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怎样领会《赤壁之战》作者意图的

 昵称122638 2014-04-30

我是怎样领会《赤壁之战》作者意图的

董继业

  《赤壁之战》的作者意图如何?它是怎样体现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目的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一般参考资料上或避而不谈,或谈而不得要领。现在我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作者意图的认识过程写出来,希望得到指正。

  我原来认为,是鲁肃等人对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是他们对孙权作了多次的劝说,孙权才下定了抗曹的决心,从而取得战争胜利的。因此在教学中,强调鲁肃、周瑜、诸葛亮的作用,忽视了孙权的作用。在进一步钻研教材之后,才认识到,这样评价历史人物,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和作者意图相抵触的。

  在赤壁之战中,孙权起着怎样的作用呢?孙权派遣鲁肃往说刘备,倡议孙刘联合,“共治曹操”,并在诸葛亮奉命求救时,约定“协规同力破操军”,正式结成孙刘联盟。这就给以后战胜曹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曹操打下战书,“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张昭等人倡议“迎操”时,孙权抵制“迎操”主张,坚持抗曹主张,并且立即行动起来,进行战争部署:在人事安排上,任命周瑜为统帅,以老将程普做他的助手,以坚持抗曹的鲁肃“助画方略”,孙权做到选贤任能,使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在战略战术方面,从前锋到后卫,从进攻到退却,他都通盘考虑,并对周瑜面授机宜;在后勤方面,从兵员的调集到粮、船、战具的筹办,他都一项一项地作好准备。这个青年人竟然具有这样的卓越才能,无怪乎他的对手曹操也赞叹地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当然,鲁肃、周瑜、诸葛亮等人都为战胜曹操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但比起孙权来,他们应处于次要的地位。同时,我也认识到:一、孙权抗曹,是为了继承“父兄之烈”,“割据江东”,进而“与曹操共争天下,以达到称帝称王的目的。二、孙权抗曹,是没有其它道路可供选择的。孙权很了解自己“与老贼势不两立”的危险处境。刘琮束手降曹,弄得国破家亡,殷鉴不远。抗曹才有生路,“迎操”便是死路,两条道路明白地摆在他的面前。三、孙权抗曹,形势是极其严峻的。他面对着的是声称拥有八十万众的强大敌人,他的对手又是一个“芟夷大难”“威震四海”的豺虎曹公,他不能不谨慎从事。根据上述认识,在教学中,我强调孙权抗曹的坚定性以及他在战争中起的决定性作用,也把他之所以抗曹的真实想法恰当地告诉学生。

  司马光对孙权抗曹的决心和他的军事才能,作了具体的、详细的叙述,这反映他对孙权这些表现是持赞赏态度的。但这是不是作者意图中的主要东西或全部东西呢?还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司马光编著这部《资治通鉴》,花上十九年时间,长期的劳累使得他“骸骨癯瘁”,“神识衰耗”,他自称“臣之精力,尽于此书”。这是为什么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鉴前世之盛衰,考古今之得失”,用宋神宗给这部书定的《资治通鉴》名称来说,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一君一臣都认为编著这部通史的宗旨,是为封建帝王提供历史的借鉴,以便更好地加强封建统治。司马光把这一宗旨贯彻到全书各个重大历史事件中去,赤壁之战作为一次著名战役,当然不会例外。在撰写这段历史时,司马光从众多材料中发现孙权这个年青人表现出某些统治者所难以具备的一种品质,这就是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所称的“虚心以纳下”“择善而从之”。孙权对来自下面的(包括友军方面的)意见都能虚心采纳,如:鲁肃建议联络刘备,他“即遣肃行”;鲁肃劝他召回周瑜,他就把周瑜召回委以重任;周瑜两次分析敌情,建议抗曹,都得到他无保留的支持;就是象诸葛亮那样富有刺激性的言词,他仍然感到“大悦”。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虚心以纳下”并不是不论是非一律盲从,而是在倾听各种不同的意见之后,经过深思熟虑,做到“择善而从之”。张昭是秉承孙策临终遗命辅助孙权的,声望高,资格老,孙权以师傅之礼待他。但孙权却认为他为首的一群投降派的“迎操”主张,是“挟持私虑,深失所望”,而毅然予以拒绝。由于孙权具有这种品质,所以他就能够做到集思广益,多谋善断,从而取得这次战争的辉煌胜利。而且,司马光认为,不应该仅仅把孙权这种品质局限在军事方面,还应该把它放在政治的高度来看待。司马光对魏征在《十思疏》中向唐太宗提出的“虚心以纳下”“择善而从之”这一规劝是了解的,而唐太宗、魏征又是他自己在《资治通鉴》中多次称道、备极推崇的明主贤臣。而且,司马光作为一个政治家、历史学家来说,他是善于从丰富的历史的资料中“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在司马光以前的历史中,有道君无不虚心纳下,择善而从,以导致国运昌隆;无道昏君无不拒谏饰非,偏听偏信,以招致家亡国破。司马光吸取历史的经验,深切认识到,一个最高统治者具备不具备这种品质,是明主与昏君的分界线,是清明政治与黑暗政治的分界线,这是“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威”的大问题。于是,他在撰写这段历史时,把孙权这种品质作为写作的重点。写什么是确定了;怎么写?司马光则是颇费经营的。他有意、无意地模仿《左传、鲁僖公二十八年》城濮之战的写法,即记言多、记事少;记战前情况多,记战斗情况少的方法。他从《三国志·吴主传、鲁肃传、周瑜传、诸葛亮传》中采集了大量语言材料;他用二千四五百个字写这段历史,其中写打仗的只用三百字左右,写战前情况的特别是人物语言的却用了二千字以上。赤壁之战之所以成为历史名篇而经久被人传诵,是与作者精妙的构思、细密的文笔分不开的。

  为了更充分地说明作者意图,我从《资治通鉴》中举出一个反面事例来进行对照。那也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即通常所说的“肥水之战”。公元四世纪后期,前秦国王苻坚认为以自己“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的兵力压向东晋,则“晋主不衔璧军门,则走死江海”,于是拒绝一切正确意见,偏信阿谀奉承之词,大举南征,结果兵败国亡。司马光写肥水之战,采用的手法和赤壁之战一样:记言多于记事,战前多于战时。他运用相同的写法来叙述两个不同的历史事件,从而鲜明地、成功地树立了正反两个典型:一个是孙权“虚心以纳下”“择善而从之”,就得到战争的胜利。一个是苻坚,不“虚心以纳下”,更谈不上“择善而从之”,就得到兵败国亡的结果。司马光的意图是,让宋朝统治者从赤壁之战孙权那里学到成功的经验,从肥水之战苻坚那里吸取失败的教训,“嘉善矜恶,取是舍非”,从而“有资于治道”,使得大宋王朝长治久安。

在赤壁之战中,评价孙权抗曹的决心和他领导战争的才能,是作者意图中的次要东西;作者是把孙权“虚心以纳下”,“择善而从之”这一品质放在突出地位而加以评价的。我应该把作者这个意图贯彻到教学中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