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乐阅读 书香人生

 行走花间 2014-05-01
快乐阅读 书香人生
2013-11-04 来源:合肥晚报  查看评论 10人参与

    ●简介

    黄先明,原合肥市文化局局长,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发行的书籍包括《人啊,人》、《心灵五味》、《失恋》。

    读书,是一种乐趣,亦是一种享受。然而在快节奏的今天,能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书中乐趣的人越来越少。我们不禁要问,如何才能在浮躁的生活下快乐阅读?10月20日,由《最合肥》与新华书店三孝口店共同打造的文化沙龙,迎来“快乐阅读的读书活动”,邀请到安徽省著名作家黄先明与广大读者分享快乐阅读的点点滴滴。

    “呱呱”阅读的感悟

    “我用合肥话与大家分享,大家可以听得懂吗?”黄先明的开场白让在场的读者备感亲切,而夹杂着合肥话的对话,也一下子拉近了读者间的距离。

    “其实我很想与大家谈写作的感悟,对于我个人而言,合肥人就应该说合肥话,用合肥方言说一些问题,我不能称为一个作家,因为我是退休后才开始拿起笔来写作。在我看来,写作是快乐的。”黄先明与我们谈论着阅读的经历。

    有读者表示,现在人们的阅读是单调的、枯燥的。“对于现代人来说,单纯的看书已经越来越远离我们的生活,更多的就是用电子产品取代书籍的情况,我们总是会不经意间使用电脑、移动设备来阅读,其实这样是很枯燥的,读书也很久没有给我们带来快乐,这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面对读者的迷惑,黄先明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读书在我看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这个阶段我会花很多的精力去阅读书籍,读各种各样不同的书籍;第二个阶段是奋斗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于我来说,是需要真正努力的阶段,从阅读中收获知识,感悟人生;而第三个阶段就是成功的阶段,是我们分享硕果的阶段,学以致用,会受益匪浅。”

    在黄先明看来,阅读可以陶冶你的性情,可以放松你的思想,还可以使你得到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事实,让你站得高、看得远。“认真读书,会让我们终身受益。”

    没有阅读没有色彩

    书,蕴含了悲喜,溢满了成败,教会我们要善待成长,哪怕风雨侵蚀,书籍会为你洗去心中的委屈、悲伤,可以引发我们心中各式各样的情感,可以让我们的情绪得到放松,沉醉在书籍的丛林中,其乐无穷。

    安徽文艺出版社的刘哲与黄先明是老相识,此次来到沙龙也是想与黄先明一同畅谈阅读与写作的感悟。“黄老师出版的三本书,分别是《心灵五味》、《失恋》、《人啊,人》,我每次都会很认真地阅读完,虽然黄老师曾经是一位从政官员,但是黄老师的书总让我觉得很有乐趣。他是一位有心的人,虽然他的文字很平实,但是却很有乐趣,很能发人深省。”

    刘哲感慨道,他从书本中找到了知音。“黄老对写作的认真执着和乐观姿态,让人敬佩!”

    “读书,生活就会很美好,痛苦是打碎的生活。”这句富有哲理的语句,正是黄先明所说。

    知名作家刘政屏听到这句话后,有感而发道:“黄老师一直是一位快乐的人,他写的书,我都一一阅读过,很有感悟,书里面的很多内容都是运用合肥话来表述,我认为很有意思,语言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通俗易懂,可以给我们很大的人生感悟,他的文章很有味道。”

    没有书的世界是乏味的,没有阅读的生活也是苍白的,没有色彩。读书的人是快乐的,人生因读书而绚丽多彩。

    “快乐写作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是我的一个追求,每一篇文章都需要细看,充分体会其中的亲情、友情、爱情。”黄先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心情。“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有两个误区,一是不写不读,二是只在网上看一些所谓的文章。”黄先明指出如今年轻人的阅读问题。“现在的年轻人,传统阅读越来越少了,我觉得真的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一定要牢牢记住,这是经验之谈。”

    我用真心打动读者

    在场的读者都被黄先明“快乐阅读”的体会给深深吸引,大家迫不及待地与黄先明交流起心得来。

    “黄老师你好,你是如何将繁重的工作和快乐写作巧妙地融合起来的?”面对读者的问题,黄先明侃侃而谈,“我想告诉大家的就是,人一定要勤奋,我每天都会坚持不少于四个小时的阅读,在我18岁至30岁期间,我的读书量是非常大的。那时候,我家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但是我还是想尽办法看了很多书籍。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有一次是夏天,天很热,家里到处是蚊子、苍蝇、蚂蟥,就是这样都没有让我放松对读书的热情。阅读后,我就想尝试写作,而写作也带给我很多乐趣和快乐。”

    “黄老师,您以前是一名官员,而如今成为作家后,您是否感到快乐?这期间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如今角色的转变是怎样一种心情?”读者的问题接踵而来,黄先明感到很开心,他微笑地答道:“做官和写作是没有直接的关系,我就是一个乡下人,做官只是一个谋生的手段。”黄先明直言不讳地说道,他更喜欢现在的角色,因为他喜爱阅读,喜爱写作,“我认为我用我的真心、爱心、悟心去写作,一定可以打动读者。”

    □罗晓薇 本报记者 李云胜 王晓峰/文 丁继圣/摄

以上内容来自:合肥晚报
[责任编辑:yf0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