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上叠彩山 活到一百三 (2012-8)

 难寻桂岭千峰梦 2014-05-02
 
 

今年暑假,我们回桂林度假,抽空半天,又一次登上了孩童时代经常攀爬的叠彩山。20127245点多,我和老婆起了个大早,乘公车转出租车直奔叠彩山景区门前,赶在售票前免费进入山门。桂林的各个公园有一个规定,一般在清晨7点前,市民可免费到景区里早锻炼。08年国庆我独自一人登叠彩山,花了20元买门票进山门。这是一座孩童时代的记忆中最熟悉最难忘的一座山,我的小学6年和初中一年,就是在叠彩山山脚下的群建小学度过的,学校和叠彩山可以说是零距离,山体就是我们学校南面的围墙。距上一次登叠彩山,又是四年过去了,门票已经从20元涨到了35元。我们装着市民早锻炼的样子,小跑着进入景区大门,省了70RMB叠彩山有四座山峰,明月峰、仙鹤峰、四望山和于越山,童年时代爬得最多的还是明月峰,这次乘着天气凉爽和时间充裕,四个山峰都要爬它一次,特别是四望山,记忆中好像以前还未爬过。

  

 

叠彩山旧名桂山,我们也叫它风洞山,位于桂林市区东北部,滨临漓江,山脚下的木龙古渡,是60年代初拍电影《刘三姐》对歌一场的地方,旁边还有一眼清泉,水清清,凉爽爽,在这里洗过凉粉,木龙古渡往东不远,河中有几块石头,叫棉花石,小时常在此处游泳......。叠彩山与城中的独秀峰、漓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同为城内的游览胜地。叠彩山,横亘市区,景色优美,易于攀登,由明月峰、仙鹤峰和四望山、于越山组成,为桂林山景中的一个热点。山中佳景甚多,有叠彩亭、于越阁、瞿张二公成仁碑、仰止堂、仙鹤洞、风洞、叠彩楼、望江亭和拿云亭等名胜。山上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尢多,是桂林文物的精华。叠彩山名,是由唐朝元稹的侄子元晦游览了叠彩山之后,写了篇《叠彩山记》,记中说:按图经,山以石文横布,彩翠相间,若叠彩然,故以为名。叠彩山山石如锦彩绸缎,层层相叠而得名。

我们进入景区后,沿山石梯拾级而上,向明月峰进发,沿途首先要穿过叠彩亭,叠彩亭左上方就是有名的“江山会景处”巨石,每次留足,带了相机必定要照上一张相,这次经过因天色太早,光线太暗,不好照相,想下山时再照也不迟,结果犯了一个大错,留下一点遗憾(哈哈,暂时不说)。我们穿过叠彩琼楼,来到一个洞前,这个洞叫风洞。风洞是叠彩山明月峰山腰一奇洞,它是一个四季生风的洞,因而得名“风洞”。风洞南北对穿,中间狭小,仅通1-2人,形成前后两个洞,南北开敞,呈葫芦状,全长20米,最宽9.2米,最高5米。风洞原是一条地下古河道,两头大中间小,所处地势高。北接湘桂走廊,南迎驾桥岭与海洋山之间的峡道,形成对流。随着季节变换,来风有清、和、暖、冷之别。因终年风迎更风送,人们往往把这里称作清凉世界 

   
 

由于这里的风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改变,旅游者感受也不同。宋人刘克庄《风洞诗》,风干天地间,惟桂尤其雄不知何处起,但觉来无穷,说出风的奇;明王鸣鹤《叠彩山题诗》,春游门壑暖风回,是春天的风;清徐德升《风洞山诗》,风声习习洞门窄,是夏日的风;明苏浚《游风洞诗》,高台受和风,是南国之秋的气候;清周甫麟《叠彩山诗》,洞疑诗思曲,风逼酒瓶冻,则是寒冬的景象了。洞里的风总是清新、和煦、凉爽、均匀交替着,这是最奇特的地方。风洞既是风的世界,又是文物宝库,是桂林山水一个重要景点。在风洞南侧入口上方,有两块巨大的石刻,一块是沈尹默先生写的“叠彩山”三个大字,另一块是陈毅元帅写的“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沈尹默(1883—1971年)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解放前曾任北平大学校长,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很高,尤以行书擅长,他精于用笔,清圆秀润中有劲健遒逸之势,“叠彩山”三字是由桂林文管会写信向沈尹默先生求索,沈老于19648月写好之后寄来,经放大后刻于山洞上方石壁上。而陈毅元帅一生曾3访桂林,“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是在19632月,他陪同西哈努克亲王游览桂林时写下的,他通过形象的比喻,对桂林之美给予极高的评价。

 
 

    穿过风洞,我们直奔明月峰。其实“直奔”是不妥的用词,一路上,随着地势和方位的改变,可以说是三步一景,一路风光无限,我们不时要留足观赏和照相,照山壁上的名家石刻,照山峰下的秀美漓江和木龙湖,照远处的山峰,照阳光穿过云缝奇特景观......

登上明月峰,驻足拿云亭,全城景色尽收眼底,整个桂林城山环水绕,千峰环野,一水抱城,印证了那首一面晴风四面山,望疑仙境在人间的赞美词句。看着山顶上近两年才树的“登上叠彩山,活到一百三”的石碑,顿感年轻了二三十岁,看着四周刚刚醒来的山城景色,一种作神仙的感觉再度升起。山脚下的木龙湖从山顶俯看,更是清秀可人,可谓是秀水碧山,天作之合,宛如翡翠玉佩一般。

 
    此时明月峰被我们实实地踩在了脚下,天空浓厚的云彩好像伸手可摸,难怪人们把这山顶的凉亭命名为“拿云亭”。在叠彩山的四座山峰中,明月峰最高,海拔223米,相对高度约73米,是叠彩山的主峰,但不是最高的山峰,最高的山峰是仙鹤峰。清袁枚《游风洞登仙鹤明月诸峰》诗有仙鹤不可招,明月犹堪弄句,明兵部右侍郎杨芳《风洞山诗》,引手欲探天上月,俯躬疑碍日边云,均言峰高可揽月,故有明月峰之谓,峰顶有形如葫芦的小平台,五代马殷曾在此建台,人称马王台。宋静江知府张 筑尧山漓水二坛,以祭祀山川,并写《尧山漓水二坛记》,把山川作为土地资源,江河资源加以赞美,呼吁加以重视、保护,以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马王台和尧山漓水二坛不知何年早已废掉,1955年在它们的旧址上建了拿云亭。明月峰以高、险、峻、秀蓍称,高可摩天,雄踞江边,壁立木龙古渡头。峰尖如笋,山石逐层深进,渐次升高,登上顶颠,满城春色,田野奇峰,纵览无余。
 
 1963年朱德总司令和徐特立老人来桂林以80高龄登上明月峰,题下了登高不用杖,脱帽喜东风的名句,给这座名山增辉不少。朱德当天写的诗是这样的:“徐老老英雄,登上明月峰。登高不用杖,脱帽喜东风”。徐老转天早上也写了一首诗唱和:“朱总更英雄,同行先登峰。拿云亭上望,漓水来春风” 。
 
 
 此时的山顶,除几位晨练的老人外,几乎没有其他游人,真是摆姿照相的绝好时机,每个方位,我们都照了好多照片,回去再慢慢挑选,尤其是在山水如画的境地中,在“登上叠彩山,活到一百三”的石碑前,老婆免不了要跳跃几番,留下腾空在世界最美景色中的身影。一位登山晨练的老者,看着我们这样的兴致,主动提出并帮我们照了张合影。
 
 
 我俩迎风伫立山顶,贪婪地呼吸着这难得的盛夏清晨的清新空气,放眼向北望去:远处的南州大桥婉如一条大鲸鱼一般,没在漓江里,引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而秀美的漓江蜿蜒婀娜而至,一习江水洋洒北来,从叠彩山下又忽悠南去。它穿过虞山桥,流经蚂蟥洲,流过棉花石,从木龙洞旁缓缓流过,流向伏波山,穿过解放桥,再过象鼻山之后,漓江水流渐渐地变成了一条弯弯斜斜的飘带,难以望断。只见那遥遥的斗鸡山下,水天相连,山水依依,充满神慧与灵性的漓江载着这一川如画的风景终成正果,归向涅磐。正如唐诗人韩愈所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东望远处的尧山,群峰如波谷浪尖,巍峨雄伟,此起彼伏,绵绵延延,真真苍山如海。目光朝向南面的山脚下,只见得伏龙洲上绿树遮盖,郁郁葱葱,一座简易吊桥与河岸相接,预想着稍后在11点下山和同学相约看望一位住院的同学后,可能会在这个洲岛上小聚一番。目光再往前移,伏波山、独秀二山矗立眼前,一座屹在江边,一座则在鳞次栉比的街区楼宇中挺拔屹立,幽幽七星山浸入视野,更远处的穿山、塔山若隐若现,从此处看象鼻山更象是一只小刺猬,记得前年陪几位江西朋友坐竹排到象鼻山景区河中石滩上,看象鼻山,也是像一只刺猬。往西望去,最醒目的是桂林最高的石山——侯山,靠近一点是则是有名的老人山了,再近一点就是一会儿要去攀登的叠彩山另外两座山峰——仙鹤峰和四望山。北边山脚下,波光粼粼,一潭碧水,是木龙湖公园,周围有铁封山、鹦鹉山、观音山等熟悉的山峰。
 
 
 
 
 在明月峰顶的石壁上,一位署名“严兴”的人士贴了一张不是很大的白纸,纸上写了一首颂扬当今社会的诗歌,题为《歌颂共产党》,原文摘来:“漓水倒影明月峰,江山稳固民心悦。革命胜利锦前程,社会主义路光明。五星红旗飘飘扬,将士热血洒沙场。辛劳伟大共产党,领民建设犇小康。”
 
 
 
    我们从南边的山路下山,特意到“太极洞”照了几张相,在“不老泉”井边休息一阵,沿着仙境之旅线路向西往仙鹤峰和四望山走去。我们先登四望山,四望山不高,顶上有一石柱,站在山顶向东可欣赏明月峰秀丽的身姿,这里是看明月峰最好的地方,在远处的尧山和近处漓江衬陪下,让人叹为观止,真是一幅绝美的山水名画。两棵老树枯枝,让人联想到风尘岁月的沧桑,感叹人生的无常。似水流年,稍纵即逝,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吧!
 
 
 一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边欣赏着让人心旷神怡秀美景色,我们下山转向仙鹤峰,先来到仙鹤洞,有一对男女在洞口旁边练功,看着装应该是习武之人,洞中一帮老年妇女在练太极,我们先不忙着进洞和登峰,而是洞口东北侧绝壁边,向下俯看木龙湖,在此处观看木龙湖又是一番风味,特别是船闸一带的建筑就好像电影城中的水浒城一般,居高临下看木龙塔,找一个角度拍一张“托塔”的照片,也有一番乐趣。照了几张相后,我们沿东边有些像独秀峰那样陡峭的石阶一口气很快登上到了山顶。这里往东望去和在四望山顶的情形相似,往西,这里则是观看两江四湖的最佳位置,从木龙湖开始向西是桂湖,湖上一座座样式各异的桥,然后转南是隐隐约约的榕湖、杉湖,日月双塔。乘过几次游船观赏两江四湖秀丽的风光,湖面宽阔,两岸景色怡人,而此时从仙鹤峰顶看过去,两江四湖也不过是巴掌大小。人生如梦,一种惆怅之情轻烟似地萦绕在心头。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珍惜眼前的这美好的一切吧,忘掉一切烦恼,我们爬上顶峰上的巨石,迎着狂风和细雨,摆着一个个不同的姿势,让照相机和摄像机拍下了一幅幅一帧帧人生中最放肆、最豪迈、最经典的镜头。
 
 
 
 
 下得山来,此时在仙鹤洞中原先在此练太极的老人已经离去,也许是今天是风雨天气,上山的游客不多,一般团体游客也不会到仙鹤洞,此时这硕大的整个仙鹤洞简直成了我们的二人世界,当然也要在洞中摆跳跃的姿势照几张啦。仙鹤洞,高约14米,底宽8.6米,长60米,东面稍宽,西头约小,呈三角形,东西穿透,平整光滑,俨如长形拱顶大厅,相传古时有二仙鹤栖息山峰上,好事者携二鹤于洞口,供人瞻仰,因名瞻鹤洞。到了明代,明宗室第3代靖江王朱佐敬之曾孙朱镇山,在瞻鹤洞硕面壁修道,自号瞻鹤道人,据为别业,改名仙鹤洞,此后,峰和洞都以仙鹤为名,一直沿用。当年徐霞客曾对仙鹤峰和仙鹤洞进行过考察。小时候来过几次仙鹤洞,印象不是十分清晰,只记得洞中的地面山有很明显的像是坦克装甲车驶过的痕迹,想不出是什么原因。这些痕迹已经早不见,地面已经铺上平整的石板。洞口一标牌上说抗战时期仙鹤洞曾作为广西省电讯局的驻地,成为防御敌机的天然防空洞,说不定我以前看到的坦克装甲车驶过的痕迹与此有关。东西两洞口成为观景窗口,东口面对明月、于越诸峰,层峦重叠,锦翠连山;西口可遥望城西城北,屋宇楼台,鳞次栉比。
 
 按计划,我们离开最后上于越山,经过“江山会景处”时,只见周围人群涌动,原来这里正举办人体彩绘表演,模特和画师就站在“江山会景处”的巨石前,有几位警察在执勤,还来了一道警戒线,游人只能在线外观赏。问执勤的民警,活动几时结束,回答要11点以后,可我们要在11点前下山与同学回合,原来计划要在“江山会景处”照几张相的计划落空了,只能站在警戒线外与“江山会景处”来个远距离合影了,当然那模特和画师也不得不映入画中了。
 
 于越山不大也不高,古称猕猴岩,位于叠彩山东南,与四望山相邻。于越是古代越人的一个分支,秦汉时因战乱入粤,《史记》载:秦并诸侯,以百粤之地为桂林郡。吴遣步骘征南,克有于越。叠彩是桂林的主山,用“于越”命名它的一座山峰,以示重要。唐元晦任桂管观察使时,独爱于越,在山隈筑“写真堂”,朝夕读书绘画其间,写有《于越山记》,山更以文传。山顶有于越亭,亦称越亭,原为元晦所建,早废,现为新建。东崖有茅斋,水北有虚楹钓榭,以及石室,莲池、花药院、栖真阁等,山麓有康有为以自己的姓名命名的两个洞:康岩、素洞。于越山小巧玲珑,古建筑遍布,游人不辍。
 
 于越亭建在叠彩山的于越山顶上,是一个8柱长方形、四面开敞的大亭阁,完全占据了整个山顶,阁名为美籍华人、美国迈阿密中国画院院长梁粲英女士所书。于越亭是游人多喜登临之处,一般单位或学校组织活动,多半在此休息用自带的午餐。记得当年搞向阳院(相当于现在的社区),我带着一帮街道小朋友搞活动游叠彩山,就是在于越亭中集体休息用餐的,那是还不时兴饭盒,大家多半是用口盅装饭的。宋人朱颜《访叠彩岩登越亭诗》:“不到越亭久,榴花经几红。江流寒泻玉,山色翠浮空,百越薰风里,三湘夕照中。”比较客观地写出了于越山和于越亭的特点。
 
 有介绍说从叠彩亭中眺望明月峰的山石,便见叠彩层层,琳琅满目,最能领略叠彩之意,其实观看明月峰的最佳位置是在于越亭中。从于越亭向南可遥望伏波山、独秀峰,向东北可仰望明月峰,只见整个明月峰山体像彩石堆积似向上延伸,拿云亭矗立在空中,亭旁有一棵高过凉亭的大树,既秀气又十分壮观。
 
 从正门上下叠彩山,都要经过一个四方形的凉亭,叫作叠彩亭,位于叠彩山登山道上,正面悬挂著名书法家王遐举所书叠彩山的匾额。叠彩亭东依于越,西邻四望,北对明月,与山景和谐而不争高。东西设坐凳,北隅为观赏彩翠相间的最佳角度,是游憩的理想场所。亭西就是刚才提到的刻有明代羽卿写的江山会景处的巨石,还有玉叠蓬壶四个巨字刻写在高高的山石上,形容叠彩山如用玑珠翠玉堆积成的蓬莱仙岛,在此眺望叠彩山的明月峰,犹如巨型碧玉壶,很像白玉堆砌起来的蓬壶 仙境,即传说中的蓬莱仙岛一样。玉叠蓬壶这四个字为清人李少莲所书,字体浑厚,笔力刚劲,给人以美的享受,道光乙巳年(1845年),他游叠彩山后,被其奇异的风景所吸引,心情特别愉快,于是写下玉叠蓬壶四个大字,以表达他对叠彩山的赞美之情。此时来不得仔细欣赏了,时间快到,还要到儿时经常玩耍的天然滑梯看看和重温当年的乐趣。天然滑梯就是进景区大门后左边山脚下一块倾斜大石壁,石壁平整,上面被小孩子们长期当做滑滑梯,滑出了一道非常平滑的小凹槽。这是三四十多前年当地小孩子才知道的属地,外地游客是绝对不知道的地方,导游更不会介绍或带游客来此地游玩。我们两人分别轮流爬上石壁,照完相后又重复地像孩童般地坐在滑道上,顾不得弄脏弄湿裤子,重新体验了三四十年前的儿童玩耍的无穷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