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蜂蜜怎样吃才科学?

 世界很大我很小 2014-05-03

蜂蜜怎样吃才科学?

“不食五谷唯食蜜,笑指蜂蜜做擅越。”我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蜂蜜的保健作用,将蜂蜜列为中药中的上品,《神农本草经》中记述:“蜂蜜甘平无毒,主益气补中,久服轻身延年。”而现代研究也证实:蜂蜜中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还有一定含量的维生素81、B:及铁、钙、铜、锰等;另外蜂蜜中大约含有35%的葡萄糖和40%的果糖,对妇、幼特别是老年人更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因此被誉为“老人的牛奶”。然而,蜂蜜虽好,其食用却大有讲究,怎样吃才科学呢?

蜂蜜怎样吃才科学?


  1.食用时间
  一般情况下,蜂蜜在饭前1~1.5小时或饭后2~3小时食用比较适宜。饭前1.5小时食用蜂蜜,可抑制胃酸的分泌;食用蜂蜜后立即进食,则会刺激胃酸的分泌;另外,温热的蜂蜜水能稀释胃液,冷蜜水则可提高胃液酸度,并能刺激肠道运动,有轻泻作用。因此,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在饭前1.5小时食用温蜂蜜水,能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而萎缩性胃炎患者,宜在食用冷蜜水后立即进食。
  
2.不宜用沸水冲饮
  蜂蜜中含有多种酶、维生素和矿物质,若用沸水冲饮,不仅不能保持其天然的色香味,还会破坏它的营养成分。所以,最好用不超过60℃的温水冲饮。
  
3.未满一岁的婴儿不宜吃蜂蜜
  蜂蜜中可能会含有肉毒杆菌,婴儿胃肠功能未发育成熟更容易被感染,出现便秘、疲倦和食欲减退等不良症状,因此不宜给未满一岁的婴儿吃蜂蜜。
  4.有糖尿病病人不宜食用蜂蜜
  每100克蜂蜜中约含葡萄糖35克,果糖40克左右,蔗糖2克,糊精1克。葡萄糖和果糖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液,使血糖升高;蔗糖和糊精略经水解后即可被吸收,蜂蜜的升血糖作用如此明显,故而糖尿病人不宜食用蜂蜜。
  
5.不宜与豆腐同食
  豆腐味甘、咸,性寒,能清热散血。与蜂蜜同食易导致腹泻。同时,蜂蜜中的多种酶类与豆腐中的多种矿物质、植物蛋白、有机酸等相互作用,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6.不宜与韭菜同食
  韭菜含丰富的维生素C,易被蜂蜜中的矿物质铜、铁等离子氧化而失效。另外,蜂蜜可通便,韭菜富含纤维素,两者同食容易引起腹泻。
  
7.不宜与葱同食
  蜂蜜中的有机酸、酶类与葱中的含硫氨基酸等会发生生化反应,产生有毒物质刺激肠胃道,从而导致腹泻。
  蜂蜜食用需要注意的事还真不少,要做到科学地食用蜂蜜,在平时还是要多注意以上几点。这样,我们就能尽情地享受这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味了!


蜂蜜怎样吃才科学?  
祝博友秋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