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高亢悠远的叫卖,一段曾受“皇封”的高跷,一手赋予玩偶生命的绝活儿……咱老北京这些依靠口授和心传来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曾经俯拾皆是的“民族记忆的背影”,如今正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今天,本报与城八区报纸结成新闻联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与您一起盘点咱北京的区级“非遗”家底儿。“非遗”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也暗合着北京人的一段心曲:这是我们并非遗失,也并非遗忘,而且还要一代代传承下去的民族文化乐章。 在东城区国子监那条幽静的小街里,有一个专门经营老北京民间手工艺的店“盛唐轩”,是由绒布唐的传人创立的。“绒布唐”至今约有160年的历史,唐家世居北京东城,第五代传人唐玉婕现在是它的经营者。
相关文章: 逛完庙会玩什么?老北京的玩意怎么耍法(图)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
|
来自: 老北京的记忆 > 《毛猴儿绒布唐绒鸟》