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是邮件的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证明,发送者将邮票贴在信件上,再由邮局盖章,用来证明寄邮人已支付费用。虽然现如今通讯科技的日新月异,邮票的用处日益减少,但是邮票的收集慢慢的成为一种时尚。现实中很多人酷爱集邮,他们收集各式各样的邮票,并整理成册。邮票不仅能传递文化知识,了解各地人物风情,还能带来愉悦的心情,集邮俨然成为一种别样的文化传承。那么邮票是怎么发明的? 世界上第一张邮票 1836年的一个夏天,英国的一位教师罗兰·希尔先生正在散步,忽然从他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一位邮递员来送信了。只见邮递员来到一所简陋的农舍前,高声喊道:“请问爱丽丝小姐在家吗?有您的信。”这时,从屋里走出来一位姑娘,邮递员便将一封信交到姑娘手里,说:“爱丽丝小姐,请您付五先令邮费。”可是,那位叫爱丽丝的姑娘只看了一眼信封,便将信还给了邮递员:“对不起,先生,我没钱付邮费,这信我不能收,请您把信退回去吧。”“这可不行,国家规定,信件必须由收信人付邮费。信我已经送到了,您怎么能不付邮费呢?”“可我实在没钱,怎么办?” 罗兰·希尔见他们争执起来,便过去劝解,等问明白后,他便付给邮递员五先令,说:“这钱我替这位小姐付了!”邮递员走后,姑娘对他说:“谢谢您!先生,信我不用看了,我已经知道信的内容了。”罗兰·希尔被弄糊涂了:“你连信都没拆开,怎么知道里面的内容?”“哦,先生,是这么回事,我事先和外出的亲人约好,如果他在外面一切平安, 便在信封上画一个圆圈,我只要看一眼信封便知道了,刚才我已经看见信封上有一个大大的圆圈了。”“你这可是欺骗行为呀,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我们家很穷,可邮费又太贵!实在没办法,才这么做的。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您替我付了邮费。”罗兰·希尔听了,默默地走开了,却引起他以后对邮政改革的深深思考。 我国的十二生肖邮票 原来当时的邮资是由收信人支付的。那时侯,英国的邮政制度十分繁琐,除了国会议员享受免费邮寄信件的特权外,其他人寄信都是由邮递员根据路程远近,信纸页数的多少向收信人收费,邮资昂贵,一封普通国内信件的邮资竟高达6便士,最高的收到了17便士,而当时英国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约是18便士。因此,拒付费用、拒收来信的争执时常发生。 爱丽丝小姐的话以及她的行动使罗兰希尔陷入沉思。经过认真思考,他向英国政府建议:废除邮件与邮资已付的票据分家的邮寄操作方式,发行一种邮票,由发信人出钱购买,并将邮票贴在信封上,作为邮资已付的凭据。 英国政府采纳了希尔的建议,并于1840年5月6日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邮票上印有英国女王的头像,面值一便士,无齿孔,黑色,被人们称为“ 黑色便士”。英国最初发行的邮票,因为有维多利亚女王的头像,女王的宠臣认为,在她的背后涂胶水有损尊严。于是便通令全国,不准粘贴,只能用回形针把邮票别在信封上。但这种方法行不通,最后还是恢复用胶水贴邮票,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虽然罗兰·希尔没有直接设计这种邮票,但这种邮票的邮政动作方式的构想出自于他,所以人们认为邮票是罗兰希尔发明的,称他为“邮票之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