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喦”字

 小猫臭臭 2014-05-02
辨“喦”字:yan 

英文为:talktive 多嘴多舌,说个不停。甲骨文字已有此字:从视觉处理得到的视觉印象是三个口挂在三叉上。这个三叉后来演变成山形,但此字的读音看来应是从“言”。三口言之谓“多嘴,多舌,喋喋不休”。 山,自然不是“发音”,否则此字应读如“shan”而不是“yan”。 看来此字是“会意,谐声”字从“言--言”。 但是这个“多言”的语音形象还有“嗫,聂,讘”都是“多言”的“概念”的其他表达“文字”。

言的发音是早就存在的,从“yan ”的发音,发育出与“yan"这个“义音符”有关的概念。言从概念上要有“口”。有口才有言,有言还要有耳,没有耳,听不到言,就不会有“多言”的“交流过程”。因而在以“音义”为先,形象文字为后,把“多言”的概念用视觉来表达时,就保留了“多
言”概念的原“发音”读如“言yan ”。

喦也读入“讘nie”。讘是方言,【唐韵】【正韵】尼辄切【集韵】昵辄切,从音聂。【说文】多言也,从品相连,春秋传,次于喦北。◎按春秋僖元年,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三传俱作聂,说文作喦,康熙字典指出:或古本喦聂通也。 又【广韵】而涉切【集韵】日涉切,从音顳。义同。【集韵】本作讘。或作嗫。所以“多言:喦,”还有方言的读音“聂nie,聶”音躡。【說文】附耳私小語也。【徐曰】一耳就二耳也。【史記·魏其武安侯傳】乃效兒女子呫聶耳語。 顳的发音也是“nie”,从视觉形象看,就更突出了听行为的“耳”的作用。古人说“诗辞美言”如“耳食”,指
耳朵吃的是“语言”。可备一解。


喦字成语:“畏于民喦(言)”,《周書》曰:「畏于民碞。」《書·召誥》用顧畏于民碞。《註
》碞,險也,顧視民情之碞險。《正字通》言民情參差不齊,會碞險可畏意。孔傳訓僭謂小民僭差禮義,誤也。又《韻會》魚音切,音吟。義同。《正字通》與嵒巖同。古文尚书。意味“民言可畏”,民主言论自由的民喦,就是后来著名的“民喦(岩)报的主旨。1912年6月1日创刊的《民岩报》,是民国初期安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列举安徽三家知名报纸,《民岩报》排在首位。《民岩报》最初为自由党同仁报刊,创办者程遗滨、韦格六。其意取自《尚书》“王不敢后,用顾畏于民岩(要重视民意和民愿)”。

喦又读如nie。 而聂字“切切耳语,似小女子们的私房话”,倒引发了“腹诽”的“神经质”的“禁言”专制压迫。“心有鬼”的人连别人的肚子的“咕咕声”都能听到,还能听出是“诽谤”,真是“长耳国”的公民的“写照”。【山海經】中记载有“聶耳之國,在無腸國東,爲人兩手聶其耳。【註】言耳長,行則以手攝持之也。 可见耳朵的长度可以用堆砌“耳”的方式表达。

我认为石上三个口的“会意”,记录了原始部落的“仪式图”。在石上大声说话是“对天呻吟,呼吁,申张,声张”的“图符”,后来被“字”化为“甲骨文”的形象。这种部落民主行为之所以象“岩石”压迫“统治者”,就是因为这是巫师们“代表人民”向“天庭”放话。在古代“母系社会”原始部落都有聚集在一起“喧嚣”议政的传统,这个遗迹还保存在英国下议院的辩论过程中。两党议员可以以“出声”的方式表示“赞同”和“反对”。 古希腊和罗马都曾有此“民主”传统。但是有发言权的必须是“议员”,代表“人民”来“众口铄金”。发言的权利似乎曾经很普遍。

“同字根堆砌法”是“形象会意”的手段之一。 如三口为“品”,三水为“淼”,三木为“森”,三女为“姦”,木上三又“桑”,两又为“双”,两月(贝)为“朋”,两人为“从”。此视觉构造,叠加形符的方法随处可见。不知三心为何字,四石为何字,五手为何字。这类的造字法是道教的“惯用伎俩”。符的写法,基本上这个“字根叠加”法的“视觉压迫”效应。靠叠加字根字符来“发功给力”是原始“神秘思维”的典型。巫术,道家,术士,方士们都是这个传统的继承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