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347.与太阳同轨 有多少个太阳系?

 王东镇 2014-05-03

3347.与太阳同轨 有多少个太阳系?

2014.5.3

 据说银河系两千亿颗恒星,直径十万光年。看其图像,星云密布,显然是同轨多星结构,说明银河系的形成模式与我们生活其中的太阳系不同:前者几乎是同时形成的,后者是在前者形成以后逐步形成的。

 根据同电相聚的客观规律,正负电荷与偏电荷物质相对聚集,太空中会形成对偶的两大集团,发育到一定程度产生聚变,聚变过程需要正负电荷的相互交流,产生光子、原子、化学元素、星球、星系。

 正负电荷的聚变产生电中性光子与偏电荷光子的数量可能是不同的,偏正负电荷光子的比例可能相同,形成正反物质初始原子的比例可能相同,正电荷集团以偏正电荷物质为基础形成正物质星球,负电荷集团以偏负电荷物质为基础形成反物质星球,“多余”的偏电荷光子和初始化学元素就会以宇宙射线的形式辐射到太空中去,伴随主星不同层次的形成,形成与主星物质相反的对偶二级恒星群体,银河系与对偶类星体星系就是这样形成的。

 这一过程可能持续了十万年,或者一万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银河系直径辽阔,据说十万光年,太阳位于大约五万光年的位置,以光速环绕银核一周也要十五万年,也就是说分布于同一轨道的反物质初级化学元素以光速聚集到一起要十五万年,银核对偶层次形成的时间不可能这么长,于是产生了同一轨道多星分布的形式。按每光年距离分布一颗二级恒星计算,与太阳同一轨道的二级恒星有十五万颗,按相距零点五光年计算,与太阳同一轨道的二级恒星有三十万颗。它们年龄相同、大小相似、成分和构造一样,发展过程也不会有很大的区别。

 二级恒星形成以后不会马上形成行星系统,因为二级恒星内部的层次与对偶电荷、偏电荷物质的聚集有一过程。所以,二级恒星系统里的行星是逐步形成的。由于二级恒星的质量较小,初始层次不是很多,同时形成的行星数量有限,产生了单轨单星的模式。以后新层次形成的周期更长,对偶电荷和偏电荷物质聚集的周期也更长,但每一层次对偶形成一颗新星的规律没有改变。

 同时形成的二级恒星具有共性,逐步形成的行星具有个性,所以太阳系里的每颗行星都不相同。但同轨恒星近乎相同、同系统共同运行,使太阳系同一轨道恒星系统的发育程度大体相同,不同的太阳系也会有类似的现象,在每个太阳系里都会有地月系统,有地球人和类似地球生物的存在。

 距离是难以逾越的障碍,隔断了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新星形成产生的电磁辐射和每个星球环境的不断改变也会周期性的毁灭旧有文明,延续文明的愿望只有深入了解星球、星系成长发育的规律才有可能实现。所以,小行星之外我们还要了解更多的东西,包括星球、星系的发展规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