的空壳夹 杂其中,在筛小虫的过程中空壳声较大令人烦躁时,可用簸箕先把空壳簸掉。 在卵块孵化时出现螨虫是难以避免的。经30 多天孵化后,有部分幼虫陆续破壳而出。同时,寄生在破损卵块中的螨虫也被孵化出来,这是要大量出虫的征兆,不必惊慌。当看到卵块表面出现密集的小点,放在亮光下能看到这些小点在蠕动,这便是粉靖。去除的方法是用17 目筛子(或窗纱做的筛子)把螨虫和养土同时筛掉,再换上新的养土。 在孵化后期也会出现蜻虫,皆属于正常情况,把螨虫筛掉就行了。经50多天后大部分幼虫都出来后,孵化便告终结。当然会有少部分卵块不出虫,也是正常情况。一般优质卵块出虫率在80%-90%。任何孵化都不会有100%的出虫率。 :土元产卵成虫的管理 土元的繁殖技术:土元产卵成虫的管理 责任编辑:小张 2.引种 人工饲养,可向已经饲养成功的个人或单位购买种虫、成虫或卵鞘。但应慎重从事,要严格挑选符合中药材标准的种类,如中华真地鳖、冀地鳖、金边地鳖等优良品种。雌、雄成虫均应选择活泼健壮,四肢齐全,体型饱满,体表光滑而有光泽的个体,健全的体躯不但成活率高,抗病虫能力强,且繁殖力也旺盛。如是引进卵鞘作为种虫,则要选择粒大饱满,外表光亮而有轻微刻纹,用手轻捏卵鞘感到有弹性,如对着阳光或在灯光下照看,鞘内卵粒清楚可见,就可称为上品。引种最好引用当地的优良种虫,因其适合当地环境和自然条件,容易饲养成功,也免去长途携带或寄运之劳,减少因途中处理不当造成的伤亡。饲养土元,获得高产和高经济效益的第一关就是饲养优良品种。虫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土元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关系到后代。每年都应进行选优去劣的工作。一般于5月进行较适宜。在同一批孵化的若虫中,挑选健壮、活泼、体型大、色泽鲜艳而具光泽的若虫,作为种虫单独分坑饲养,让它们发育成成虫后,交配产卵繁殖后代;这样挑选出的种虫生活适应性强、生长快、产卵率高,将来它们所繁殖的后代也不会差。在野外采收的个体也要筛选后再进行加工处理。优品不但售价高,而且药效也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