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春浙行记:天台一万八千丈

 杏叶书签 2014-05-01

新春浙行记:天台一万八千丈

    从国清寺到天台山华顶,大约是28千米。车行山腰,便迷蒙一片,周边都是雾气。越往上,能见度越差。到了后来,几乎就是摸黑前行了。

    雨刮器在不断地工作。我打头,身后大概有四五辆车,大家都开着大光灯,但在这么浓重的雾气里,灯光还是微弱得像萤火。假如没有后面几辆车紧随,真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感觉了,心中的惊悸自不必言说。好在山路上黄色的隔离线还依稀可辨,蹭着隔离线开车,就这么一点一点往上“挪”、“挪”……

    怎么还没到?怎么还没到?心中嘀咕了上百遍,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眼前似乎略微“开阔”了一些。停车,拉好手闸,然后下车。满世界的雾啊——真正的雾,不是霾,周边笼着的都是水汽,连空气都是湿漉漉的,仿佛攥上一把,都能捏出水来。

    总算松了一口气,到售票点一问才知道,我们已经“蹭”到了天台山之巅——华顶了。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云,“天台一万八千丈”,虽是夸饰之词,但天台山的高度是可以从一路行来的山路之长、之远推知一二的。天台山的极顶是“华顶”,华顶上有国家森林公园,惜乎什么都看不见,身上还嗖嗖地冷,下车一会儿,便禁不住连打几个寒颤。

    这么冷,这么潮,能见度又这么差,去华顶森林公园走走,大家全然没了兴致。于是乎,颤栗着,回到车内,掉头,沿原路返回。无缘识见“华顶归云”景致,似乎也并不怎么遗憾。

    车又开了约20分钟,总算“蹭”到了此行的一个重要景点——石梁飞瀑。

    这个地方,十多年前,我是来过的。那天,能见度上好,旅伴们远眺石梁飞瀑,深感案牍劳形之余,能回归自然,实在是一件爽心悦目的好事。年近半百的大刘还脱了鞋,光着脚,孩子般地在冰凉的山泉里蹚水,引得大家一阵起哄。诚然,那天大刘是为之付了代价的,大约是山泉太凉,当晚他就发了一场高烧,吃了退烧药才压下去。

    天台山素有“佛宗道源,山水灵秀”之誉。东晋文学家孙绰《游天台山赋序》中写道:“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三上天台山,写下两篇游记,并把《游天台山日记》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清代学者潘耒在游览天台山后则发出浩叹:“吾足迹半天下,所见名山岳镇多矣,大率山自为格,不能变换。掩众美、罗诸长、出奇无穷、探索不尽者,其惟天台乎!”

    行色匆匆,不能穷尽,我们只能观赏其中最著名的景色了。今天,虽然满山岚气雾霭,但“石梁飞瀑”一带的景区却好像是跳离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能见度不算很好,但也不影响观景。

 

 

新春浙行记:天台一万八千丈

新春浙行记:天台一万八千丈

新春浙行记:天台一万八千丈

巨大的石块宛如一方印,上面镌刻着“法华晨光”四个篆字

新春浙行记:天台一万八千丈

这里是半个繁体“门”字,背面也有半个

新春浙行记:天台一万八千丈

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凿的“石罗汉”

新春浙行记:天台一万八千丈

    “石梁飞瀑”这个景点主要有两个看点,一是“铜壶滴漏”,二是“石梁飞瀑”。空气里有密密的水珠,不知是雨珠还是雾珠?我们打着伞,在一道类似大峡谷的小路上穿行。一路上的景物无需描绘,去过浙东大峡谷、浙西大峡谷的朋友都可想见。文学一点,就直接引用李白的诗句吧:“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诚然,这里面大都是想象。

    铜壶滴漏,即漏壶,是中国古代的自动化计时装置,又称“刻漏”或“漏刻”。天台山的“铜壶滴漏”是一个风景点,借用网上的说法,便是:

 

    “跨过町步,顺小岭曲径西下,就可以看到一个由悬崖壁围成的天然大石瓮。从下向上望,瓮高三四丈,突兀壁立,高耸天际,很象一把硕大无比的铜壶。壶口一端裂开一条约2米宽的大口,直裂至半岩处。从上往下看,飞瀑似银龙呼啸而下,窜入瓮内,声如雷炸石崩。顶端有可供驻足观赏的岩石,微微向瓮内倾斜。如要观赏奇景,就得卧伏岩上,但见石瓮里空旷幽深,充满神秘之感。飞瀑入潭,水花四腾,象煮沸了的开水,奔涌、飞溅、翻卷、澎湃,然后从裂口中冲出,形成一枝巨柱,蔚为奇观。”

 

    文字状的是“心中之景”,我们看的是“眼前之景”。拿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景一比较,总会感到有些折扣。在天台山,“铜壶滴漏”自有它的美丽,但如果和其他景区的瀑布相较,就会感到它的一般。空气中湿漉漉的,山岩上也是湿漉漉的,我们自然没有“卧伏岩上”的冲动,所以就缺乏对这一“奇景”的深度观照了。

 

 

新春浙行记:天台一万八千丈
铜壶滴漏

新春浙行记:天台一万八千丈

   

    再往前走,就是“石梁飞瀑”。如前所述,我曾来过这里。如今,石梁依旧,飞瀑依旧。

    十几年过去了,飞瀑还在奔涌。对这里的飞瀑而言,十几年算什么?它已在这里奔涌了百年千年,抑或万年。他迎来过李白,养育过济公,接待过徐霞客……当年,徐霞客从石梁俯视百丈深渊时曾经惊叹:“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渊,毛骨俱悚。”目下,我们感受到的还是这种“毛骨俱悚”的感觉。这就使我愈发深感自然的伟大和人生的短暂了。

    对“石梁飞瀑”,借用《岳阳楼记》中的话来说,就是“前人之述备矣”,无需我再来赘述。“石梁飞瀑”之奇,并非奇在飞瀑,而是奇在石梁。一如魏源诗咏石梁飞瀑所说:“惟有天台之瀑不奇在瀑在石梁:如人侧卧一肱张,力能撑开八万四千丈,放出青霄九道银河霜。”

    一道两丈左右的巨大石梁,横跨在两崖之间,那微微拱起的梁面,像一条匍伏的巨蟒。两条急急的溪流,一左一右,奔腾而来,汇合于此,然后聚成一个巨大的雪浪团,向石梁冲激过来,从石梁底下穿过,义无反顾地坠入几十丈深的幽谷之中,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大着胆,远远站在石梁内侧的山岩上俯瞰飞瀑,不禁头晕目眩。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对文人骚客而言,大概更有吸引力。“石梁瀑布”附近的摩崖石刻使这一景点生色,如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所题“第一奇观”的四字石刻、清末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的“石梁飞瀑”题刻,都是令人思古吊古的盛景。在石梁的腹部,尚有郡守刘璈题的“前度又来”等。假如我也姓刘,时隔十多年,来此故地重游,大概也会生发出“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感慨吧?

 

 

新春浙行记:天台一万八千丈

新春浙行记:天台一万八千丈

新春浙行记:天台一万八千丈

   

    下山的路上,依旧云遮雾罩。过了山腰,天渐渐清爽起来。越往下行,天越清朗,雨也停了。山下,已是阳光灿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