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与加工 野生土元的采集 收集野生土元首先要掌握它的生活习性。在野生条件下,它们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土质肥沃疏松的土质中。在室外,常栖息在枯枝落叶下、石块下较疏松的土壤中;在室内,主要栖息在灶火房墙角的疏松土中、鸡舍、牛棚、猪圈、柴草堆下、碾米厂、榨油坊及磨坊等地方堆积的虚土中。必须掌握土元的生活环境、生活规律、觅食习性等,然后设法诱捕。 一、采集时机 土元在我国南方地区每年4月上中旬,气温升高到10℃以上时,开始出土活动;到11月上中旬,气温降到10℃以下时,入土冬眠。北方地区,每年5~6月开始出土活动,9~10月陆续入土冬眠。 捕捉土元在春末至初秋整个活动期里均可,不过6~9月份(清明至立夏)是土元最活跃的时期,每天晚上都有大量的土元出土活动觅食,为人工捕捉的最佳时间段。 二、采集方法 采收土元时,首先要觅找适合土元生活的场所,再仔细观察有没有土元活动迹象,如土表面有无翻动;地面有无夜间爬行的足迹和腹部在地面拖抹过的线迹;有无排泄的粪便以及觅食留下的残渣等。根据这些迹象,判定有无土元和土元数量多少。 捕捉土元有以下几种方法: 1.捕抓法 在夜间带上手电筒、装活土元的容器、竹片制作的夹子、翻土用的铁锹等到土元栖息、活动的地域,搬开石块或翻开疏松的土壤,便可在石块下、物体缝中、洞穴内或扒开的松土上发现土元,这时应及时用竹片夹将活土元捕捉在容器内。容器的内壁要光滑,防止土元逃跑。土元无毒,也不会伤人。如果翻开隐蔽物发现有大量的土元时,为迅速捕捉以免逃走,也可以用手迅速捡土元,用这样的方法既不会伤害土元,也可采到卵鞘等不同虫态、不同龄期的个体。 2.诱捕法 诱捕法可分为食饵诱捕和性诱捕两种。诱捕容器不管是罐、盆、钵等,内壁都必须光滑(如大口瓦罐、罐头瓶或广口瓶等),掉进容器内的土元爬不出去。容器口固定尼龙网,网要绷紧,中间剪一个直径5厘米的圆孔,容器埋在经观察有土元出设的地方,容器口略高于地面(与地面平齐),防止泥沙进入容器内。容器上要覆盖一些长草遮盖,防止草掉入容器内。 (1)食饵诱捕 把米糠、麦麸、豆饼屑、黄豆粉等炒出香味;或准备一些果皮、骨肉屑等,香味不浓的可加一些香油。将以上诱饵放入诱捕容器,容器在晚上天黑以前埋在土元经常出没的地方,夜间土元出来活动觅食时,嗅到香味爬到容器盖网上觅食时掉入容器内,因容器内壁光滑而无法逃脱,清晨检查时,将诱捕到的活虫取出,诱捕器仍可继续使用。 (2)性诱捕 将采到的一只或多只雌性成虫放入诱捕容器内,雌性虫放出性激素,雄性感受到同种的性信息,即被招来与雌性会合,掉入诱捕容器。由于雄成虫的存在又可以招来1些雌成虫。但这种诱捕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只能捕到成虫,各龄若虫不容易捕到,不如食饵诱捕法好。用此种方法诱捕到的雄虫,多为生命力强、性成熟的个体,可作为种虫利用。 1
、采收 土元的采收与加工是土元饲养的最后一个环节,土元的用途不同其采收方法也各异。土元养殖用户该在什么正确的时间采收土元呢?抓住最好的采收时间保证土元收益的最大化。 1.食用土元采收 若做食品加工用,可在5~8龄若虫刚蜕皮时及时捡拾白嫩若虫即可。如送往宾馆、饭店,可随收随送,如果大批量销往超市等,也可真空包装后出售。 2.药用土元采收 (1)羽化前的多余雄虫:因地鳖虫有很强的交配能力,一个雄虫能与十多个雌虫交配,在整个种群中只要有10%~15%的雄虫就能满足雌虫繁殖需要。而在正常养殖情况下,雄虫约占种群总数的30%~35%。而羽化的雄虫生出翅膀后便失去药用价值。因此,20%以上多余的雄虫都让其羽化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它不仅白白消耗饲料,还会占据养殖面积,干扰雌虫的繁殖。因此,要将羽化前的雄虫作去雄处理,进行采收加工,不仅可以降低生长成本和养殖密度,更能变废为宝,增加经济收入。根据多年饲养经验,仅去雄采收的雄虫收入便足以支付养殖费用,雌虫和所产的卵鞘等全为纯收益。 在达到8龄、最后一次蜕皮前、尚未长翅膀时采收。雄虫除了留种交配外,其余应在未出翅前全部采收为药。祖国医药书上有“土元雄性未出翅的药效比较好”的记载。长翅以后收集的雄性土元,药效降低。采收方法:用4目筛把所有土元筛取后倒人盆中,根据其背部的雌雄区别点,挑出雄若虫采收。 当母虫长大成熟,产卵数量明显衰退,就要及时采取用8毫米筛子筛出。 (1)雌成虫:雌成虫在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后,这时体壮肥厚,重量重。最大的土元,140只个体重可达500克,药效好,是主要的采收对象。它的体重以9—11龄时最高。这时的鲜折干率可达到38%一41%。采收的方法是用大眼筛过筛,筛下的继续饲养。 (3)在平时养殖过程中,只要有病、死、伤、瘦、弱虫,不分大小,雌雄,不要扔弃,都可进行采收加工。 当土元生长到7~8龄长至成熟时或产卵量明显下降,或是需要饲养池用,或结合拣雄工作进行及时采收,采收方法是用8mm孔径的筛子把成虫筛出,把需继续饲养的卵鞘、若虫和成虫留下,另外,应将种虫群充分留足,分池饲养,以备产卵繁殖。采收进度应根据池内虫口密度进行。采收季节以9—10月份为主,采收过筛的动作要轻,避免碰伤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另外,养殖户在采收和加工时,还应根据虫态发育情况,注意选留量,要考虑周密,进行有计划收捕,提高养殖土元的综合收益。 采收可分两批进行。第一批在8月中旬以前,采收已超过产卵盛期逐渐衰老成虫;第二批则在8月以后至冬眠前,采收上一年已经开始产卵的雌性成虫,并按产卵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采收。大规模的养殖或加温饲养的土元,带起虫壳坚硬时采收。。 ( 1 )结合去雄进行根据雌、雄若虫的胸部背板弧角不同,在一批虫中,能看到有少量发育早的雄虫羽化。此时,应立即喂养精料,使其迅速生长,增加体重,在其未蜕最后1 次皮前,抓紧时机进行采收。采收时只留种群总数10 %一15 %的雄虫,供其交配繁殖即可,其他一律采收。留雄时要留体大健壮、色泽鲜艳、行动灵活和肢体完整的雄虫作种虫,对其他体小质差的雄虫一律采收加工。 二、加工 土元的加工方法主要是利用热量除去虫体内的水分,含水量约5%左右,这样可以避免因含太多水分致使虫体发霉腐烂变质。目前常用的加工方法有晒干和烘干两种。 ⑴晒干法 将采收到的活土元放在较大的容器内,如大铝盆、大塑料盆、大锅或小缸等,倒人沸腾的开水泡杀,要求开水能完全淹没土元,待活土元完全烫死后捞出,移入其他盆中,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平摊在水泥板上,在阳光下曝晒3~4天,使虫体完全干燥即可。要求土元肚内没有软物质。 注意:采收土元选择晴好天气进行,速度要快,一次性采收一大批,不能将连续几天采收的混合在一起,引起干湿不等。如果连续阴雨天,应采取烘干的方法,不能使土元变质、发霉。 采收后要求是:身干,无杂,完整,不霉变。 晒干法比较简便,但由于土元味咸,在天气不好时易受潮变质,采用这种办法时应注意天气变化,要在晴朗的天气里采收、加工和晾晒,阴天不敢采收。 ⑵烘干法: 如果饲养规模比较大,可以考虑采收后加工不受天气限制的问题。可以买一个恒温烤箱,每次采收后经过泡杀,把泡杀后的虫体摊在恒温干燥箱中,把干燥的温度控制在50~ 60℃,定时翻动和检查,以免烘焦。 把烫死的土元用清水洗净后捞出,放入铁丝网筛中,置于炭火或煤炉上,筛子与炉火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温度宜控制在50~60℃。经常翻动虫体,以免烘焦,也可以将洗净的土元放在烘箱内烘干或放在锅内用文火翻炒,温度控制在50℃左右,用火炕烘干也可以。 一般土元的加工的方法是:首先将采收到的虫体中的杂质去掉,然后饿它一天,以消化尽体内的食物,排尽粪尿,使其空腹,这样既容易加工保存,又有利于提高药用价值。再将饿过一天的虫体用清水冲洗,除去体表的污泥杂质,接着把冲洗干净的虫体放入开水种浸泡3分钟--5分钟,把它烫死。捞出后用清水洗净,摊放在竹帘或平板上,在阳光下曝晒3天---5天,达到干而具有光泽,虫体平整而不碎为好。最后把干燥的虫体放入密封的玻璃容器内或胶袋中保存代用。有条件的地方可把烫死冲洗干净的虫体,放入电热恒温箱内烘烤,调节好温度控制在35℃---50℃,待虫体干燥后即可。烘干时一定要从低温逐渐升至高温,这样才能时虫体内水分完全除去,不至于烫焦体表而影响虫体的药用质量。 如遇阴雨天,又无烘箱时,可用铁锅烘干。将烫死洗净的虫体装入铁丝网、篮内,置入锅中烘烤,烘烤温度为50℃左右,烘烤时不断翻动,使其受热均匀,以防烘焦。有的人直接把虫体放入铁锅内,用铁铲炒拌,将虫烘干,这种烘干方法不但容易将虫体烧焦;还容易损伤虫体,而降低虫体质量。 此外,在加工晒干时,由于土元会散出一股腥臭味,容易招引蚂蚁,因此应选择无蚂蚁的地方晒虫,或设法防止蚂蚁入内。同时也应该防止苍蝇叮咬虫体,如苍蝇太多则应加网盖防止苍蝇进入。所以在晒干土元时,应有专人负责看管,保证晒制出高质量的虫体,增加经济效益。
土元的采收较为简便。烫死晒干便可,要求无杂,干燥,不碎。 一种是先将土元用清水洗干净,再按1公斤土元0.1公斤食盐的比例,把土元放到盐水里煮死,然后晒干或烘干即可。 已采收加工好的干土元,可直接售给药材市场,也可装 (三)加工:地鳖虫的鲜体和干体均可入药;干体的加工方法是首先将虫中的杂物去尽,饿一昼夜,以消化尽体内食物,排尽粪便,使其空腹,然后倒入开水烫3~5分钟,烫透后捞出,清水漂洗。最后置阳光下曝晒;达到干而有光泽,完整不破碎即可。梅雨季节也可用烘干的方法。 三、质量标准 1.商品质量要求 统货、足干,呈扁平卵形,体肥,前狭后宽,背部紫褐色,光泽无翅,前胸背部发达,盖住头部。腹部9节呈覆瓦状,红棕色,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腹部有环纹,质松脆,易破碎。气腥,味微咸。虫体完整,个头均匀,无杂质、无虫蛀、无霉变。 2. 四、储存 土元采收经干燥处理后应及时出售获利,若因市场价格波动因素影响,有时需存放一段时间寻找商机。药材公司与药厂等单位大都有专业库房保存。一般养殖户和小型养殖场无此条件,可建一些小型库房,不可胡乱放置。 将加工好的土元干品,用内衬有防潮纸的木箱或纸箱装好密封,每件50 千克,存放在室内通风干燥处,并做好防潮和防霉工作。若贮藏时间较长,可在容器底层用纸包些石灰吸潮。 土元晒干后冷却,用不破不漏的塑料袋盛装,袋内放置磷化铝片剂或粉剂防虫。磷化铝毒性较大,用药后扎紧袋口,并远离住房以防人误吸中毒。冬季低温时无需用药。 储藏养护:的瓦楞纸箱包装,每件40公斤,贮存于低 土鳖虫用内衬防潮纸温、干燥、通风处。 本品易虫蛀,受潮后生霉。危害的仓虫有白腹皮蠹、花斑皮蠹、黑拟谷盗、跗蠊螨、粗足粉螨、齿蠊螨、扎氏脂螨、圆胸甲、赤拟谷盗等10余种,蛀蚀品外表不整齐,体足残损破碎,常见蛀粉、虫粪。 储藏期间,在包装内放置樟脑、花椒、山苍子、起封白酒等,对抗驱虫,或按件密封,抽氧充氮(或二氧化碳)养护。发现轻度霉变、虫蛀,及时晾晒,也可置50℃左右烘烤0.5-1小时,或-4℃以下冷冻10小时左右处理。严重时用磷化铝、溴甲烷熏杀。 加工好的土元成品,宜用内衬有防潮纸的木箱或纸箱装好密封。存放在室内通风干燥处,并做好防潮和防霉工作。 土元的加工有晒干和烘干两种方法。 四、 (3)如何鉴别商品土元的掺杂、掺假现象:土元是特
五、采收与加工 雌若虫体重以9~11龄时最高,晒干率可达38~41%;雄若虫8龄时的折干率为30~33%。这时采收能得到较好经济效果。具体时间是8月下旬至越冬前。 一般在若虫8(7~8)龄时,用1号筛选出若虫,拣出除留种外的雄虫泡晒,留养雌虫至9~11龄(成虫)时选择个体大、色泽好的留种外泡晒。上年产的母虫,已经衰老的也应泡洒加工。 雄虫成熟得早,在其翅芽刚刚长出时进行一次选择,拣出个体大、色泽好的留下做种。 2、加工 采收的鲜虫要及时加工。加工时先用沸水烫死(用水泡死),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在阳光下暴晒2-3天至干燥。如遇阴天,则用文火烘干,但要注意控制火候。50℃较适合,要经常翻动,不能烘焦,以免影响药效。一般足龄雄若虫,每公斤干燥虫约6000只左右;足龄雌成虫,每公斤干燥虫约1200只左右。商品地鳖虫以背部有光泽,虫体饱满,断面实心呈黄白色,整齐不碎者为佳。 五、釆收、加工 (二)加工 也可用炭火烘干,但烘烤温度不能过高,以50℃左右为宜。并要不断翻动,以免烘焦。土元本身味咸,容易受潮变质,特别在阴雨潮湿天,应将采收泡死后的虫体及时晒干或烘干,否则容易霉变而影响药用价值,影响售价。
4、采收、加工和选种 (1)采收、加工为了充分发挥地鳖虫的人工饲养效果,要把雄若虫和雌成虫一样泡晒。一般只把雌成虫泡晒或8龄若虫不分雌雄一律泡晒,都是不合理的。只有密度超过限度或场地不够用时,才把8龄左右的雌若虫泡晒,这是不得已的办法。 一般雄若虫足龄每斤干燥虫约3千左右;雌成虫足龄每斤干燥虫约6百左右。对比之下,显然是拣雄比较有利。采收是一年一度的应有成果,而且要达一到每年循环都有收入,就要有计划的饲养和合理的采收。雄虫除留种交尾外,别无他用,全部让其出翅是和种浪费。按照祖国古代医药书上地鳖虫雄性未出翅的药效比较好的说法,更加应该泡晒雄虫。 具体方法: 用1号筛筛出若虫,拣出雄虫泡晒,留养雌虫至成虫泡晒。拣出的雌虫也应该配足5%雄虫,这时已有出翅雄成虫,应尽量用来搭配。雌雄若虫的自然搭配比例是雄虫占总数的30%~50%。事实上,5%雄虫,所产卵鞘不会影响孵化,所以泡晒雄若虫是必要的。筛出7~8龄若虫,据外形特征拣虫,操作熟练以后,一人4小时可以拣出3千只左右,合干燥虫1市斤。 余下的雌虫集中一个坑,继续饲养到鲜虫每斤约200只左右时,进行泡晒。筛下较小虫继续再养、再筛、再泡。后期出房幼虫当年不能完成泡晒。经越冬后养至6~7月继续处理。雌若虫是采收主要对象,它的体重以9~11龄时最高,这时鲜折干率可达38~41%;雄若虫龄时的折干率有30~33%。这时采收能得到比较好的经济效果。具体时间是8月上旬至越冬前。 凡上年开始产卵母虫已经衰老的外形扁瘪虫一律泡晒掉。鲜虫经泡死后洗净晒至干燥为止,如果天气不好,就要烘干,火力不宜过猛,用50℃上下的火力慢慢烘干,即成商品。 (2)选种一般应挑选操作方便的坑作为母虫坑。为了确保母虫全部受精,不拣雄而让其出翅交配。在坑内发现有翅膀雄虫后一个月,可用4号筛筛出母虫和雄虫,这时母虫臀部有的拖着卵鞘,也有臀部不拖鞘而臀部不紧闭的,同时腹下全部呈粉红色或黑灰色而有透明光泽的,拣其大而健康、比较活泼的集于一体,即为母虫坑。筛出的雄成虫也投入同坑饲养。每隔几天拣一次,至拣完为止。同时,在拣雄养雌时,留下的雌虫拣其合格的也投入本坑饲养。 八、土元适时采收应注意什么 采收加工及贮藏 烘干法:将烫死并洗净后的土元,置烘箱内烘干或放在锅内用文火炒(温度控制在50℃左右),至虫体的足尖微黏锅铲时,将虫体放在铁线网内,架在灶上,借灶堂中的余热将虫体烘干。 土元的收集方法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