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大棚技术

 阳光普照一生 2014-05-02

  “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大棚是目前北方农村冬暖型塑料大棚综合发展最为理想的生产模式。它通过沼气把养猪、塑料大棚和棚内种植结合起来,实现了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是发展无公害农业和绿色食品,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的一条新路子。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几年来县能源办在壮岗镇大河西等村进行了“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大棚的示范摧广,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证明,它比普通大棚增温2℃左右,增产20%,提早上市10--30天,总体效益增加30%以上。另外用沼液喂猪,可节约饲料15%左右,缩短育肥期25%左右。而且肉质好,营养高。特别是气候条件差的年份,增产更加明显。
  “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大棚主要由冬暖型塑料大棚、暖圈、沼气池和沼气配套用具组成。根据建设顺序一般说来是先建沼气池,再建大棚和猪圈。也可以先建大棚,再建沼气池,最后建猪圈。沼气的管道及灯、炉具则在投料后安装。
  搞好“四位一体”的关键在沼气,只有沼气搞好了才能使种植、养殖协调发展。这里我们选择水压式沼气池,这种沼气池和常规沼气池相比,它产气率高、受气温影响小,采用了纯猪粪为原料并加装了手动出料器,将常规沼气池一年一大出料改变为经常小出料,基本无大出料的连续式发酵,大大减少了大换料带来的麻烦。沼气池的建设地点一般定在大棚内东墙边或西墙边,猪圈下面,进料口在猪圈南墙外,水压间在北墙外。一是方便管理,二是方便大棚内使用沼气、沼肥。
  8M3沼气池的施工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挖坑。在平地上沿建设地点中心画直径3.4米的圆,下挖70厘米找平,在中心画一个直径2.82米的圆,下挖1.2米找平,挖出小圈梁,进出料口和反弓底,找圆铲平即可。第二步,浇注混凝土,浇注要一次完成。采用红砖支模,150#混凝土浇注捣实而成。第三步,内处理,要求薄抹重压多层。经过5--7天后拆模,清理干净,用1:1的沙灰找平后,上水泥浆后压出光,再粉刷2遍水泥浆,一遍泡花碱和一遍水泥浆。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防雨、排水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沼气池建成后,应认真进行质量检查,对检查合格的进行试水,对加水后10天水位无明显变化的进行试气,试气可用注水法或充气加压法,以24小时气压下降不超过1厘米水柱为合格,只有合格的沼气池才能交付用户使用。对验收不合格证的沼气池,必须查清原因和部位,经维修后再次试水、试气,直至合格方可交付使用。
  沼气输配管的安装应横平竖直,有一定的坡度,在最低点安装放水阀。每50平方米安装一个沼气灯,开关和点火器要安装在便于操作的地方。在沼气总管道上要安装沼气压力表、脱硫器和总开关。
  冬暖型塑料大棚的建设必须选择土质好、水源方便的地方,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大棚的规模和建棚的材料。面积一般不宜少于半亩。墙厚80-100厘米,南北长7-9米,后坡倾角45度,最高位置在3.5米左右,并根据需要在后墙留一定的气眼。
  猪圈的建设必须满足沼气池对原料的需要,又得满足猪的生长需要。面积在10平方左右,并留置3--4个通风口。
  “四位一体”大棚的日常管理主要是沼气池的日常管理和沼气、沼液、沼渣的利用技术。
  空池投料也是就是新沼气池的第一次投料,一般安排在扣膜以前完成,它能保证施工质量好,料液的温度高、并能按时用气。料要一次性加足至水压间刚好无水,其中接利物不得少于池容的20%,发酵料液的浓度不低于12%,不得有有毒物质和杀菌物质,气温低于15℃时不宜投料。加料后搅拌均匀,加盖密封,进入发酵启动阶段。经过2--3次放气后,就可点燃使用了。
  沼气使用过程中要经常进出料,及时将猪粪尿清理入池,同时要定期小出料,以保持池内料液数量衡定。水封圈要经常加水,以防封口干裂漏气。沼气表、灯、灶和管路也要经常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更换脱硫剂,避免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危害作物。
  沼气池正常产气后,可每天早晨出太阳之前点燃沼气灯2小时左右,为大棚增加温度、增加光照和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可使产量提高20%。
  叶面喷洒正常产气时的纯沼液可杀死98%的蚜虫、红蜘蛛,并能调节作物生长代谢,增加营养。沼渣则可根据作物不同的生长期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直接浇灌。
  在“四位一体”大棚内养猪一定要保证数量,选择20公斤左右的仔猪开始喂养,用正常产气的或刚启动产气一个月以上的沼液,并尽可能地取沼气池主池中部的料液,经沉淀过滤后放置2--3小时,拌在饲料中饲喂,饲喂时沼液添加量由少到多,待猪适应后按饲料干重的1--1.5倍添加沼液。平时猪圈与大棚要隔离好,注意通风换气,合理调节室温,注意观察,如发现有不正常现象时,应暂时停喂沼液,待治疗正常之后再逐步添加沼液。及时将猪粪尿清理入池,防止气害发生。
无公害农产品是未来农业生产的一大趋势,很有发展前途,在“四位一体”大棚内以沼液、沼渣为原料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既方便又节约,深受农民欢迎。主要操作要点如下:一、清洁大棚,用沼渣施足底肥,高温闷棚7--10天,减少病菌、害虫、虫卵的残存量。二、沼液浸种,把待播种子装在编织袋中放在水压间内,浸种时间视品种而定,最少2小时,最多48小时。三、采用无滴薄膜覆盖大棚,地膜覆盖地面,降低大棚湿度;在低温时点燃沼气灯,提高棚温,增加光照,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创造一个好的环境。采用嫁接技术,提高抗病能力。四、利用沼液进行叶面喷施,微滴灌等施肥方法,不仅肥效高,而且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五、科学使用农药,利用防虫网和生物杀虫剂,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禁止使用高残留剧毒农药。
通过几年的示范摧广,莒南建能源生态大棚的农户深深地体会到,在农业生产无害化的今天,摧广“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大棚技术,是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有效的途径。展望未来,现代化绿色农业,绿色食品的发展,将会给“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大棚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