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行车情结 ——青青草2014年4月16日 在我读小学时候,由于家地处矿山,出门就是陡坡,基本上见不到自行车。有一个假期我到我姐下乡的农村,有幸见到了自行车,并和我哥一起练习,我哥还带着我一起骑到了市里,也就是现在的区里。那时候在市里,自行车也不多,因为自行车是高档商品,更是限购商品,没有指标就是有钱也买不到,何况我们也没有钱。 上大学时,我在昆明,当时同班同学基本上都是昆明的,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自行车,同学也很好处,常把自行车借给我骑,慢慢地我骑车的技术也就成熟了。放假回家时,经过市里,也会骑一下同学的自行车,在市里瞎跑。 83年我工作时,当时我分配在农村中学教书,到市里也就三四公里,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都要走路到市里,自行车就是我当时最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来也巧,我的嫂子远在千里外的县城,而且是搞供销的,帮我从很远的地方买了一辆全锰钢的凤凰牌自行车,这在当时我们这个地方可谓最好的单车了,令我喜出望外,没事就常骑着自行车瞎转,感觉好极了。 后来单位上有摩托车,再后来有汽车了,我骑车的机会也少了很多,加之我们这儿出门路不平整,骑上坡路是常有的事,感觉上坡还是不好骑的。1995年我岳父又给我们买了一辆变速的女式自行车。但终因不便、自行车骑行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我原来的凤凰自行车因父亲住院,自已不小心也让小偷偷走了。变速自行车也就闲置在单位的车库里,直到2012年因单位停车位不够,改造车库,我的变速车才被发现,当时看看车还行,只是内、外胎老化了,换了新的内、外胎,我又继续天天骑车了,这一就骑到现在,自行车又成了我每天出行必骑的交通工具,而且成了唯一的交通工具。 2013年11月去我去大理参加侄儿的婚礼,期间无事第一次开始了一个人的长途骑行—环洱海骑行,全长大约有120-150公里,早上7:20到晚上7:40才返回。感觉特别爽。 2013年12月下旬,利用公休的5天,我又在家附近骑行,分别独自骑了坝溏水库、绿茂、谷海、小江。每天不间断骑行约4小时,走在公路上,路边的景色不断的变化,一个人这种流浪感觉真的不错。好像真的爱上了这种生活。对于我这样年过半百的小老头来说,骑自行车作为一种运动,作为一种习惯,作为一种流浪的方式,感觉真的不错。 下面这辆自行车就是我现在经常骑行的,有点历史了,牌照证齐全。还上过税呢!看了有感觉吧? ![]() ![]() ![]() ![]() 2013年大理洱海环海行 ![]() 2013年12月23日 ![]() 2013年12月24日 ![]() 2013年12月25日 ![]() 2013年12月26日 ![]() 2013年12月27日 ![]() 2014年1月9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